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营养管理

社区营养管理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营养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开展营养调查、营养干预、营养监测、营养教育等社区营养工作,提高社区人群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增进健康,进一步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国家或当地政府制定食物营养政策、经济政策及卫生保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社区营养管理工作的范围涉及面广,按地域可划分为城市区域和农村区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社区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社区动员对实现这一互动过程将发挥关键性作用。

社区营养(community nutrition)管理是指在社区内运用营养科学理论、技术及社会性措施,研究和解决社区人群营养问题,包括食物生产和供给、膳食结构、饮食行为、社会经济、营养政策、营养教育及营养性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工作。社区营养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开展营养调查、营养干预、营养监测、营养教育等社区营养工作,提高社区人群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增进健康,进一步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国家或当地政府制定食物营养政策、经济政策及卫生保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社区营养管理概述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概念,社区是指一个有代表性的区域,人口数为10万至30万,面积为5000~50000km2。在我国,社区主要是指城市里的街道、居委会或农村的乡(镇)、村。社区一般具有共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也有共同的利益、问题和需要。

社区营养管理工作的范围涉及面广,按地域可划分为城市区域和农村区域。城市区域按行政划分为市区的街道、居民委员会,按功能可划分为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居民生活区等。农村区域按行政划分为县(市)的乡(镇)、村民委员会。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区域的主要营养问题,如膳食结构不合理或营养过剩导致的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一般高于农村区域;农村区域人口相对分散,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部分农民经济收入偏低,营养摄入不足导致的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佝偻病等营养缺乏病的发病率高于城市区域。社区营养管理几乎涉及所有人群,其中婴幼儿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等人群为主要工作对象。

开展社区营养管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可分为五个步骤,即现状调查、确定项目目标、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评价效果。社区营养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了解社区人群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开展社区人群营养和健康调查是社区营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全面了解被调查社区人群的食物消费水平、营养摄入量,评价膳食结构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平衡等;同时了解营养相关性疾病,如铁性贫血、夜盲症、糖尿病、肥胖、肿瘤、骨质疏松等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生情况;还要应用营养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方法,了解影响社区人群营养状况以及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如年龄、职业、教育程度、食物生产、家庭收入、饮食行为、生活习惯、社会心理、生态环境等,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社区营养监测、干预和评价

通过对有关营养状况指标的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价,掌握人群营养状况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时发现人群中存在的营养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认识营养与疾病的联系,以便采取特定的营养干预措施,改善营养及有关健康问题。

(三)社区营养改善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社区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例如,普及营养知识,改善卫生条件;推行食品强化和补充营养素,防治营养缺乏病;推广家庭养殖业,调整膳食结构,预防慢性疾病等。其中,进行营养教育和咨询服务是一项主要且经常性的工作。通过此项活动,向社区群众宣传营养知识及国家的营养政策,使社区群众营养知识水平提高,做到科学饮食、合理营养、增进健康。

二、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资料的收集

社区开展营养工作,首先要尽可能收集与社区居民营养健康有关的各种资料,以便于分析现状、确定存在的营养问题,研究造成这些营养问题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明确首先要解决的营养问题和需要干预的重点人群。

(一)需要收集的资料

1.人口调查资料

了解当地的人口组成,如居民的年龄、性别、职业等,有助于评估当地的食物需要量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状况。

2.膳食营养调查资料

了解该社区居民的食物摄入种类和数量,通过体检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了解人体营养状况。对农村居民还需要了解当地不同季节的食物生产、储存和食用情况。这些资料是衡量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3.健康资料

健康资料包括不同年龄人群的身高、体重和其他体格测量资料,与营养有关的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等资料,以便研究营养与生长发育或疾病之间的关系。

4.经济状况

通过了解人们的职业、收入情况,从而了解当地居民是否有足够的购买力

5.文化教育程度

了解人群的文化教育程度可为制定有针对性适合群众水平的宣传教育材料提供依据。

6.宗教信仰

了解不同宗教信仰人群所消耗的食物品种及差别。

7.生活方式

了解个人卫生状况、饮食行为、吸烟、饮酒及个人嗜好等。

8.供水情况

了解供水情况有助于鉴别可能传播疾病的水源或有无清洁卫生用水供给,是否有足够的水源供农作物的生长等情况。

(二)资料获得途径

1.收集现有的统计资料

工作人员可从政府行政部门(卫生、财政、统计、环境、交通等)、卫生服务机构(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等)、科研学术部门(院校、研究院等)及其他部门现有的相关统计报表、体检资料、学术研究报告或调查数据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在利用现有资料时应注意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质量评价,要注意发表的时间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经确定资料可靠后再进一步分析数据。并且要明确表述各项资料的来源,尊重原著作者或调查者的知识产权

2.访谈

访谈的对象包括领导者、社区居民、医务人员及专家等。访谈前要制定访谈提纲及内容。例如,您认为社区中主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是什么,您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您认为怎样才能减少这些问题,您认为这些问题中应首先解决哪几个问题等。

3.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是调查对象在一定时间内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由记录员现场记录讨论内容的活动。专题讨论的对象可以是本社区的居民代表、行政管理人员、卫生人员。主持人应有一定的人际交流技能和经验,并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鼓励和启发大家讨论,有较好的组织能力,会调整和控制讨论的内容与进度。这种方式能够比较充分地进行信息交流,可以得到较好的沟通效果,从而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料。

4.调查问卷

要获得人群发生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如膳食营养状况、患病率,或探讨各种因素与疾病、营养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可以采用现场调查、信函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现场调查可通过面对面调查和自填式调查两种方式进行。面对面调查形式比较灵活,对调查对象文化程度要求不高,问卷回收率较高,准确性也比较高;自填式调查一般较节省时间、人力及物力,但问卷回收率较低,内容也不够准确;信函调查和电话调查覆盖面比较广,但回收率较低。

三、社区动员

社区动员(community mobilization)是将满足社区居民营养需要和增进健康的目标转化成为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的过程。要完成改善社区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复杂任务,营养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包括各层领导)在社区营养管理工作中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社区动员对实现这一互动过程将发挥关键性作用。社区动员的目的在于鼓励和动员社区居民、有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社区营养工作,争取他们在人力、财力、物力(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经费、宣传材料、物品、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支持,采取行动,以便解决社区的营养问题。社区动员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社区卫生专业人员主动参与

基层社区卫生人员是社区营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也是社区营养工作计划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技术力量,他们对保证社区营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社区卫生专业人员自觉参与社区营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卫生专业人员自身需进行多种形式和途径的培训,这样他们不仅能够认识到社区营养工作的意义、职责和权利,而且还能够不断提高社区营养工作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

(二)促使社区人群主动参与营养工作

要促使社区个人和家庭有意识地关注营养问题,主动参与项目,包括讨论计划、项目实施及评价等过程。社区是开展社区营养工作的基本场所,社区的基层组织(居委会或村委会)是社区动员的主要对象。家庭是组成社区的基本细胞,利用家庭内的血缘关系和家庭中不同角色成员,社区营养工作更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例如,一个家庭内的膳食模式和烹饪习惯往往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全家人。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生长发育和经济支持方面,更体现在道德观念、生活习惯、饮食行为等方面。因此,推动家庭参与是社区营养工作的社会基础。在这个工作中,要强调社区内重要或关键人物的参与对整个社区营养工作的影响。社区内的关键人物,如劳动模范、明星、任职领导等有名人效应的人,他们的参与对其他个体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动员领导部门积极参与

领导是否积极参与,会直接影响到社区营养工作的开展效果。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有关领导宣传社区营养工作的目的、意义、预期效果及其对社区人群的贡献等,使各级政府领导、部门领导及时了解有关营养行动计划,争取他们对社区营养工作的支持。有关政府部门有很多重要的工作,如社区保健、计划生育预防接种、社区营养等。每项工作都要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社区营养工作也面临竞争,必须争取各级政府领导将社区营养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作为政府应尽的职责,并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必要的政策,统筹规划,增加投入,以保证社区营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动员非政府组织参与

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各类团体组织,如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的营养学会、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消费者协会、食品协会、老年协会、妇联、青联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些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在营养工作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营养的宣传教育及信息服务或财力等方面可给予一定的支持。在开展社区营养工作中,应及时向它们发送会议通知、简报和社会宣传资料等,提高这些组织中关键人物对社区营养工作的认识,鼓励他们提出意见,让他们积极参与社区营养工作的决策,促进社区营养工作的开展。

(五)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

社区营养工作不是一个单纯的部门工作,它涉及卫生、教育、工商、新闻媒介等部门。在工作中要加强与上述各种机构、各类人员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以便建立有效的行政和业务技术管理体系,明确共同目标,发挥各自的专长、技能和资源,共同完成好社区营养管理这一重要使命。

总之,应通过社区动员,将社区营养工作融入社区整体工作中去,促进社区营养工作的开展,改善社区人群的营养知识水平和营养状况,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

四、社区营养教育

社区营养教育的宗旨是提高社区居民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使其掌握和利用营养科学知识,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纠正营养缺乏和营养不平衡,从而使社区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营养教育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水平,合理调节膳食结构及预防营养缺乏病和慢性疾病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

(一)社区营养教育的基本交流模式

1.单向交流

单向交流过程为:来源→加工→信息→渠道→解码→受者。

2.双向交流

除单向交流的过程外,还包括信息的反馈。

3.大众交流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因特网等途径传播。

4.参与式交流

所有的参与者都有同等的机会表达各自的意见、感受及经验。

(二)社区营养教育程序

1.设计

有针对性地设计营养教育计划是营养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营养教育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谁是教育对象,其主要特征是什么。例如,针对学生不吃早餐的问题,确定教育对象是小学生。

(2)确定教育目的。比如,教育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宣传营养知识,使受教育的小学生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提高小学生的早餐就餐率。

(3)确定要宣传的知识及教育对象对这些知识的了解程度。要求教育对象了解营养需要量、营养与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饮食行为。关于这些知识,宣传对象已知多少,他们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4)制定教育目标。例如,要求早餐就餐率增加,达90%~100%。

(5)选择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例如,学生早餐就餐率及体重、身高、学习成绩的变化等。

(6)实施计划的日程、人员安排和经费预算。

2.选择教育途径和资料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明确教育目标和了解教育对象,以便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材料。需要注意尽量利用现有的营养宣教材料,选择营养宣教的最佳途径,以及宣教内容和宣教形式的最佳结合。

3.准备营养教育资料和进行预试验

根据要求编写相关营养教育材料,并进行预试验。进行预试验主要是为了得到教育对象的反馈意见。可采用专题讨论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有关情况,如教育对象对资料的反应,对宣传教育内容、形式、评价的建议,教育对象能否接受这些信息等。根据收集的意见对教育资料进行修改。

4.社区营养教育实施

完成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就可以按照计划实施社区营养教育。教育内容和形式可根据不同的项目来选择。例如,可以通过举办营养培训班、散发营养教育材料及组织生动活泼的讨论会,使社区人群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知道如何调节膳食结构,做到科学饮食、合理营养;认识某些疾病的营养防治措施以及如何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等。

5.社区营养教育评价

对营养教育计划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内容如下:

(1)计划目标是否达到。例如,学生早餐就餐率是否达到90%~100%。

(2)实施营养教育产生了什么效果。

(3)每一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否按计划进行(包括工作内容、要求、经费使用进度等)。

(4)营养计划有效果或无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5)根据执行中的问题,对原计划是否需要进行补充。

(6)取得了哪些成功的经验。

最后,根据这些评价内容写出营养教育的评价报告。

五、营养改善项目

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资料的收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营养工作者可以根据社区具体情况,在适当的间隔时间进行相对集中的资料收集,以了解居民近期的营养状况,并就发现的问题采取营养干预措施,实施营养改善项目。

(一)分析营养问题

在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营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社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经过整理分析,尽力弄清以下问题:

(1)哪些人患营养不良或慢性病,其年龄、职业、经济水平、民族等情况。

(2)存在何种营养不良和慢性营养疾病。

(3)营养不良的程度。

(4)发生营养不良、慢性病的主要膳食原因。营养不良经常由多种原因引起。为了便于分析,可绘制一张简单的因果示意图,通过此图展示营养不良的不同原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确定项目目标

项目目标是陈述希望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所要获得的结果和成果。项目目标应描述得非常准确、清楚,使项目执行者明确应做什么。项目目标还应有一些衡量标准,以便于辨别活动是否开展得顺利。这些标准应包括项目所花的时间以及活动应达到的质量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目标要根据当地条件制定,做到切实可行。

确定营养改善项目目标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特定目标人群营养不良程度、性质和原因。

(2)干预项目涉及的范围、拥有的资源、社区参与等因素。

(3)拟选干预措施、干预的有效性、实施的可行性、成本效益,是否易于评估等。

(三)制订计划

计划是一个周密的工作安排,需要针对项目目标选择可行性干预措施并进行具体的活动安排。

1.总体计划的主要内容

(1)对项目背景的描述。

(2)总目标及具体分目标。

(3)拟采取的营养干预措施。例如,普及营养知识、推行食品强化、补充营养素、改善婴儿喂养、扩种家庭菜园和果树、推广家庭养殖业、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等。

(4)所需的人力、物力清单。人力包括培训班师资、家庭菜园农业技术指导员等,物力包括营养宣传材料、蔬菜种子等。

(5)时间安排。例如,何时社区动员,何时举办培训班,何时进行家庭随访等。

(6)经费预算,包括现场组织管理费、培训费、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查费用、营养教育材料制作印刷费,以及采购蔬菜种子、果树苗的费用等。

(7)执行组织机构、领导及各协作单位的参加人员名单

(8)项目的评价方案,包括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

按照上述总体计划,还要制订年计划表和日程表。制订年计划应注意避开传统节假日及影响现场工作的重要时期,如农村农忙季节等。制定日程表是管理项目的重要手段。要求项目工作人员每天按日程进行工作,并将每天要做的事情(工作例会、现场动员、现场调查、家庭访问等)做详细的工作记录。记录要及时、突出重点、清楚易读。

2.制订项目计划的要求

(1)针对性。通过安排的活动能够实现项目具体目标。

(2)可行性。计划能否在执行过程中顺利开展,主要取决于计划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技术、经费、时间、社区的参与性等是否符合或满足要求。

(3)易于确定靶目标。活动计划应能够针对项目所选定的高危人群产生效果。

(4)低经费开支。选择最低限度的经费开支,应优先选用既花钱少又效益高的措施。

(5)易于评价。活动计划能较好地体现预期的项目目标,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和可测量性。

(四)执行计划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除了营养专业人员认真、细致做好工作以外,还应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并注意保持部门间的密切配合。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农业、商业、教育、卫生等部门共同协作,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做到部门之间共用资源,互通有无,以节省经费,同时做到各负其责。例如,营养专业人员主要负责营养教育、营养咨询和营养调查等;医院人员负责临床检查和临床治疗;农业技术员负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开发农作物新品种,增加水果、蔬菜生产,发展养殖业等;商业部门工作者负责协调食物的供给等。

执行计划时要做好项目的档案、收支账目及现场工作的管理;做好项目报告制度,包括项目的工作进展报告、经费报告、总结报告及评价报告;要严格按制订的各项活动及时间安排执行计划,并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

(五)项目评价

计划执行结束或在执行过程中,对各项措施的效果要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可知道该项目取得了什么成绩、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营养项目的资源是否正确利用、有何成果、存在什么问题等,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评价营养改善措施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

1.投入(input)

投入主要是指开展项目所投入的资源(经费、食物、材料、交通等)和服务方劳动力、后勤等,如经费是否到位、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低成本高效益等。

2.产出(output)

产出是指与投入有关的结果,也是对项目执行系统的评价。例如,覆盖率、增加食物生产、增加家庭的收入及增加食物购买力等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3.效果(outcome)

主要包括各种改善措施对营养健康状况的改善,以及产生行为和生理变化的效果,如知识提高、观念转变、行为和能力改变、营养不良发病率降低、死亡率的变化及儿童生长发育改善等。

4.效益(benefit)

效益是指因改善措施、增进人体健康而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智力、体力,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医疗保健成本等。

六、社区营养改善示例

(一)社区高血压人群营养改善项目

1.项目的意义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资料表明,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肥胖、精神紧张及缺乏运动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食盐摄入过多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高。我国北方人群食盐摄入量较多,高血压患病率(7.5%)明显高于广东等南方省市低盐饮食人群(3.5%)。理论和实践都证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及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具有可干预性,在社区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的营养干预应作为防治慢性病的优先项目。

2.社区的营养问题

经调查发现,北京某社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3%,人群中80%摄入高盐饮食,70%摄入高脂饮食。许多人缺乏营养知识,不知道高盐和高脂饮食与中风有关,还认为不吃盐会没力气,体力劳动者应多吃盐;不知道要定期了解自己的血压和血脂情况;不知道什么是正常血压,不知道高血压与中风有关;可测量血压的地方少或因无症状而未测量过血压。

3.项目目标

(1)总目标。在5年内该社区人群脑卒中死亡率从1.5‰下降到1‰;两年内该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从13%下降到8%。

(2)分目标。①对高盐、高脂饮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知晓率分别从40%和50%提高到90%(知识改变);50%的炊事员会烹饪低盐、低脂食物(环境支持)。②高盐、高脂饮食摄入率分别从80%和70%下降到30%。③人群中正常血压知晓率从50%提高到90%;80%的医生掌握健康促进有关知识;80%的医生在临床诊断时对病人给予健康促进有关问题的咨询;医院设立首诊病人量血压制度。④35岁以上人群每年测血脂率从5%提高到50%;35岁以上人群每年测血压率从60%提高到90%;高血压患者按时服药及治疗率从30%上升到70%。

4.干预措施

(1)开展社区营养教育活动。营养教肩人员通过举办培训班,散发科普材料,使社区人群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识;知道如何调节膳食结构,做到科学饮食;知道高盐和高脂饮食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知道什么是不正常血压值;知道应定期测量自己的血压及如何控制血压;知道如何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2)高危人群管理。由街道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志愿者组建高血压监控网络,建立健康档案;对高血压患者定期随访,每月至少测血压一次;定期监测社区35岁以上人群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不正常血压;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强化高血压规范管理及个体化指导,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学会测量血压,科学服药。

(3)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制定保健制度和政策;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每年至少2次;为每个居民楼购买血压表,并建立高血压监测信箱;对高血压规范管理的培训及对血压测量志愿者的培训;建立高血压管理信息系统;对35岁以上人群每年测量血压两次,检测血脂一次。

5.评价效果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社区高血压计划活动是否按计划进度执行,营养教育的效果(高血压卫生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高血压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血压、血脂的变化),脑卒中死亡率的变化,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项目经费开支是否合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提高。

(二)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改善项目

1.现状调查与分析

某村总户数280户,总人口1300人,15岁以上女性345人,男性315人,5岁以下儿童208人,其中1岁以下54人。该村离城40km,夏季常因雨涝导致交通阻塞。家庭人均收入较低。除村干部和少数人以外,绝大多数村民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该村主要生产红薯、马铃薯和小麦,多数家庭有菜园,但种植品种单一。村里未种植果树,水果需要购买。村里养鸡户数少,鸡蛋用来孵小鸡或在市场上卖,一般只有节日里才能吃家禽、蛋、肉食品。村里有池塘,但未养殖水产品,村民平均每月吃鱼3次。新生儿一般母乳喂养约18个月,到1岁左右才添加辅食,多为红薯粥或土豆泥。住户大多使用旧式厕所,垃圾随意倒。经调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约为2%,体重过轻儿童占比达25%,贫血率为35%。

2.确定营养问题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确定该社区存在营养问题。5岁以下儿童为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体重过轻、贫血为主要营养不良和缺乏症,共有25%的儿童体重过轻,35%的儿童患贫血。发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食品,如水果、蔬菜、肉、鱼、蛋,以及不当的喂养方式与不良的卫生环境。食物生产供应不足、家庭收入低、食物购买力低是根本原因。

3.制定项目目标

(1)总目标。3年内5岁以下儿童体重过轻发生率从25%下降到10%,贫血率从35%下降到15%。

(2)分目标。一年内,通过举办父母营养教育培训班,要求80%的父母懂得婴幼儿辅食添加的好处和正确的添加方法。两年内,参加扩种家庭菜园的家庭达到80%,种植大豆的家庭达到80%,种植果树的家庭达到30%,养殖家禽的家庭达到60%。

4.干预措施

设计制作营养宣传材料;举办父母营养培训班及进行小组专题讨论;举办扩种家庭菜园(包括大豆种植)培训班,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示范;举办家庭养殖业培训班,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示范;营养教育前后分别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检(包括称体重、测血红蛋白水平等)。

5.效果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项目是否按计划进度执行,营养教育的效果(教育材料、营养知识等),参加扩种家庭菜园的户数和面积,参加种植大豆的家庭户数和面积,参加种植果树的家庭户数和面积,参加养殖家禽的家庭户数和面积,5岁以下儿童体重过轻发生率和贫血患病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