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塑造优秀的民族地区新闻记者

塑造优秀的民族地区新闻记者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藏电视台新闻部记者。而新闻记者是新闻信息的把关人和发布者,因此,新闻记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媒体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水平。相对于内陆地区新闻媒体来说,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新闻活动由于其政治文化构成因素的复杂特殊性,肩负着不同于内陆地区媒体的重要任务。新闻理论对于我们做好新闻工作意义非常重要,因此,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重视新闻理论的学习。

◎西藏电视台 叶 娟

叶 娟

西藏电视台新闻部记者。祖籍山西,却有幸生长于雪域江南林芝;本科在西南民族大学学习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却与新闻结缘,之后有幸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新闻学硕士。西藏的山山水水是我成长与思考的源泉,新闻理想将是我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民族地区新闻事业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民族地区新闻报道工作,对于加快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增强各民族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而新闻记者是新闻信息的把关人和发布者,因此,新闻记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媒体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水平。

相对于内陆地区新闻媒体来说,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新闻活动由于其政治文化构成因素的复杂特殊性,肩负着不同于内陆地区媒体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新闻记者的从业环境也充满着敏感与复杂,因此,做好民族地区新闻报道,对民族地区新闻记者还有着比内地记者更多的要求,以下就结合本人在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从业经历,浅析如何塑造优秀的民族地区新闻记者。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

在意识形态领域,新闻事业离政治最近,因而政治性也最强。范长江曾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认识,等于航海的船没有了指南针。新闻工作变动最大,等于交通工具中的飞机,如果没有了定向,乱飞一阵,非闯祸不可!”强调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敏感与政治意识,这是由新闻事业的独特性所决定的,坚定正确的导向也是新闻报道准确发挥舆论作用的前提。

二、扎实的理论功底

新闻理论指导了几十年来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它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新闻理论对于我们做好新闻工作意义非常重要,因此,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重视新闻理论的学习。在民族地区采访,不仅要掌握新闻理论,还要掌握民族理论,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与民族相关的理论知识。

三、民族地区对媒体记者的特殊要求

在民族地区采访,交通恶劣、习惯不同、语言不通、民族差异等等因素的存在,都给记者的采访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对于记者的素质也有一些特殊要求。

1. 吃苦耐劳和勇敢坚持

相比过去,现在新闻采访的设备先进了很多,新闻记者的待遇也比过去提高了许多。但民族地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采访的落后条件不是一时就能改善的。在民族地区,尽管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很多地方仍然不通汽车,需要骑马、毛驴、骆驼、牦牛,甚至步行去采访,泥石流、滑坡冰雹等自然灾害说来就来,随时都有可能遇到。

2006年,笔者和同事到西藏最远的阿里地区采访。阿里是西藏第二大地区,从北线过去单趟路途就是1700多公里,途中虽然走的是国道,却几乎全是碎石块和草坝子路,途中时常几百公里没有人烟,没有招待所,也没有餐馆,石块还常常刺破轮胎,途中海拔最高的地方超过6000米。这样的路途,如果没有吃苦和坚持的精神,仅仅是走一来回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沿途还要去各个乡镇采访了。更糟糕的是,在回拉萨的途中还遭遇山洪暴发,泥石流不断从山上狂泻下来,汇聚成河,空气中飘着雨夹雪,前方无路,倒回去即使是最近的小镇都要走300多公里,只好等了大半天,水流变缓后才勉强通过。这次经验也让我对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有了另一层认识,在壮美的风景之后,常常潜伏着危机,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具备坚毅的素质,这样,面对艰苦的条件才不会轻言放弃。

2. 熟悉并尊重民族传统风俗习惯

对于一般记者来说,采访、写稿子就是需要勤学苦练的基本功,但是在民族地区从事新闻采访工作还需要磨炼过硬的生活基本功。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相处,最重要的是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热情好客是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通性,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民族地区采访首先要学会适应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有一年藏历年期间,笔者和一位媒体同行去采访一位退休老干部,老人一家非常热情,很快就端上酥油茶、奶渣、风干肉等特色食品,对于热情好客的藏民族来说,你吃得越多,主人会越高兴,如果你什么也不吃,主人会十分不快,而我的同伴当时根本无法适应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因此他推说早晨吃太饱了,主人家的东西一点未动,老人一家自然十分不快,隔阂油然而生,采访自然也是应付了事。由此可见,掌握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和传统礼节不仅便于记者采访沟通,更重要的是能在报道的采制过程中突出民族特色,因为只有对当地民风民俗、传统习俗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在采访中发现好新闻,写出好新闻。

3. 深入调研,把握民族群众心理

新闻采访既要遵循大众传播的规律,又要遵循人际传播的规律。因此,民族地区新闻记者要想做好采访报道,必须要俯下身子,深入了解当前区情区貌,与民族群众打成一片,对民族地区新闻采访的环境背景、发展差异性都进行仔细研究。同时,结合现实条件积极创新,在保证宣传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积极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从根源上去把握民族新闻的特质,要深刻体会民族地区群众在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心理嬗变,在理解把握民族群众心理的基础上与民族群众融洽共处,从而准确地把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反映出来。

4. 灵活掌握多种采访沟通技巧

新闻采访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采访都是从人际交往开始。掌握灵活多样的采访沟通技巧,往往会使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最有效的信息。根据笔者的采访经验,在民族地区采访,为了更好地达到交流的目的,做到以下两点十分必要:

一是学会日常简单用语,并且尝试用这些作为采访交流的开始,给少数民族采访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比如,在藏族牧民家中,当主人捧上酥油茶时,一句真诚的“吐戚戚”(谢谢)定能拉近记者与少数民族采访对象的距离。在采访时,即便借助翻译,也要注意自己提问的语气、手势,比如,对年长的妇女要称呼“阿妈啦”,请对方做答最好恭恭敬敬比出请的姿势。

二是多使用非语言符号。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面对面的交流中,高达93%的沟通是非语言的,其中55%的内容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势和手势传递的,38%通过语调,大部分的沟通都是通过非语言传递的,因此记者要理解它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去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各民族之间尽管语言风俗习惯大不相同,但人类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平等、尊重与爱是人类最基本的交往准则,这些内容更多地体现在非语言交流中。

除了以上两点,记者还需要做到平等待人、以诚相见,要尊重对方,耐心听、仔细问,态度积极诚恳,以期寻找最好的切入点,从相同或相似的兴趣和利益出发,根据对象的特点和所涉及的问题,设计谈话的角度和谈话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取得最佳采访沟通效果。

5. 采访通俗化

新闻界前辈曾说过,新闻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通俗。实际上,写作通俗化的前提是采访的通俗化。少数民族群众由于大部分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交流,普通话不太流利,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也普遍偏低,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要尽量用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少用深奥的科技术语、抽象用语。

采访通俗化除了要求提问的通俗,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对记者原有经验的发掘和利用,在民族地区采访,应针对民族群众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问题尽量用简单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少数民族采访对象,或是亲自体验采访对象的生活工作,在体验中感受采访对象的原始经验,挖掘采访细节。

综上所述,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民族地区新闻记者应坚持“三贴近”原则,立足于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全面进步,针对民族区域特色,从民族地区实践和生活中选取典型素材,精心策划,注重效果,不断强化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导向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和公信力,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稳固边疆,繁荣民族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中,发挥舆论引导与协调沟通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