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大家普遍重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使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少慢差废”,教师、学生苦不堪言。长期的语文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只靠自己的讲,学生难于形成读写听说的能力。

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李全文

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这样的新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培养教书育人的观念,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新课标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偏重书本知识。而是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不爱语文到热爱语文,由苦学变乐学,由不会学变为会学。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新课标,关注教育动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做法。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自己的角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语文教学中重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

传统的语文学习格局只不过是在一间教室,用若干个45分钟,学习一册有30余篇课文和高度浓缩了的语文知识,各有特点的学生读同一文本、听同一分析、记同一结论、做同一练习、用唯一答案去完成规定的试题。语文就是语文课,语文课本,语文教师,与生活隔离了开来。而且大家普遍重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只有老师大讲特讲,精讲细讲,讲深讲透,多布置作业,练习,从严要求,学生的语文成绩就能提高,弄得课上“满堂灌”,课下“题海战”。使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少慢差废”,教师、学生苦不堪言。

新课标要求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人的地位,一切活动围绕学生而进行,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营造一种课堂人文主义氛围,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改变以往由教师主宰课堂的做法。教师应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在教学中提倡质疑问难,提倡争辩,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为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属于课堂,因此语文课堂必须张弛有度,清新别致,充溢灵动和诗意,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建立一种课堂的激励机制,则必将营造出美好的、朝气蓬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意参加到共同的学习活动中来,使他们感到获得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从而树立了学生乐为学习主人的意识。

如讲述《口技》时,我改变了以往的作法,先创设情景,播放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段精彩口技表演段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因为多数学生曾经看过这个节目,于是他们开始模拟各种声音,其中个别同学恶作剧,学狗叫等,使教室乱了起来,学生思维空前活跃,这时抓住契机,问:表演者凭借什么?这在曲艺中被称作什么?异口同声地答:口技。再问:我们见过现代人的表演,古人没有这种本领?于是,引入课文让学生去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信心足,自己依据注释,提示去探究课文内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授学生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古人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要教给学生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我们应注重把学习方法的传授落实到具体的课堂学习中去,使学生在具体的课文分析中轻易地掌握这些学习方法,从而独立学习,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境界。

教师应站在育人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改变教学,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既要加强情感教育,做到情理结合,使学生具备自觉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应是语文老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因此,课堂上可以传授理解词、句的方法,分析课文的方法,写作的方法……因为老师只是参谋、向导,应该为学生“发现什么”“如何发现”多提供思路和方法,每一篇课文,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课堂的教学重点和目标,把学生引导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上,让他们有目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达到在更高层面上的学习。

例如,我在教《白蝴蝶之恋》这篇课文时,首先出示了本课的教育目标:(1)掌握字词;(2)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然后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了生字词后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给一定时间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全文,体会文章的美,边读边感悟,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生活是美好的,热爱生活的人,往往能从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上发现其中孕育的内涵,从而用它去表现人生,抒发作者心中的情思。本文突现了自然景物美和人的心灵美,那么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传达的呢?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再举例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出文句并且依照老师的方法进行分析。

如点击文句“在鲜嫩的春草上,一只雪白的蝴蝶,奄奄一息,即将逝去。它白得像一片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意思是说在最为美好、最为充满生机的环境中,也会有卑微、美丽的生命无辜地死去,撞击学生情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对弱小者的同情、怜悯、对生命的关怀。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把创造的空间还给他们。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把握,再进行回味小结,学生发言,加深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完成,教学重点难点得以突破。

三、真正将培养学生能力置于实践之中

长期的语文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只靠自己的讲,学生难于形成读写听说的能力。因此,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读写听说的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教给学生阅读,写作技巧,使其自能读书,自能写文,在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再如,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对一篇课文的教学而言,可以放在“讨论交流”,“回味小结”这两个教学环节中去。

新课标告诉我们,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应该师德高尚,热爱学生,知识渊博,专业造诣深,能循循善诱,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语言教育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接受新的理念,不断地完善自己,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素质,努力构建优质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培育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才能使语文教育走上科学的途径。

(2003年获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