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分级管理

社区分级管理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高血压社区分级管理内容 社区医师应该对高血压进行分级管理,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分为一、二、三级管理,定期随访监测,随访主要指标,血压、心血管危险因素,根据不同级别,确定实验室检查的频率等。通过监测患者血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并存的相关疾病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血压长期稳定地维持于靶目标水平。新发心脑血管病、肾病、糖尿病,及时升高管理级别。

1.高血压社区分级管理内容 社区医师应该对高血压进行分级管理,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分为一、二、三级管理,定期随访监测,随访主要指标,血压、心血管危险因素,根据不同级别,确定实验室检查的频率等。建立完善随访管理体系、专人/团队负责的随访制度,保障随访信息准确、及时收集及录入,严格随访的质量管理。通过监测患者血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并存的相关疾病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血压长期稳定地维持于靶目标水平。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不断鼓励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坚持降压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及时总结随访干预的情况和结果,尽早纠正偏差是随访管理的成功关键。高血压社区分级管理内容具体见表3-9。

2.高血压社区分级管理级别的确定与调整

(1)首次评估与确定管理级别:患者因高血压首诊时,进行临床评估,确定管理级别,进行相应管理。如定级有困难,请专科医师会诊,协助确定管理级别。

(2)年度评估与管理级别的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全科医师、责任医师)应每年对分级管理的患者进行年度评估,根据随访记录情况(全年血压记录、危险因素变化)确定新的管理级别,重新确定的管理级别与原管理级别不同的患者,应转入新的管理级别进行管理。

(3)不定期评估调整管理级别: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发生高血压相关疾病时,及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重新确定管理级别,按照新的级别管理要求进行随访管理。伴心脑肾疾病、糖尿病的高危患者,管理级别长期不变;伴有靶器官损害,管理级别一般不变。仅根据血压水平和(或)1~2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而定的中危及少数高危患者,管理1年后可按实际调整管理级别,血压长期控制好(连续6个月),可谨慎降低管理级别。新发心脑血管病、肾病、糖尿病,及时升高管理级别。

表3-9 高血压社区分级管理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