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有效探索

研究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有效探索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从UFO现象频频发生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后,1978年第3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126号决议:要求各成员国进行包括UFO在内的外星生命的科学研究和调查。UFO探索中的这个误区的产生和存在,是有其思想和心理根源的。

文_敬一兵

尽管美国西北大学的海尼克博士参与调查的美国空军的“蓝皮书”计划,经过长达22年的调查研究后认为UFO确实存在,而且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继续有目击UFO现象的报告传来;但是,轻蔑和无视UFO问题,甚至否定目击者人格的情形仍大量存在。究其原因,除了由于UFO与宇宙生命问题纠缠在一起,导致研究探索难以定论的症结存在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我们对UFO问题的探索,缺乏超常思维的勇气和能力。

我承认,由于学科分支的多样化和精神化,人类对事物的微观认识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专业性的发展,无疑,这对于从机制上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是有促进作用的。然而,任何一件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都是客观世界整体的、连续的、辩证的一个反映过程。所以,即使是某一个学科的技术权威,无论他有多么高的知名度,无论他具有如何雄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他都很难保证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是客观的,是全面的,是没有谬误的。可是在研究领域内,许多这样的权威专家,由于个人的素质因素和其他因素,往往左右着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这类左右甚至支配的现象,在UFO的探索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自从UFO现象频频发生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后,1978年第3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126号决议:要求各成员国进行包括UFO在内的外星生命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可是,在中国的相关研究领域内,一些研究者受到“专家权威说飞碟及外星人并无其事”之类观点的误导,对UFO研究缺乏兴趣,日积月累,使得这方面研究信息滞后、阻力重重等现象逐渐加剧,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我承认专家或者技术权威在他们相应的学科研究领域内,的确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而且这些经验也在帮助他们解决科研课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经验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往往会形成框架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难以想见经验之外的客观现象,例如UFO究竟从何而来、怎样来的以及来干什么等等。然而可悲的是,在这类情形中,错误的认识观点干扰真理揭示的状况比比皆是。诸如德国化学家艾根,在研究中发现液相中的化学反应速度是极快的,于是便产生了测定的想法。他的导师欧肯知道该想法后,立即不屑一顾地把自己写进教科书里的关于该问题“快得无法测量”的结论搬出来封杀艾根。如果不是艾根坚决地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信念发挥了作用,那么艾根创立的测定快速化学反应的“弛豫法”就难以问世,更不可能获得196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个事实,对此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UFO探索中的这个误区的产生和存在,是有其思想和心理根源的。我们有不少的科学工作者,习惯于在研究领域内引证学术权威的观点或理论,并且不假思索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一旦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了与权威的观点或理论相违背的现象,便想当然地认为其必错无疑,这就是形成UFO探索误区的所谓权威定式。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误区,才导致一些人在探索UFO现象时,表现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状况,只能延续已有的科学理论,以无限夸大来对其进行解释,例如所谓的静态磁能理论、稀土磁能理论、电磁能理论、喷射流理论等等。

在UFO探索中,克服或者避免这类误区的有效办法,就是要培养自己突破日常经验的框架、摆脱定式的束缚、用超常思维对UFO进行前所未有的研究的自信和勇气。要想真正实现超常思维,不仅要克服盲目崇拜权威,盲目从众或者人云亦云的心理状态,更要具备强烈的自信心和过人的勇气。试想,如果德国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屈从于当时地质学权威的嘲讽压力,大陆漂移学说还能得到举世公认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