首页 理论教育 注重学前教育,科学开发智力

注重学前教育,科学开发智力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智力和成才又不能等同。智力活动的中心在大脑,因此,开发智力主要是开发大脑的功能。智力是通过脑细胞的功能来实现的,而脑细胞的发育是有时间性的,脑细胞是通过接受外界事物并及时作出反应来进行智力发育活动的。老师强调,1岁前的孩子,最后的动作训练是“爬”。孩子近7个月时,要尝试用他心爱的玩具逗引他爬。再者,由于学“爬”,孩子活动量大增,一到进食时间,胃口大开,吃得既快又多。

第五节 注重学前教育,科学开发智力

一、什么是智力

要开发儿童的智力,首先应当弄清楚什么是智力,智力的核心是什么,智力是如何形成的……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在开发智力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心应手,取得好的开发效果。

那么,什么是智力呢?有些人认为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技巧就是智力。这种认识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确切地讲,智力不是指人们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而是指获取知识并恰当运用知识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儿童长大成人后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关于智力到底是什么,它都包括哪些内容,至今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因为智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一般来讲,大概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或者说是人们对客观外界事物观察、学习、理解和把握的能力;二是对外界环境及新环境适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听起来似乎十分简单,但是,一个人必须经过对外界环境的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复杂的心理过程,并根据自己的认识作出相应的反应,才能真正地适应;三是认识、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这其中包括思维判断和决策等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和处理的正确性,就体现着智力的水平;四是指人们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实践活动能力等各种能力的总和。上述这几种能力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每一种能力的实现都需要其他能力的参与,受其他许多相关的要素所影响。因此,在育儿过程中,不要把智力培养仅仅看作是传授知识,而要把智力培养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般而言,智力较高的人,在社会实践中,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容易成才。但是,智力和成才又不能等同。智力高的人虽然获取知识较快,运用知识也可能会更恰当,但还有是否能主动去获取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等问题。如果一个人智商很高,但成人后或上学后懒惰起来,不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当然也难以成才。所以,智力高低只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条件之一,不能认为一个人智力高就一定能成才,良好的智力基础仍需要不断地培养。智力活动的中心在大脑,因此,开发智力主要是开发大脑的功能。就每个人而言,除了有某种特殊疾病、发育不正常者之外,大脑先天具备的脑细胞数量大致相同,功能结构也基本一样,但由于培养和开发的力度不同,其日后的功能则会出现差别。近年来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功能的开发主要靠早期。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早期开发大脑的机会,某些特殊方面的才能也许永远被埋没,而终生无法发挥出来。智力是通过脑细胞的功能来实现的,而脑细胞的发育是有时间性的,脑细胞是通过接受外界事物并及时作出反应来进行智力发育活动的。因此,正在或准备育儿的父母、家庭,一定要抓住智力培养的宝贵时机,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有的宝宝刚出生就对音乐和自己的名字有了反应,刚刚8个月就特别喜欢看书……这都是胎教和早教的功劳。胎教是最早的教育,但仅有胎教是不够的,因为胎教是早教的前奏、基础,早教则是胎教的延续和发展,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会为人才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是发表的几则家教经验,根据笔者总结分析,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或许能为年青的妈妈们提供些参考。

1.早早地教他“说”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只要他醒着,母亲就应多和他讲话,如:“超超,妈妈给你穿衣服,小手伸出来”“超超,今天天气真好,你瞧,太阳公公也出来看你了……”你会发现,只要你一说话,他会盯着你的脸看,渐渐地他也会发出“咿咿啊啊”的声音,仿佛听懂了似的。平时还要注意根据宝宝的特点,把“说、看、动”结合起来训练。如,当你发现他对灯光产生兴趣时,就在打开开关的同时,指着灯反复说“灯灯亮亮,灯亮了。”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到他4个月时,已知家中每盏灯的位置,只要一说“灯灯亮亮”,他就会抬头用眼神示意灯的方向,还用小手去抓开关。其次,趁孩子睡醒吃饱、情绪良好的时候,拿色彩鲜艳的图书和他一起看图讲话,如:“宝宝快看,这是‘喔喔喔’叫的公鸡,小公鸡吃什么……吃小虫子……”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只要发现原来看过的书,便会兴奋地扑过去拿,小嘴里就会“叽叽咕咕”说个不停,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实质上是早期教育的成果。

2.早早地教他“爬”

老师强调,1岁前的孩子,最后的动作训练是“爬”。所以,孩子2个月时,应每天让他“趴”一会儿。每当这时,孩子的小脸通红,常常会大哭起来,长辈们看得心疼不已:“别做了,孩子刚喝完奶会吐的……”“太晚了,让孩子早点睡吧……”如此一来,早晚都练不成。其实看到孩子这副模样,做母亲的心里肯定也难受,但你要耐心说服家人,每天让孩子练几分钟“趴”。没多久,孩子又学会了“翻身”,这对他而言,真是个大进步。孩子近7个月时,要尝试用他心爱的玩具逗引他爬。在训练幼儿爬的时候不仅要逗引他产生“爬”的欲望,还要用手在他腹部托一把,用手掌顶住他的两个脚掌,让他借助推力向前爬。这样耐心地训练两三个星期,孩子就会摸着道道了,想爬的时候常撅起小屁股,两腿轮流伸缩用劲蹬地,双手反复抓东西借力或撑着上身向前挪。

3.早早地培养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孩子“吃、喝、拉、撒、睡”的好习惯也要从其出生开始。孩子刚满月,就要培养他“尿尿”的习惯。在孩子喝完东西后,过片刻就吹口哨让他解手。刚开始,孩子不一定有此感觉,当你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就会对口哨产生条件反射。应该在每次喂饭喂奶时,给孩子有个固定场所,不让家人“围观”,排除外界干扰。再者,由于学“爬”,孩子活动量大增,一到进食时间,胃口大开,吃得既快又多。增大了活动量,他睡觉也香。

三、3~4岁孩子生理发育特点

发育正常的孩子满4周岁时体重可达16公斤左右,营养状况好的和稍差者可相差约1公斤,均可看作是正常水平。一般来讲,在10岁之前,女孩的体重略落后于男孩;而在10~16岁前后,女孩发育可能要快于男孩,故其体重一般略高于同龄男孩。但这些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影响体重的因素很多,除先天遗传因素外,还有后天营养等因素。

满4周岁时,男孩子身高在99~102厘米之间,女孩子多在97~102厘米。在运动方面,4岁的孩子能自己跳跃,基本上能够自己穿衣服,不需要大人的协助。无论是男孩或女孩,这时身体的发育已显得比较结实,能自己信心十足地进行各种儿童活动。如果在此之前训练有素的话,他们开始注意和监督大人的行为,如饭前要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如果大人在饭前偶尔忘记了洗手,孩子会及时提出,嘱其洗手。各种日常生活已经有一定的规律,自主性明显增强,一些生活习惯基本形成。

这个阶段的孩子记忆能力较以往明显增强,只要大人曾告诉过的事情,什么是好的,是可以做的,什么是坏的,是不能做的,基本上能牢记并且会主动地落实在实际生活之中。说明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但记忆力有了发展,而且已经有了明显的是非观念。在这一点上,女孩似乎优于男孩,这可能是由于女孩心理思维比较细腻,男孩心理思维较粗。4岁的孩子对两性的观念已有模糊认识,玩耍时开始分出男女界线。

4岁的孩子自己的事大多已经可以自己料理,生活逐步形成规律,起居可以与大人同步,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小便基本能自己解决。玩具、物品玩过之后会自己收拾好,已经有了自己相对固定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朋友圈,经常会自己找同龄的小朋友玩耍游戏,各种感觉能力也比较成熟,视力、听力和四肢动作的协调性也逐渐完善。

此时期孩子对空间的认识已比较正常,能够轻松区别两个不同长度的物品,分清物品的距离;对以往听到、看到的故事,能够向别人讲出来;对大人安排、交代的事能够认真去做;不轻易改变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态度,对自己热爱的事情所表现的兴趣比以往更加浓厚、认真。这时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正在加强,在大人面前提出疑问的事更多、更丰富也更奇特,几乎是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要知道,表现了从最初的原始性的好奇向求知方向发展。同龄小朋友中竞争的心理开始出现,自尊心较以往变强,并且对文字、图画的兴趣开始增加。如果训练有素的话,会经常要求学习写字或频繁地模仿大人写字、绘画。因此,如果要想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可以从这时开始给予引导和培养。

四、注意发挥5~6岁孩子的特长

同龄的孩子由于受遗传、营养、教育、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在智能方面有的孩子表现出运算能力强,有的表现出记忆能力强,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表现出语言能力的特殊等。这些特点在5~6岁时就可以明显表现出优势,这就是孩子的特殊才能。在入学之前,如果能及时发现孩子的特殊才能,并注意重点培养,就可能培养出某些领域里的杰出人才。

几乎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有一种特殊的才能。但是,有的家长由于不懂得孩子身心发育和智力发展的规律,往往会盲目地要求孩子看书、写字,给孩子布置作业,结果,不但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反而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限制了孩子的智力发展。因此,要善于通过孩子的日常表现识别和开发孩子的特殊才能,抓住其特殊的萌芽或基础进行培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先应从语言、音乐、数理逻辑和运动知觉等方面着手加强培养。

1.语言才能 一个具有语言天资的孩子,大都很早就会说话,经常说个不停,善于学习和利用一些特殊词句和语言,喜欢讲故事、唱儿歌。对这样的孩子,应每天给他读点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语言资料,培养他爱听的习惯。一旦孩子能独立阅读,就给他提供一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书刊,教孩子背诵儿歌、诗词,与孩子一起搞些猜字、猜谜语、看图说话等文字游戏,买本小字典,教他练习查字。对孩子语言方面的每一微小进步,都应给予热情表扬与鼓励,培养他在语言方面的兴趣。

2.音乐才能

有音乐才能的孩子,一般都喜欢唱歌、听音乐,酷爱乐器。家长应多教他唱歌,以悦耳的歌声陶冶孩子,教他玩乐器,鼓励孩子在电视屏幕前学唱儿歌。如果已经发现孩子有了特殊音乐才能就要及时给予培养,如提供培养音乐的设备和条件,发展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必要时应请辅导老师具体指导。

3.数理逻辑才能

在这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从小就喜欢玩积木、下棋,对圆形和数的概念特别感兴趣。父母或其他育儿者,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这种兴趣爱好,并及时给予诱导启发和培养。家长要及早地(3~4岁)教他一些计算方法,教孩子用直尺、圆规画图形,从简到繁,不断激励孩子,使其加深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帮他找一个兴趣爱好相同、年龄稍大些的小伙伴,一起打打扑克、下下跳棋,共同学习,相互促进。

4.运动知觉能力

这种孩子从小喜欢翻筋斗、游泳、骑自行车等,肢体活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均较强。对这些孩子要从两个方面培养:一方面要使孩子善于自身活动,能灵活自如地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协调能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教他安装、修配小机器,参观博物馆、展览馆,观摩运动会等。另一方面,若孩子表现出运动知觉灵敏,要耐心教他练短跑、翻筋斗、游泳、跳绳、骑车、跳舞等,鼓励孩子多参加文体活动。在参加文体活动中,要及时注意孩子的意志、毅力和拼搏精神的培养,否则,孩子可能会因为怕苦怕累而半途而废,从而使已有潜能得不到发挥,并且形成遇到困难挫折便退缩的不良习惯。要鼓励孩子在运动技能领域锋芒外露,发挥特长。

孩子的特殊才能,主要表现为以上四个方面,即空间知觉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和对别人的认识能力等等,这些都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不断培养。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各种潜在的才能,要注意珍惜爱护,加强培养与开发,以利于发展他们的特殊才能。

五、入学的年龄要适宜

孩子到底什么年龄入学最好,是6岁还是7岁,目前意见不一,有的人主张早些,有的人主张晚些。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比较重视早期教育,因此,智力发育较好的孩子,可以提前上学。有人认为,上学越早越好。有些家长把自己刚满5岁的孩子就送入学校。笔者认为,孩子入学的年龄不能无限度地提前,在5岁半入学前班,勉强可以,但到正规学校上学不能早于6岁。

对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可以根据儿童个人的智力发育差异和家庭早期教育的程度来确定入学的年龄。个别智优者,6岁甚至不满6岁就可以上学。而对大多数儿童来讲,6岁上学偏早,因为这时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成熟,最好是7岁入学。

根据1988年4月12日《中国教育报》的一个调查资料显示,在6岁入学的儿童中,仅有15%左右的儿童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的学习任务;而30%的儿童,到小学高年级时,学习就感到不太适应,进入初中以后就更难适应,跟不上班,成绩明显下降,留级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除个别人外,大多数儿童还是7岁上学好。

六、鼓励孩子尽情想象

想象是一种能力,是大脑中已有的旧联系经过重新组合构成新的联系的过程。想象是以大脑记忆中已储存的某些形象为基础,经过分析与综合加工,再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想象经常与联想相结合,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由现在感知到的事物想到尚未出现的事物。所谓“举一反三”,指的就是想象和联想。如,当看到冰河,想到了有一天会解冻,从而联想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景象;农民从春耕想到秋天的丰收,这些都是简单的想象与联想。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活动。在同龄人中,一个人有无丰富的想象力,常常被看作是能否获得创造性成果的重要因素。想象力是智力水平高低的表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丰富的想象力有时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284页)。人们在鼓励青年人去完成一项重要任务或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的时候,总是让其树立起敢于想象、善于想象的意念;当他们因此而获得某些突破或成功时,人们总是把他们那种丰富的想象力视作智慧的表现。可见,想象力与智力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想象虽然是大脑的功能,但是,想象能力主要来自后天的培养,特别是儿童的早期培养教育。当孩子具备了语言和运动能力(3~5岁)时,就开始逐渐地与外界接触,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常常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经常向大人问这问那,一些在大人看来很平常的事情,对他们却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正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表现。在整个儿童时期,作为育儿者,不能把孩子的询问当成闲事而置之不理,要不失时机地解答询问,鼓励孩子多问,并且要设法给孩子出题目去想去问。千万记住不要有厌烦的表示,而应当及时地给以启发诱导,以促使其想象力不断地发育成长。即使长大成人之后,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都应当随时启动和应用,使其永远保持应有的生命力,这是一个人能否获得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础。人类无数伟大的进步都是来自于最初大胆的想象。一个人也是如此,没有丰富的想象,就难以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七、培养孩子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其社会性。社会是一个有不同民族、不同观念和不同利益的群体,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因此,人在社会上生存立足,要有所作为,首先就要学会协调人际关系,要对不同的人和事有着不同的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但是每个人的协调能力如何,与其童年所接受的培养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老一辈革命家、深受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也无论与什么人相处,都会出色地协调好与周围的关系,据说,就是得益于童年时养母对他的培养和影响。他的养母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多,相互间经常有分歧和矛盾,养母经常出面调解。童年的周恩来跟随母亲耳闻目睹了一切,也学会了协调人事关系。

社会是一个具有各种复杂功能的整体,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大的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人无论是生活在家庭中或社会上,都应当具备与其他人同心合作的协调性。如果说儿童长大成人,离开父母家庭,顺利地走向社会,首先需要的是独立性,那么,在社会上要取得成功,愉快地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需要的则是协调性。由此可见,独立性与协调性是十分重要的两种能力,二者是不可偏颇和缺少的。因此,对儿童要注意独立性的培养,更要注意协调性的培养。

一个人没有独立性不行,但是,如果从儿童时期就过多地强调其独立性,与其他家庭成员不能协调共处,我行我素,那必然难以获得幸福的家庭生活;在社会上,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听不进周围人的意见,就不可能去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先进思想和经验,也就难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因此,作为父母,要使孩子学会一些礼仪。在和别人相处中,要随时注意协调性,这对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

从表面上看,独立性与协调性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但实际上二者是统一的,都是为了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其全面素质。当然,二者也都有一个限度问题。强调独立性是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促进智力发育;而强调协调性则是要培养与他人相处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要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增长知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协调好关系,培养其在各种矛盾中寻求统一的能力,这其中既有方法、性格问题,也有智力问题。

关于培养的方法,一是要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接触的面越大越好,不能把孩子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二是告诉孩子,小朋友在一起彼此不分你我,无论是玩具和食品,都要互通有无;三是一旦发生矛盾,要选择宽容和谦让的态度,不要让孩子记仇,要及时化解,不要相互埋怨;四是不要怕孩子们在一起发生矛盾,一旦发生,尽量自己解决,大人最好不要参与其中;五是在孩子面前大人要做表率,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这种行为反射的作用对孩子的影响比专门的教育作用还要大。

八、自我意识的发育

自我意识是人类自身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心理过程。经过心理上的自我意识的发育,婴儿才能把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人、物体相互区别开来。这既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出生后逐步形成的。根据观察,婴幼儿要在1岁左右,这种自我意识才能逐渐形成。

1岁以内的孩子,经常把自己的手伸在眼前凝视,似乎是在观察研究皮肤表面的纹络,又好像在观看奇异的手指。孩子在啼哭时会把手指伸到自己的嘴里,自己玩耍时也会把手指伸在嘴里,不断地吸吮。这种现象提示人们:这时的孩子并没有把手指当作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是当作一种玩具,说明自我意识尚未形成。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终于有一天孩子不再把手指往嘴里放了,这说明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这多半是由于孩子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嘴里,用力咬了一口,感到了疼痛,才觉察到这是自己的身体,并非玩具或其他东西。此后,逐渐不再把手指往嘴里放,即使偶尔又放入嘴里,也不会再去用力咬指头了。由此可见,认识自我也是要经历痛苦的。除此之外,孩子的生理需要也会促使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如,孩子肚子饿了需要吃东西,口渴了希望喝水,尿床后皮肤有了潮湿的感觉,最初只能是啼哭而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通过自己的啼哭,得到了妈妈或其他人的帮助,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孩子逐渐认识到妈妈或其他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媒介。这时,出现了自我认识的萌芽,孩子开始认识自身和别人的关系,这就是最原始的自我意识。这种能力一般在出生后8~10个月左右逐步出现。

由于自我意识未完全成熟,在婴幼儿的脑子里,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物体是同一的。在几个月大的孩子床上的空间里挂上几个气球、玩具,如果由于孩子的活动使气球活动起来,孩子就会感到十分有趣,便反复地去动,使其动作越来越大。这种反复重复同一动作的行为,心理学上称作“循环反应”。这种循环反应会激发孩子的兴趣,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促使其尽快意识到自我,认识他自身与周围的物体之间所产生的关系。在孩子活动时,育儿者要反复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育,因为重复就是增进记忆的重要方法。出生后几个月的孩子,由于还不会讲话,无法表达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只能用哭来表示。如果孩子哭时妈妈什么话也不讲,只满足其需要,孩子会认为妈妈与自己是一体。相反,如果妈妈边满足孩子欲望,如喂奶、喂水、换尿布等,边告诉孩子“妈妈来了”,这便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逐步认识到妈妈和自己是两个人。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一是靠反复循环式的活动,二是靠温柔体贴的语言交流,让孩子分清你、我、他。

九、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半个多世纪以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批判旧教育的时候,就发出了“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的呼声,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此,他要求人们要把自己摆在儿童之中,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以“赤子之心去了解儿童,认识和发现儿童的力量,相信儿童的力量”,只要深入到儿童之中,便会“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那么,怎样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呢?陶行知提出了“六个解放”:第一,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他认为,儿童的头脑往往被“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缠了起来”,把人裹成了“三寸金头”。他主张解放儿童的思想,就是要儿童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思考,得到自己的认识。他说,要学生“奉头脑做总司令”,就是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反对用封闭式的注入式的甚至压制、对抗的教育方法。他认为学生经过自由的探索得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才能产生创造的力量。唯有这样的品格,才能“成人”,成为善于开拓创造的人才。第二,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陶行知说:“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中国的爱迪生”往往就是这样被“枪毙”了。陶行知多次赞扬爱迪生的母亲敢于让孩子动手玩化学药品,动手实验,使他一步一步地成为“发明之王”,希望我国的保育员、教师“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孩子有动手的机会”,不要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第三,要“解放儿童的眼睛”。陶行知呼吁要祛除遮蔽孩子眼睛的一切东西,使他能观察,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第四,要“解放小孩子的嘴”。“发明有千万,起点是一问”,但中国很多的家长、教师的习惯是不允许小孩子多说话。陶行知认为,应当使儿童得到“言论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第五,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陶行知说:“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要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接触“大社会中的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儿童的空间,才能得到丰富的资料,“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第六,要“解放儿童的时间”。陶行知一向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学校以无穷无尽的考试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时间,会使儿童失去创造的欲望,“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

十、丰富孩子的语言

5岁的孩子大多数语言能力已经基本成熟,不仅能正确地发出语音,并能按语句的内容调节自己的音调。如,在与远距离的人对话时能大声说话,近距离时就自然地小声说话,或说悄悄话,同时,还能以语言配合表情,清楚地分出声调,即使是比较难发的音,只要认真进行练习,也能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总之,5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5岁后,语言发育进入较快的扩展阶段,表现为词汇量大大地丰富,好奇心进一步增强,求知欲也较以往更加强烈。这时,除了幼儿园里适当的课堂教育,父母应常带孩子外出,使其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均是促进语言发育的因素。对5~6岁的孩子,在语言培养方面要注意如下几点:

准确的概念这个时期孩子的词汇量增加较快,头脑中相同或近似的词汇增多。因此,孩子非常容易混淆,所以要特别注意孩子发音和使用词汇时的正确性,要求他发音正确、口齿清楚,词汇要概念准确。要做到这些,首先是父母自己在语言交流时要做表率,要使用标准的发音、正确的概念、文明的用语,因为这时孩子的模仿能力是相当强的,给孩子输入的信息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就学会了。

注意语法练习 5岁后的孩子语言的连续性已经基本成熟,孩子也经常会用一些长句或复合句型。孩子学习应用长句、复合句,首先是为了适应新的生活,其次是孩子好奇心的需要,但是孩子有时不一定模仿运用得十分准确恰当。因此,在加强孩子语言训练不断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正确地引导和纠正不当的用语习惯。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随着理解能力的增强,词汇量的增加,大多数孩子都已经具备了口语表达的能力,这时父母应当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训练,促使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主要方法是:让孩子看图说话,把已经讲述过的故事复述出来,让孩子自己学着讲故事、背诵儿歌、学唱短的戏曲唱段、参加唱歌比赛、学说绕口令等。这些既可以促进孩子口语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口齿清楚 语言能力并不单纯是发音准确,实际上还包括对文字的阅读、表达和理解。中文的特点是近似的发音和近似的语言中,常包含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头脑聪明或者智商高的人,常常善于在相同和近似的语言中找到所蕴含的不同的概念。因此,从孩子入学之前,就应当让孩子养成口齿清楚、概念准确的习惯,要注意区别语言的不同点及所包含的不同含义,正确使用语言。一个人在语言表达方面能否概念准确、清晰恰当,不仅是一个人语言水平的体现,也是智力水平的标志。这些能力又需要从小进行严格的培养教育,而最关键的就是4~5岁学龄前这个时期。

十一、让音乐与歌唱伴随孩子成长

指导儿童歌唱,主要是让儿童养成正确的姿势、呼吸、发声、咬字和唱准曲调。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有用之才。要使自己的愿望变为现实,就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指导。其中对儿童进行歌唱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培养正确的姿势 要求孩子唱歌时,头和身体要保持正直,不耸肩,不紧张;坐的时候,两手自然地放在膝上;站的时候,两手自然地垂在身体两旁,挺胸、收腹。

指导孩子正确呼吸 幼儿呼吸微弱短促,唱歌时往往会感到气力不足,在不该换气的乐句中换气,因而破坏曲调的完整性。为此,要指导幼儿呼吸时不抬头、不耸肩、不出声,坚持唱完一句再换气,以利于表达歌曲的情调。

指导孩子正确发声 要教育儿童用自然声音来唱歌,不要扯着嗓子叫喊,这样既可以保护嗓子,又能使演唱有感情。让儿童多听唱片或收音机,以弄清什么是自然而好听的声音,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声音演唱不同性质的歌曲。

字正腔圆 父母教儿童唱歌,首先自己要咬正字头,吐字清楚。较难的词可以先进行朗读,读正字音后再演唱。

唱准曲调 父母教儿童唱歌,要力求唱准曲调,不要走调。同时,要注意纠正孩子唱歌不准确的地方。

纠正儿童不良的唱歌习惯 如耸肩、叫喊等。发现孩子感冒或嗓子哑时,要让其休息。告诉孩子不要在大冷天奔跑呼喊。在剧烈活动后,不要让孩子喝冷水,以防刺激嗓子。

有人说,音乐能使人高尚,能提高人的素质,能激发工作的热情,能把人自然地带入一个美妙的境界中。这并非过分地夸大音乐的作用,这是那些受益于音乐和能够理解音乐者的切身感受。如果你能理解音乐的含义,当你清晨起来听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无论你当时在干什么,都会异常的振奋,似乎自己已经与庄严的五星红旗相伴;如果你能够亲自演奏一曲《黄河大合唱》,那汹涌澎湃的旋律、动人的节奏,使你激动万分,并难以抑制你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这就是音乐的巨大力量。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可以给人以力量,促人奋发向上。因此,在培养儿童智力时,要经常不断地借助音乐的作用。

历史上许多有伟大成就的人,在认真了解了他们的生活足迹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几乎都和音乐有缘。如,列宁从小就爱唱歌,即使被流放及在狱中的岁月,他也没能忘记用歌曲来抒情,用歌曲教育周围的同伴。据说,他对贝多芬的《热情奏明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和比才的《卡门》到了百听不厌的地步。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在他死后,人们希望从他大脑的结构、重量、体积方面找到与常人的不同之处,但都未获得新的发现。但在系统研究了他的生活经历之后,发现他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他的母亲就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他在母腹中就受到了很好的音乐熏陶。爱因斯坦儿时酷爱音乐,他基本是在音乐声中长大的。成年后,他经常用美妙的音乐旋律去启发自己对未知世界的认识,用音乐的巨大力量去探索科学的奥秘。据文献介绍,在“相对论”问世之前,1905年的一天,他突然对夫人说:“亲爱的,我有一个奇妙的想法。”说完此话之后,爱因斯坦就开始弹钢琴,他时而弹琴,时而停下来思考,忽而又接着弹琴,在猛弹了几个音节之后,又停下来自言自语地说:“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想法,太好了。”从此之后,他连续几天,一会儿上楼伏案思考,一会儿又下楼弹琴,就这样半个月之后,他的惊世之作,被称为推动20世纪历史进程的伟大发现“相对论”诞生了。由此可见,爱因斯坦既是他母亲用音乐胎教孕育的音乐天才,也是用音乐力量熏陶出的科学家。

十二、早期教育要唤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目前在早期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衡量一个孩子聪明程度的标准,主要看孩子是否在入学前接受了“提前教育”,是否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并会数许多数,是否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至于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情感品质及性格特征怎样,就较少过问了。这是对学前教育和儿童学习的狭隘理解,曲解了学前教育的本意。因此,在实施早期教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学前教育不是“正规”教育,其作用是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使智力得以开发,身体、情感、智力、意志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

其次,唤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有着神秘的色彩、乐趣无穷的世界之中,使他们获得一种快感和自豪感,从而强化其不断求知的欲望。

再次,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不必过早地将孩子捆绑在书桌前,让他们像小学生一样认字识数、练琴等等。根据他们无意注意和无意识记忆的优势和特点,要不断地变换教育方式,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十三、创设一种适宜的环境

创设一种适宜的环境,是成功进行某种教育的必要条件。适宜的环境,可以成为教育作用的增效器和教育影响的催化剂;不和谐的环境,则会削弱甚至抵消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们俗语中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可见,环境的作用是很大的。近年,人们提出了“阳光教育”的新理念,即: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立足于社会的生存,又要使其在人格发展、艺术修养、科学素质和民主精神等方面得以全面提高和升华。“阳光教育”是要促成年轻一代自由、和谐、健康地发展,因而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宜的环境。这种环境,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宽松。宽松当然就不是强制与强迫,不是条条框框地对人约束,但宽松也绝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和随心所欲。宽松乃是寓规范于无形,是一种张弛有度、交流畅通、互动和谐、其乐融融的状态。有了这样一种环境或者氛围,孩子置身其中,就能够无拘无束地成长、快快乐乐地生活,家长的期待与要求也易于变成孩子的内在驱动力,“阳光教育”的目标就有望达成。

可能有些人会担心,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孩子会不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会不会在某些能力的发展上滞后于其他孩子?应该说,这些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宽松绝不是放任自流。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缺点和毛病,家长当然有责任进行批评和纠正。由于有了这种宽松的或者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之爱的环境作保证,而且是在交流畅通、互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家长的批评就不会引起孩子的敌意。相反,孩子会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会把父母的谆谆教诲转变成前进的动力。因此,家长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其次,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的确有可能会使孩子的能力发展在一段时间内滞后于其他孩子,因为目前各种培训班、强化班等层出不穷,接受各种培训的孩子非常多。但是,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一方面,这反映了家长们攀比、盲从等不良心态;另一方面,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须知,过早地对孩子实施高强度定向训练,虽可收一时之效,但剥夺了他们童年的快乐,而且阻塞了他们今后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窒息了原本丰富多彩的创造性,因而是后患无穷的。所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不仅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全,而且能使他们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宽松的环境作为“阳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还为“阳光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氛围、条件和前提。要使“阳光教育”顺利进行,还需要具有相应的动力,就是要给予孩子理解、信任两种关爱。先说理解。我们成年人都渴望理解,呼唤“理解万岁”,其实,在我看来,孩子才是最应该受到理解的。现在孩子面临着许多压力,有来自学校的,有来自周围社会环境的,还有来自同伴的。例如,现在学校动不动就搞竞赛、排名次,孩子会感受到压力;周围的同伴好像一个比一个“聪明”,经常获得这奖那奖,孩子也会感受到压力。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面临的处境,不设法给孩子减轻压力,而是提出一个又一个目标,孩子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生活的乐趣。因此,孩子需要家长的理解,当然,更需要教师和社会的理解。又如,现在很多人都抱怨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比如自私、孤僻等等。殊不知,这与孩子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与以往多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有着极大的不同。以往子女多,在家里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共同分享父母的爱与期待,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学会了怎样与人相处,懂得了权利与义务,不会感受到父母特别的关注。现在则不同,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玩友,没有竞争的对手,只能与成人为伴。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受到过多的呵护,或者被过多的期望所压迫,很难有一个和谐自由的人格发展空间。因此,孩子身上出现了毛病,大人不应大惊小怪,而是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再如,有的家长总抱怨孩子喜欢流行歌曲,迷恋港台歌星。大人们只要静心想想,就会明白,孩子正是在流行歌曲充斥的氛围中生活的,又处于模仿力极强的年龄,怎么能不受到流行歌曲的影响?这与老人们迷恋京剧、中年人爱听“样板戏”是同样的道理。其实,只要家长们静心去听,就会发现流行歌曲并非一无是处,这还是要靠理解。

十四、让孩子沐浴在母爱之中

人们经常称颂伟大的母亲,不单纯是因为母亲对子女有生育之恩,同时还由于在婴幼儿时期,特别是在5岁以前,母亲对子女哺育、培养和切身的影响,往往对子女的智力发育、性格养成及精神面貌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许多伟大的人物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总是追溯到母亲对自己早期的培养和影响,就是这个道理。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母爱是智力发育的基本点,如果5岁以前缺乏母爱,智力的发育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缺乏母爱是影响智力发展的一个因素。

在动物身上试验证实,老鼠、猫、山羊、绵羊等动物,在刚出生时就立即将幼仔与母亲分开,使母亲不能舔抚和关怀幼仔,过几个小时再将幼仔拿回来,母亲就会拒绝与其亲昵。但是,如果幼仔出生后让母亲舔抚、接触5~10分钟,分开一段时间再拿回来,母子则表现出很亲昵。出生后就离开母亲的幼仔,长大后则出现一些孤僻的行为;而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幼仔,则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刚出生的小羊,如果一小时内没有母亲的舔抚,也无人工的触动、安抚,这只小羊很快就会死亡。动物是这样,人也是如此。婴儿对母亲的依赖性更是十分明显的。婴儿啼哭时,如果被母亲抱起并爱抚,即使当时婴儿并没有吃奶,往往也会立即停止啼哭,表现出安静与满足,这就是母爱的作用。

1~2岁的孩子,虽然已经可以一个人玩,但是,如果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会立即感到不安,玩的兴趣会迅速减弱,表现出恐惧的神情。孩子在母亲的面前可以任意撒娇,但是,在别人面前却没有那样的随便和自然。另外,当母亲怀抱婴儿用手轻轻抚摸着婴儿的身体时,婴儿会流露出欢喜的情绪,微闭双眼,呼吸自然或面带微笑,注视着母亲的面部。从这些神情中可以看出,母爱对婴儿是一种美好、自然的享受,这种美感本身就有利于智力的发育。

3~4岁的幼儿,已经学会了走路和自己动手做事。但是,在母亲身边时,他们会表现得更活泼,更放心些。如果一旦离开母亲,他就会一会儿来看一次自己的母亲是否还在原位。如果母亲在原位未动,孩子就会仍然放心地玩耍;如突然发现母亲不在原来的地方了,就有可能啼哭或者喊叫起来,表现出惊慌和不安全感。而这种恐惧和惊慌的情绪,是不利于智力发育的心理因素。

上述这些现象,均说明了孩子对自己母亲的依赖性。孩子在母亲身边会做出毫无顾忌的行为。孩子从这种行为中,获得了无比的幸福和享受,这对早期的智力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对幼儿来讲,早期的物质营养供给虽然重要,但是,精神营养也不能缺少。如果只有物质营养的供给,而缺乏良好的心理情感及对周围事物的良好认识、感觉和自由自在的肢体运动刺激,也是不行的,也不利于智力的发育。

目前,青年夫妇中双职工比例增加,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许多人把出生后不久的孩子交给别人抚养。从父母的角度来讲,这样当然有利于工作,如果从育儿、开发孩子智力来讲,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会造成孩子缺乏应有的母爱,使孩子的智力不能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要知道,生和育都是父母的责任,别人可以代替你照料孩子的生活,但代替不了母爱。因此,为了孩子的智力发育,哪怕你工作再忙、经济条件再优越,也不应当把出生后不久的孩子完完全全交给保姆或其他人看管和培养。如果母亲长期与孩子分居,使孩子从小就感受不到母爱,这必定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和良好性格的养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