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帕网”与“计划”

“阿帕网”与“计划”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阿帕网”是冷战的产物,被称为是一种“实验室冷战”。当初艾森豪威尔总统之所以提出建立“阿帕网”,就是美国人担心苏联原子弹炸了他的网络,所以“阿帕网”应运而生。特别是格卢什科夫OGAS计划的提议,从1963年决议通过开始,到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上线,一直处于“审议”状态。

1957年10月5日,星期六,美国各大媒体报道了一个震惊全美国的消息。前一天莫斯科时间22点28分,在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人类第一颗名叫“史伯尼克”的人造地球卫星被送入太空。这颗意为“旅行同伴”的83公斤的小星星,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创举。“史伯尼克”进入太空,顷刻间犹如阴云,笼罩了整个美国,它意味着在争霸全球的竞赛中,苏联人终于走在了美国的前面。

5天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苏联的竞争,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这个国家必须在国家生活中给予科学技术以优先权。”

两个月后,艾森豪威尔总统又向国会提出建立“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简称“阿帕”)的报告,办公地点就设在五角大楼内。这个报告赢得了国会议员的支持,新生的“阿帕”即刻获得了国会批准的520万美元的筹备款项及2亿美元的科研项目总预算,这个额度相当于当年中国国家外汇储备的3倍。他们在苏联人发射人造卫星的刺激之下作出历史性的回应,这就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网”,也称“阿帕网”。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早期网络系统上线。我们可能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网罗了每一个人的互联网就萌芽在当初的“阿帕网”之中。实际上,“阿帕网”是冷战的产物,被称为是一种“实验室冷战”。当初艾森豪威尔总统之所以提出建立“阿帕网”,就是美国人担心苏联原子弹炸了他的网络,所以“阿帕网”应运而生。

“阿帕网”首先用于军事连接,之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于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互联”在顷刻间使世界变成了端与端的连接,逐渐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互联网。

互联网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它不仅是技术,也是观念、意识的进步。它既是不同体制、不同观念、不同意识形态之争,也是人类命运之争,在它们的背后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20世纪那场关于互联网的“实验室冷战”中,苏联人比美国人更早提出了互联网的设想,至少在“阿帕网”上线的10年前,互联网的设想在苏联就已经形成。当时,苏联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在一些尖端领域与美国是并驾齐驱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方面,一批苏联科学家在美国之前就规划创造一个将整个苏联连接起来的民用计算机网络。他们甚至认为,找到了通往共产主义的路径。

尽管苏联拥有世界水平的计算机专家,然而,苏联人在提出互联网设想与规划的三十年之后,依然没有实现他们的设想,最终不得不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融入美国人创造的互联网。如果我们能从这里找到造成苏联与美国之间差距背后的原因,对于今天中国实施的“大数据战略”是非常有意义的。

1962年,苏联信息技术之父格卢什科夫提出,要在苏联建设一个全国性的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系统,简称为OGAS。这个信息系统以电话线路为依托,像神经系统一样把所有政府部门、结构和工厂、企业连接在一起。在莫斯科,将有一台中央主机,它连接着200个设在苏联各大中城市的二级中心,这些二级中心各自又会连接数万个电脑终端,并且将每个政府部门、每个机构、每个行业、每个工厂的信息都存储在OGAS中。每个工厂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远程访问,接收和利用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格卢什科夫认为,“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对象越大,其经济效力越大。”

当时的苏联完全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格卢什科夫眼中,这样的计算机网络对于苏联的计划经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即它可以用数据控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经济的计划调控。据格卢什科夫测算,这项网络工程需要耗资200亿卢布,但是,它为苏联生产力的提升贡献超过1000亿卢布。这正是它们描绘的“电子社会主义”蓝图。格卢什科夫也将毕生精力投入OGAS的建设之中。

无独有偶,1962年,一封来自苏联共青团的年轻科学家们的联名信,直接交到了赫鲁晓夫手中。这封长达15页的信提到,未来的竞争是信息技术的竞争,苏联与美国相比,信息技术的发展落在了后面,需要举全国之力迅速提高。据苏联《消息报》报道,在苏联中央政治局45分钟的会议上,政治局委员们花了35分钟讨论信中提到的问题。然后,他们决定建立一个苏维埃互联网,名叫“为了统计、计划、管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经济而建立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全国自动化系统”,简称“全国自动化系统”。这个系统覆盖全国的云存储和云计算、精确管理一切生活和工作的大数据、全面取代钞票的数字货币。这个系统对于苏联进入信息社会,具有划时代意义。

但是,无论是格卢什科夫网络化建设的提议,还是“全国自动化系统”,都遇到了始料未及的阻力。特别是格卢什科夫OGAS计划的提议,从1963年决议通过开始,到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上线,一直处于“审议”状态。直到OGAS计划1977年被解密,也没有在全苏联推行。

当时,坚决反对OGAS计划的财政部长加尔布佐夫就说道,在明斯克的集体农场就有自己制造的计算机,并且在鸡下蛋时也设置了播放音乐、开灯和关灯三个程序。他还蔑视地说道,应该先在全苏联普及这种能促进鸡蛋产量的计算机,然后再考虑OGAS之类的愚蠢计划。言外之意,苏联没有必要建什么高级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专家应该多研究一些可以在鸡笼里发光、放音乐,促进母鸡下蛋的机器就可以了。

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纠葛,格卢什科夫还是推进建成了几百个地方性的计算机中心。但这些中心的通讯制式各不相同、互不兼容,彼此之间也缺乏互联互通的意愿。

格卢什科夫于1982年患脑溢血去世。他的老师哲托夫在评价OGAS时写过这样一段话:“党的领导人意识到在国民经济领域引入计算机的重要性,但并没有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牵涉的各个部门和政府机构……对此毫无兴趣。问题不在于负责的官员人品不好,而在于他们所处的位置和所有难以改变的潜规则。”

苏联互联网建设的失败可归咎于多种原因,这里既有很多官僚体制问题,也有保守派的既得利益问题,更有领导层的观念意识问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人建设互联网的过程中,有政府、军方、大学通力合作,有政府部门之间的互相协助而非互相拆台,有各类资源的开放共享,也有整体信息技术发展的环境,即信息文化和数据文化的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