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戏剧的发展概况

儿童戏剧的发展概况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批左翼戏剧作家投身到儿童戏剧创作中,直指黑暗现实中儿童的悲惨命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儿童戏剧事业迅速发展,作家们热情为孩子写戏,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新时期以来,一些幼教工作者参与儿童戏剧创作活动,他们的作品贴近幼儿生活,丰富了儿童戏剧园地。

二、儿童戏剧的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儿童戏剧十分缺乏,更谈不到有专供幼儿欣赏的戏剧。但这并不是说,先前古代戏剧中就没有一些贴近儿童心理、适宜儿童看的剧目。古代的歌舞戏、傀儡戏和皮影戏等剧目,因为它所具有的民间性和儿童性的特点,是很受那时孩子们欢迎的。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传入我国,许多知识分子在改革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引进了欧美学校设置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并且提倡儿童戏剧,把它作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一些文化先驱大量译介西方艺术作品,话剧、歌剧等戏剧的大量引进为中国戏剧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关注和支持儿童戏剧发展的人越来越多。郭沫若于1919年11月在《上海时报·学灯》上发表儿童诗剧《黎明》。1922年1月,郑振铎在上海创办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刊载了20多个儿童剧,如《牧童与狼》、《两个洞》、《三个问题》等剧目,积极倡导儿童剧的创作与传播。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该刊还向儿童征稿,发表了《唱山歌》、《寄信》、《告状》等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短剧。黎锦晖是我国儿童歌舞剧的创始者、倡导者。1922年,他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儿童戏剧。以后,又陆续创作了十余部歌舞剧,如《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小小画家》、《苹果醒了》等都是可供儿童观赏的童话歌舞剧。这种载歌载舞的戏剧,主题新颖、语言自然、活泼有趣,深受孩子的喜爱。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戏剧出现了“自有戏剧以来没有对国家民族起过这么伟大的显著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抗日、启发觉悟、成为对敌斗争的武器。一批左翼戏剧作家投身到儿童戏剧创作中,直指黑暗现实中儿童的悲惨命运。如叶圣陶在1920年曾为孩子们写过《风浪》、《蜜蜂》两部儿童歌剧,均由何明斋设计舞台动作并配曲。在这两部作品中,发出呐喊:“我们不是奴才,外来侮辱要抵抗,同胞相呼,来来来来!”(《蜜蜂》)“我们的力量合存一块了,胜利就在我们的手里了!”(《风浪》),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与强烈的时代气息,使叶圣陶的作品成了20世纪30年代勃起的抗战儿童剧的先声,其历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宋庆龄为了加强戏剧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于1947年4月积极创办了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为儿童演习的职业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儿童戏剧事业迅速发展,作家们热情为孩子写戏,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张天翼的《大灰狼》,取材于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狼外婆”故事。素来在创作上善于创新的张天翼将这一民间故事进行了大胆翻新,其语言风趣幽默、剧情生动活泼,可谓幼儿童话剧的典范之作。乔羽的《果园姐妹》、《森林的宴会》,老舍的《宝船》,包蕾的《小熊请客》,金近的童话歌舞剧《兔妈妈种萝卜》和沈慕垠的木偶剧《老公公种红薯》,儿童特点都十分突出。至于柯岩把诗歌、戏剧、游戏融于一体的《打电话》、《照镜子》、《红灯绿灯和警察叔叔》,更是直接进入幼儿园中,是小朋友十分乐于扮演的节目。

新时期以来,一些幼教工作者参与儿童戏剧创作活动,他们的作品贴近幼儿生活,丰富了儿童戏剧园地。1987年4月宝文堂书店出版了陈振桂、陈忠编的《低幼儿童剧本选》,著名戏剧评论家阳翰笙为书作序,《儿童文学大全》一书称“这集子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低幼儿童剧本选”。《南宁晚报》评价该书是“填补了我国出版业的一项空白”。1987年6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广西区教育厅幼儿园教材编写组编写陈振桂、徐燕翔主编的《幼儿木偶剧》,全书26个剧本,根据剧本内容的深浅,排演的难易和幼儿的特点,按大中小班编排,这种以剧本的形式,作为幼儿园的补充教材,实际上也开了我国幼儿园教材的先河。

但是,幼儿戏剧至今未能像幼儿诗歌、童话、故事那样繁荣,从事幼儿戏剧创作的作家较少。因此,如何繁荣幼儿戏剧,仍需要大家的关心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