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和中考决不能忘了戏剧

语文教学和中考决不能忘了戏剧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笔者不禁想大声呼吁:语文教学和中考决不能忘了戏剧!根据以上考题的数量和涉及面来说,我们必须加强中考对戏剧教学的导向作用。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和中考的主要依据,但目前的语文教材弱化了戏剧的内容。既然,我们可能用中考这根指挥棒来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淡化戏剧的现象,那为了考生在中考时不至于面对陌生的有关戏剧的中考试题束手无策,在中考备考期间就不能忽略戏剧。

11 语文教学和中考决不能忘了戏剧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要求是“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即要求初中生要学习四大类文学作品。可是,据笔者调研所知,不少学校基本上不讲戏剧单元。为什么?答曰:“中考不考。”笔者整理分析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后,发现试卷中确实很少涉及戏剧。于是,笔者不禁想大声呼吁:语文教学和中考决不能忘了戏剧!为此,笔者想根据近两年全国各地涉及戏剧的中考试题作一些思考。

一、中考试题回放(注:选择题均略去了与戏剧无关的内容)

例1.(2011·北京卷)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例2.(2011·铜仁卷)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例3.(2011·眉山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后,夏洛克刚巧陷入这个法网,  根据事实的发展,已经足以证明他确有运用直接手段,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图,  法官判决他败诉。

例4.(2012·德州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例5.(2012·徐州卷)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变色龙》《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科夫,法国的都德,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我国清代的吴敬梓。

例6.(2012·铜仁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名著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B.《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文中的夏洛克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之一。

例7.(2012·大连卷)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川剧《变脸》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身怀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例8.(2012·娄底卷)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C.《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它刻画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众多人物形象,揭示出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趋势。

例9.(2012·资阳卷)下面对加点词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陈市长一片赤诚,枉驾来访,已使我深为感动。在此以前我之所以未能从命,一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比喻自己的清高、迂腐。)

例10.(2012·台州卷)

名著阅读填空:课文《威尼斯商人》(节选)围绕着是否“ ▲  ”的契约纠纷展开戏剧冲突。它的作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

例11.(2012·江西卷)综合性学习。你校戏剧社将和来访的英国学生开展戏剧交流活动,你作为戏剧社的一名成员,请完成下列任务。

(1)学校决定派你向英国学生介绍我国的国粹——京剧,请你参考下面资料写一段80字以内的介绍文字。

参考资料:①京剧旦角流派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等。②京剧是流传全国,影响最大的剧种,被人称为“东方歌剧”。③京剧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主要有红脸、黑脸、蓝脸、绿脸、黄脸和白脸等。④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又各有细密分工。⑤京剧演出讲究“唱念做打”等程式动作。

(2)交流活动中,戏剧社将与英国学生一起探讨对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的认识,请你写一则70字左右的发言稿。

二、有关戏剧的中考试题主要特点

1.真正考查戏剧知识太少。以上所举中考试题考查戏剧知识有三种情况:一是直接考查戏剧知识,有例10和例11两个考题,并结合考查了文学常识,即并非完全考查戏剧知识;二是对戏剧知识有所涉及,有例3和例9两个考题,其实是考查词语而涉及戏剧常识;三是其他的7个考题则属于间接考查戏剧知识,如例1是结合考查标点符号而考查戏剧知识,多数属于考查文学常识。总而言之,真正考查戏剧知识的还太少。

2.题型单一,以选择题为主。以上所举的中考试题,只有例10和例11才是表述题,其他9个题均是选择题,即以选择题为主,表述题为辅。从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来说,考题的形式单一并不恰当,从某种意义来说,表述题更好些。

三、思考和建议

根据以上考题的数量和涉及面来说,我们必须加强中考对戏剧教学的导向作用。以2011年来说,在近百套中考试题里仅有3套涉及戏剧,这实在少得可怜!即使2012年的8个考题还占不到10%,难怪老师们基本上不讲戏剧单元。要改变这种状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材要加强戏剧的编排。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和中考的主要依据,但目前的语文教材弱化了戏剧的内容。人教版语文教材只在九年级下册安排了1个单元的4篇课文和附录《谈谈戏剧文学》,而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却安排的是与戏剧无关的“乘着音乐的翅膀”;苏教版语文教材只在九年级下册安排了1个单元的4篇课文和1个“文笔精华”的剧本的阅读材料;只有语文版教材才在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上册共安排了2个单元的6篇课文和两个有关剧本的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最严重的是北师大语文教材竟然一点儿也没有编排戏剧的内容!可见要从根本上改变弱化戏剧的现状得从教材入手。至少从戏剧的数量应像语文版教材一样增加为两个单元或者更多一些。另外,不仅要有《谈谈戏剧文学》这样的短文,还应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多方面来加强戏剧文学的练习。

2.平时要加强戏剧读写知识的教学。课程标准对戏剧有明确教学要求,如果语文教材加强了有关戏剧内容的编排,语文教学真正重视戏剧文学,那么因为中考不考就不教的现象或许有所改变。至于怎样进行戏剧文学的教学,那得根据实际来考虑。比如,因为戏剧文学和演出密切相关,如有的老师就把戏剧文学的阅读和排练结合起来,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方法。除了结合戏剧文学学习外,还可以指导学生把适合演出的课文改编后表演。笔者就曾成功地把课文《变色龙》搬上学校的演出舞台,让这个年级的同学对小说和戏剧文学都了更深刻的认识。即使不演出,指导学生改写相关课文为剧本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课文《皇帝的新装》《孔乙己》等就是好材料。

3.中考要坚持考查戏剧。正如前面所说,中考要把握好导向作用,结合前面的中考戏剧涉及太少的现象,今后的中考一定要坚持考查有关戏剧的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像前面所举的例子结合其他知识来考查,二是以综合实践等专题来考查。另外,还可以用恰当的剧本片段进行阅读考查等。考查的题型灵活多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些。总之,只要中考坚持对戏剧进行考查,相信在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学语文教学就不会再淡化戏剧了。

4.戏剧复习备考要科学。既然,我们可能用中考这根指挥棒来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淡化戏剧的现象,那为了考生在中考时不至于面对陌生的有关戏剧的中考试题束手无策,在中考备考期间就不能忽略戏剧。这其实是通过备考来促进考生掌握戏剧知识。当然,虽然戏剧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为四大文学样式,但毕竟小说和散文已占了文学作品阅读的主流,诗歌近年来有所上升。所以我们不能不科学地指导戏剧的备考,如在指导学生梳理戏剧的知识后,结合相应的课文进行运用,再根据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有关的戏剧的考题进行练习也是必要的。(原载山西《语文教学通讯·B版》2012·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