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散文的发展概况

儿童散文的发展概况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以童话、散文创作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堂而皇之登上了文学殿堂,适合儿童听赏的散文才初露端倪。《寄小读者》开了儿童散文这一文体的先河,成为长诵不衰的佳作。为儿童写过散文的作家有严文井、贺宜、陈伯吹、郭风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多种原因,儿童散文发展仍然很缓慢。因为,儿童散文以优美的语言感染儿童,以温馨、真诚的情感打动儿童。

三、儿童散文的发展概况

我国是具有散文传统的国家,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散文。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以童话、散文创作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堂而皇之登上了文学殿堂,适合儿童听赏的散文才初露端倪。由于儿童文学近两个世纪以来的长足进步和迅猛发展,儿童文学的各类文体均已日渐显示出其独立性,而且表现了分类日益精细的总趋向:儿歌与儿童诗已不再因其同为诗体文学而归为一类;故事与小说虽然有相当明显的共性,却不能合二为一;寓言和童话之间的区别也愈来愈明确。正因为如此,再将散文作为一个几乎可以包罗万象的大概念加以笼统而粗疏的研究,就显得远离创作实践而不合时宜了,于是便产生了题材广阔,形式活泼,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的儿童散文。

中国最早的儿童散文是冰心1920年写的《一只小鸟——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刘半农1920年写的《雨》,郑振铎1922年写的《纸船》,陆衣言1926年写的《太阳出来了》。第一次明确写给小朋友看的散文是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1923年,《晨报副刊》的编辑邀请即将出国的冰心,以旅行通讯的形式,专栏报导她的生活。冰心从1923年至1926年,共写了通讯29篇,连续发表在《晨报副刊》上,每篇都十分精彩。《寄小读者》开了儿童散文这一文体的先河,成为长诵不衰的佳作。虽然《寄小读者》的读者对象应是年龄稍大的儿童,但它们的表现手法却对幼儿散文有着重要影响。

在其后二十多年间,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文化教育落后,幼儿散文很少见到。为儿童写过散文的作家有严文井、贺宜、陈伯吹、郭风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多种原因,儿童散文发展仍然很缓慢。

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优生优育”和学前教育受到社会、家庭前所未有的重视,儿童散文才得以真正崛起。在这个大背景下,儿童教育中语言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需求,给了儿童散文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儿童散文在美育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比儿童诗更有情节,比童话更具有现实性,比幼儿故事更具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加之,小学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散文,儿童最初习作也是散文体,这些都使得幼儿散文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另外海外优秀精短散文的译介,使中国大陆的儿童文学作家深受启发:用灵活、自由的散文样式表现幼儿生活及其心灵感受,不是也能够带给幼儿欢愉和美感吗?于是,区别于幼儿诗歌和幼儿故事的各种幼儿散文作品,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儿童报刊上。在以后的20年间,幼儿散文发展非常迅速,不仅数量超过以往五六十年的总和,而且题材广泛,体式多样,表现手法和语言表达更多地顾及了儿童心理、儿童情趣以及欣赏水平。至今,全国陆续出版了一大批儿童散文专集,如《中国幼儿文学集成》中的《诗·散文编》(1991年)、《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散文卷》(1998年)、《中国当代幼儿散文精品》(1997年)、《中国幼儿文学作家散文从书》(2000年)。

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儿童散文成长为儿童文学园地里独秀的一枝奇葩。于是儿童散文作家队伍愈加壮大,除老一辈的作家冰心、郭风、方轶群、黄衣青、张继楼以外,更多的作家加入了这一行列,如金波、望安、嵇鸿、胡木仁、吴然、夏辇生、葛翠琳、佟希仁、张秋生、郑春华等。另外,台湾作家林良、桂文雅、谢无商等,创作的儿童散文也很有影响。

儿童散文真正崛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对儿童的情感和语言熏陶作用却越来越突出。我们知道,幼儿的思想意识和个性特征正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喜欢观察和感受自认为是美的东西,对美好事物常常流露出欢喜、羡慕的心情。给他们多欣赏一些优美的散文,能陶冶他们的性情、气质和感情。因为,儿童散文以优美的语言感染儿童,以温馨、真诚的情感打动儿童。它带给儿童的欢愉和美感,可以调节儿童情绪,保持他们心理上的平衡与和谐,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量。例如,那花草虫鱼、山水风光的描绘,可以让儿童感受到大自然的优美壮丽;那同伴交往、亲子同乐的描述,可以让儿童体会到社会、家庭生活的温馨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