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寻医问药

如何寻医问药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慢性颈肩腰背疼痛领域,我们的发展还是与西方国家有差距的。由于这种技术的理念是激发人体骨骼的自身修复能力,所以称为“生物学固定”。从坚强内固定到生物学固定,在其背后,是医生们对人体自然规律的进一步认识。使用坚强内固定的理念,是相信钢铁这种人造物质的坚硬程度足以应对各种力量,而频繁发生的骨折不愈合和钢板断裂,使医生们认识到高科技的局限性。

首先要提到一些骨科疾病治疗中最为常见的误区,其次介绍一下如何有效地寻找医疗信息、寻找最好及最适宜的治疗。

第1个误区 骨科疾病就与感冒发热一样,一定能够彻底治好。如果没有根治,一定是我没有找到最好的方法。

解答:中老年以后,骨科疾病是日积月累的磨损逐渐形成的,只能减轻,无法根治。人们常说“40岁前人找病,40岁后病找人”。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自然原理。从基因进化角度讲,人体的基因在2万~20万年的时间跨度内才会产生进化,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基因是跟1万年前我们祖先的基因一模一样的。史前时代,人类也就活个30来年,人体这架机器的设计使用寿命不会超过40年。随着医药技术特别是预防免疫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人类的寿命大幅度提高。但这主要体现在人类在治疗那些足以致命的内脏疾病方面的巨大进步,而在如何防止软骨、韧带老化方面,我们几乎是毫无进展。内脏像一辆汽车的油箱、发动机、离合器,只要保养得当,就会继续运转下去。但是,韧带、软骨就像轮胎,已经磨得差不多了,因为没有备胎还得凑合着用,于是,正如颠簸是难免的,关节疼痛对大部分耄耋之年的老人,恐怕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了。

第2个误区 骨科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吃药、按摩、理疗和手术。

解答:目前国内对慢性疼痛的治疗理念存在着误区。国内的现状是,越是复杂的手术、高难度的治疗,医生的水平往往越接近世界水平,这可能与在经济发展相对停滞的年代里,有限的医疗资源优先用于抢救生命,从而使医生普遍重视高精尖的救命技术有关。反观欧美国家,由于居民普遍生活水平较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较高,因此,对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慢性颈肩腰背疼痛领域,我们的发展还是与西方国家有差距的。举例来讲,国内对慢性疼痛的治疗往往只是看X线片,如果X线片上问题很严重,就做手术。如果X线片子上问题不严重,则认为没什么大问题,做做理疗、牵引、按摩就行。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没有意识到多数疼痛的根源不在骨骼上,而是在软组织上;第二,即使把疼痛的原因归因于软组织,也不能准确地分析软组织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基本上是粗放型的治疗,所有的疼痛都给出类似的诊断,如肌肉劳损、滑膜炎、筋膜炎、椎间盘突出等,治疗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方案:理疗、牵引、按摩等。实际上,软组织的问题有很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治疗策略各不相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而基于生物力学现代康复医学是怎样看待慢性疼痛呢?首先,各种原因造成肌肉尤其是局部稳定肌对关节的保护作用下降,患者关节受力不均或不稳定,就造成疼痛。进一步,关节的不稳定使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的韧带负担过大,久而久之,出现软骨和韧带的磨损,临床表现为关节炎、韧带炎。最后,骨骼也出现磨损。针对这个过程,主要采取三方面的措施:第一,通过科学的运动训练恢复局部稳定肌的功能,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很多中青年患者往往可以迅速治愈。第二,进行健康教育,告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站、坐、卧、行,如何正确地使用电脑、开车和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保护关节的目的。最后,才是采取按摩、理疗、药物等手段缓解病人的痛苦。

第3个误区 骨科治疗就是开一个很大的刀,出很多很多的血,在骨头上钉上非常结实的钢板。

解答:大多数骨科疾病不需要手术,现代治疗手段更强调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来促进疾病的康复。大约在50年前,骨折治疗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其中的代表为AO学派。这一学派的医生主张在精细操作、充分保护软组织的前提下对骨折实行坚强的内固定,随着这一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骨折的愈合率确实大大提高。然而在近年,随着按照AO原则进行手术治疗的骨折病人越来越多,医生们发现有一些病人虽然手术做得十分漂亮,但骨折长期不愈合。经过深入的研究,逐渐提出了“应力遮挡”这一理论。目前,骨折治疗的手术方法基本上是这样的:手术切开软组织、显露骨折端、将骨折复位,然后将断成两截的骨头用一块钢板钉在一起,钢板上预先打了十几个小孔,医生使用螺丝钉通过这些小孔将钢板牢牢地钉在断成两截的骨头上,断骨就连在了一起。所谓“应力遮挡”指的是手术时安装的钢板过于结实,病人在活动骨折的肢体时,所有的力量都通过钢板直接传递,骨折区域完全不受力。大家已经知道“骨在应力下生长”这一概念,当骨折区域受到的应力很低时,骨骼的生长可能停滞,就会造成骨折不愈合。为此,医生和工程师联合,设计了很多新型的钢板螺丝钉,使骨折区域的固定程度不那么“坚强”,目的是使骨折区域能受到适宜的应力刺激,以刺激骨折端的生长。由于这种技术的理念是激发人体骨骼的自身修复能力,所以称为“生物学固定”。事实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进入21世纪,骨折的愈合率又较以前有了增加。

从坚强内固定到生物学固定,在其背后,是医生们对人体自然规律的进一步认识。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越来越自信,在医疗技术上,则表现为对现代医学技术滥用的趋势,在中国,大规模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的激增,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事实上,与经过几十亿年进化而来的人体相比,现代医学技术依然很幼稚。与其征服自然,不如顺应自然。使用坚强内固定的理念,是相信钢铁这种人造物质的坚硬程度足以应对各种力量,而频繁发生的骨折不愈合和钢板断裂,使医生们认识到高科技的局限性。而生物固定技术则将人体视为一个有待开发的宝藏,通过充分调动人体的潜力来治疗疾病。这种技术上的转变,实际上体现在骨科治疗技术的方方面面。现代的骨科治疗理念,尽量避免手术,即使手术也会尽量选择微创手术以减少身体组织的破坏,因为医生们已经认识到,身体所有的组织都是重要的,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尽可能减少手术对组织的恢复,会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效果。而在非手术治疗手段中,也更为强调使用先进的康复技术,通过主动训练手段调动身体的潜能。

第4个误区 手术风险非常大,能不做就不做。

换一个角度给大家讲一下这个问题。在专注于骨科疾病的非手术治疗前,我先后做了近2000台手术。每次进手术室,我都会紧张,担心患者术中出问题,好容易手术顺利结束了,术后依然担心,第1天担心伤口里血肿形成压迫神经,第2天操心这个体温为什么还是不降啊、会不会感染啊,好容易这个病人出院了,出门诊又收进一个病情更重的。医生也是人,如果手术的病人老是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日子也就没法子过了。怎么样才能过上略微踏实的日子呢,多数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都会遵循以下原则:不该做手术的绝对不做,风险极大的不做。所以,您在门诊听到骨科医生的手术建议时,为了他自己的生活,这位骨科医生已经给您把住关了。像我们积水潭医院,1年的手术量超过46000例,大部分都是疑难重症,可是很少有手术后出问题的,所以说,因为担心0.1%的手术风险放弃95%的康复可能,不值。

第5个误区 所有的运动都是好的。

从医生的角度看,坚持运动有益于健康,但是,我们强调不同的人群要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中、运动后都不要出现疼痛。如果一味强调运动带来的好处,即使运动中疼痛也坚持锻炼,结果只能适得其反,给健康带来损害。举个例子来说,一些中老年人喜欢早晨起来晨跑锻炼。跑步是一种最常见、最普及的运动方式,不花钱、没有对场地的要求限制,还能早起呼吸新鲜空气,锻炼心肺功能。但是有些腰痛患者也去跑步,结果越跑腰越痛,最后痛得实在受不了了,到医院来看病。从结果看,这类病人就不适于跑步。为什么?跑步时需要我们双脚同时离地、腾空,当身体落地的一瞬间,肯定是要有一个脚先落地,那么落地的那一瞬间至少有相当于体重1.5倍的冲击力沿下肢冲击到腰部。如果腰本来就有问题,每跑一步都会有1.5倍体重的冲击力撞在腰上,那么当然腰部会痛,所以部分腰痛患者越跑步腰越痛。

寻医问药的4个“秘技”。

秘技一 患病后多方收集信息,用自己的脑子综合分析。现在的医学专业越分越细,一旦疾病超出自己的专业范围,医生们也会无能为力。现在网上的信息很发达,如果多方检索,再向一些医生朋友请教一下,经过综合分析,会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我在门诊就经常碰见这样的患者,对自身的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几乎所有疾病在网上都可以发现患者自己建立的信息交换小组,我曾经浏览过一些,觉得里面的信息质量相当高、受益良多。

秘技二 鉴于大医院看病难,患者在大医院可以先看普通号,由接诊医生完善各种检查,而且很多医院的门诊可以由接诊医生帮助患者预约本科的专家号。

秘技三 专科医院在其专科领域有优势。所以,患者面临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到相应的专科医院就诊。另外,教学医学由于承担医学院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更注重管理、教学与科研,后劲儿大,长期下来,临床水平在当地一般都是最好的。

秘技四 多数骨折不一定需要急诊手术,所以有条件的患者可以从容转到专科医院就诊。颈椎病、腰椎病,只要能够走着来医院看病,通常不会在1~2个月内瘫痪,所以可以多跑几家医院,听听不同专家的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