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华附中初中语文组走进图书馆

清华附中初中语文组走进图书馆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12年开始,清华附中为满足创新实验班学生的需求,打造清华附中初中的精品阅读课程,特开设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走进图书馆。清华附中在“走进图书馆”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由文本阅读到实践体验的过渡,凭借背靠清华大学的资源优势,与大学图书馆合作,开设了“走进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系列体验式活动课


多年前,两位美国教授写了一本旨在向公众普及艺术教育的书,到如今已经修订再版多达8次,影响巨大,甚至被称为“最伟大的人文学教科书”——《艺术:让人成为人》。这个名字太震撼了,给人一种出乎意料、醍醐灌顶的感觉,然而又是那么合于实情。活下去,不难;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活下去,很难。正如该书译者在译后记中所言:“如果一个个体在实践生命的过程中让流俗的意见、观念或各种外在的社会现实全然操纵自己的命运,而失去与自己的联系,无法聆听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那么,他便不能成为人文学意义上的‘一个人’。”(舒予《人文学:告慰良知的乡愁》)领悟到这一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意义非凡:走进校门的是稚气孩童,走出校门的是心中存有光明与温暖、愿意追求真善美的真正的人——这是我们跋涉的终点所在。然而我们搀扶学生行走的时间是有限的,幸而人类文明史上的点点繁星可以陪伴他们一生,陪伴的方式是阅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杂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世界。”所以,课堂的视界必须得到拓展,教科书的疆域一定要被打破。我们像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说的那样,把学生带到古今中外的大师面前,稍作介绍使其互相认识,便悄悄退到一旁,令其探索,随时辅助。相信那一部部熔铸了前人智慧、结合了生命厚重的书籍,将幻化成一扇扇窗户,展示给学生更阔大的世界、更深刻的人生。

自2012年开始,清华附中为满足创新实验班学生的需求,打造清华附中初中的精品阅读课程,特开设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走进图书馆。我们,以清华附中初中语文组为龙头,牵手各个教研组、所有学科的骨干教师,邀请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带领创新班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读经典。在课程推进过程中,老师们积累了大量指导阅读的经验,学生们阅读了大量中外各学科经典著作,学习方式与成果获得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认可。

“走进图书馆”的宗旨是以名师指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大师经典作品为主要活动方式,引导初中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文明成果,从而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技能和思维,发展学生特长。本课程按照“专家引领”“学会使用图书馆”“阅读方法指导”“经典阅读综合实践”“个性阅读研究”五个阶段渐次开展。不断探索,不断修订,最后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融合的有清华附中特色的经典阅读课程模式。课程强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注重专家引领,提升阅读意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读书时间呈现整体性下滑的趋势。为了鼓励人们多读书,自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把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希望借此向大众,尤其是青年和儿童推广阅读的意识。的确,读书对人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书籍,保存着社会记忆、传递着人类文明,它可以融入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和任何群体之中。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汲取书本中的人类智慧,滋养心灵,深邃思想,是中小学教育之必需。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馆藏书时,很容易产生有一种无所适从的迷茫感,如能及时引导,就会使他们很快地进入角色,避免盲从。清华附中作为教育创新探索之路上的先行者,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尤其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发展。此次“走进图书馆”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深入浅出、方向明确的指导,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读书品位,感受阅读的魅力,享受阅读的乐趣,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收获新知。

“走进图书馆”系列课程的第一板块为名家引领,清华附中邀请了文化界的名家、名师走进校园,亲临讲台,为同学们指引探索书海的道路。诗人蓝蓝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和创作体会,号召学生们远离功利,反思人生,探索读书的真正意义。北京大学哲学系何怀宏教授细致地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鼓励同学们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沉淀思索,丰富人生。北京大学中文系王风教授结合具体的作品,引领同学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清华附中语文特级赵谦翔老师以中国古典诗词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创作,并精心修改,巧妙评点,附中学子纷纷表示获益匪浅。专家讲座从为什么要读书、怎样选书、走进中国古典文化以及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与创作四个方面,由面及点,由宏观到具体地为学生们更科学有效地走进图书馆指明了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先生认为,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图书馆素养”。在互联网普及、大众传播途径越来越丰富的当下,手执书卷、低吟涵泳的人越来越少。清华附中正在用自己的努力为学生的人生道路添一份书香,“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阅读会成为附中学子一生的真诚信仰,点亮他们的青春,丰富他们的人生!

(二)强调实践活动,提升能力情怀

认识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两大重要范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础,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教育的事业是培养人的事业,是不断扩展与深化学生认知水平、实践能力、人文情怀的事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眼界和情怀,能致力于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逐步凸显,结构性不断细化。作为清华附中的校本课程,“走进图书馆”重视文本阅读与实践体验的结合,改变单一的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探索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在深化对经典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强调在交流与探索中提升能力,培育情怀。

我国西汉文学家刘向有言曰:“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清华附中在“走进图书馆”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由文本阅读到实践体验的过渡,凭借背靠清华大学的资源优势,与大学图书馆合作,开设了“走进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系列体验式活动课程。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初逢:印象图书馆”“觅渡:学探图书馆”“余音:回味图书馆”。第一板块“印象图书馆”以“我们心中的理想图书馆”为起始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知晓学生对于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展开对理想图书馆的设想,明确基础,开启思考;同时,邀请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学长做“清华大学图书馆知多少”的活动交流。身份的认同感,带来交流的共鸣力。第二板块“学探图书馆”分为两大部分,“行走图书馆”中,学生正式走入清华大学图书馆,专家讲解、馆内体验,通过语言交流与实地行走,学生走出书本,触摸历史,感受氛围,逐步浸润于清华文化之中。“巧用图书馆”中,学生借助网络平台,高效学习科学的图书检索技能,以用代学,为后续展开多领域、多文本的经典阅读提供有力的获取方法;此外本着“寓教于乐”“学用一体”的原则,开展“书海寻宝”“书探历史”的实践参与活动,图书馆中书籍编号的严谨缜密性、珍贵古籍的历史纵深性与学生探寻过程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良好地融为一体,方寸书架间,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创新交汇,寻找的乐趣与发现的惊喜传递,在学生心中,置身清华大学图书馆早已不止于阅读与学习,更悄然间开启了对清华精神的体验与理解。第三板块“回味图书馆”,是学习的沉淀,实践的回馈,学生通过为清华大学图书馆写阅读温馨提示、文明读者倡议书和发现图书馆最美一角等形式的活动,再次由实践回到感悟,记录收获,写下思考,表达对图书馆的敬意与谢意。

活动全程开展过程中,校内老师整合资源,精心设计,清华大学图书馆老师不计回报,鼎力支持,引领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孕育情怀,使学生在行走于图书馆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读书的力量,更有精神的信仰。

(三)加强阅读指导,提升阅读能力

我们国家向来是重视读书的。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也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真宗赵恒更是看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御笔亲作《励学篇》,他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许多古人都竭力提倡读书的风气,强调广泛阅读、集思广益的好处。而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今的学生阅读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学生的阅读量也更多了,仅仅读懂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阅读同时也是学习各门学科的良好的学习方法之一。因此,我们的学生必须走进图书馆,与书为伴。

阅读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初中学生的阅读行为还是需要引导的,教师的参与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策略,提升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等在内的阅读能力。

清华附中初中组的老师们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认真钻研各种阅读材料,研究阅读指导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广泛讨论交换意见,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一系列阅读课程。基本建立起“精读单篇文章”“深度阅读”“专题阅读”“读整本书”等阅读指导系列的课程体系。例如,在“精读单篇文章”系列课程中,学生将广泛接触到各种不同文体的文章,可以学习到单篇文章阅读常规的阅读方法和流程等。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也就是说,阅读与思考紧密联系。因此,阅读指导系列课程中,我们还设计了纵向的“深度阅读”和横向的“专题阅读”等课程。在“专题阅读”课程中,学生的阅读是以某个主题为原点,发散思维,辐射多篇,通过寻找相同点发现某一类文章共同的阅读规律。这样,学生走进图书馆既有了阅读的目标,更具备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皮萨略夫说过:“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可以说,这些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指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语言的表达与运用、内容主旨、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精妙,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进而形成自我的读书评价鉴赏辨析能力。

阅读指导系列课程也特别关照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单篇精读的指导开始,到多篇的专题阅读,再到整本书的多角度阅读,都特别注重阅读指导的可操作性、循序渐进性和科学性等。

阅读指导的目的是摆脱指导。正像鲁迅先生说的,读书最终是“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换句话说,指导阅读是要成就学生的读书人生,“心通中外千年史,胸藏古今万卷书”;是要提升学生的审美道德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要承前启后,培养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四)加强经典熏陶,提升文化素养

为什么要加强经典熏陶?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经历了指导一届届学生,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逐渐发现,这是一个沉重而又饱含深意的话题。

加强经典熏陶,因为它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开拓学生的精神空间。纵览世界,太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攫取,太多的思想等待我们去收割,相比之下,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藐小;生命又是如此短暂,常常让我们在恢宏的历史和无限的未来面前感到无能为力。而经典是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精华的凝聚,是人类最美好创造的汇集。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正是借助经典实现薪火相传。于是我们要去接触经典、诵读经典、学习经典。当学生打开一本经典,他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遥、万里之外的一切生命展开对话,产生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更能够以此为基石,裹挟着人类一切有益成果,去探讨和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

加强经典熏陶,也因为它的尴尬处境。“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的这个悲壮的定义揭示了经典在当下社会的窘状——所有人都认为应当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人寥寥无几。这种现状的产生,源于经典往往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性,去感慨、思考、展示作家自己的痛苦与欢欣,探讨这个世界与社会的存灭与去留,“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南怀瑾)”。经典这种本质上的纯粹,使得其表现形式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依托轻浮妩媚的姿态来取悦他人。加之阅读经典需要充裕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和过于丰富以至于泛滥的信息,培植了人们浮光掠影、不求甚解的阅读习惯。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物质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更没有志趣沉潜到情韵悠长的经典中上下求索。在这种境况下,我们更要加强对学生的经典熏陶,希望他们能够不拘于社会的浮华与焦躁。

在“如何加强经典熏陶”的问题上,我们鼓励学生用“心”去读,即主体地投入感性地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钱理群)”;同时,我们更鼓励学生以“心”去写。希望通过把品诵经典的所感所得融汇到个人生活阅历中去,不断探求自己身上独特的人格精神,发掘人类的本质意义,进而勇敢地去表达、去抒发、去探索、去创造。

于是,我们将“经典”部分分为中国文学经典、外国文学经典以及中国文化经典。依托于名著名篇,以学生活动带动学生阅读,以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以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自编书目《诗风词韵》《古文华章》《散文名家》,自主组织活动“校园诗会”“名著展演”“外国文学剧本改编”“‘儒学问道’系列课程”等,起到了穿针引线、上下承接的作用。我们将古人的智慧融入活动的各个环节,借之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经典著作的耳濡目染,让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让学生驻足、聆听、凝眸、上下而求索。

在加强经典熏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我们并未责求学生从此成为伟人,更未功利地要求学生将之转化分数。我们单纯地希望,希望学生学会保留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我们与生俱来却不断被社会磨蚀的感受生活、体味生命的态度;我们热切地渴望,渴望学生可以培养一种胸怀,一种容纳百川、悲天悯人、温柔敦厚的胸怀;我们真挚地期待,期待学生能够养成一种精神,一种不断探索、审视自己、追求自由的精神;我们更加坚信,坚信借助经典的熏陶,我们的学生会成为巴金老先生所说的“更纯洁,更善良”的人,同时也更加幸福和快乐的健全的人。

(五)尊重学生个性,提升学科素养

开发知识、开发潜能、参与社会,都应当成为中学生阅读的重要目的;对各种阅读材料、文本材料的理解、运用、反思的能力,都应当成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而学生的阅读素养又关系到学生各学科素养的提升。

因此,我们的“走进图书馆”项目课程立足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着眼于学生各学科素养的提升。唯有如此,阅读,才会为开发知识、开发潜能、参与社会提供助力。因此,我们的项目课程不囿于语文、英语两个学科,而是打通人文、科学、社会、经济、历史等各个学科领域,为学生推荐跨学科的经典书目和导师团队,引导学生在图书馆中如“蜜蜂采蜜”般博览而精思。

在博览的基础上,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气质和学科兴趣,为学生提供有选择的阅读课程。学生可以重点研读自己感兴趣的阅读领域和方向,组建自己的阅读小组,选择阅读指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研读。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磨合,本课程已经形成了“文字学”“中国文学”“英语与英美文学”“数学与经济”“物理学”“化学”“生态与环境”“中国近代史”“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文化与社会学”等多个阅读方向,兼顾了文学阅读、科技阅读、社科阅读等不同的阅读领域。学生可以在这些领域中有选择地参与,这些课程也促进了学生多学科素养的提升。

从学生参与课程前后的对比,我们发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阅读的理解更加全面了,他们从“消遣阅读”“功利阅读”的局限中走了出来,又超越了单纯的“文学阅读”,看到了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一些之前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学生,因发现了适合自己的阅读领域,自己的学科兴趣得到了尊重,从而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大大提升。而文学阅读、科普阅读、社科阅读等不同领域的阅读活动,又加深了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科知识、学科思想的认识,各学科的学科素养也得以提升。阅读的效果开始逐渐显现。

(六)注重全面育人,提升核心素养

社会上有的人对我们学校的创新班有误解,以为我们的主业是抓数理化竞赛。其实不然,我们是全方位培养,全方位育人。仅以“走进图书馆”这个课程为一个窗口,我们就可以看到这里包含“跨学科”“跨文理”“跨中外”的综合性,也可以看到“有理论”“有实践”的立体性,更可以看到“有指导”“有反馈”“有互动”的交融性。清华附中对创新班的培养是广角式的,是大气魄和大气度的。我们希望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为领袖人才奠基,而不是只会学习、只会死读书、只会考高分的“学习机器”。因此,我们的“走进图书馆”是阅读综合实践课程,而不是纯粹的阅读课程,阅读和实践一直紧密结合。

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打开创新班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清华附中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学校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历届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创新班学生在中考结束后普遍感到精神“饥渴”,学生希望初中三年能见识更多的经典作品、听更多的大家讲座、参加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学校的培养理念和学生学习期盼是一致的,而且学校和学生对于创新培养的迫切性也是非常强烈的。这里举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来证明创新培养、全面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2013年北京市中考为例(当年作文题目是《好奇》),清华附中参加中考的学生中作文平均得分最高的是创新实验班的学生,但是通过采访我们得知,其实大多数人写的主题只是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好奇,甚至有的学生为了作文分数保险不出现失误,对一些根本不需要好奇的事物表达好奇之心,因为这样的素材学生熟悉,容易上手。由此可见学生取材平庸,视野狭窄,不敢创新,很少有学生能在文章中体现出思考的高度与深度。学生对作文题目的解读与写作能力有限,反映出的问题则是学生的眼界不够开阔,生活非常单调,对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了解有限,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亟须提高。回望三年的学习过程,这种好奇的精神和能力不是靠教授课本可以办到的,学生如果囿于应试为上的偏见,则更不可能有闲心去好奇。因此,如何在初中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开展适合的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文化素质的提升助力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提高,是本课程需要探索的一个问题,也是初中创新教育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为此,清华附中委托初中语文教研组牵头,系统梳理了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深入钻研了课程标准,认真学习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资料,在初中创新班开展“走进图书馆”阅读综合实践课程。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要学会认真聆听、独立思考、科学选择、合作分享,学生要体验查阅图书、阅读经典、形成报告的过程,学生要思考创新观点、解决创新问题的办法。在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都特别强调“引领——实践——分享”的步骤,并且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加入“导师制”的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个性发展。因此,“走进图书馆”不是简单地指导学生去读书的课程,而是全面育人的阅读工程,学品与人品并重,教学和教育并行,是致力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建设工程。

爱因斯坦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把学生领进图书馆,并潜移默化让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人生的愉悦体验,这其实不只体现了教师的最高本领,更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良知。同时,学生总有一天会毕业,要离开自己的学校,我们的教育要留给学生什么?“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得的全部内容之后所剩下的本领。”这也是爱因斯坦的话。这句话启示我们,不要把“走进图书馆”看成初中三年的特色课程,而应该把它看成全面育人,使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受益终身的重大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