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案例】阅读·媒体·人

【案例】阅读·媒体·人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处,喜爱阅读的我关注到一个与媒体、与人息息相关的词汇:泛在阅读。在我的理解中,泛在阅读即为处处皆阅读。尽管电子阅读、网络阅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接受和适应泛在阅读的方式。纸质阅读、数字阅读都应包含于泛在阅读,它们既是泛在阅读中的一分子,也应该是优势互补的,以共促泛在阅读的长效发展。

过去,传统阅读的迟暮

一直以来,阅读之于我如日常,是一件令我欢喜的爱好。

还记得少时手捧新书那一刻的悸动,纸页油墨的特别气味馨香扑鼻,眼眸中跳动的黑色铅字生动而又亲近。精神的饕餮由此展开,心灵的旅程开始漫步。后来,成了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整日与学生为伴,与教案为邻,阅读的时间仿佛停滞,我开始苦恼于无法从烦琐的寻常事务中抽身阅读。大多数时候,只能忙里偷闲地走进书店,匆匆地与各种专业书籍、与钟爱的小说绘本、与即时的新闻报刊打个照面,匆匆地购买,匆匆地阅读,说囫囵吞枣于当时的我而言再恰当不过。再后来,成了一名家有幼童的新手母亲,更多的时间消磨在育儿教子之中,案头上子女教育的书也多了起来。可是,阅读的场所、时间依然令我为难。

直到有一天,机缘巧合下发现iPad上内置的系统APP中有报纸杂志和iBooks两个项目,其在线内容实时更新,让我随时能够下载阅读。这个发现宛如将我推入了仙境般,为我开启了一扇与众不同的阅读之门。从此,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成了我的阅读首选设备,新浪微盘、喜马拉雅FM、百度文库等网络终端替代了传统纸媒,纸质书籍的阅读似乎与我渐行渐远。

阅读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全世界的人类大多都深谙其理。不过,各家各有不喜读书的理由,各人各有不便阅读的借口,此前,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中国人的读书风气不太理想,但随着阅读趋势向数字化、多元化、网络化发展,全民阅读率有所提升,且阅读的拓展范围主要倾向于网络阅读,纸质媒体如一位迟暮老人,衰落无可避免。正如《连线》杂志前主编安德森所说:“报纸是在衰落,但其他媒体在爆发。”这个“其他媒体”我们不言而喻,网络、数字媒体即是主体。

现在,泛在阅读的兴起

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创办人扎克伯格说他的新年愿望是多读书:“读书令人感到在思想方面非常充实。书能让人全面探究一个话题,并以比如今大多数媒体更深刻的方式让人沉浸其中。我期待将自己日常接触的媒体清单更多地转向读书。”

这是一个媒体洪流喷涌而出的时代,这是一个网络、数字、移动融合发展的时代,扎克伯格口中的媒体清单不胜枚举:网络在线阅读、电子书、数字图书馆、网页浏览、电视……当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当数字化内容日益泛滥,我们陡然发现: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泛在阅读无处不在,如此众多的听众、读者、对话者、媒体消费者、自媒体分享者,见证着数字网络媒体乘势而来的神奇时刻。

在此处,喜爱阅读的我关注到一个与媒体、与人息息相关的词汇:泛在阅读。何为泛在?一般可解释为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在我的理解中,泛在阅读即为处处皆阅读。细细一想,现在的我们无时无刻都身处在庞杂的媒体世界当中,自己的阅读生活更是拥有众多媒体的支持,确实是“泛在”的,广泛而及时的。当你乘坐地铁、公交车时,看到最多的情景就是人手一“机”,新闻时讯、微博更新、在线小说等各种形态的信息充盈着人们的双眼;当你因为某些条件所限而无法在灯下静读、细读时,运用手机、平板设备进行网络在线阅读,不失为一种恰当的选择,对标题、内容或其他摘要进行海量浏览,既节约时间也不受环境制约;当你走进传统意义的图书馆费力索引时,一类兼具信息加工、序列调整、多元开放的信息服务——泛在图书馆应运而生,它使得人们的阅读图景不再扁平,呈现出全球化、多语种、功能整合的立体形态。我没有办法准确描述泛在阅读究竟是什么,但我已然感受到了它的真实存在,同时它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生活。

未来,传统与泛在的融合

王子舟教授曾在《随电纸书洪流走入数字阅读时代》中预测,到2030年纸质书刊将被边缘化,大量阅读的媒介将不再是纸质书刊,90%的图书都将是E-BOOK版本。想及此,我突然有些恐慌与不舍起来。尽管电子阅读、网络阅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接受和适应泛在阅读的方式。难道纸质媒介真的就将退出历史舞台了吗?从古到今,阅读介质一直同文字、语言的演变同生同息,从甲骨镌刻、帛书竹简,再到纸张图书、移动设备,阅读媒介随时代变迁、更替,但唯有书籍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洗尽铅华,沉淀至今。

在我看来,媒体的多元使泛在阅读成了现实,也使传统纸质阅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除去数字媒体取代纸质媒体,是否还会有另外一种可能,即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是否可以预见,传统与泛在也能够“握手言和”,传统与泛在也能够有效融合。如果说数字阅读弥补了纸质阅读不便携带、字体无法变化、书价虚高等实际问题,那么另一方面纸质阅读在酝酿读书氛围、营造书屋环境、培养阅读兴趣上也是数字阅读无法企及的。纸质阅读、数字阅读都应包含于泛在阅读,它们既是泛在阅读中的一分子,也应该是优势互补的,以共促泛在阅读的长效发展。

我期待着传统阅读的回归,也期待着泛在阅读能够更为包容、多元地为人们所用,为人们带来高质量的阅读体验。

(蒋 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