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语文教学生动起来

让语文教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是最有情趣、情味、情调的学科。所有教师中,语文教师是最幸福的。有了这样的认识为前提,我便有了一系列的语文教学“小动作”,这些“小动作”使我的语文教学丰富生动起来。读过宁鸿彬老师的著作,也了解一点儿姚竹青老师、张孝纯老师的大语文。尤其是宁鸿彬老师课上让学生们先听故事再说故事的做法让我很是敬佩。听记故事已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生涯中最最重要的部分。

语文是最有情趣、情味、情调的学科。所有教师中,语文教师是最幸福的。每接手一批新的学生,我都会向他们介绍我的努力目标:让学生喜欢我,让学生喜欢语文,在这两个前提下,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格素养一定会有明显的提升。

我理解的语文是原语文。是借助语言文字、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来理解他人作品、呈现自己作品、最终获得优良语文能力和实现塑造优良人性的语文。这是一个动态的、无终端的过程,这更是一个随时可以发生、随时可以训练的特殊过程。训练的过程当然是滴水穿石的渗透过程。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了这样的认识为前提,我便有了一系列的语文教学“小动作”,这些“小动作”使我的语文教学丰富生动起来。

1.听记故事

听说读写四个能力如何能得到一视同仁的重视并均衡发展,这是我在进入中学课堂前就常常思考的问题。

利用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四项能力的全面集中的、强化的综合训练并长期坚持,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这么想着,也努力地去实践着。

读过宁鸿彬老师的著作,也了解一点儿姚竹青老师、张孝纯老师的大语文。尤其是宁鸿彬老师课上让学生们先听故事再说故事的做法让我很是敬佩。许许多多老师的语文课都有课前五分钟的小活动,但每次都是只训练一个或几个学生,因而效率并不高。我告诫并鼓励自己:一定要把每一分钟的功效发挥出来。

于是,我的课堂上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体参与、全方位的语文训练活动内容:听记。所谓听记,就是一个学生在讲台前读或背故事的同时,其他学生记录故事梗概,写出听后感,然后全班交流。

这十多年里,我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积累活动。从起初的听老师读故事,到听同学读故事、背故事;从起初的只记录故事梗概,到后来的记录梗概再写感想;从起初的假期进行主题整理到现在的每个假期每位学生都要编辑听记册子,这十多年的无数个故事见证着我的课堂,也陪伴着学生们的成长。训练听说读写能力固然是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但更重要的是,我要利用这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尤其是要让学生从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获得人生启迪,丰富思想认识,涵养语文素质,培养高尚人格。

每一届每一班都有让我和学生永远难忘的故事。起初,这只是语文训练活动的内容,后来成了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每天正式上课前,值日的学生把文章的题目及作者抄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就安静了。其他学生抄好题目后,便聚精会神地听故事,一边听一边记录,然后全班交流,这个环节是最令人期盼的。不同的观点在这里展示、碰撞,我在评价学生发言时传达我对生活的关注、对生命的理解,有时学生发言的角度和内容也带给我深深的启发,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是生命之路上共同成长的伙伴。

我们的听记故事可以一直坚持到初中的最后一节语文课;因为听记美文,我们的心更近,情更深,我们会以歌声抒怀,也常眼泪横飞。听记故事已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生涯中最最重要的部分。

除了课堂上听记故事,我还要求学生们利用空暇时间把所记录的内容存入电脑,假期的时候把这些原来按照学号顺序排列的文章进行重新组合,根据自己对这些文章主题的理解,将一个学期积累的几十篇文章分类,最后编辑成册。于是,每人都有了一本流淌着自己思想的美文集。从下面这些文集的名称上便可感受到学生们对这些故事的珍爱和对此项活动的喜爱。《拾贝集》《串串脚印》《心灵的凯歌》《心烛》《雨滴集》《爱开始的地方》《浓情巧克力》《含英咀华》《积星累月》《听语文苑》《文海听涛》《书香拾零》《一路洒满阳光》《缓缓飘过的感受》《妙语流珠》《一颗一颗数珍珠》《四叶草》《聆听》《生命里的朵朵浪花》《梦从这儿飞翔》《鲜花朵朵》《一路风景》《聚沙成塔》《听,那旋律般的文字》《思路》《落叶集》《日积月累》《舞文弄墨》《飞扬的思绪》……

同样的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和感悟,于是,学生的美文整理集就充满了个性和智慧。两个班孩子在一个学期里所听记的美文有100多篇。

我的课前听记故事除了让学生们记录以外,还会在期末的口语考试中用到,师生就一篇文章面对面地交流。

一本名曰《听,那旋律般的文字》文集的目录如下(斜体字是栏目名称):

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
那一次忠诚的背叛
断箭
滴水之恩
温暖的小刀
大米饭·小米饭
孔融让梨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最后的善良
每一个善意都值得尊重
梦想——装点岁月的风景 狮子的眼神
做一个努力的人
蚁呓
十年以后
真爱——永恒不息的心跳
父子应是忘年交
爱的一种解释
凯西太太的果园
父亲的眼睛
永失我爱
让我看着你
世界上最疼你的那个骗子
52米高台上的母爱
石头和玉
爱之赢
苦涩的父爱
“头朝下”的逃生者
成功——奋斗人生的酒杯
胜利本来是一种意外
真的有出息
另一扇门
不是天意
青花瓷“缘”
思维——通向真理的捷径
条件
朋友和其他
猫有猫的方向
我很重要
假死与假活
推销女孩
17cm和40℃
心理——抚摸意念的手指 最幸福的人,不必问人生意义
生气
信任
幸福在平淡中活出精彩
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家之脉
挪动的帐篷
创意——了无痕迹的匠心
日本孩子的“担当”
温暖的雪书
坐到终点站
放大你的价值
勇气——正直无畏的面对
儿子的鱼
一个都不许死
8块5毛钱
第41个
狙击手
断臂求生
觉悟——朴实无华的光芒
书痴杂忆
善与真
天上有一朵云
我真想为你造一片森林
撮灰斗
死神的账单
山岗里的希望阳光
我病了

2.预习提问

一直以来,我都比较重视学生的预习。从最初的布置学生熟读课文、标小节号、注生字音到写文章概要、读后感、提问,逐步深化,能力培养更为全面。

现代文我要求学生熟读文章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然后就文章的任何一个方面进行提问。我会在上这一课的前两天收上作业,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尤其关注提问内容。我把所有提问录入电脑,结合已做的备课进行深度思考,将这些提问融入到教案中,或以学生集中的问题拎起全文的设计。这使得我的课堂切实有效多了,学生因提问而更加注重听讲,尤其是我说到“这是某某同学的提问”时,那位学生的开心是超过其惊奇的。

当然,偶尔也有学生的作业是没有提问的,有的是忘了写,那就补写。有的学生预习时确实没有问题,按照我们的规则,这种情况下,将由这位学生主讲这一课。有一回,小于同学说,这一课他觉得太简单,真的没觉得理解起来有什么难度,我让他第二天上这一课,他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上课时,我就和他互换位置,他教课,我听讲,他主动走上讲台,然后带着全班学生一起学习了这一篇课文;我则跟所有学生一样,听课、做笔记、思考、回答。这是具有个性的师生共同的课堂。

除了作业本上的提问,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当场把问题提出来,其他学生记下并思考这些问题,所有的学生都要努力解答出这些问题,这样,问题就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将提问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教师备课时当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可是我们猜想得再多,预设得再多,也没有课堂现场的教学实际来得真切、有效。发挥提问的作用,磨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开始,利用提问这个平台把学生推向语文学习的前台,这便是我坚持预习“四项全能”的简单动机。

3.学生执教

解读了文本,编写了教案,在课堂上努力将所有的备课内容传达给学生,这似乎就是老师们每天辛辛苦苦要做的事情。可是,总有一些学生不进入课堂现场,他们不认真听讲,不积极思维,俨然是一个看客。如何把他们拉进现场,让他们从被动参与到积极主动参与,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教材中有些文章的价值是多重的,有的文章则比较简单,训练点比较集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教材,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教材的价值,培养他们学语文的主动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备课时、教学中,我所关注的和学生关注的是一致的吗?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合适他们吗?他们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和疑惑到底是什么呢?他们希望在这一课中学到点什么呢?这一连串的问题触发我有了新的“小动作”:让学生执教。

不论是一开始的学生个人挑选课文执教,还是后来的小组执教,都深受学生喜欢。尤其是小组执教,更是锻炼了每一位学生。每列学生(6—7人)形成一个自然的备课小组,推选组长,然后挑课文、分工,再集体备课,最后正式上课。每一个学生都要服从分配,认真参与集体备课行动。拿到任务后,学生们都会积极地去阅读课文,查阅资料,充分思考,形成教案和课件。学生们的智慧真是无穷的:有的小组重视细致讲解,有的小组则突出创意,有的小组以教学结构取胜,有的小组以教法灵活被赞扬,所有的小组都有一个特点,即重视板书,照他们的话讲,我平时的板书不多,他们以实际行动对我进行了委婉的提醒和教育。还有的小组,很重视板书,一位学生主讲,后面站着一位专门板书的学生,整个就是一个板书秘书,主讲的说到哪里,秘书的板书就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有好几次的板书都非常有创意。

坐在下面当学生,才真正体会到当老师的和做学生的都不容易。这么大一个教室,有时老师的声音稍稍低一些,后面的同学就听不到了。老师如果备课不够细致深入,是无法站得住讲台的。我在这种时候,通常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在下面认真听讲、做笔记。我一面要记录一节课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流程,一面要记录学生的反应,还要写下简短的评点。当执教的老师出现困难时,我要灵活巧妙地帮助解决;当下面的纪律不太好时,我又要站起来维护纪律;当回答问题轮到我时,我像个学生一样,乖巧地站起来回答,诚惶诚恐地等着老师评点。所以,有的课上到快结束时,执教的老师就会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有的话,就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全班学生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老师会刻意地问向我“柳同学,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如果我说没有,他们就很放心地下课了;如果我说有问题,他们就会努力地解答。

每一节课下课前,我会对这一组学生的备课、上课情况进行评点,从研读文本、问题设计、教学安排、教法选择、课件制作等诸多方面进行指导,对个别的错误也及时指正。

由学生成为教师,由坐着转为站着,绝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每一位上台执教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也体验到了做教师的艰辛。通过学生执教增进了师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鞭策了学生自己走进文本,以学生的目光来反观他们的学习,比我们不顾学生实际而默默耕耘要有效甚至高效得多。

下面是一位执教学生写的教学后记。

《海燕》执教反思

初二(10)班 张 谦

上周我们组执教的是《海燕》,组长把40分钟的一半都交给了我,可见对我的足够信任。不过课上的那20分钟,却没有在想象之中。课堂效果并不是很好,之前的设计也没有在讲解的过程中完全体现。

之后在观摩另一组的上课时,我感叹他们讲解课文的方式真的很好,比如为了怕冷场,没有用“计算器随机”的方法,而是“W”型的顺序回答;再比如,他们在PPT上留下的笔记很简洁明了。组长却不以为然,我们俩下课为此展开了讨论。组长和我的观点不同,他觉得这一组有着很多的问题。

把他所提出的问题都罗列了一遍,发现都是我所认为的优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再一次回想了一遍上课时的场景。

讲解课文的几个方案:1.找出文中的写背景的句子,接着找出描写海燕的句子,最后的重点是最后三段海燕的疾呼,表现出了全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用“我读到了这是一只_____的海燕”赏析文章中的句子。当然赏析作业不指望全班的同学都做了,但是课堂上的冷场我还是遇到了。我想原因在于这种设计的不完善与我的紧张。打造完美课堂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我想在之后的讲课中可以改进很多。

我曾经想过用全班同学提出的问题来串起全文,可是在想了一会儿之后放弃了,因为从预习本上的问题来看,还不足以能够串起全文,而且不保证我在台上能够很自然地把问题给连起来。其中不乏有一些“弱智”问题,却也是我印象最深的问题。我把“弱智”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提了出来,是不是也是失败呢?

如果下一次上课的话,就要吸取这一次的教训。

当老师很难,这是我体会到的。

4.课外读写

语文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这道理谁都懂。可是能坚持做下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课外阅读,作为一项常规作业,我坚持了十多年。第一届学生,要求每天一篇,写阅读作业。平时我不太引导学生读名著,我更希望他们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千字短文。后来,在文章内容上我也不做限制,只要学生自己认为好,值得在阅读本上保留下来的就可以。我鼓励学生用剪贴的方式将原文保存下来。在阅读本上按照文题、出处、日期、文章梗概、主旨、读后感、亮点等项目写出。学生到了初二、初三,增加了新学科,于是我就在阅读的量上作调整,初二改为五篇,初三改为三篇。这样,三年下来,每个学生都积累了数百篇美文。这是自己搜集、整理的美文集子,是任何文集都代替不了的。

关于写作,我更关注的是学生要勤写、爱写。每周都写随笔,统一命题与自拟题目相结合。学生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笔下的文字自然也缤纷多姿。原先都是每周一交来,我改完后稍作评讲就发回了。这样的效率并不高。后来可以交电子稿,这样每周一我就将随笔打印出来,用专用的文件夹装好,在全班传阅。充分发挥随笔的作用,让学生在传阅中了解同班同学的写作内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传阅过程中毕竟也会有不少麻烦,这促使我继续想办法,要让学生们资源共享,于是班级作文公用邮箱诞生了。交电子稿的同学在打开邮箱时可以直接阅读到其他同学的文章,这样一来,效率大增。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交流,我在中华语文网上建立了班级语文博客,帮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开阔了交流的时空。学生们既能读到自己班同学的作品,也能阅读到其他学校、其他学生的作品,在阅读中、在比较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交流学习。两个班级的博客在中华语文网2010年度的评选中分别以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得“最给力班集体”称号。“妙语博言”博客在评比中再获“十大文学博客”称号。

教学中,我还试图通过生动有趣的评讲方式提高学生们对作文的兴趣,让孩子们有所期待,在评讲中获得快乐更获得启迪。“老师,评讲作文吧!”这是每次写完作文没几天后学生们对我说的最多的话。作文写完后,我先大致阅读,一般在第二天就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互批:圈出错别字、划出病句、写评语,四人小组交流、互换、推荐至少一篇优秀文章,打上星号。我在批阅中发现的好作文也打上星号,这些作文将被编入“榜上有名”呈现在课件上。改作文中,我将学生的作文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再做成课件,于是“闪闪群星”“佳篇有约”“小小评论家”“说长道短”“妙语佳言”“语句门诊”“别字小队”等这些可爱的栏目就在学生们的期盼中闪亮登场了。被表扬的,有的是全文,有的也许只是结构雅致,有的可能是角度独特,还有的或许只是一个句子亮丽……凡是有突出表现的都会被列出并被全班欣赏。这样,一节课下来,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会被表扬到。也难怪学生们总是热切地期盼作文评讲课了。

除了平时的随笔、作文,一些课文的预习感想、质疑,精彩的课堂讨论,都是孩子们练笔的素材和机会。每个假期,我布置学生们把一个学期里所写的文章都编成文集,自拟名称,编上目录,写上前言后记,有的学生很用心,把文集做成杂志的格式,配上图片,还加上出版社、定价、版次等项目,一副煞有其事的派头,看着这些充满了智慧和个性的文集,我常常被他们的投入和创意感动。与我一样,写作已经成为学生们必需的语文生活内容和习惯了。

读下面的作文集名称,就如走进每一位学生的世界里。

《雪缘文依》《颖约看见》《心灵魔镜》《在路上(on the way)》《为爱开扇门》《千千阙歌》《流转于时光中的墨色》《心路》《水滴》《爱开始的地方》《青春的扉页》《青苗》《心的翅膀》《不褪色的墨香》《让春风吹起》《逸境随想》《“随”是一种境界》《刹那芳华》《雁过留痕》《当风掠过蓝的海岸》《书香依旧》《飞雪集》《心世界》《脚印》《红尘》《海阔天空》《我心飞翔》《成长的足迹》《星雨心程》《彩虹文斋》《文字的魅力》《思路》《舞文弄墨》《窗前的远眺》《寸草小集》《轻叩文扉》《闲情偶得》《一路洒满阳光》……

学生文集的序言,虽然稚嫩,却抒发了他们的真情实感。

周澜《星空》的序

我喜欢写作,写作是一种享受。

我喜欢我写出的每一篇文章,它们都记录了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承载了我头脑里所有的念头,是我心灵的结晶。每一篇文章就像一颗星星,有的特别亮,有的特别大,各具风韵。我没有固定的写作风格,也因此铸就了各有风格的“星星”。

这些星星有5种,现在你一定区分不出来。但当你数完所有的星星后,就会明白,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领域。

一颗星星独秀空中,虽然显眼,可发出的光十分微弱,两颗星星相濡以沫,可天空依然是空空荡荡。唯独当许多颗星星聚在一起时,天空才变得有光亮。

这就是星空!

我的星空中有很多“星星”。数一数,原来是不多不少的20颗!我很自豪。现在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你一起分享那些璀璨的星星。

让我们携手走进星空,开始你新的旅途!

贾婧的《千千阙歌》的序

作文是真情的流露,当把这一学期的作文汇成一册时,我收获的不仅是喜悦,更是沉甸甸的满足。随手翻看这学期的作文,有对朋友的安慰,有对过去的回忆,有对美文的感慨……稚拙的笔迹在纸页上滑过,记录着生活的点滴,让匆匆走过的岁月留下痕迹,让纵然即逝的时光不再斑驳无影。我们可以在作文中闹,可以在作文中笑,在作文中流泪。也许我们的文字尚未成熟,但芊芊细草终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在老师、同学、家长辛勤的帮助下,我们在作文中不仅体会到了文字之美,更感受到了生活的纯净。

回忆是需要珍藏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只有有故事的人才写得出回忆录。我们纵然没有经历过大苦难,但生活的点滴也是同样珍贵的回忆。笑了,忘了;哭了,累了。生命中纵然有太多喜怒哀乐,我们又为何不试着将它们记录下来呢?

看着那作文一篇篇,往日的一幕幕又重现在眼前。好像一曲千千阙歌,浅浅吟唱。

因为语文教学中的这些“小动作”,我的语文成为真正属于全体学生的语文,成为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语文之美、创造语文之美的大语文,经过日积月累的熏陶和训练,语文塑造出了学生身上最美好的气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