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典哲学”方向阅读课程案例

“中国古典哲学”方向阅读课程案例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代所兴起的国学热潮以及中国文化的追本溯源中,儒学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础性部分。《论语》作为儒学的经典之作,又是其中必读之物。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小组阅读讨论的这种科学化的方式,对于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碰撞有良好的导向。如孔子所说“为人由己”,孟子说“道惟在自得”。差就差在这一句“礼之本”上。统治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全国人民效仿的榜样。

文化精神与哲学智慧——《论语》导读

叶海波

(一)荐书理由

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的儒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都产生了特别深远的影响。儒学中的文化精髓,也逐渐沉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所兴起的国学热潮以及中国文化的追本溯源中,儒学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础性部分。儒学的文化精神与哲学思辨,超出了西方哲学视角下的“中国无纯粹概念性哲学”判断,文化与哲学的相互渗透不仅建构了儒学的家国情怀,也反射了中国文化中的思想性特点: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哲学要素也无不体现其中。《论语》作为儒学的经典之作,又是其中必读之物。

《论语》是由孔子及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商量起草,及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缅怀老师,也保师道得继。其中,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看来,论语“道又名一,其号无双”;儒学发展的宋明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将《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带领同学们阅读《论语》,主要是体味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以历时态视角比较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比较文化中的共通性,学会以现代视角去品读经典,深入思考。

初中生阅读经典,不仅增加了他们的阅读积累,把握内涵丰富的文本本身的阅读价值,而且最主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论语阅读作为载体,连贯古今文化的文本阅读,不流于形式上的思维,将内容与形式深度结合,感受文本思辨,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

(二)学习任务

在阅读中思考:

(1)如何理解儒家知行并举,以行为重

(2)如何理解君子人格

(3)儒家理论中有哪些道德规范

(4)儒家中的艺术审美

(三)教学过程

阅读的方式是可以多样的,几个人规模的阅读小组更容易交流心得。教师与三名同学每周二中午饭后到上课的间隔里,找一个阅读教室开始朗读与分析。语录体的文本是很适合朗读接龙和分析讨论的方式。这让我想起了读硕士期间,导师周末组织的读书小组,我们和导师也是宅在一个角落,进行着阅读与辨析,头脑风暴真正促进了对本学科的阅读深度和兴趣。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小组阅读讨论的这种科学化的方式,对于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碰撞有良好的导向。

1.儒学在各时期的理论特点

在前几次的小组讨论中,先与三位同学分享了儒学从孔孟时期——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一脉的主要探究理论。

2.分析儒学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

(1)儒学中渗透着现代社会所崇尚的和谐理论,包括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间的和谐。

关于天人关系,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既讲“天知人”,把天道德化,拟人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以心性理论为支点,把天与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

(2)现代社会中的人权与人本理论

所谓人本,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如孔子所说“为人由己”,孟子说“道惟在自得”。

(3)责任承担

儒家文化中充满悲天悯人的人格特质,如孟子所言说的“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不仅仅是自我关怀,也体现了对自己之外的个体的关注、人际间的群体意识,这与当代所倡导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是呼应的。

(4)崇尚道德的传统

在当今法制社会,法律与道德成为社会规范的两种力量。而后者,更在个体的自我约束上时时起到作用。一个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的人,也会是一个守法的现代公民。儒学中的道德规范虽不尽然适应当今社会和人权诉求,但崇尚道德的传统不能舍弃。

3.按照文本逐条阅读

在分析儒学的基本特点之后,从“学而篇”开始,与同学们逐句朗读分析。

例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不仅翻译字面意思,也做义理分析:中国文化是一种内省文化,对人格修养格外重视,而西方文化偏重认识结构,关注外在对象发展规律性,侧重一种外向性。

(四)学生收获

论语心得

C13级 王欣欣

说到论语,我们想到的可能会是从小背的“学而时习之”或是中考新增的名著阅读。其实,深究论语的内容与框架,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内在与许多文化和哲学思想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来看一个句子。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简;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呢?他说的是孔子对弟子问礼之本的回答。一般礼仪宁可简朴,丧礼宁可悲戚,合乎礼仪反而没那么重要。这句话似乎与孔子一直的主张有所矛盾。论语全书至少有三分之一提到了礼,而大部分都在强调礼仪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更有甚者,“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连一只羊都不能省。

在那时,礼法下到父母家人,上到君主群臣,是每个人度量自身的尺规。家人在内和谐互敬,父子相敬,兄弟相亲,这些都是在礼法教化下的成果。而祭祀大礼表达的是对祖先的敬意,最终的目标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信仰寄托。“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深怀敬意地追念祖先,在平日生活中互帮互助,这些帮助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每一个家庭都和谐安平,事事恰当,而国家又何尝不是由无数小家组成的大家?当时各地民风发展不同,是需要规范管理的。

然而,这样重要的礼法为何被同一个人改了口?差就差在这一句“礼之本”上。“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礼教来整顿人们的行为,使其有廉耻之心,礼教形式的本质是规范人们对待周遭人、事、物的态度。翻看全书,可以发现大多数规整礼法的句子是对统治者说的。众所周知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礼,而统治者应该承担推广礼教的角色。古有晏子谏齐威王莫穿白狐之裘,而期年群臣以简朴为风。统治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全国人民效仿的榜样。倘若统治者都不遵礼教,那么对其下的群臣乃至百姓都会有坏的影响。一旦朝中重臣都为了享乐辱没了礼法,这个国家也就差不多完了。

林放是智慧的。既然能够向孔子问礼,那么他不可能是个目不识丁的粗人。他定是很清楚礼法的。一个连礼法都不明的人又怎么可能想到去理解礼法的本质?孔子定是发现了这点,才会将礼的本质托出。礼教本为他所提出,本意便是规范人的行为思想。但他为何用“大哉问”这样的词来形容?恐怕是当时的人们曲解这种观念已经有些严重了。

可悲是当时的人并不能彻底了解礼法的含义。不明礼法的人又怎能懂得真正的规矩?那些将相诸侯把它更多当成是宣扬国威的仪式,甚至将标明等级制度的礼法当做一种奢靡享受的借口,如同八佾而舞的季氏,竟气得孔子说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话。更可悲的是这种曲解仍在被子孙后代所沿袭。每当看见昔日高尚而智慧的做人之礼竟被演化成一套套僵化死板的仪式,贴上了封建思想的标签,恐怕孔子的骨灰都会从地里被气出来。丧葬礼上的哭泣都要有规有矩,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在昔日能够将百姓国家都调教得彬彬有礼的仪度,如今竟都是要被打倒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们太过注重礼的形式,却恰好忽略了它的本质。礼,是需要人们从心底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传播开的;礼,是在真正地清醒认识到你心里欠缺什么才能恰好完全地弥补的;礼,是站立在人性角度上而不是空等着一句表扬而去给人让座位的。

婚礼上送的红包越多,不代表人们越尊敬你,钱,只要想挣,总是有的。社会上呼吁奉献,正表示现在缺少奉献。社会上呼吁爱心,不正证明我们现在缺少爱心?社会上呼吁诚实,不正证明现在缺少诚实?

奉献,不是呼吁团员每天为班级做值日就能得到的;爱心,不是教小孩子给乞丐丢硬币就能得到的;诚实,不是一遍又一遍给儿童讲放羊的孩子能得到的。

要想让孩子知道奉献,就要让他从小参加家里的劳动,让他知道,自己在家里也是有一份责任的。要想让孩子学会爱,就要让他知道爱与被爱的感受,从分享做起一点点学会去关心所有人的。要想让孩子学会诚实,就不要批评他所犯的错误,而是要一点一滴为他讲解,督促他改正。小孩子如果不是怕父母打骂,一般是不会说谎的。

昔日的礼,而今几乎只剩下形式了,这绝不是孔子想要的结果。他在书中多处都流露出他希望礼的本质形成的样子。论语中透漏出的思想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他所做所为的本质含义,这一点倒和强调事物本质的自然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然哲学强调的是物质的本质,而孔子的本质更主要是指向人心的归附,塑造与养成。

凡是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真正的人类情感是从不拘泥于外物的。既然对万物的基本认知已经形成,精神就自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面对亲人死亡的悲剧,是打幡敲锣以仪式告丧,还是在坟头真情痛快地洒下一片泪花?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是建立在自身良好的规章制度的情况下的,如同丧礼的本质在于树立人们对逝去先祖的敬畏与尊重。既然心怀敬意,反而用不着那些条条框框来束缚真情的心脑,如同婴儿不再需要手来扶持走路一样。人类的文明在那时才可以说是真正形成了。他们不再需要条框来限制自己的情感,因为他们不再是缺少智慧的生物。

《论语》读后感

C13级 宋子萌

在中国的经典中,《论语》最为令人敬仰,这是因为《论语》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多方面的内涵。

《论语》写于春秋时期,历史悠久,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表达了孔子的思想。书中用语录的表现形式,在经典中独一无二,在反映人物特点的同时,简洁清楚地表达所说、所想。这些精练的语言,便会成为人们传诵的经典,口中常说的话语,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这些话语,总结成书,就代表并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这其中也有着深刻的内涵。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推崇中庸、仁德、仁政等概念,他用语言传授给他的学生们,推广向世界。《论语》中语句很多,但却令人感觉不杂乱,思想统一,这是因为孔子多从三个方面回答弟子、教育弟子,自身的修养,家庭朋友间的和睦以及国家的强盛。仔细品读,确实是这样,每句话都离不开这三方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在个人层面讲述自身的修养,学习之后要常去复习。“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起力”则是在家庭朋友上的仁德。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是民以时”是在讲述国家层次上的仁政。思路清晰,又有深刻的意义,使其成为经典。

(五)教师评价

读书之道,重在体味。不仅注重品读之后的情怀提升,也关注文本的阅读分析技术、概念逻辑构建。儒家哲学注重内向型,也形成了很强的概念体系,这在宋明儒学时期尤为明显。阅读儒学经典,是现代文化浪潮的需求,更是文化传承的合理回归。对于中学生,正是人格塑造时期,“阅读”与“经典”应该是很好的催化向好的因素。在与同学们阅读的过程中,读的时间少,读的深度和体会不甚多,这是以后阅读中需要改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