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的行为能力锻炼

儿童的行为能力锻炼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科学无法进一步解释心理胚胎是怎样成为生命体的事实,以及它是如何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由此可以说明,动物的心理是先于生理形成的。由此可见,新的行为理论与那种认为动物为适应环境而采取某种习性的旧观念大相径庭。新的理论当然也承认这些,但它们都把动物的本能行为和习性放在了一个更加关键的位置,动物也能够很好地适应自己所在的环境。人类还能从事多样化的运动,而且可以用双手劳动,这是其他动物所不能及的。

对于行为的研究虽然不能完全地解释生命的奥秘,但是这些理论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些事实。毋庸置疑,规则只有一个,各种动物都必须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可以一直追溯到胚胎时期,这时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从社会现象之中寻找这种规则。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很多动物早期的胚胎形状都极其相似,这方面无论是人、兔子或蜥蜴都没有区别。但是当胚胎发育成熟时,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很大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婴儿都有心理胚胎,每个孩子在出生时都是相似的,因此,在他们心理胚胎的成长期,也就是心灵的形成阶段,孩子们都需要相同地对待与教育,不论他们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科学家或苦力、圣人或罪犯,都要经历相同的成长过程。因此,我们在生命最初几年所受到的教育就是非常相似的,大家都在顺应自然的本性。

人的个性是其自然发展的结果,没有人能够左右它。如果说有帮助,那只能是帮助一个人实现自我构筑,为他排除成长过程中影响自我实现的障碍。我们已经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胚胎的真实存在。器官就是环绕着心理胚胎形成的,紧接着出现两种系统——循环系统与神经系统,它们互相联结与整合。但是,科学无法进一步解释心理胚胎是怎样成为生命体的事实,以及它是如何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

当1930年费城学者得出一项与此完全相反的结论时,我们都觉得非常惊讶。他论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大脑中的视觉神经元是在视觉神经出现以前就存在了,比眼球的形成还早。由此可以说明,动物的心理是先于生理形成的。每种动物的本能,早在它的器官形成以前就存在了。假如动物的心理早已经存在,那就意味着它的生理部分是自动完成构筑的,并努力使自己符合心理需求,符合他的本能,各种动物的肢体也是最适于表现其本能的器官。由此可见,新的行为理论与那种认为动物为适应环境而采取某种习性的旧观念大相径庭。以前我们都认为,动物的个体是用意志的力量,带动身体的结构在生存的竞争中适应新环境,但经过长期的演变,动物对身体的调整和适应才逐步完成。新的理论当然也承认这些,但它们都把动物的本能行为和习性放在了一个更加关键的位置,动物也能够很好地适应自己所在的环境。

牛的身上可以发现一些奇特的东西。我们都知道,牛长得十分强壮。它在地质学历史上甚至可以追溯到进化的过程。地球上从有植物覆盖时起,牛就已经出现了。人们也许会好奇,为什么牛要以草作为食物呢?还因此长了四个胃出来?如果只是为了生存,它吃别的东西可能更好些,因为其他食物的数量也有很多,但几千年过去了,我们仍然看见牛在吃草。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牛是将草的根部咬断,然后慢慢咀嚼,但是它们从来不会连根拔起。它们知道青草经过剪断,就会使地下的根茎长得更好,否则它很快就要开花结籽。后来,人们又发现青草对植被的保持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能防止水土流失,使土地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就说明青草在自然秩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施肥也可以让草生长得很茂盛,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草上面施压。有哪一种农用机械能将这些工作做得比牛更好!牛除了协助草的生长,保持草场土壤肥沃之外,还能提供牛奶。所以牛这种生物似乎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像乌鸦与秃鹰天生就是这个世界的清洁工一样。

根据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动物的择食不单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它们也在尽可能地完成某种自然赋予的使命。大家都是自然界的一员,尽可能地维持这个世界的秩序和平衡。蚯蚓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例子,它们每天为了吃而活着,活着就是吃下大量的泥土,可能这些泥土是他们身体体积的200倍。难怪达尔文会说,如果不是蚯蚓,地球的土壤可能没有这样肥沃。

还有蜜蜂传播花粉,我们也非常熟悉。这些动物当然不仅仅是为生存,它们为了其他动物的生存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类似的思想境界在海洋中也可以发现,有些单细胞生物有着过滤器的功能,它能除去水里的某些有毒成分,它们要喝大量的水。动物的生活与地球生态的关系,动物本身并不知晓,但更高级的生命以及地表的土壤、空气和水的净化皆有赖于这些动物。

自然界好像有个秘密的任务,这种任务委派到了各种动物身上。它们使得一切物质和谐统一,使这个世界更加美满。这个世界可不单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存在就是推进世界向前发展。我们与动物相比,的确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的区别在于人类没有固定的、特别的生存方式,而动物却都有着其特定的栖息地,这就使得它们在适应环境方面比人类差一些。人类还能从事多样化的运动,而且可以用双手劳动,这是其他动物所不能及的。对于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为的事情。人类有多种语言,能走、能跑、能跳、能像鱼一样游泳,还能做富有美感的运动,比如跳舞或者什么。然而,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没有能力能够表现出来,得在童年时期逐步学习。

婴儿想要适应这个世界,也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孩子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去适应文明社会越来越复杂的生存环境。这种适应能力也只能是孩子才具备,成人已经无法做到,这就使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比较困难,即便这门语言非常简单。成人即使喜欢某个环境,也只能把它放在记忆里;而孩子却可以将它不知不觉地吸收,构成其内在心理的一部分。孩子就是这样,能够将所见所闻融入大脑,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语言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心理学家常常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美”,它的目的是为个体构筑一种行为,不仅适应他自己所属的时间与空间,也适应社会的精神意识。成人在精神和感情上常常是带有某种偏见的,这点在宗教上体现得就极为明显。宗教也许从理性的角度考虑应该是拒绝,但它从婴儿出生起就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很难再摆脱宗教。

我们如果想要强化一个民族,或者剔除一些民族的劣根性,那一定要从孩子做起,从儿童期入手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成人身上很多东西已经定型,他们不可能做出太大的改变,我们要挖掘一些潜能,或者唤醒某种意识,只有从孩子身上进行,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