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女孩学会自我认知,掌握必要的生活能力

让女孩学会自我认知,掌握必要的生活能力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拥有自我认知能力非常重要,这是家长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前提条件。这样既能让孩子增长知识,又可以降低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劣势,比男孩更容易受到侵害。一个在青岛上大学的女孩想吃母亲亲手包的馄饨。当女孩打开保温瓶时,里面的馄饨还是热的。一位中国学者曾去美国访问,发现美国家长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常孩子在认知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像很多女孩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无法清晰地为自己制订计划,确立目标。孩子在生活中,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才能逐步具备独立生活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这里说的自知,指的是孩子能对自己有客观的了解,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并有自我规划的能力等。

女孩与男孩不同,女孩的心理年龄发育早,在同一年龄阶段,女孩的自我认知意识也更加强烈。作为家长,你对女儿的自我认知能力了解吗?不妨先做一下下面这个的测试。

请根据孩子平时的表现,客观真实地进行选择。在最能恰当的形容孩子的选择项里打“√”。

1.善于用语言、手势、动作或其他身体语言表情达意。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2.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爱好与兴趣。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3.意志力较强,通常能够抗拒诱惑,坚持完成正在做的事。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4.做事遇到困难时,会想办法去解决,不会轻易放弃。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5.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会说自己感到不快乐、孤单等。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6.离开了成人,也可以独自玩耍、独立活动。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7.对自己有信心,不怕与其他人做比较。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8.做事较有计划,能自己设计好行动步骤,并按计划执行。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9.对自己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认识,不会随便按别人意愿的评价自己。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10.有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方法。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11.能够比较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遇到不高兴的事不会长时间情绪低落。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12.能够比较公正地将自己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13.能对自己的行为与活动的对错进行主动反思,并能进一步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地达到目标。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14.有自己的主张,不会人云亦云,显得很固执。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15.自律能力较强,能自己管理好自己,比如,自己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吃饭,不需要成人监督、控制。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评分标准:

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

总分少于32分:这个分数段的孩子自我认知能力发展不足,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训练,帮助孩子更客观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管理自己。

总分在32~39分:这个分数段的孩子自我认知能力发展正常,对自己有比较客观的认识,能管理、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感情。

总分超过39分:这个分数段的孩子自我认知能力发展很好,孩子对自己非常了解,能公正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而且能很好地管理自己。

了解了自己孩子的自我认知意识程度,家长就要针对孩子的情况,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和训练,让她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完整的了解,教她做个“明白人”。

1.教孩子了解自己的智力情况

通常我们说的智力,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操作等六种一般因素。

家长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增强自信心,丢掉自卑感,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才必有用”!

2.教孩子了解自己的非智力情况

非智力情况,指的是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由于孩子年龄小,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些都需要家长对孩子后天的引导。

3.教孩子了解自己的身心健康情况

家长要帮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心理有清楚的了解,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独自面对困难时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孩子拥有自我认知能力非常重要,这是家长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前提条件。那么,在孩子已经具备自我认知能力的前提下,家长要怎样培养孩子必要的生活能力呢?

(1)教孩子认识社会

孩子总有一天要迈入社会,所以家长在孩子开始懂事时就应有意识地教她认识自己家周围的环境,以及家长的姓名和单位等。让孩子了解这些,一来可以锻炼孩子的认知能力,二来孩子离开家走失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另外,家长还可以教孩子一些交通规则等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一些常识,这对孩子离开家以后的社会生活都有帮助。

(2)教孩子认识药品,了解用药常识

我们所说的生活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认识物品的能力。每个家庭中通常都存有一定数量的药品备急,家长可以把一些常用药品拿出来教孩子辨认,使其逐渐了解药品名称、用途及用法。这样既能让孩子增长知识,又可以降低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另外,在带孩子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家长还可以顺便教孩子认识医院里的一些东西,以便解除孩子对医生的恐惧,在孩子发生意外时能自己到医院求助。

(3)教孩子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小工具及安全使用方法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家长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受伤就阻止她接触工具,正确的做法是教会孩子安全地使用工具。在使用一些小工具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工具的名称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一些比较安全的小工具,比如,餐刀、不带尖的剪刀、小型的锤子、钳子等,让孩子边玩边学。

(4)告诉孩子要有保护意识,避免被坏人伤害

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劣势,比男孩更容易受到侵害。对于女孩,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社会上存在着一些危险因素,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受到坏人的伤害。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要跟陌生人回家,也不能随便让陌生人到自己家里来。女孩要尤其注意不能让父母以外的人抚摸自己的身体,碰到存心不良的人纠缠时,要赶快跑到人多的地方或去告诉警察,还可大声呼救或跑到附近的居民家。

(5)培养孩子简单的自理能力

某家媒体报道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个在青岛上大学的女孩想吃母亲亲手包的馄饨。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母亲提前一天晚上包好馄饨,早晨煮好,然后赶乘头班飞机,从福州飞到青岛,把煮好的馄饨送到了女儿的宿舍内。当女孩打开保温瓶时,里面的馄饨还是热的。这个女孩自己说,从小学到高中,自己从来没有洗过衣服。

初看这则报道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也比较正常。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家中独子,由于从小就受到家人细心的照顾,自己的动手能力非常差。新闻中不乏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学生的相关报道:一名女大学生因为在学校无法独自生活最后跳楼自杀;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家庭条件十分优越,考上大学后,连煮熟的鸡蛋也无从下口,只好休学;许多大学生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家长陪读才能完成学业。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孩子没有从小培养起独立生活的能力。其实,让孩子从小参与做家务,可以培养她的动手能力,也是帮她认识世界、进入社会的基础,更是她走向独立的第一步。美国的家长就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一位中国学者曾去美国访问,发现美国家长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一天,这位学者的邻居过来兴奋地告诉他,她两岁的女儿凯瑞会用剪刀了,还会自己抹胶水了。这位学者到邻居一看,发现邻居家的床单被剪了好几个洞,胶水也被抹得到处都是,但是这位母亲并没有因此责怪孩子,而是一直称赞孩子的敢于尝试的勇气,然后邻居再告诉孩子怎样合理地使用剪刀和胶水。

又一天,邻居告诉中国学者,两岁的小凯瑞已经会自己洗澡了,原来母亲帮她把热水给兑好后,小凯瑞便自己爬到澡盆里,玩一会儿水,然后自己往身上抹肥皂。母亲问她用不用帮忙,她认真地摇了摇头,说“不用”。凯瑞抹完肥皂,又用毛巾擦干身上的水珠,乖乖地爬出澡盆。

案例中的美国母亲在孩子用剪刀弄坏床单、用胶水弄脏房间之后,并没有责罚她,反而因为孩子会使用剪刀和胶水感到高兴。美国家长同中国家长一样对孩子关怀也是无微不至的,但美国家长绝不代替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通常美国孩子大约一岁半就能自己吃饭:一把专用的高背靠椅,一条大餐巾,孩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少了就说明孩子不饿,大人不会再管,更不会追着喂孩子。

与之相比,许多中国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就似乎有点儿过了。在一些学校的校门口,总能看到一些家长在校门口等着接孩子放学。即使孩子到了大学,也有很多家长不惜路途遥远来学校送孩子。每年大学新生开学的时候,大学校园里都会人数突增,其中就有不少送新生报到的家长。这种对孩子事事操心,什么都恨不得替孩子做了的行为,很容易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足。比如,很多女孩到了大学仍然不会洗衣服,更不知道如何收拾床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就会不知所措,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直接向家长求援或是自叹自怜。

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就什么都不忍心让她做,尽早让孩子学会一些生活技能,她便能尽早学会独立,尽早适应社会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