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颅脑外伤的常见功能障碍

颅脑外伤的常见功能障碍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颅脑外伤后,由于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认知障碍常见于影响脑功能的任何过程,不同脑区的损害导致不同的认知障碍表现。记忆常随年龄增长而衰退,记忆障碍是颅脑外伤后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知觉功能障碍是指在感觉传导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联合区特定区域对感觉刺激的解释和整合障碍,可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局灶性或弥漫性颅脑外伤患者。单侧忽略是颅脑外伤后最常见的认知障碍之一。

颅脑外伤后,由于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形式多样。颅脑外伤的常见功能障碍包括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语言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心理障碍、膀胱与肠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视力障碍、睡眠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障碍、职业能力障碍等。

一、认知知觉功能障碍

认知是认识和知晓事物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概念形成、思维、推理及执行等过程。实际上,认知是大脑为解决问题而摄取、储存、重整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功能,若这些基本功能因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异常,则称为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影响患者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适应,发生社会适应性障碍而难以独立生活和工作。认知障碍常见于影响脑功能的任何过程,不同脑区的损害导致不同的认知障碍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Sperry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人类大脑半球的不对称性做了大量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大脑皮质的高级功能在左右半球的分布并不对称,而是有一定的功能分工。大脑右半球主要与视觉、触觉和空间信息的处理有关,大脑左半球主要与听觉、语言及言语处理有关。额叶病变可引起记忆、注意和智能方面的障碍,顶叶病变可引起空间辨别、失用、躯体失认、忽略和体象障碍,枕叶病变往往引起视觉失认和皮质盲,颞叶病变可引起听觉理解和短期记忆障碍,广泛的大脑皮质损伤可出现全面的智能减退甚至痴呆。

(一)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在临床上以记忆障碍、注意障碍、定向力障碍、执行功能障碍最为常见。

1.记忆障碍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以往曾经发生和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由于记忆功能的存在,人们能够利用以往各方面的经验,学习新知识。记忆障碍是指患者因对特定信息失去识记、保持和再现能力,而不能记住或回忆信息或技能。记忆常随年龄增长而衰退,记忆障碍是颅脑外伤后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记忆障碍是阻碍康复进程的不良因素之一。

2.注意障碍

注意是指人们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于某种特殊内、外环境刺激而不被其他刺激分散的能力,是各种认知功能形成的基础。注意是一个主动过程,包括警觉、选择和持续等多个成分,一般可分为重点注意、连续注意(又称为集中)、选择性注意、交替注意、分别注意(也称为精神追踪)和同时注意等。注意障碍患者不能将心理活动指向符合当前活动所需要的特定刺激,同时忽略或抑制无关刺激,而出现执行命令困难、学习障碍、不能参加集体活动等情形。任何部位的大脑病变,尤其是广泛的病变,都对注意造成损害,引起注意缺陷。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被无关的事物吸引,对治疗师的指令漫不经心,影响康复训练进程。

3.定向力障碍

定向力指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己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定向力障碍指持续缺乏对人物、地点、时间或环境的定向能力。颅脑外伤后部分患者在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环境中都出现定向力障碍,同时可伴有思维混乱、没有能力遵循简单的指示和指导、没有能力进行思考、无法集中精力和对提问反应迟钝等。

4.执行功能障碍

执行功能(execution function)指人独立完成有目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所必需的一组技能,包括计划、判断、决策、不适当反应(行为)的抑制、启动与控制有目的的行为、反应转移、动作行为的序列分析、问题解决等心智操作。

执行功能障碍时,患者不能做出计划,不能进行创新性工作,不能根据规则进行自我调整,不能对多件事进行统筹安排。检查时,患者不能按照要求完成一个较复杂的任务。

(二)知觉功能障碍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即认知)始于感觉输入,感官将外界的物理能量(声、光、压力等)输入神经和认知系统,并在此对能量做进一步的加工。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人脑将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感觉)综合在一起,以整体的形式进行反映,即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被称为知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以知觉的形式来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所谓“听”“看”是感觉,而“听到”“看到”则是知觉。由感觉到知觉是发生在大脑皮质的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人们最终听到或看到的,已经不是特异性的感觉体验,而是对多种感觉刺激的综合、分析与以往经验和知识整合的结果。

知觉功能障碍是指在感觉传导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联合区特定区域对感觉刺激的解释和整合障碍,可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局灶性或弥漫性颅脑外伤患者。知觉障碍的临床表现与颅脑损伤程度和损伤的部位有关。常见的知觉障碍有躯体构图障碍、空间关系障碍、失认及失用等。

认识自己的身体和他人的身体的能力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面。一个人失明后仍然能够完成各种工作,而一个人一旦丧失身体的知觉则不认识自己的身体,不能组织和协调身体的运动,并可能由此导致彻底的卧床不起。因此,正常的躯体知觉是保证任何情况下无意识地自由移动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知觉功能障碍有视觉失认、触觉失认、单侧忽略、运动性失用、意念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和结构性失用等。

1.视觉失认

视觉失认是指患者无法识别视觉刺激的意义,即在“能看见”的情况下,患者对所见的颜色、物体、图形等不能分辨其名称和作用。视觉失认表现为物体失认、面容失认、颜色失认等。视觉失认与大脑左右半球颞叶、顶叶、枕叶联合区损伤有关,该区负责整合与记忆有关的视觉刺激。

2.触觉失认

触觉失认是指不能通过触摸识别物品。尽管患者触觉、温度觉、本体感觉等基本感觉正常,但闭目后不能凭触觉辨别物品的大小、形状、性质,从而对早已熟悉的物品的名称、功能及用途等不能确认。

触觉失认与顶叶损伤使躯体感觉皮质与躯体感觉联合皮质以及脑的其他部分失去联系有关。

3.单侧忽略

单侧忽略(unilateral neglect)是躯体构图障碍,又称单侧不注意、单侧空间忽略、单侧空间失认。单侧忽略是颅脑外伤后最常见的认知障碍之一。患者的各种初级感觉完好无损,却不能对大脑损伤灶对侧身体或空间呈现的刺激(视觉、躯体感觉、听觉以及运动觉刺激)做出反应。许多单侧忽略患者可在发病后几周内自然恢复,部分患者其症状则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大多数单侧忽略由大脑右半球损伤引起。损伤部位涉及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大多数研究认为,大脑右半球顶下小叶和颞叶上部是引起左侧忽略的重要损伤部位,额叶、丘脑、基底节病变也可引起左侧忽略。

单侧忽略的症状表现轻重不一。症状轻者可以不影响功能活动,仅在检查中被发现。检查时患者可以表现为对刺激无反应或反应缓慢。患者可以单独对来自对侧的刺激产生反应,但在接受同时来自双侧的刺激时就会出现问题。症状严重者不仅检查明显可见异常,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如吃饭、穿衣、梳洗、走路、阅读等,也受到显著影响。

4.运动性失用

运动性失用(motor apraxia)是最简单的失用症,常见于上肢或舌。发生于上肢,可累及各种动作,如不能刷牙、洗脸、梳头等,也可以动作笨拙的形式出现;发生于舌时,表现为张口不能伸舌。运动性失用的病变部位常在非优势半球顶叶与枕叶交界处。

5.意念性失用

意念性失用患者因动作意念或概念的形成障碍,而失去完成复杂精巧动作和任务性活动的能力。其表现为不能按次序描述一项复杂活动的实施步骤,只能正确完成少步骤的简单动作或复杂动作的分解动作。执行任务性活动时,出现动作步骤混乱、前后次序颠倒的情况。

6.意念运动性失用

意念运动性失用兼有运动性失用和意念性失用两种情况。患者能做简单的和自发性动作,能理解命令的旨意,但不能按照命令完成复杂的随意动作和动作模仿,能够自发性完成的动作在指令条件下无法完成。患者知道并能够讲述如何完成活动,但自己不能完成。

7.结构性失用

结构性失用(constructional apraxia)是以空间失认(spatial agnosia)为基础的一种失用症,表现为对三维空间结构的感知觉与运动程序之间的障碍。虽然患者有形状知觉,也有辨别觉和定位觉,但患者不能模仿拼出立体结构,即患者的视觉和动觉过程发生分离。结构性失用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及其程度,其伴发症状也不同。双侧顶叶后部病变可伴有Grestmann综合征中的一个或几个症状;左侧顶叶病变常伴有智能损害和观念性失用;右侧顶叶或非优势半球顶叶病变很少伴有智能损害和观念性失用,但结构性失用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复制三维几何图形如长方体、立方体,或复杂的二维平面几何图形等图画困难。

二、语言言语功能障碍

语言言语功能包括对声音语言的理解、表达、应答能力(即听和说能力),对文字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即读和写能力)和计算能力。言语(speech)和语言(language)都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两者是既有关联又有不同的两个概念。语言言语功能评定必须将两者进行区分。

(一)言 语

言语是有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即人类说话的能力。人类声音的产生是由肺部呼出的气流震动声带,经过声道共鸣而形成的。言语的产生有赖于相关的神经和肌肉参与活动。当这些神经和(或)肌肉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言语障碍,表现为说话费力或发音不清。代表性的言语障碍有构音障碍(dysarthria)和口吃(stutter)。

(二)语 言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表现形式包括口语、书面语和姿势语(如手势、表情语及哑语)。语言能力包括对符号的理解(接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形成语言能力的关键是大脑的语言中枢。95%的右利手者和70%的左利手者其语言中枢在左侧大脑半球。其余30%的左利手者中,一半人的语言中枢在右侧大脑半球,另一半则是由左右半球共同控制。代表性的语言障碍有失语症(aphasia)和语言发育迟缓(delayed language development)。

(三)失语症

1.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

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的病灶位于外侧裂周围区。它包括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和传导性失语。

(1)Broca失语:又称为表达性失语(expressive aphasia)、运动性失语(motor aphasia),主要表现为表达障碍明显于理解障碍。口语呈电报式、非流利型,严重者完全不能说话;语量少,每分钟讲话常少于50个字;说话费力,语调、发声障碍,找词困难;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相对保留,但对含语法词句和长句不理解;复述、命名、朗读及书写都有严重障碍。病变大多累及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的Broca区。

(2)Wernicke失语:又称为接受性失语(receptive aphasia)、感觉性失语(sensory aphasia),主要表现为理解障碍明显于表达障碍。Wernicke失语的理解障碍以口语的理解障碍为主要特征,对语音的辨识和语意的理解都存在障碍。根据病情,轻者可以理解常用词和简单句,重者对别人和自己说的话均不理解。阅读理解也常常受损,表现为可读出文字,但多为错读。Wernicke失语的口语表达为流畅性,但因口语中有大量的错语,使口语呈杂乱语状态,并伴有找词困难,导致患者说出的话难以被理解。Wernicke失语同时还会表现出与理解障碍基本一致的复述、命名、朗读及听写障碍。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的Wernicke区。

(3)传导性失语:主要表现为复述不成比例地受损。患者能听懂别人说的词和句,但不能复述,或在自发谈话时容易说出的词,在复述时说不出来或以错语复述,多为语音错语。患者自知错误欲纠正而显口吃,或因找词困难而中断,导致说话不是很流利。传导性失语的口语表达倾向流畅性。患者发音清晰,语调正常,能自发说出有完整意义的短语、短句和语法结构正常的句子。传导性失语在命名和朗读中均表现为语音错语,并有不同程度的书写障碍。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弓状束及缘上回。

2.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

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的病灶位于分水岭区,又称为经皮质性失语。它包括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混合性经皮质失语和完全性失语。

(1)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患者口语表达为非流畅性,说话费力,发声和语调障碍比Broca失语轻。听理解和文字语言理解尚可。复述较好,朗读和命名有轻度障碍,书写障碍较重。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Broca区的前上部。

(2)经皮质感觉性失语:患者口语表达为流畅性,有错语。听理解和阅读理解障碍比Wernicke失语轻些。复述较好,但有模仿语言。命名有严重障碍,书写不正常。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颞顶分水岭区。

(3)混合性经皮质失语:又称言语区孤立(isolation of the speech area),主要表现为除复述相对保留外,其他语言功能均明显受损。口语表达为非流畅性,自发言语少,甚至为刻板言语。有部分或全部模仿语言,部分患者还有补完现象。听理解、命名、阅读、书写均严重障碍或完全不能。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分水岭区,有大片病灶。

(4)完全性失语:病灶在优势半球的额、顶、颞叶,是最严重的失语类型。表现为听、说、读、写等所有语言功能均有明显障碍。自发言语极少,口语表达仅限于刻板言语。听理解、命名、复述、阅读、书写均严重障碍。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有大范围病灶。

(四)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指由于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发音器官肌无力、肌张力异常或运动不协调等所导致的言语障碍。构音障碍大致可分为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motor dysarthria)是指由于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从而出现发音不准,言语不清,语调、语速异常等症状。器质性构音障碍(deformity dysarthria)是指由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导致的构音障碍。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dysarthria)是指找不到明显原因的构音障碍。

三、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swallowing)的定义是:通过口腔、咽和食管把食物和饮料以适宜的频率和速度送入胃中。吞咽是人类最复杂的行为之一,需要有良好的口腔、咽和食管功能的协调。吞咽障碍(dysphagia)是由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上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所致的进食障碍,导致食物不能从口腔运送到胃。吞咽障碍可导致误吸、脱水、营养不良、误吸性肺炎(可反复发生),甚至窒息致死。食物和饮料由口腔传送到胃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期:制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

颅脑外伤常并发吞咽障碍。吞咽障碍除了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外,还会导致营养不良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吞咽障碍的早期诊断、早期评定和早期康复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制备期

制备期(preparatory phase)指从食物置于口腔内,到在适量唾液帮助下,由唇、齿、舌、颊将食物磨碎形成食团为止的过程。此期需要舌和面肌控制食物并封闭嘴唇防止食物漏出。此期所需时间与食物种类、进食量、进食习惯、情绪等因素有关。

(二)口腔期

口腔期(oral phase)指舌将食团推至口咽部以触发吞咽反射的过程。此期唇紧闭,舌上举,口腔内压上升,食团从舌尖沿硬腭被推送至舌根,触发吞咽反射。此期约需1秒。

(三)咽 期

咽期(pharyngeal phase)指食团进入口咽并向下传送,直至进入食管入口的过程。此期食团进入口咽前部,反射性引起腭帆提肌和腭帆张肌收缩,导致软腭上提封闭鼻咽,防止食物反流进入鼻腔。继而咽提肌收缩,喉头上提,与此时正向后倾斜的会厌软骨紧贴,关闭喉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并使呼吸暂时停止。随即食管上口的环咽括约肌开放,咽缩肌自上而下依次收缩,食团就从咽被挤入唯一的通路,即食管。此过程高度自主,但可根据感觉反馈进行调节。此期约需1秒。

(四)食管期

食管期(esophageal phase)指食团由食管入口下行被送入胃的过程。此期食团由食管平滑肌和横纹肌收缩产生的蠕动波所推动,从食管入口移行到贲门。此期需8~20秒。

四、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是颅脑外伤的主要功能障碍,也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的主要障碍。其主要有偏瘫、肌力弱、肌痉挛、平衡障碍、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等。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仅用肌力来评价颅脑外伤运动功能障碍是不可靠的。肌张力异常、平衡功能障碍是发生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

(一)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细小的收缩,是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觉到的阻力。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保证肢体运动控制能力和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的必需条件。正常的肌张力依赖于完整的神经系统调节机制、肌肉组织本身的物理特性、肌肉或结缔组织内部的弹性和延展性,以及肌肉的收缩力等因素。

1.正常肌张力

正常肌张力可分为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正常肌张力的特征为:关节近端的肌肉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步运动;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将肢体被动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某一肌肉单独运动的能力;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2.异常肌张力

异常肌张力分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和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可因神经系统的病损和肌肉自身的状态发生变化。

(1)肌张力增高(hypertonia):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被动运动相关肢体时抵抗明显增强。其根据状态又可分为肌痉挛(spasticity)和僵硬(rigidity)。痉挛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痉挛的速度依赖是指伴随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痉挛肌的阻力(痉挛的程度)亦增加。

(2)肌张力低下(hypotonia):表现为肌张力降低或缺乏,被动运动时的阻力降低或消失,牵张反射减弱,肢体由于关节频繁地过度伸展而易于移位等现象,又称为肌张力弛缓。肌张力低下时,运动的整体功能受损,且伴有肢体肌力减弱、麻痹或瘫痪。

颅脑外伤可引起暂时性肌张力降低,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肌张力可逐渐增高。

(3)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高低变化无法预测,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3.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1)体位的影响:不良的姿势和肢体放置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例如,在痉挛期的颅脑外伤患者,仰卧位时患侧下肢伸肌肌张力可增加。

(2)精神因素的影响:紧张和焦虑情绪以及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肌张力增高。

(3)并发症的影响:有尿路结石、感染、便秘、压疮、静脉血栓、疼痛、关节挛缩等并发症时,肌张力可增高。

(4)神经状态的影响:中枢抑制系统和中枢易化系统的失衡,可使肌张力发生变化。

(5)局部压力改变的影响:局部肢体受压可使肌张力增高,如穿紧而挤的衣服和鞋子。

(6)疾病的影响:骨折、脱位、异位骨化等外伤或疾病可使肌张力增高。

(二)平衡功能障碍

平衡是指人体无论处在何种位置,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自动调整并维持所需姿势的过程。无论保持坐位、立位还是步行,首先要保持一定的姿势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保持平衡才能移动。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基底时,应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基底内,这种能力称为平衡能力。维持正常的平衡能力需要良好的肌力、肌张力、耐力、视觉和本体感觉、精细触觉(尤其是手和脚)、良好的前庭功能以及神经系统不同水平的整合功能。维持平衡的生理基础是身体的翻正反射和平衡反应,后者包括颈、上肢的保护性伸展和下肢的节段跳跃反应。

为了保持平衡,人体重心(center of gravity,COG)必须垂直落在支撑面(base of support)的范围内。支撑面是指人在各种体位下(如站立、坐、卧、行走)所依靠的面,即接触面。站立时的支撑面为包括两脚底在内的两脚之间的面积。支撑面的大小影响身体平衡。支撑面越大、重心位置越低,身体平衡越容易维持。支撑面不稳定或面积小于脚底面积,支撑面的质地柔软或表面不平整等情况使得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少,身体的稳定性(即稳定极限)下降。稳定极限(limits of stability,LOS)是指人体在能够保持平衡的范围内倾斜时与垂直线形成的最大角度。

平衡一般分为静态平衡、自我动态平衡和他人动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维持某种固定姿势的过程,如坐或站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自我动态平衡是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如由坐到站、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转换,行走时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他人动态平衡是指人体在外力作用下调整姿势的过程,如对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五、感觉功能障碍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有大小、颜色、形状、硬度、气味、声音、味道等。感觉障碍是指机体对各种形式的刺激(如痛、温、触、压、位置、振动等)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

(一)感觉分类

通常将感觉(sensation)分为特殊感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躯体感觉又分为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1.特殊感觉

特殊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前庭觉或平衡觉等。

2.躯体感觉

(1)浅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和触压觉,是皮肤和黏膜的感觉。

(2)深感觉:又称为本体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是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的感觉。

(3)复合感觉:包括实体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重量觉等。它是大脑顶叶皮质对深浅等各种感觉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而形成的。

3.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指基于在内脏、体腔膜等处的感受,并且被投射到该部位的感觉(血管和骨膜的感觉被列入深部感觉)。其实在这些部位感觉神经很少,平时几乎处于无感觉状态,但有时出现压迫感、胸闷等模糊的感觉,进而产生一种痛觉(称内脏痛)。

(二)感觉障碍分类

1.抑制性症状

感觉的传导途径被破坏或其功能受到抑制时,出现感觉缺失或感觉减退。前者是指意识清楚状态下对刺激无法感知,有痛觉缺失、温度觉缺失、触觉缺失和深感觉缺失等。后者是指感觉刺激阈升高,较强的刺激才能感知。同一个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在同一个部位只有某种感觉障碍,而其他感觉存在,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

2.刺激性症状

感觉传导途径受到刺激或兴奋性增高时,可出现感觉刺激性症状。

(1)感觉过敏:感觉刺激阈降低,轻微的刺激引起强烈反应,由检查时的刺激和传导途径上兴奋性病变所产生的刺激的总和引起。如痛觉过敏即对痛的敏感性增强,一个轻微的痛刺激即可引起较强的痛觉体验。

(2)感觉倒错:对刺激的认识倒错,如触觉刺激却诱发疼痛感觉、将冷觉刺激误认为热觉刺激等。

(3)感觉过度:由于刺激阈增高与反应时间延长,在刺激后,经历潜伏期,感到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觉,并感到刺激向周围扩散,持续一段时间。

(4)感觉异常:没有明显的外界刺激而自发产生的不正常的感觉,如麻木感、蚁走感、触电感、针刺感、烧灼感等,通常与神经分布的方向有关。

(5)疼痛:接受和传导感觉的结构受到刺激而达到一定的强度,或对痛觉正常传导起抑制作用的某些结构受到损害时,都会发生疼痛。

六、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他功能障碍的康复,也影响各项康复治疗方法的实施和治疗效果。有些伤病不仅引起肢体功能障碍,而且常伴随认知障碍、性格改变和情绪异常等。由于损伤多为突发性,其后果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工作、家庭,从而引起反应性精神和心理上的急剧改变。

严重创伤和疾病往往会引起人们一系列心理变化。而心理变化常常通过情绪反映出来。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调整心理环境,对躯体残疾伴随心理问题而影响康复进程的患者非常重要。

颅脑外伤后躯体残疾可以直接影响患者情绪,导致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甚至中断康复或引起新的伤病。临床上颅脑外伤患者可能会经历拒绝承认—怨恨—自卑或自责—抑郁—接受现实这几个心理变化过程。

伤残初期,患者难以接受和面对躯体残疾这种现实,不愿与人交往,与人很难相处,治疗不积极,常给治疗带来不便。稍过一段时间,当认识到自己患有严重疾病或躯体残疾时,患者往往会产生怨恨情绪,怨恨自己命运不好、老天爷不公平。患者情绪波动比较大,变得暴躁、激动,容易生气,对医护人员、家人乱发脾气。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家庭生活受到影响、事业发展受到损失、伤病的长期折磨以及各种生理功能障碍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感到处处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压抑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同时,他们因感到自己给亲人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负担而自责,变得敏感、多疑,对生活失去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察觉到要改变残疾状态、根治难治疾病是无法做到的时候,部分患者出现抑郁,其程度从轻度悲观至自杀不等。

大部分躯体残疾或患有严重疾病者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和抗争,最终逐步接受现实,认识到今后自己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主动解决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困难,不依赖医护人员及他人的帮助,心态逐步达到平稳。患者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逐渐适应,会重新评价自我,挖掘自己的潜能,寻找并抓住康复的机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临床上不是每个患者都会经历上述各个阶段,有的患者可能交叉出现一些心理变化。掌握患者心理变化的规律,有利于康复工作人员在理解患者的行为和情绪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尽早调整和适应。

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是个体日常生活每天必须完成的最基本的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则是个体完成上述最基本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了肉体与精神的“力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人们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体在发育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逐渐掌握的。对健康人来说,我们每天要完成的起床、穿衣服、上厕所、刷牙、洗脸等活动都是举手之劳,但对病、伤、残者来说,则可能成为相当艰巨的任务。例如,对一位脑外伤偏瘫患者来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才能完成上述活动。

由病、伤、残带来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弱或丧失,其后果常常是广泛而深刻的。其表现为:患者生活难以自理,难以脱离他人的照料,丧失独立性;严重损害患者的个体形象,并可能进一步导致焦虑、抑郁、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消极后果;不仅导致活动受限,还可能通过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而导致参与局限;可能进一步加剧患者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的继发性损害;增加残疾者家人的照料负担,带来误工,其影响不仅局限于个体,还将影响整个家庭和社会。因此,最大限度地恢复与发展病、伤、残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患者的迫切需要,也是康复治疗工作的重要目标。

八、职业能力障碍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人发展和创造的基础。个体的职业能力越强,各种能力越是综合发展,就越能促进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创造和发展,就越能取得较好的工作绩效和业绩,就越能给个人带来职业成就感。医学康复不仅要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功能障碍,还应注重帮助患者恢复或重建工作能力,这是康复最终目标实现的途径之一。这样才能帮助患者在社会中发挥自身潜能,以独立的人格和经济地位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保持心理健康。职业能力衡量的是患者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部分,提高职业能力对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获得职业技能和素养,最终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