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把握教材决胜中考

把握教材决胜中考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语文中考试卷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有把“关注热点”与教材相结合的趋势,鲜活的社会热点和固定的语文教材看似矛盾的两方面,怎样才能结合到一起呢?我们可以从2008年全国语文中考相关考题来思考,找出解决此类试题的金钥匙。一般来说,语文中考的“积累运用”的考题出自语文教材,但随着课改和中考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中考的积累运用考题发生了不小变化。以上考题的突出特点是“变而不变”。

2 把握教材决胜中考——基础知识备考须知

近年来,语文中考试卷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有把“关注热点”与教材相结合的趋势,鲜活的社会热点和固定的语文教材看似矛盾的两方面,怎样才能结合到一起呢?我们可以从2008年全国语文中考相关考题来思考,找出解决此类试题的金钥匙。

一般来说,语文中考的“积累运用”的考题出自语文教材,但随着课改和中考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中考的积累运用考题发生了不小变化。

【考题举例】

例1.(南京卷)下面是小军写的一段演讲稿,请按要求答题。

汶川,这个陌生的名字,连带着崩裂的山体□倒tā( )的房屋和被废墟掩埋的躯体,猝( )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灾难中的土地,我们为你心痛如割彻夜难眠□灾难中的同胞,我们为你神情悲恸双目噙泪。我们愿棒出一颗颗炽( )热的心,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与你们心手相连,bó( )击风雨!

(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2)依次在方框中填入所缺的标点。

例2.(桂林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200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志,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容易辩识。

B.流传于广西北部桂林等地的龙船歌,歌声雄浑壮美,叩人心弦。

C.面对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13亿中国人众志成诚,风雨同舟。

D.“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人的舞月之旅指日可待。

例3.(山西卷)请结合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写在下面句子相应的横线上。

备选词语:佳作 风光 作品 奇观 景色 杰作

奥运“祥云”火炬登顶珠峰,是中华民族挑战人类极限的一次壮举,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逾百年历史上的一道  ,也是中国奉献给全世界的一大人类  

例4.(山东卷)今年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与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可贵的民族精神。写出体现这种精神的两个成语。

例5.(河北卷)请对下面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①为了预防大灾之后不出现大的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例6.(南宁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

B.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泻下来。

C.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壮乡,所以刘三姐的传说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D.当奥运圣火在广西首府南宁传递时,让我们看到了无数感人的画面。

例7.(梅州卷)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请拟一个下联。

上联:破冰除险情暖大地  下联:      

例8.(南京卷)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南京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准备再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模仿小丽的一段赠言,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

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例9.古诗文默写。

①(桂林卷)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将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表达这种喜悦心情的一句话是“      ,      ”。

②(梅州卷)今年5月23日,温总理来到地震灾区看望北川中学的师生,勉励大家用信心、镇定、勇气和力量战胜灾害。他说,对国家我们要记住四个字,然后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多难兴邦”。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孟子的名言:  ,  

③(无锡卷)在鼠年的那场雪灾中,灾区许多领导身先士卒,不顾自己的安危,战斗在抗灾第一线,他们传承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倡导的“  ,  ”的精神。

例10.(南京卷)仿照示例,以灾区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

示例:妈妈       妈妈

我深信你还活着     我深信你还活着

深信地震只能      深信地震只能

击碎钢筋水泥          

击不碎你坚强的心        

【名师评析】

1.材料在热点,考点在教材。以上考题的突出特点是“变而不变”。“变”指改变了语言材料的选择,不是从语文教材选材,而是从各类社会热点来选材,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冰雪灾害、“嫦娥一号”奔月、传统节日问题、限制超薄塑料购物袋等。“不变”是指考查积累运用能力不变。以上考题分别涉及拼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名著阅读及仿写和应用写作等,从不同角度有效地考查考生在语言积累和运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虽然这些材料在社会热点,知识能力却在语文教材,如例9就明确考查考生对教材古诗文的记忆;例3的备选词语“佳作、风光、作品、奇观、景色、杰作”更是反复出现在语文教材中。更重要的以上考题的知识考点和语文教材密切相关,或者说是语文教材所要求应该掌握的,例5和例6所考查的病句类型全都出自语文教材;如例8的对联(对偶)的知识也是语文教材要求掌握的。

2.题型在灵活,考查在能力。以上考题或选择,或填空,或书写,或改错,或表达,或仿写等,但实质是考查考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结合热点语言材料来回答问题,更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这个角度讲,这样的考题更具灵活性,因为从语文教材选材的积累运用可能存在死记硬背因素,临场根据鲜活的社会热点的语言材料更容易考查考生的实际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重点在积累,难点在运用。表面看,以上考题考查的点并不大,或一两个拼音、一两个汉字、一两个词语、一两个句子等,但考生要准确无误地回答这些考题,却要靠平时扎实的积累才可能灵活运用。如例9的古诗文默写,如果没有平时的理解记忆,简单的试题也是会答错的。又如例7要求考生为“破冰除险情暖大地”拟下联,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根据语文教材把对偶的特点把握好,怎么能在考场上准确地拟出下联呢?拼音和文字这类考题,因为答案唯一似乎非常简单,但按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应该掌握的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这些汉字可能反复出现在语文教材中,也可能出现较少,甚至曾出现于小学语文教材,如果平时真正从形音义上积累,在考场上自然容易,反之可能望着连小学生都会的简单考题也暗自叹息了!(原载吉林《语文学习报·人教中考版》2008·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