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个淡字,将人生百味

一个淡字,将人生百味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食药五味之求淡,行之较易;心境的淡泊则需在无价清风明月和有情远山近水中修炼方可达一定火候。“大味至淡”,“淡极始知衣更艳”。一个人对“死”的认识,会影响他“生”的过程。内涵生命是一生所经历的人生事件的总和。超越生命是指死后留世的、延续的那部分“生命”。所以“死”并不是完全的消失,超越生命还会延续下去。故淡应成为养生者的座右铭,使自己步入人生高境界。

人是身、心、灵三者的统一,在养生中,先是重视“身”养,后又重视“心”养,但对“灵”养却重视不够。“淡”字养生境界高,只有加强“灵”的修养才可提高养生境界及人生境界,“淡”是“灵”养之纲、之魂,在“淡”字中可实现身、心、灵三者完美的统一,最终达健、寿、智、乐、美、德最佳境界。

味淡,心亦淡,“肥辛甘厚非真味,真味只是淡”,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淡居首位,是“真味”。追求吃的新、奇、特、贵、稀而把淡字忘了,吃病了、吃腻了、吃伤了,才知“淡”的可贵。在医药中,淡也十分重要,五味中,淡是最王道、平和的一味,正中和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有百利而无一害。饮食中的咸、酸、甜、麻、辣、辛、鲜、腥;药味中的甜、酸、苦、辛、咸都不可过浓过烈,不可太过与不及,淡而品之,淡而药之,既强身壮体,又医治百病。味淡、心亦淡。人生若达淡的境界,才算活到了人生真谛,真味。古今称道淡的佳句、隽言、妙语比比皆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名利淡泊、素净淡雅、云淡天青,乃至诸葛亮凝炼而成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使人感到澄清气爽,情境豁然舒畅;淡是一种真实,天真无邪,平淡方能细水长流。食药五味之求淡,行之较易;心境的淡泊则需在无价清风明月和有情远山近水中修炼方可达一定火候。

“淡”这个词无论内涵或外延都十分耐人寻味。“淡”与“浓”相对,万病之毒,皆生于浓。浓于声色,生虚祛病;浓于获利,生贪饕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娇激病。浓之为毒,以一味可解,那就是“淡”。《黄帝内经》有句名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邪不可干,病安从来?”诸葛亮的恬淡宁静,历来受人重视,也不知陶冶了多少人,一向被视为“淡”的圭臬,千古流传。可见,淡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是养生追求的高境界。

明代钱琦说:“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因为把一切都看淡了,使你大怒的事情,早就视若无睹,还怒得起来么?南宋朱熹到女儿家探亲,女儿以葱汤麦饭款待,感到过意不去,平日惯于淡泊的朱熹却很满意。随即写了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充饥。莫谓此中滋味淡,前村还有未饮时”。朱熹的养生,都在淡字上做文章,得其三味了。

淡是一种真实,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淡是一种品位,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看惯了浓墨重彩的油画,可再看看淡描轻点的国画。面对“一从萱草,数杆修竹,几叶芭蕉”,日益浮躁的心灵,会获得片刻的体憩。听多了重金属摇滚,听一曲《高山流水》方知自然之声是宇宙的音阶,是天地间最初的私语,是庄子向往的天籁。

淡是一种感悟,淡是对人生深刻的领会,代表了一种深厚博大,意味深长。爱情归于平淡,方能细水长流;阅历愈多,愈要选择这个淡字。晚年的张爱玲,独爱白壁,不喜装饰。她经过大繁华之后了悟:只有淡泊才能找到心灵最初的自由。

淡是一种追求,不哗众取宠,不媚俗悦世,不沽名钓誉。迟钝一点,退让一点,是为寻求精神上的从容与自在。“大味至淡”,“淡极始知衣更艳”。一个“淡”字,将人生百味最终过滤成宁静与优雅,真正是:怎一个“淡”字了得!

淡,养生之魂。淡用于养生,身、心、灵皆需:在身,可阴平阳秘,避免任何刺激与损伤;在心,则不受污染,使邪念不内生;在灵,可使境界高雅,泰然对生死。“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德全而神不亏”。淡字养生,首先不要想老,想到死,想子孙。真正认识人生,把握人生,只讲人生观还不够,还要有正确的死亡观。一个人对“死”的认识,会影响他“生”的过程。生命有三重性:躯体生命、内涵生命和超越生命。内涵生命是一生所经历的人生事件的总和。有人一生轰轰烈烈,有人一生吃喝玩乐,毫无建树。超越生命是指死后留世的、延续的那部分“生命”。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他们只有躯体生命,如同行尸走肉,对他人和社会毫无贡献,而只是索取,甚至危害;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他们的内涵生命丰富无比,常留在亲人、他人甚至全人类的记忆中。他们的超越生命突破时空的界限而流芳百世,泽被万里。所以“死”并不是完全的消失,超越生命还会延续下去。也可以说,他不是“死”,而是一种新生

我们活着,除保持躯体健康,心理愉快,还要加深生命的内涵,并给后世留下些什么,而不是单为自己及子孙。高尔基说:只为一个人活着,那是卑鄙;只为子孙活着,那是禽兽的私心。古人尚可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情操规范,时至今日更当淡化自身和子孙。这一关过了,便可活得不累,反而会促进躯体健康。故淡应成为养生者的座右铭,使自己步入人生高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