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行为的后天培养

儿童行为的后天培养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对她家祖孙三代非常熟悉,我也目睹了性格和行为方式,是怎样从姥姥,通过妈妈,最终遗传到姗姗的。其实,是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姗姗姥姥的性格,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她只有威信,没有父爱的慈祥,但在她的内心,强烈的渴望被爱。但是,在姗姗妈妈的骨子里,她认为强势的母亲是正常的模式,尽管她在生活中很弱势,但她当了妈妈后,她会不由自主地努力扮演强势妈妈的角色。

三、儿童行为的后天培养

(一)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

为什么龙能生龙,凤能生凤呢?因为龙会按照龙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幼子,凤会按凤的风格影响孩子。正如老鼠,它会在潜移默化中,教会自己的孩子怎样打洞。如果你想培养出龙凤来,请你一定要先把自己变成龙凤,为孩子创造出龙凤生长的环境来,至少在孩子面前,请你一定要是龙凤。

很多父母还发现性格和行为方式具有家族延续性,整个家庭的问题,同样会在孩子身上有所表现。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抱怨说,我们家的小孩随根,跟某某一模一样。孩子的问题,永远都是大人的问题。所以,还是要在家长自己身上找原因。

所谓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会在家族中遗传延续是指,由于孩子在某种性格和行为方式中浸泡长大,尽管他可能非常不喜欢这种方式,但是儿童时成长的环境会给他造成终身的烙印,成年后,他会不知不觉的延续这种方式和性格。

把一个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公诸于集体,是一种非常细致的事情,要很有分寸、讲究方法,要有很高的技巧。集体对个人施加的影响应当是含蓄的、潜移默化的,而且最主要的是使学生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

——苏霍姆林斯基

有这样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

有个人生于60年代,有五个姐姐、三个哥哥,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她家里是非常传统的中国家庭,父亲一个人挣钱养活一大家人,所以父亲在家里是独一无二的权威。而母亲要负责家里的一切,包括做父亲的出气筒;甚至在哥哥们长大后,母亲还要承受哥哥们的指责。母亲觉得自己活着真是非常的辛苦,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下辈子能做个男人。随着家里女儿渐渐地长大,面对着如花似玉的女儿,妈妈非常担心自己的命运会在女儿们身上重演,每天她都会陷入深深的忧虑当中。晚上,她忙完了所有的事情后,都会搬个小凳子,坐在女儿们睡觉的炕前,一边依次抚摩女儿们的头发脸庞,一边流着泪喃喃自语,说:“以后你们都出嫁了,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日子了。”于是女儿们就都不嫁人,如果有谁在谈恋爱,家里的姐妹们会联合起来,一定要把事情搅黄,他们会把出现在家里的追求者轰出去,一次次,一年年。母亲去世后,大姐代替母亲坐在炕前那个板凳上,六个女儿就这样相续年华逐渐老去。她们同哥哥们相处不好,断绝了来往,家里变成了老年女生宿舍,姐妹几个就这样相守着度日。她们顺从了母亲的意志,一辈子都在对男人的戒备和敌意中过日子。

凡是不善于模仿,不能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者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教师,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

——马卡连柯

心理学认为,人的某些行为或习惯动作背后可能埋藏着某种深刻的无意识动机。而这种深刻的无意识,可能就是从你童年时就开始在你生活中存在的,而且它也将继续以这种方式存在于你的孩子身上。

有位心理学家观察过这样一个案例,以下是他的观察分

析的笔记:

孩子们更需要的是榜样,而不是批评。

——〔法〕儒贝尔

姗姗的姥姥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有很多年,我一直试图分析她的心理,追述她童年时期心理的起源。由于对她家祖孙三代非常熟悉,我也目睹了性格和行为方式,是怎样从姥姥,通过妈妈,最终遗传到姗姗的。姗姗的姥姥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她需要掌控一切,所有不合她心意的人,都是她的敌人。在她的生活中,只有顺从和背叛两个概念。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她会经常以死相威胁。她对自己的女儿照顾周到、管束严格,不容许女儿有一点点自己的主张。从姗姗姥姥的角度来看,她自己是一个尽职的母亲,她用自己的经验和阅历,练就了一双慧眼,为女儿密密地织了一道防护网。她决定女儿的前程、决定女儿的婚姻、决定女儿的衣物增减……姗姗的妈妈对姗姗姥姥唯命是从,做什么事情都要看姗姗姥姥的脸色,在她自己的生活中,似乎没有主见。如果姗姗姥姥不发话,很难见她有什么行动。但是,她对待自己的女儿却一改温吞的脾气,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姗姗性格懦弱,如同她妈妈,问她什么问题,她都会回答说要回家问妈妈。姗姗不自信,虽然她成绩很好。姗姗胆怯,不越雷池半步。

其实,姗姗的姥姥有一个极具权威的父亲,在大家族中,甚至在整个村子中,都有威信。他可掌控一切,包括姗姗姥姥的一生,当然也包括她的婚姻。婚前,姗姗的姥姥就认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那个人,她不喜欢,但是父母认定了就是这个人,她无力改变父母的决定。而且,由于父母对她的忽视,她非常渴望父母的爱,尤其崇拜父亲,答应结婚也就可以让父母满意,可以获得爱。于是,怀着委屈和无奈,姗姗姥姥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当然在她的新的家庭中,她不由自主的开始扮演起自己的父亲在生活中的样子,她强势地主导自己的生活。然后,她又把这种强势传给了自己的女儿!

强势的人,渴望能控制所有可能影响自己生活的人,他们无法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富有进攻性,即便在他们帮助别人的时候,也是通过施加压力来实现;他们常常把事物极端化,要么是好,要么是坏,没有中间状态。

给孩子一点儿爱,他将回报你许多的爱。

——〔英〕罗斯金

其实,是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姗姗姥姥的性格,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她只有威信,没有父爱的慈祥,但在她的内心,强烈的渴望被爱。如果结婚后,丈夫是一个人格成熟健全、体贴妻子的人,她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也许可以改变。但是,姗姗姥姥没有遇到自己满意的丈夫,她只能把自己的爱全部给了孩子。对她来说,孩子就是她一生的寄托,也是她未来的保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姗姗姥姥是把内心理想的自我投射到孩子身上,因此她给孩子爱、她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实际上是想要弥补自己童年缺失的爱。她不关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孩子的成长到底都需要什么,她只要塑造出自己理想的孩子。她认为孩子并不了解他们自己,也不需要什么感受,只有她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也只有她才是最能为孩子承担责任的人。

姗姗姥姥的强势,影响了姗姗妈妈的一生,她无力摆脱这种强势,索性就依靠在这种强势上,逐渐弱化自己的性格,以适应强势的妈妈。但是,在姗姗妈妈的骨子里,她认为强势的母亲是正常的模式,尽管她在生活中很弱势,但她当了妈妈后,她会不由自主地努力扮演强势妈妈的角色。她从没发现,她对自己的生活的诸多不满意都来源于她的性格,而她又强迫她的女儿有一个同她一样的童年,最终形成同她一样的性格。

一头不起眼的小马驹,可能长成良驹;一个倔强邋遢的小男孩,可能长大成为体面有用的好汉。

——〔美〕凯利

关于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家族遗传延续性,如果仔细观察,在我们周围就有非常多的案例。很多家长过于轻率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于遗传基因,遗传基因只是非常浅层的一个方面。对孩子来说,后天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潜移默化,才是最主要的成长养分。好的孩子,从来不是大道理教育出来的,而是训练引导出来的。作为父母,你的行动永远比你的语言更有说服力。我听过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磨蹭、不专心、贪玩,等等,其实孩子身上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型,家长在抱怨孩子的时候,有没有好好审视自己呢?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进一步说明后天环境对孩子的重要影响:

乐乐三岁,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但是,最近,他的妈妈发现他有很多问题,比如倔强、顶嘴、大发脾气,经常会打妈妈。他妈妈以为他到了逆反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如果你听到乐乐的妈妈描述她们家一天的情景,你也会非常郁闷的。

乐乐的妈妈对乐乐的要求比较严格,她说好的习惯是要小时候培养的,她要把乐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孩子。所以,如果乐乐做得不好,她会训斥乐乐,会惩罚乐乐。比如,乐乐与同学一起下楼,他的妈妈就会跟乐乐说,一个有礼貌的男孩子,应该走在女孩子的后面,并且要本来同小朋友并肩走的乐乐错后一步。乐乐不乐意,她就直接把乐乐拉下来;乐乐的玩具把家里堆的很乱,乐乐的妈妈让他自己收拾,乐乐说:“妈妈你给我收拾吧!”乐乐的妈妈就很严肃地告诉乐乐:“我是你妈,不是你老妈子。”然后留下乐乐一个人哭泣、发脾气,乐乐的妈妈在另外一个房间生气;乐乐中午同表哥玩得很开心,不想午睡,妈妈说:“好吧,今天你自己安排时间。”乐乐玩到四点钟,终于困了,可他五点钟还有英语课,刚眯瞪了一会的乐乐被妈妈揪起来去上课,乐乐大哭,他要睡觉。乐乐妈妈一边数落乐乐,一边拉着使劲挣扎的乐乐要出门。乐乐就不出门,他不要上课了。母子间的斗争持续了一个小时,英语课快结束时,乐乐终于到了教室。乐乐母子之间每天冲突不断。乐乐的妈妈说,她要求乐乐对自己所有的事情负责,但是乐乐的不懂事,让她非常苦恼。

孩童时期是相信,少年时期是怀疑,成年时期是认识。

——〔瑞典〕斯特林堡

乐乐妈妈可能忘了,法律上认为小孩子是无行为能力责任人。把孩子看作正常的家庭中的一员是没错的,但是为什么孩子要用比我们小的碗吃饭,为什么小孩子睡的床比我们的短,为什么孩子要先上幼儿园、上小学,而不是一下子就让他们独立。因为孩子还没长大,他还在体会学习中,他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全部行为负责呢?

心理学家认为,生活中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实际都是心理问题。乐乐妈妈严格要求孩子,在我们周围非常有代表性,我发现现在两个极端的家长非常多,一边是严格要求的,说要让孩子优秀;一边是放任的,说要让孩子快乐成长。一般严格要求的家长有自己的背景,我们认为,家长体会到生活压力大的,期望值比较高,她通常会严格要求孩子,希望孩子从小努力,等长大了,能比自己如今过得轻松;而如果家长生活比较安逸,压力相对不大,期望值也比较低,她会选择让孩子自由成长,不会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倾注非常多的心思。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还同家长的经历和教育背景等有很大的关系。

孩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的心会变得像核桃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

——〔美〕卡森·麦卡勒

那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上面的例子:

乐乐妈妈对待乐乐的方式让乐乐的外婆非常看不过,冲突扩大到了整个家庭。2007年冬天,南方大雪,气温比以往要低。乐乐妈妈带乐乐去外婆家,一路上乐乐都在说手冷,要戴手套,乐乐妈妈说:“小男孩要经得起风雨,这点冷怕什么,忍着。”乐乐的外婆知道后,对乐乐妈妈说“这么冷的天,你怎么忍心这么对孩子,你一点都不像亲妈……”乐乐的妈妈在同外婆大吵一架后,带着乐乐愤然离去,乐乐因为刚才有外婆撑腰,一路上哭闹着要戴手套。乐乐的妈妈心里这个气,自己教育孩子,别人怎么能说三道四。她控制着自己最后的一丝理智,严厉的告诉乐乐:“如果你想做温室里的花朵,你就戴手套,不过那你就不要做我的儿子了。”然后扔下乐乐就走,乐乐哭哭啼啼地在后面追妈妈。

你看到了吧,乐乐妈妈同乐乐外婆的关系也很不同一般。乐乐妈妈小时候是她的爷爷带大的,一直不在父母身边,直到上学。回到父母家里后,乐乐外婆对乐乐妈妈比较严厉,总觉得她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母女之间的陌生感,使乐乐外婆没办法给乐乐妈妈足够的母爱。乐乐的外婆经常对乐乐妈妈大叫,频繁地训斥她,态度很不耐烦,气极了还会动手教训她。乐乐妈妈也没有体会到温柔的妈妈一般都是怎么样对待孩子的。她们母女之间的这种不亲密持续了她们一生。这让乐乐妈妈非常苦恼,所以,虽然乐乐出生时,正值乐乐爸妈最艰苦的时候,但是乐乐妈妈发誓,自己不管多苦多累,一定要自己亲自抚养乐乐长大。

今日的儿童将是明天生活的建设者,明天的他们将要检查父辈的工作,将会无情地揭露他们的全部错误,揭露他们的口是心非、懦怯、贪婪和懒惰。

——〔前苏联〕高尔基

尽管乐乐的妈妈对外婆对待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的不认同,但是,一旦她自己有了孩子,她会不由自主地按照乐乐外婆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是她见过的唯一的母女关系模式。她对乐乐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但是似乎缺少一点母亲的柔情,缺少一点母亲的拥抱,缺少一点爱和鼓励,多了一点严厉。她总希望乐乐能像个小大人一样,做好自己所有的事情。她习惯性的对乐乐大叫,训斥乐乐。而乐乐对妈妈说话时,经常发脾气、顶嘴、倔强,都是因为在家庭中,妈妈就是这样对他的,他从妈妈那里学到了说话方式、发泄自己愤怒的方式。在妈妈看来,乐乐的所作所为则是不能容忍的,是对自己教育方式的反抗。但对于乐乐来说,世界很简单,妈妈教他什么,他就能学会什么,可能除此他根本没有别的想法。所有的一切,就像乐乐妈妈童年时所经历的一样,只不过,主角换人了而已。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

——舒天丹

我们成为父母后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是我们的父母曾经怎样对待我们的经历的照搬。我们的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是根植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的。当我们的孩子出生后,我们童年的心理会浮现出来,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如果父母有个不愉快、不被尊重的童年,以后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就会暴躁。儿童时期的经历将影响几代人。

其实,上面的例子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乐乐的爸爸非常爱乐乐,他脾气也很好,总是和声细雨的,虽然乐乐犯错误他会严厉惩罚,但是只要有时间,他都愿意陪着乐乐。乐乐非常不愿意在爸爸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爸爸对他说话,稍有一点点批评的意思,他都会哭。乐乐对爸爸说话也很少顶嘴、发脾气。乐乐同爸爸的相处关系反映了,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乐乐的爸爸平时就给了乐乐足够的尊重,乐乐愿意在尊重自己的人面前维护一个好的形象。其实尊重和平等是任何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和珍视的。教育孩子的前提首先是要尊重孩子。任何孩子,不管他是多么的幼小,他都是有尊严的,家长越尊重孩子,孩子越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符合家长心中的形象。

乐乐爸爸和妈妈的教育在他身上拉锯,对待不同的人,乐乐也回报不同的态度。但由于妈妈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渐渐地,妈妈的性格和方式对乐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乐乐在更大程度上遗传了妈妈的脾气和秉性。

一旦乐乐妈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很多了。虽然世界上没有能改变一切的灵丹妙药,但是一个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做一切。现在乐乐妈妈在努力改变自己,她会在接乐乐时,蹲下身子给乐乐一个亲热的拥抱;在乐乐发脾气时,她会劝慰乐乐,等着他自己平复;在乐乐要求她陪同做什么时,她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一走了之了,她比以前好像多了很多耐心,她在尽量控制自己。乐乐的改变要比妈妈的改变慢一点,但是只要妈妈在变,乐乐一定也会改变。乐乐不经常发脾气了,他对妈妈说:“妈妈,我喜欢你经常抱着我。”他开始跟妈妈撒娇了!对乐乐来说,妈妈是一个可爱的妈妈,而他自己也在努力可爱起来。

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只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

——〔日〕木村久一

我们不禁又想起,中国的古人,很早以前就总结出的那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可能让很多的妈妈不服气,我不是龙凤,但我不信不能把我的孩子培养成龙凤。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承认,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完美,那么首先要求自己完美吧!

一个健全的男孩子,一生之中总有一个时期,会热烈地盼望前往某个不知名的地方,去挖掘埋藏已久的宝物。

——〔美〕马克·吐温

(二)最优环境与最好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习惯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1.习惯是什么

习惯实际上是一种动作定型,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的动作。习惯动作已经进入潜意识,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不需要刻意用意志去控制。

一个人好习惯越多,对这个人成长越有利。相反,一个人坏习惯越多,就越阻碍这个人成功的机会。

总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就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

一个勤奋惯了的学生,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自觉学习。如果外人强迫他停止学习,去打游戏,他会觉得不习惯,甚至厌烦别人的打扰,拒绝去打游戏。

一个懒惰惯了的学生,别人不说,他总是懒得动,家长老师逼得没办法了,才学一点。但如果家长老师不说,外力一停,立即又不动了。

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工作、去助人。为什么?因为,学惯了,不学难受;干惯了,不干难受;帮惯了,见到人有困难不帮便难受。

坏习惯使人不知不觉地,很省力地、很轻松地去拖拉、去懒惰、去干扰人。他为什么那么做,细想起来,其实不为什么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拖惯了、懒惯了、干扰惯了,不干扰难受。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习惯的好坏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说明了,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说,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许多好的习惯。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美〕珍妮·艾里姆

2.习惯的最佳养成时期

教育是什么?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那么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什么时候?是在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

在幼儿阶段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如按时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吃饭不掉饭,做事不磨蹭、动作要快,等等。在小学阶段,则要尽可能多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如做完作业自己检查,不会的字自己查字典,按时学习,写完作业后自己整理好书包,在外面要留心观察。

美国的家庭教育就是主张规律环境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平时家长很尊重孩子的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事事都依着孩子。其实,美国的孩子父母的要求是很严的,规矩也很多。在美国家庭里,孩子可以不同意父母的观点,但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上床睡觉,这是没有条件可讲的。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吃饭时不能大声咀嚼,父母都会有明确的要求。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的管理反而越来越松,孩子到了高中以后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荡了。

有一个美国孩子,妈妈想从小培养他做事的好习惯,就要求这个孩子负责洗碗,孩子不同意,就是不肯洗碗,妈妈说了很多次,孩子就是不配合。这个妈妈见跟孩子说理无效,当天就在家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四个字:罢工通知。理由如下:因为妈妈工作很辛苦,想让孩子帮忙洗碗,但因为孩子只知道享受权利,却不肯尽义务。所以,从今天起妈妈不做饭了,各人自行解决吃饭问题。当天妈妈就一个人在外面吃,连着几天都不肯做饭。这个孩子真急了,不能天天啃面包呀,自然投降了。主动跟妈妈承认错误,要求洗碗。妈妈说:“不是洗一天,要洗就得洗一年。”孩子说:“行呀,只要你做饭,洗碗我包了,甭说洗一年,洗十年也成。”

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来的。

——〔美〕芭贝拉·罗斯

总之,抓习惯小时候要严,大了就可以放松一点。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因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塑造。家长还要尽量避免在青春期强迫孩子纠正不良习惯。

我们做家长的,培养孩子习惯,要把握一个原则: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让孩子从小到大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我们在孩子还没形成习惯前,就要注意纠正和引导孩子多形成好习惯。这就是多“塑造”。因为这样容易做到。但有时一不留神孩子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等家长意识到时,要想改就难了许多,这也就是“改造”。

在这里,给大家再讲一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就知道小时候养成好习惯有多么重要啦!

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

——〔法〕雨果

从前,有一位富翁,年近五十才生了一个儿子。老来得子,岂有不爱之理?在富翁眼里,他的小儿子就像天赐的“无价之宝”,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成天笑眯眯地看着,乐得合不拢嘴。对儿子,他总是迁就放任,什么都依着孩子,从来不管不教,任其自然发展。生怕严格管教,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过了几年,儿子有四五岁了。由于父亲的娇惯,孩子慢慢滋长了一些毛病,不许人管,只要一不高兴,不是张口骂人就是动手打人,简直是强横霸道,无所不至。而那位富翁还觉得挺好,心里想:孩子长大了肯定吃不了亏。而且,他也总觉得儿子年纪还小,不懂事,从不认真管教,敷衍两句就拉倒,对儿子一直是采取宽容、放任,甚至纵容的态度。

随着年龄的增大,儿子的恶习不断膨胀,胆子越来越大。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竟常常私自偷拿他父亲的钱,到外面去吃喝嫖赌。他常常一掷千金,输得干干净净,可他毫不介意。他觉得,反正父亲有的是钱,输了再去偷啊!

后来,他父亲终于知道了,非常生气,觉得再不管就不行了。于是,有一天,他找到赌场,当着众人的面,把儿子破口大骂了一通。没想到,儿子不但不怕,反而恶狠狠地反指着父亲的鼻子,张口大骂:“你这老东西,该死不死,还敢骂我?你当心点儿,我迟早要弄死你!”

父亲听了儿子的话,气得浑身发抖,差一点没背过气去。

他心想:儿子这话虽说是在气头上说出来的话,也不能不防着点。当天晚上,富翁便把一只小木桶放在铺好的被窝里,就像是有人在睡觉的样子。他自己则静悄悄地躲在床的后边,屏息凝气,偷偷地看儿子的动静。

过了没多久,只见儿子轻手轻脚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进屋来,手里提着一把锃亮的大斧头。一到床前,就怒气冲冲、咬牙切齿地举起手里的大斧头,狠狠地向床上的被子乱砍了一通。只听“啪”地一声,小木桶碎了,儿子以为是他父亲的脑袋被砍碎了,丢下斧头仓皇地逃走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家。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

就这样,光阴似箭,一晃过去了十多年,这位富翁已经八十多岁了。暮年孤独,苦不堪言,睹物兴怀,百感交集。他虽恨儿子,但仍希望儿子能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回到自己的身边来。

有一天,老人家正在一个桑园里独自散步。忽然,有一位年逾三十的农夫径直朝他走过来,手指身旁的一个很粗的老桑枝,礼貌地对他说:“老人家,请你把这株老桑枝弯过来。”

那老人家笑笑,摇着头对眼前的农夫说:“老弟!老桑枝已经那么粗了,哪里还能弄得弯呀?”

那农夫说:“不错,不错。桑枝要从小弯,儿子要从小教呀!”

老人家听了这句话,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很后悔自己没有从小好好塑造自己的儿子。禁不住老泪纵横。

这时,只听那农夫又对老人说:“你仔细看看,我是谁?”

老人上下打量,这才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失散多年的不孝的儿子。

事过境迁,往事虽然不堪回首。但父亲宽宏大量,不计前嫌,还是原谅了自己的儿子。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美〕泰曼·约翰逊

从这个故事,进一步告诉我们,孩子的好习惯要尽早培养,不要等到孩子年龄大了,已经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了,再想着去改变,那就晚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陆士桢曾经说过:“教育孩子要学会一手接纳,一手控制。”因为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对于孩子,适度的控制是必要的。但教育的核心毕竟是“心”育,一切教育应从“心”开始,想方设法唤起孩子的内心动力才是主要的,再适度辅之以外部的控制。这样,控制与疏导相结合,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在孩子的教育中,光靠“堵”不行,光靠“疏”也不行,要堵疏结合才行。

但是这个堵疏的比例怎么控制呢?这里面大有学问。

在孩子的学龄前期要“管”和“教”为主,越小的孩子的行为越应该管束和规范,对越小的孩子的无理的行为越不能迁就。如果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不能制服孩子的对抗行为,那么孩子以后的每一次对抗父母都不会获胜。假如父母无法让一个5岁的孩子拾起他的玩具,那么就不可能在孩子具有逆反心理的青春期进行任何有效的管教。

到了小学阶段除了要继续管、教以外,也要重视疏和导,做到管、教、疏、导同时并用。孩子越是长大,管和教就应该逐渐减少,而疏和导就越来越处于重要地位。孩子越大,就越要增加“疏”和“导”的分量。

而当孩子进入初中,父母对孩子的“疏”和“导”就应该占据重要地位了。进入初中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较强,他们已经不再屈从父母的管束和说教,希望父母尊重他们,与他们平等的沟通。这时,激励和引导就应成为教育孩子的主导原则和方法了。

总之,如果父母能综合运用管、教、疏、导的四个原则,注意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采用侧重点不同的教育方式,就能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收到理想的效果。

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

——席勒

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关爱之上的。没有对孩子的尊重就不会有对孩子的有效教育;没有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就不会有对孩子良好的情感沟通和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当然也不会有有效的教育。

而且,一个教育水平越高的家长,一个越有教育智慧的家长,越擅长于“疏”和“导”,对“管”和“教”的成分就用的极少。因为他们总能抓住孩子的内心需求,总能把握孩子的内心感受,随机进行引导。这就已经是考验每个家长的教育智慧的问题了。

3.孩子最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而基于以上四个学会,我们认为培养孩子习惯应该集中在三大块,即做人、做事和学习。而每一大块又列出了四个指标:

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

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

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专家指出,在0~6岁期间,孩子需要的成长环境,一个是物质环境,就是孩子的家庭环境、学校或幼儿园的环境和儿童常去的公共场所的环境;另一个是有机会和孩子接触的人的状态,也就是家庭成员和幼儿园老师的状态。这些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时时刻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1)物质环境让心智获得成长。

在有些家庭里,孩子用的杯子和碗都是塑料的,有的已经摔得坑坑洼洼,漆也掉了,看上去不那么舒服。“为什么给孩子用这样的东西呢?”家长们的回答往往是:“这样的东西结实,不容易被摔坏。”再仔细观察,有些父母自己的碗、盘,有的已经被微波炉烤得黑糊糊的了,却仍然在用。

其实,这些生活用品的选择和环境的布置,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它会经过孩子的“消化”,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这其中包含了孩子常用的杯、碗、筷、勺,衣物、床单、被套、窗帘,家具的摆放、房间的色彩,等等。

为什么不把草莓洗干净后盛放在一个精美的玻璃容器中,用漂亮的托盘端到孩子的面前呢?

为什么不仔细考量窗帘和墙的色彩搭配呢?

为什么不把床放在面向窗的地方,让孩子清晨睁开眼睛的瞬间,能够看到阳光和绿色的大自然,闻到清新的空气呢?

为什么不在平常的地方放上一件美妙的物什呢?

……

这些每一天我们都会看到、都要用到的东西都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父母生命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审美和心理。而有一些东西,孩子恰恰可以透过它们获得成长。

孩子会把香蕉捏碎,从指缝里再挤出来,然后再把黏糊糊的手抹在你的脸上和衣服上,最后还会用舌头去舔……这

——林格伦

就是孩子,你不仅要同意他这样做,而且还要多给他几个香蕉,直到他捏得满足了。因为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借助这些东西发展智能的。所以,你要为他提供这样的东西,把它看成是孩子的玩具,直到孩子超越过去。

有的妈妈还会认为,孩子玩坏一样玩具不是浪费,但是孩子把纸巾抽出来、把纯净水按出来、把妈妈包饺子的面拿去玩耍……这都叫浪费。所以,这些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但是恰恰就是这些行为,才是早期孩子心智成长的关键组成部分。孩子总是从最基本的生活环境开始认知,逐渐才能超越这种状态,达到另一种发展。

(2)最重要的环境是“人”。

孩子并不是环境的被动吸收者,在生命的早期,孩子对环境的探索充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的帮助或者阻止就形成了亲子之间关系的基础,这种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通常,成人是透过行为、语言、情绪和表情来影响孩子的。我们常常发现,母亲焦虑时孩子会更焦虑;母亲试图将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某种类型的人时,孩子却往往成为她自身心理状态的翻版。因为她所期望的,她常说出来的那些话是她大脑里设想的内容,并不是她本人的生活,孩子吸收的却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试看下面这个例子: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

有一天中午,一个3岁多的孩子骑一辆塑料车玩,突然间他大哭起来。爸爸跑到孩子面前,问他为什么哭。孩子又哭了,边哭边说:“车的轮子会掉!”

爸爸忙低头检查,发现轮子是好的。爸爸说:“轮子没有掉,非常好。”孩子说:“那它掉了怎么办?”爸爸说:“掉了爸爸会给你修好的。”孩子说:“爸爸修不好怎么办?”爸爸说:“找修汽车的师傅修。”孩子说:“也修不好怎么办?”爸爸说:“实在修不好了就买一辆新的。”孩子说:“这个车是别人送的。买不到的。”爸爸说:“有生产厂家怎么会买不到呢?”孩子说:“找不到厂家怎么办呢?”

爸爸开始绝望起来。爸爸想了会儿对他说:“你现在低头看,轮子好好的就在车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爸爸伸手摸了摸轮子,然后给了他一个非常肯定的微笑,说:“多结实的轮子啊,多结实的车啊。”他若有所思地坐在车上待了好一会儿。

后来这位爸爸问起他的老师,老师告诉他,这个孩子常常为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痛苦。这样的状态,一方面说明孩子的智慧已经足以支撑他去考虑较远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他周围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的影响。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试着遵守下面这些规则,来保证孩子的心理处于积极而非消极的状态:

①请使用积极的、正面的语言与孩子沟通。

例如,当孩子在马路上奔跑时,尽量少说:“不要在马路上跑。”而是说:“请走人行道。”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就已经做到了60%~70%。假如孩子真的有一些必须给予批评的地方,那也请在1分钟内把它处理掉,而不让自己陷入不良情绪中。

②如果需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时,请使用坚定但平和的面部表情。

③准备好接纳孩子,而不是在语言上接纳,行为上抛弃。

例如,如果你不同意孩子做一件事情,你可以蹲下来,将孩子的手握在你的手心中,对视着孩子的眼睛,对孩子说:“妈妈很爱你,但妈妈不同意你做这样的事情。”这样,孩子就明白他是被接纳、被爱的,只是他所做的事情是不被接纳的。

其实,遵从这样的模式,恰恰也是孩子给予我们的成长机会。借这个机会,我们也在持续地、快乐并痛苦地成长着。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img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