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的多种因素

课堂教学的多种因素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教学中有多种因素,包括对教材的处理、学法的指导、技术策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及师生的评价。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在我校,特别重视三种课程整合:我们参加了国家级立项课题:人文和协商性课程的研究。我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成为情感课程、人文课程或审美课程。每一个人的感受都在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课堂产生了一种“场”的效应。

二、整合课堂教学的多种因素,重视课堂整合实现在全人格教育基础上的课程整合

课堂教学中有多种因素,包括对教材的处理、学法的指导、技术策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及师生的评价。然而最重要的正如叶澜所说的那样:让课堂教学给学生以生命的体验、成长的活力和发展的空间。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情感的交流、习惯的养成直至道德的浸润。在我校,特别重视三种课程整合:

第一,情感、人文和审美价值的整合。

我们参加了国家级立项课题:人文和协商性课程的研究。我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成为情感课程、人文课程或审美课程。

这是一节语文课:“老师领进门”。这是著名乡土作家刘绍棠对自己小学老师——田老师的回忆。教师提问:“要打心眼里佩服一个人,一定会有自己的理由,那么你佩服田老师的理由是什么呢?请大家边读课文,边想一下。”显然,孩子们各有各的理由,特别是结合了他们自身对所接触过的教师的理解。每一个人的感受都在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课堂产生了一种“场”的效应。执教老师归纳反思后认为: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去讨论,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人本思想,也体现了对学生阅读主体和阅读个性的尊重。

同样,在课改中我校出现了一系列的探究课:“生活数学”、“生活中的美育”、“生活中的艺术欣赏”……

第二,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的整合。

我们一直认为,计算机不仅是一种技术,还带来一种文化,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个性成长。

案例:“蝴蝶王国”。

这是一节语文课,教师把它放在了数字化教室里上。孩子们浏览了蝴蝶谷网站,很自然地引出了这样的问题:蝴蝶谷是怎样形成的?蝴蝶谷是怎样消失的?人类活动对它有没有影响?也很自然地形成了这样一些价值判断:环保、绿色、生物多样性、热爱大自然。

第三,EPD(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与课程的整合。

我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实验校。我们形成了这样的理念:绿色、健康、自主、和谐。

案例:团结路河污染的调查。

两年前我们结合二期课改提出了微型课程“生命与环境”的构想。这课怎么上?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们也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从长江、黄河的污染到对母亲河黄浦江的保护,可是总觉得离学生生活太远。于是,教师带着学生到新村里走一走,发现宝钢四村和五村之间有一条团结路河,一边清澈,一边污浊。这到底怎么啦?孩子们去调查了,数一数河边有多少个垃圾房,垃圾房怎样管理?有多少个洗头房,污水为什么排进了小河?于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社会调查报告形成了。在这个案例的启发下,我们开始编写学校校本教材:《地球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