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散文的起源与发展

先秦散文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秦散文是我国古典散文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指的是殷商后期到战国末年这一段时期的散文。(一)先秦散文发展的原因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可分为两大派:史传散文与诸子散文。先秦散文在我国散文史上独树一帜,是源头,又是高峰,对后世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先秦散文与《诗经》、《楚辞》一起成为中国文学的基石。
先秦散文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先秦散文是我国古典散文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指的是殷商后期到战国末年这一段时期的散文。以目前的文献资料看来,我国最早的“书面文学”应该起于商朝的甲骨卜辞及铜器铭文,它们包括了韵文和散文的记载,这就是散文的起源。接着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文化变迁,提供给散文一个很好的孕育、发展环境,使散文迈向中国古典散文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一)先秦散文发展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可分为两大派:史传散文与诸子散文。当时的散文之所以会大量出现、发展,成为先秦时代散文最重要的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之际,因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土地的利润,也增加了土地的侵占掠夺情形;且当时列国并立,竞争激烈,经常有兴亡纷争的事件发生,需要有文章记载这些事情。于是史传散文因用而生,并且开始迅速发展。

同时,因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间接造成商业繁荣,商人抬头。当时有不少富商置身政治舞台,而分封制则日趋毁坏,从此贵族没落,平民崛起。贵族在分封制破坏后流落民间,与庶民无异,只能以传授知识技能谋生,学术文化也从贵族专有普及于民间。再加上社会政治的影响,一般的才智之士,可以抒发己见,用以劝谏君王,或著书立作,匡救时弊,百家争鸣局面由此产生,于是有诸子散文的产生,并且呈现长足的进步,与史传散文交相辉映。总之,先秦时代散文能突然蓬勃发展、大放光彩,主要是受到政治经济的改变、社会阶级的变动、文化思想、文学本身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二)先秦散文发展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殷商到西周:这是属于先秦散文的初级阶段。甲骨卜辞、殷周的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辞》、《爻辞》,它们的文字清晰,句意明显,叙述完整周到,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萌芽,蕴涵着一定的文学因素。《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

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时出现了大量的历史著作:《春秋》、《国语》和《左传》是其中的代表作,其中《国语》广阔丰富,叙事状物、刻画人物、语言表达和结构布局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标志着中国的历史散文已经综于成熟;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这段时间,诸子散文开始崭露头角,出现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等著作,这时的哲理散文还处在初创阶段。

第三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孟子》、《墨子》、《庄子》为代表。这时期的诸子散文以辩论说理为主要形式,在体制上已具有一定规模,语言生动活泼,表达自由酣畅。

第四阶段是战国晚期:这个时期,全国统一的条件越来越成熟,百家争鸣的情势已经发展到总结融合的阶段,《荀子》、《韩非子》正是此时的代表。它们不再限于对话体的辩说,而是围绕着某个中心作专题性的探讨。文章结构紧密,讲求逻辑和修辞,反映出先秦说理文章的高度成就。

(三)先秦散文的影响

先秦散文(含历史、诸子散文)到战国末期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它出现了众多的体裁,逐渐积累了诸如记叙、抒情、描写、论证、分析、实录、虚构等较为成熟的艺术表现方法,且涌现了一批不同风格的作家和典范作品。

先秦散文在我国散文史上独树一帜,是源头,又是高峰,对后世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文体方面,后世各种文体的滥觞,多见于先秦,在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诸篇中,常追本溯源直到先秦。先秦时期的论说及史传各体都为后世所直接继承。此外,《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晏子春秋》“晏子使楚”章等,类于轶事;《左传》、《列子》好奇,载及鬼神,近乎志怪;子、史中的寓言故事以及《穆天子传》、《燕丹子》,可以称之为小说萌芽;而《战国策》铺陈扬厉、《庄子·说剑》与宋玉《对楚王问》增设主客问答,更可以看出汉赋的渊源。

在文风方面,刘师培论文杂记》说:“中国文学至周末而臻极盛,《庄》、《列》之深远,苏、张之纵横,《韩非》之排奡,《荀》、《吕》之平易,皆为后世文章之祖。”确实,先秦各家的散文风格,从不同方面滋养着后代作者。

在表现手法上,“《春秋》笔法”、“《左传》义法”,曾被推崇为文之准绳。唐宋古文运动以诸经、诸子为旗帜,标举“文统”。此外,先秦散文还为后代小说、戏曲创作提供了不少题材。因此,先秦散文与《诗经》、《楚辞》一起成为中国文学的基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