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由作文有力量

自由作文有力量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师如果认真关注学生的个性,并在以下几方面加以真诚的引导,学生良好的个性化写作习惯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作文所体现的观点必须是学生的真实想法。所以,高一作文个性化教学,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和鼓励的方式培养学生作文选材个性化的习惯。

张美芳

摘 要:本文从高一学生写作思想肤浅、缺少个性这一现状出发,以高一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阶段的特殊性为基础,以高二、高三学生作文的进一步个性化、考场作文的创新化为目标,探究了培养提高作文个性化的内容和方法,操作方式的具体化、过程化,思想的科学性、传承性。

关键词:作文 个性

高一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基础

(一)个性化的思想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在萧山全区范围内招收800多名(少数来自外县市)高一新生,编为16个教学班。每班55位左右的新生,他们分别来自全区20多所初级中学的不同班级,因为受不同地域的生活背景、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和初中语文教师的影响,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气质和思想灵魂,尚未在新的学校新的高一班集体中磨合融为一体。夸张一点说,刚刚组建的高一班集体,就像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有着“百家争鸣”的思想基础。

(二)个性化的生活

萧山区是个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集型小城市,商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每年有来自四川、江西等地的大量民工到这里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工作,每年也有大量本地人走出去,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求发展。这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些家里拥有民营企业的学生,有机会关注民工们的较为艰辛的生活和工作;那些父母外出求发展的学生则深刻体验到留守孩子的孤单寂寞。来自沙地的学生,有着对祖辈父辈的那些关于风浪、渔船的生活的见闻;来自南片山里的学生,有着紧连着大山、土地、庄稼的质朴的童年乐趣,来自城郊接合部的学生,有着对城乡快速变化中带来的欣喜与失落。这些与众不同的生活都可以成为高一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的写作源泉。

(三)个性化的阅读

高一学生个性化作文习惯培养的基础除了个性化的思想与生活,还离不开个性化的阅读。

笔者一般会在学期一开始和学生一起商讨制定高一阅读书单,书目不多,20多本书,门类多样,层面不同,为便于指导和分享,一般笔者会推荐几部自己读过的或正在读的书,因为只有教师亲历阅读,自己有了切身的体会,才能真正去促动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

高一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内容

语文教师如果认真关注学生的个性,并在以下几方面加以真诚的引导,学生良好的个性化写作习惯是完全能够培养的。

(一)作文观点的个性化

作文所体现的观点必须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应该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用作文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思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意”。只有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教师才能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的引导与疏通,使“真”逐渐与“善”“美”结合起来。

下面这篇作文是难得的真实吐露心声的个性化作文。

【例文】由填写档案资料想到的

……真正的肺腑之言能有几句?真正的行动又有谁在实现?敷衍的话语有谁能看出?这些充其量不过是些纸上的成功品,说句绝对的话,在实际中能延伸的根本没有几个例子。几乎所有的人的那些即兴思想都随着纸去而空。

这种强制性的方法,不适合提高我们的素质,而只是单纯地提高我们的一种能力——说谎。在填写重要资料的时候,我们在说谎;在教育局的人来校检查的时候,我们也在说谎(至少我们的初中老师就是那么教我的)。在学校投资问题上,学校在上报中掺假;在寻找学校祖宗的问题上,学校也挖空心思(这一点是我最佩服的地方,在年份上,不知怎么的骑到了北大的头上)……

我们如果继续浸泡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还能做什么?

本文在有些思想比较“正统”的教师看来,可能有些“反动”——明显在“攻击”学校的德育制度嘛!并且在后面部分牵涉面也比较大,甚至连作者自己也可能意识到有点“锋芒毕露”,所以交上来的作文是匿名的。我留意了一下,布置作文的当天下午的班会课上,教育处要求全校学生进行例行的“行为规范反省总结”,而这篇作文是晚上交上来的,应该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吧。

(二)作文材料的个性化

学生消极对待作文的借口往往是:“生活太单调枯燥了,没东西可写!”对此,刘锡庆老师说:“这种说法不对!生活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正像胡风所说:‘生活就在你的脚下!’所以,‘三点一线’只是表面现象,其‘底里’生活、故事多了去了!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童年’或‘青少年’生活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情感体验,将决定一个人(特别是作家)一生成长道路或成就大小的基本走向。因而,这段‘生活’对中小学生来说恰恰非常重要!”

所以,高一作文个性化教学,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和鼓励的方式培养学生作文选材个性化的习惯。于是,当我们看到李洁同学以她独特的“情人之眼”在上学的路上“发现”了《路边的风景》时,就由衷地加以表扬和鼓励。

(三)作文语言的个性化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的诗句很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的诗句也同样很美;“浓妆艳抹”是一种华丽的美,“洗尽铅华”是一种朴素的美。善于用华丽词句的学生固然可以在作文中继续“浓妆艳抹”,这是一种个性;而不善于用华丽词句的学生照样也可以在作文中继续“洗尽铅华,素面朝天”,这同样是一种个性,关键是适合自己表情达意就行。于是从陈馨宇同学的《同车的同学》中,我们可感受到他所特有的看似平常却耐人寻味的语言魅力。

高一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的训练形式

高一阶段的作文教学,重点不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揣摩命题意图进行考场作文应试上,而应该致力关注学生自由状态下的写作习惯的养成,适当减少大作文的训练,鼓励或要求学生在自由状态下多写一些个性化的日记、阅读札记、随笔和文学习作。

(一)个性化的生活日记

高一阶段,由于学习还不至于像高二、高三那么紧张,教师要想办法让高一学生将日记写起来,并坚持下去,形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精神享受,即使到了课业负担日渐加重的高二、高三,也欲罢而不能。这里就涉及写日记的时间安排,上海有一所中学,教语文的校长亲自拟定一条全校性的规矩,每天晚上的最后一节自修课,全校学生都必须停止其他一切作业,写自己的日记,几年坚持下来,该校的高考成绩(非但语文)一直非常优秀。说实在的,中学阶段有哪一样作业会比每天坚持写日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意义?

(二)个性化的读书笔记

就是说,教师可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他们的课外阅读,鼓励他们多开展一些专题阅读,因为“专题性的阅读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点,很容易使学生读得‘专’,读得‘全’,读得‘深’,读得‘透’,读得‘熟’,从而使写作独而专,不流俗,不平庸”。

但是,要想使个性化的阅读真正成为个性化写作的源泉,仅仅读还是不够的。教师在鼓励学生多读的同时,还应指导他们多写:摘写能触动他们心灵的精彩语段,抒写他们对所读内容的感触。与阅读材料进行个性化的心灵对话的习惯,提高他们的个性化作文能力。

为了切实培养高一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笔者也实行了定期举行读书笔记交流课,学生们都很期待。

(三)个性化的自由随笔

真正的“个性化自由随笔”中的“个性”“自由”指的是,在一定篇幅(高中生作文800字左右)要求下,学生可以自由命题,自由立意,自由选择文体(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散文、小说、书信等),自由选择材料,自由处理篇章结构(三段以上)。也就是说文章的“个性”必须符合文章的“规范”。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文章规范上要把好关,引导学生从高一开始养成既遵守文章“规范”又追求“个性”化发展的习惯。这里就涉及一个“放”与“收”的问题,高一阶段如能切实走好这一步,对于高二、高三的作文个性化发展非常重要。

(四)个性化的文学习作

为促进高一学生个性化作文习惯的养成,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写个性化的文学习作。这里之所以避开“创作”,是怕吓住学生。只要我们的学生有了“写”的素材,产生“写”的欲望,并且能通过努力“写”出个性化的文章来,教师应义无反顾地支持他们“写”下去,并且鼓励他们将努力“写”出来的相对有质量的文章大胆地“发”出去。说不定这多“写”多“发”之后,还真能“冒”出个“作家”来。退一步,即使学生成不了作家,教师也不至于承担“扼杀”“文学秧苗”的罪过,学生的个性化作文水平也是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的。

教师可以一开始就让学生将自己的随笔本子改为“文集”:弄一个正经的集名,取一个“附庸风雅”的笔名,写一篇别出心裁的序言,编一个中规中矩的目录,于是,“创作”活动就正式开始,并且经常开一些习作交流课,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文集,也可从文集中精选出一些佳作,放在本班或邻班课堂上读一读,品一品,也算是小规模的“发表”。

毕竟是高一,学生也不至于因不务“正业”而耽误“前程”,相反,通过这样的个性化的“文学习作”训练,学生在作文的立意、谋篇、与语言方面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形成一定的风格,这对于高二、高三作文的进一步个性化发展,写出高水平的考场作文是有很大帮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