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节食导致体内维生素耗尽的病

节食导致体内维生素耗尽的病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调查表明,日常生活中吃得“饱饱”的人不在少数,要在50%以上。“饱食”与“暴饮暴食”往往有密切关联。这种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有害,多会引发多种疾病,可谓“饱食之患”。不贪吃,不厌食是正确的饮食态度。每餐八分饱,就是要承担“轻微饥饿”。这是因为轻微饥饿会激发体内潜能,减少细胞死亡率。这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够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增生,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节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饭后常听人问:“吃饱了吗?”这里所说的“吃饱”有两种意思:一是吃得“饱饱”的,甚至有点撑得慌;二是吃得满足了,不饿了,又不撑得慌,恰到好处。据调查表明,日常生活中吃得“饱饱”的人不在少数,要在50%以上。查了一下资料这两种“吃饱”可大不相同和大有学问,“饱食”有害。这里说的是吃得“饱饱的”,有点“撑得慌”。“饱食”与“暴饮暴食”往往有密切关联。喜欢吃的东西就吃得很多,喜欢吃的饭菜非吃得撑得慌不放筷子。这种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有害,多会引发多种疾病,可谓“饱食之患”。

1.古人主张不宜多食 宋代娄居中说“食无求饱”,若贪食务饱,瘀寒难消,徒积暗伤,以召疾患,诸如食不下而上涌呕吐,或大便频数而泻,莫不由食物过伤、滋味太厚所引起。明代敖英在《东谷赘言》中指出:“多食之人有五患:一是大便增多,二是小便增多,三是干扰睡眠,四是身体困重,五是难以消化。”

唐代药王、长寿老人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讲:“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明代《修真秘要》一书中写道:“食欲少而欲顿,常饥中饱,饱中饥。”说的都是饮食要适可而止,常处于不饥不饱的平衡状态是养生之道。

过饥过饱都可引起人体生理活动秩序紊乱,甚至引起疾病。过饥食之不足,营养供给不上,身体虚弱,抵抗力降低,极易引起疾病,体弱多病对劳动、工作、生活不利,造成生活缺乏愉快和幸福感;过饱,进食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作能力,不但肚子不舒服,而且会导致消化不良、饮食停滞,脾胃损伤,甚至引起消化道疾病或者导致肥胖,大大影响身体健康。

人在进食时不过饥过饱,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使胃肠不但能够承受,而且也不会饥肠辘辘,使胃肠功能有严格的规律性,因而摄入营养正常有序,新陈代谢功能有序,自然有助于健康长寿。

维持饥饱平衡的可行之路——每餐只吃八分饱,未饱先止。不贪吃,不厌食是正确的饮食态度。那种喜食时撑坏肚子,不喜食时又饿着肚子的做法会使人的机体受损害,不可因忽饥忽饱而影响了健康。

每餐八分饱,就是要承担“轻微饥饿”。美国最新研究发现:轻微饥饿有助于防治一些常见病,从而有助于健康。这是因为轻微饥饿会激发体内潜能,减少细胞死亡率。如果一个人能长期坚持吃饭八分饱,做到“轻微饥饿”,定会益寿延年。

2.现代医学也指出“饱食致疾患”

(1)导致人肥胖:过食或饱食,即食入饮食量(营养成分)超过身体劳作和运动所需,造成供大于求,使身体内的营养状况出现收入大于支出,造成身体肥胖。肥胖本身就是病,人们常说“某某有肥胖症”,肥胖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2)肥胖会引起“富贵病”:现在人们常说的富贵病,如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癌症,都是因为吃得多、吃得好所引起的。人有钱了,不会吃,大鱼大肉经常吃,造成人体肥胖和多种疾病,人们称其“富贵病”。“万疾肥是首,百病胖为先”,一点不会错。人的营养过剩(饱食、多吃)可导致“四高症”。

高脂肪症:过多的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脂肪也与结肠癌乳腺癌多种癌症有密切关系。

高蛋白症:人喜欢多吃美食,摄入蛋白过多,即成年男性每天摄入蛋白质70克、女性60克以上,就会破坏体内营养素的平衡,如影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正常吸收,而且剩余的蛋白质还会转化为脂肪,促使机体发胖。

高糖病:糖类摄入过多(儿童和青年多喜欢吃甜食),热量过剩也容易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并使机体老化,导致提前衰老。

高维生素症:维生素摄入过多,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能溶解于脂肪,但不溶解于水,只有脂肪可促进这类维生素吸收。这类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摄食过多,因人体无法自然代谢而发生维生素中毒,出现骨质疏松、高钙血症及皮下出血等病症。

3.专家怎么说 最近读报,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显示“少吃20%,寿命增加20%”的文章。这里所说的20%,恰好与我们常说的吃“七八成饱”是一致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指出,饮食有节是人活百岁的要诀之一。宋代娄居中说:“食物不在于多,贵在能节。”我国民间谚语有“每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的生动总结。

悉尼大学教授亚琴说:“不论大人小孩,就是没有任何肥胖的也应该从现在开始减少食量,因为我们不会像豹那样每天奔跑,所以不需要吃那么多东西。”亚琴教授认为,“如果你做不到减少20%的饭量,那么至少也该减少5%,汉堡包吃剩最后两口时,就把它扔掉吧,可乐也不要喝到底,这就是5%!”

日本学者大村裕教授研究发现,人经常饱食,尤其是晚餐吃得过饱,而且爱吃甜食或咸食的人,因摄入总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需要,致使体内脂肪过剩,血脂增高,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并会引起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明显增加。这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够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增生,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倘若长期饱食,大脑内的生长因子增加,就会导致脑血管硬化,供大脑的氧和营养物质减少,使人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迟钝,发生痴呆和早衰。

4.自测是否吃多了 有人问,怎样知道自己吃得多了,当然撑得慌是吃多了的表现。可是,如果习惯多吃,成为饱食习惯,就不会有撑得慌的感觉,总是觉得“没吃饱”,还想吃。但是,还可以注意了解以下特点,就可以了解自己是否吃多了。

早晨起床前,握握手,攥攥拳,如果感觉握手吃力,有手发胀的感觉,就说明前一天晚上吃多了。这是因为细胞吸收了过剩营养所致。

睡觉时流口水,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口臭,也表示吃得太多了,如此发展下去,舌头在夜间会肿胀,甚至舌上会有血痕现象发生,颜色是淡紫色。

经常感到口干、舌燥、舌头运动不灵,也是吃多了的表现。

吃饭快容易饱食。人的饮食进入胃内如果过快、饱满,中枢神经来不及反应,到反应已吃饱时,就已经吃过量了。

知识链接

养成节食的习惯。

这里所说的节食不是单指肥胖人减肥所说的节食,而是指包括胖人减肥节食在内的所有人对饮食的节制。也就是说“节食养生”之道。节食养生中外古今莫不如此。虽然处于不同时期,但它始终是“包含养生”、“科学饮食”的主流,大多数人都认为对养生保健来说以节食为佳。大量事实证明,长时期饱食造成了“四高症”,即高蛋白症、高血糖症、高维生素症、高脂肪症,相继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及肥胖症。

节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特色。我国自古即十分重视饮食有度、有节。孔子就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吕氏春秋·尽数》中说:“凡食之道,无饥无饱。”《黄帝内经》说:“食欲有节……度百岁乃去。”宋代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主张:“已饥方食,未饱先止。”认为这样做才能“请病自除”。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吃饭减三口,活到九十九”的谚语。我国古代的饮食文化蕴含着节食的科学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我国后来的营养学家也都主张“食不过饱”,提倡以节食取得自身的健康长寿者。

节食效果已经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证实。节食有以下好处:

(1)延长实验动物的寿命;

(2)使血压平稳,高者降低;

(3)减少对脑细胞有攻击性的破坏性抗体

(4)减低脑细胞的死亡率;

(5)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6)加强各系统的活力,减慢衰老过程;

(7)降低胆固醇的形成,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8)降低肌肉氧的损失,提高肌肉功能;

(9)降低自由基对身体组织、细胞的损伤;

(10)有助于糖尿病病人稳定血糖水平;

(11)提高身体代谢效率,提高生命质量;

(12)降低癌症的发生。

节食将成为新世纪人类饮食的趋向,为正确指导节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实行了节食计划。其计划的要点是:少吃脂肪、肉、糖和酒;多吃膳食纤维、复合糖类,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并进行适当的运动。

节食的关键在于养成习惯。“节食”、“少食”是在保证基本营养的前提下进行的,节食的对立面是营养过剩。人吃多少为宜,即吃饱,这里就有个习惯问题,胃有个“饱胀度”,吃进饭食,达到一定的“饱胀度”,便觉得“吃饱”了。但是如果每顿饭都多吃,撑到肚子胀得不能再胀(营养早已过剩)才算饱,久之,吃饭不撑到这种程度,便觉得未吃饱。相反,若每顿饭都“食不过饱”、“未饱先止”,“吃饭减三口”、“只吃八成饱”,久之习惯了胃的饱胀感至此也就觉得饱了。其实,此时的营养已足够。“八成饱”了还吃,多余的“两成”,便用来“长膘”,而使身体胖起来。这就是要养成节食习惯的必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