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茶馆发展概况

茶馆发展概况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茶馆发展概况1.唐代茶馆的兴起饮茶成为风尚最初始于唐代的寺院。这些店铺已有一定规模,但尚未有茶馆之名。文人雅士喜好品茶鉴水,精研茶艺,这些都对茶馆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与禅门有密切联系的陆羽是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值得一提的是,清代茶馆与戏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一、茶馆发展概况

1.唐代茶馆的兴起

饮茶成为风尚最初始于唐代的寺院。那时佛教盛行,寺院专设有茶堂,是众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饮茶品茗的地方。僧人每日都要坐禅,坐至焚完一炷香就要饮茶。寺院僧的饮茶习俗对民间饮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至盛唐,“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间时兴茶会、茶诗,影响到上层统治者,慢慢出现了官办的大型茶宴。饮茶遂成风俗,促成了我国最早的茶肆的产生。《封氏闻见记》中有明确的关于茶肆的记载:“开元中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些店铺已有一定规模,但尚未有茶馆之名。

文人雅士喜好品茶鉴水,精研茶艺,这些都对茶馆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与禅门有密切联系的陆羽是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所著的《茶经》是我国古代的“茶叶百科全书”,言简意赅地论述饮茶的叶、水、器、境,提高了饮茶的精神境界。《茶经》的出现促使唐代茶叶产量剧增。茶叶产量的剧增、质量的提高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渐趋重要,带来了北宋茶肄业的兴盛。

2.宋代茶馆的兴盛

宋代茶肆、茶坊已经独立经营,几乎各大小城镇都有茶肆。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时开封茶肆就已经十分普遍,在皇宫附近的朱雀门外街巷南面的道路东西两旁,“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胜”。专业茶坊,每天早晨五更天就点灯做生意了,不少小茶肆以善于经营而闻名。南宋都城杭州,茶肆更是随处可见。除固定的茶坊、茶楼外,还有一种流动的茶担、茶摊,称为“茶司”。他们“每担一付”,有两只锡炉、杯筷、调羹、瓢托、茶盅、茶托(船)、茶碗,一应俱全,“最为便当”(《梦粱录》)。他们的服务对象是普通的劳动大众,茶水价廉物美,广受大众欢迎。

宋代茶馆的经营机制已经日趋完善,大多实行雇工制,茶肆主招雇熟悉烹茶技艺的人,称为“茶博士”,进行日常营业。为了吸引顾客,宋代的茶肆十分重视摆设,特别到了南宋,对茶肆内部更是精心布置。大茶坊尤其讲究文化装饰,营造品饮环境。宋代有的茶肆在卖茶之外还兼营其他生意,如兼营旅馆或浴室。此外,酒肆、面食店等也普遍兼营茶水。

随着茶肆的增多,竞争也日渐激烈。为了吸引更多茶客前来,各茶肆使出了浑身解数,安排诸多的娱乐活动吸引顾客,使其多下茶钱。宋代茶馆的类型和功能的多样化是唐时所不能比拟的。早期的茶馆多为行人与过往商贾歇脚解渴的场所,但至宋时,茶馆的社会功能已逐渐超过了“饮食本身”的意义,与近代茶馆基本相似。

3.明清茶馆的成熟

明清时期,茶馆文化渐趋成熟,并逐渐走向兴盛。明代的茶馆,较之宋代,最大的特点是更为雅致精纯,茶馆饮茶十分讲究,对水、茶、器都有一定的要求。明代散茶冲泡饮法的兴起,也改变了传统的饮茶用具,出现了茶壶这种泡茶用具。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为白瓷或青花瓷,尤其是“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明如镜”的“甜白”,异常考究。当然最为时尚的还是宜兴紫砂壶,以致“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明代市井文化的发展,使茶馆文化更加走向大众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明朝末年出现在北京街头的大碗茶,以它贴近大众生活的优势而经久不衰。

清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封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和巩固,为清代茶馆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清代茶馆遍布城乡,其数量是历史上少见的。北京有名的茶馆就有30多座,上海更多达66座。清代的茶馆多种多样,有以卖茶为主的清茶馆,也有既卖茶又兼营点心、茶食甚至还经营酒类的荤铺式茶馆;还有一种茶馆兼营说书、演唱,是人们娱乐的好场所。茶客们一边喝茶,一面听书、听曲,悠闲自在。值得一提的是,清代茶馆与戏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戏曲艺人在酒楼、茶肆中作场,宋元时已有之,但那时仅仅是在席前表演,尚无专设的戏台。到了清代,不少茶馆为了吸引更多的茶客,在茶馆内设有戏台。久而久之,茶馆与戏园就和二为一了,故旧时的戏园往往又称茶园。

清末民初,中西文化撞击,茶馆业呈现出与以前不同的特点,其陈设更齐全,功能更是多样化,有中西合璧的特点。但它也失去了过去茶馆的精致清俭的精神,追求豪华奢侈。与此同时,西方的茶点、饮料也大量进入中式茶馆,因此模仿西方咖啡馆的音乐茶座、露天茶室也应运而生。由于当时的特殊时代,茶馆原有的清新、雅致、具有大众化文化气息的特点逐渐减弱,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此外由于西方生活习俗的冲击,大量西式咖啡馆、酒吧、西餐馆的出现,冲击了茶馆的生意,因此,清末民初的茶馆逐渐走向了衰落。

4.现代茶馆业的复兴

茶馆业的复兴是在现代。现代的茶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由此有了一个新名字——茶艺馆。现代茶艺馆最初诞生于台湾,1976年台湾的管寿龄小姐在台北市仁爱路芙蓉大厦创立了第一所茶艺馆,同时经营茶叶和陶瓷艺术品的买卖及餐厅业务。自次之后,茶艺馆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街头巷尾,仅仅年余就达到千余家。这些茶艺馆纯粹的以品茗为主,讲究气氛,注重装潢,其装饰风格和所用茶具均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茶艺馆的兴起也带动了台湾茶叶的发展,从茶叶外销逐渐转为以内销为主了。

台湾茶艺馆兴起之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各地也相继出现了大量布置高雅,服务讲究的茶艺馆。现代经营的茶艺馆大致可分为四种形式:一是历史悠久的老茶馆,多保留着旧时的风格,传统文化氛围浓厚;二是近年来新开设的茶艺馆,铺面通常位于现代建筑中,通常以假山、喷泉、花草、树木来营造闹中取静的效果,室内则布置以书画来突出文化氛围。茶艺馆除供应茶水、茶食和进行茶艺表演,还主办各种茶会,面向公众传播茶文化。三是设在交通要道两侧、车船码头、旅游景点等处的流动性茶摊,主要是为过往行人休息解渴之用,颇具地方乡土气息;四是露天茶园、棋园茶座,这类茶园或坐落于公园清幽处或紧邻绿地,用的是简易的木质茶桌、椅,喝的是普通茶叶,客人可自娱自乐,轻松悠闲,别有一番自然情趣,成为人们品茶消闲的好去处。

【小思考6-1】

“茶馆”一词是何时出现的?

答:明代。明末,在张岱《陶庵梦忆》中有“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