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时期国民党《从军保国宣传大纲》浅析

抗战时期国民党《从军保国宣传大纲》浅析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期县史志办、档案局、文管所相关工作人员到甘肃省平凉市档案局(馆)收集近现代革命史资料时,笔者翻阅到一份抗战时期的抗战时期国民党《从军保国宣传大纲》,目前这份档案在全国尚未发现公开,更没有解读者,本文应属于首次解读。由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直接受到威胁,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在全国进行了战备动员,随后各省各县纷纷利用在校学生组织宣传队,在各地轮回作抗战宣传。

杨彦彬

近期县史志办、档案局、文管所相关工作人员到甘肃省平凉市档案局(馆)收集近现代革命史资料时,笔者翻阅到一份抗战时期的抗战时期国民党《从军保国宣传大纲》,目前这份档案在全国尚未发现公开,更没有解读者,本文应属于首次解读。辩证的来看待分析这份文书,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具有重要的意义。今笔者不揣浅陋,结合抗战时期固原的征兵入伍情况进行简单分析,以飨读者。

一、《从军保国宣传大纲》录文

从军保国宣传大纲

(一)征兵与募兵——国民当兵的义务

国家是国民集体,国民是国家的分子,所以国民对于国家,应有当兵的义务。大家要共同出力,以保卫国家,大家要贡献力量,以争得国家的独立和自由。我国古代本有征兵制度,三代的时候,寓兵于农,有事为兵,无事为农,这就是人人皆兵人人保国的意义。自宋朝改行募兵制,只有志愿效力疆场者加入行伍,于是国家的武力,就成衰弱之势。到了现代,一国对外的战争,就是全民族的斗争,实在是关系一国的命运,所以各国施行征兵制度,人人要服兵役,人人要尽力保护祖国。我国处在现今的世界,当然亦要效法古代寓兵于农和各国全民皆兵的办法,赶快实施征兵制度,以增强国家的力量,保障国家的领土。况且敌人的侵略,占据了我们的国家广大土地,屠杀了我们无数的国民,我们为挽救目前危亡起见,一面要遵照政府颁行的兵役法,大家应征兵役;一面在没受征到的人们,更要踊跃应募。加紧训练起来,效命疆场,一致杀敌,以抵抗敌人的侵略。

(二)世界列强的兵制

世界列强的兵制情形:德国自一八三三年由普鲁士王国采用征兵制度,欧战时,德国全国人口为六千万,在前线作战者达七百万人。法国自一八七一年(普法战争)之后,实行国民兵役义务,欧战时,全国人口为四千二百万,在前线作战者达四百万人。意国自一八七六年开始施行国民兵役制度,墨索里尼执政后,更加普遍的实施,凡年达二十一岁至未满五十五岁的均须服兵役。苏俄自一八七四年实施兵役法,革命后,一九二二年更制定征兵法,全国工场劳动者与耕作的农民,享有服兵役权利。英国在欧战的时期,曾经施行征兵制。日本自一八八○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作战时可动员三百多万人。此外各国类似兵役的各种军事训练,就是未成年的青年们和妇女们亦多已普遍实施了。

(三)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

我国民政府颁布的兵役法载明,凡中华民国男子,均有服兵役的义务,我国的兵役分为国民兵役及常备兵役两种;国民服兵役又分为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段;常备兵役则分为现役、正役、续役、余役四段。什么叫做服国民兵役呢?就是年满十八岁起至四十五岁止的中华民国男子,除了正在服常备兵役,或为免役、缓役、禁役、停役者以外,应服的一种兵役,就叫做国民兵役。服国民兵役的期间:初期二年(即十八岁起至满二十岁止)每年须受一个月基本教育的训练;前期五年(二十岁起至二十五岁止)在第一第二两年每年受一个月正规教育训练;中期十五年(二十五岁起至四十岁止)在第一第二两年每年受一个月的复习教育训练;后期五年(四十岁起至四十五岁止)他们的任务,平时要受正规的教育,如果地方上发生灾变,还要服警备的勤务。什么叫做服常备兵役呢?常备兵役又分为两种:就是平时征集年满二十岁至二十五岁之男子,经检定合格抽签抽到的,就入营服役,编成正式的军队,这就叫常备兵。服务的期间,现役是三年,但除上等兵及各种特业兵外,二年可以归休;轻重运输兵,半年可以归休回乡,回乡后服正役六年。续役至年满四十岁为止。余役五年。至四十五岁止,期满除役。另一种叫做自愿常备兵(即募兵),实在自治尚未完成区域实施的,而在目前的抗战,为求充实国家武力,更是异常的急要。

(四)应征和应募兵士的权利

政府对于应征和应募的新兵们,极力予以优待,在多方面给他们种种权利。第一、对于他们原有的职业,加以保障,譬如新兵如系受雇人,在营期间与期满后,雇用人不得解除他们的契约;退伍归休时,给他的工作仍要和入营以前相同。第二、对于他们的家属,予以优待与救济;譬如免征附加赋税,免费就医,子弟免费或减费入学,给与作战阵亡或残废家属应得的抚恤金,免除临时劳役征工,酌贷资金与农具,酌给生产金与埋葬金等。以上各项,都是给新兵应得的权利,有的已经政府订定实行,有的政府正在详细规定。可见应征和应募为兵,政府是十分注意提高其权利,没有家庭的顾虑,并且充分的享有社会和国家的尊重。

(五)民众踊跃参加征兵募兵——抗敌的最后胜利

现在全面抗战,正在进行,我们都知道这一次战争是国家存亡所关,在此光荣的民族斗争时会,正要切实施行征兵制,和并热烈的应募当兵,以达到全国皆兵的境地,使国家的力量更加充实,神圣的抗战更加英武,最后胜利必定是我们的。各界的同胞们,我们要了解这种重大的意义,父诏其子,兄诏其弟,大家立刻踊跃参加应征应募,大家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

标语

一、服务兵役是国民应尽的义务

二、服务兵役是国民最光荣的事业

三、全体国民参加兵役就能抗战到底

四、全体国民参加兵役就能获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五、要收复失地必须人人当兵

六、要报仇雪耻必须人人当兵

七、良民为良兵之基础,良兵为良民的模范

八、征兵制是教养卫三者合一为复兴民族的基础

九、敌人已杀进国内,我们要全体武装起来一致杀敌

十、日本是残杀我同胞的敌人,我们要全国动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十一、自己起来保卫祖国才是真正爱国者

十二、中华民国国民都应拥护国民政府兵役政策

二、《从军保国宣传大纲》颁行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7月1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等在庐山与蒋介石继续谈判。同一天,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谈话。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扬言3个月灭亡中国。由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直接受到威胁,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在全国进行了战备动员,随后各省各县纷纷利用在校学生组织宣传队,在各地轮回作抗战宣传。

三、《从军保国宣传大纲》反映了国民政府为政者历史知识不足

这篇国民党政府制定的宣传大纲,通过旁征博引,引用古今中外的例子,来说明施行征兵制的重要性,表面看来,似乎论据论点十分充分,然而细看之下,则是错误百出,十分粗糙,反映了国民政府为政者历史知识不足,仅停留在“略懂”的层面,以致于出现了这些错误。今略举以下几个例子:

(一)“三代的时候,寓兵于农,有事为兵,无事为农”,说法不当。

“三代”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尧、舜、禹”,第二种是“夏、商、周”,通常以第二种说法较为普遍。夏王朝建立了由君王控制的军队,军队的组成是由平时少数不参加生产的贵族上层组成卫队,即便是战时也是以其为骨干征集大量平民组成军队,在这里,这类平民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平民,而是位于奴隶主贵族和奴隶之间的阶层,财产不多,通常拥有少数的奴隶。到商朝,国家军队也是以贵族为骨干,分为右、中、左三师,人数约9000人。战争时,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小人(奴隶)勿用”。所以夏朝和商朝“寓兵于农”的说法根本无从谈起。而目前公认的“寓兵于农”始于西周。《禹鼎》《滔壶》等史籍记载,西周有“西六师”、“成周八师”、“殷八师”,周天子直属的常备军二三十万。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难以养活如此庞大的军队,除少数贵族成员以外,所有士兵均须参加农业生产。《国语·周语》:“三时务农,一时讲武。”《管子·小匡篇》:“商工之乡六,土农之乡十五。公帅十一乡,高子帅五乡,参国故为三军。”周王朝每年军事演习三次或四次,在农闲时进行。所有役龄内的人员,无论是否在营都要参加。演习通常还与田猎结合,演习完即进行狩猎。

从秦汉之后至明清,甚至民国,人们推崇“三代”主要是因为孔子儒家学说的影响,推崇三代为美好的理想社会,在《论语》中大加称赞夏商周,是后人治世学习的榜样。因此,后世儒家的一些代表人物对三代推崇有加,孟子言必称三代宋代的朱熹称三代的统治为“王者之道”,明代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惟三代之治可行。”并规劝皇帝说:“不徒好其名而必务得其实,不但好其末而必务求其本,则尧舜之圣可至,三代之盛可复矣。”

(二)“自宋朝改行募兵制”,史实有误。

募兵制是政府花钱招募,个人凭自愿报名参加的兵役制度,募兵制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的名将吴起便组织过一支最早的招募部队,叫做武卒。东晋名将谢玄也曾利用招募的方式组建了“北府兵”。唐中期,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长时期运作后开始出现弊端,许多人不愿当兵,于是朝廷准许地方武将募兵。募兵制自唐末、五代完全取代原来的征兵制,并非宋朝才改行。

(三)“德国自一八三三年由普鲁士王国采用征兵制度”有误。

“1833年”应改为“1733年”。为了保证军队的规模,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下令从1733年开始实施“征兵区规则将普鲁士全境划分为一系列的征兵区,区内的每一个年轻男子都登记在相应团队的花名册中,由该区向团队提供补充兵员,以保证步兵团的编制始终达到5000人,骑兵团1800人。他训练军队的办区,区内的每一个年轻男子都登记在相应团队的花名册中,由该区向团队提供补充兵员,以保证步兵团的编制始终达到5000人,骑兵团1800人。

(四)“法国自一八七一年(普法战争)之后,实行国民兵役义务”,有误。

法国大革命时,宣布施行义务兵役制,1798年,法国的《德尔当法》规定20-25岁的青年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早在普法战争爆发之前,法国就已经施行了国民义务兵役制,普法战争是交战双方采取义务兵役制后,动员了近百万大军所进行的一次交战。

四、国民党从军保国征兵宣传的实际效果

抗战时期对外代表中国政府的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征兵宣传,还是起到了一定成效,根据何应钦所著的《八年抗战之经过》和《抗战八年来兵役行政工作总报告》等官方数据统计来看,抗战八年全国各省实征壮丁1400万左右。固原县一大批热血男儿在抗敌救国旗帜的感召下,纷纷参军入伍。根据《民国固原县志》不完全记载,“抗战军兴,固原即开始征兵。计1937、1938两年,各征1200名,1939年征集1488名,1940年征集1204名。”1944年10月国民党发动10万知识分子从军运动,固原县又有87名热血青年应征入伍。城阳乡杨栋才抗战期间参加国民党军,后到前线抗日,被国民党固原县政府授予“抗战荣军证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国民党的征兵政策并非宣传中的那样好。乡、保长借机敲诈勒索老百姓,交钱即可免除兵役。强行抓壮丁和买卖壮丁的现象大量存在,新兵被虐待也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之饥饿、痢疾等因素,很多新兵还没上战场就被军官或疾病折磨致死。因此出现了很多新兵逃亡的现象。

与国民党军队内部的等级森严、士兵地位低下不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则官兵平等,闲时还教给识字、战时还有战地娱乐活动等,因此心怀抗日救国的固原人民中的一部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级抗日队伍,有的加入了八路军正规军,有的加入了地方军、游击队。白杨城周边赵七十、曹克俭、罗玉成、黄秃娃等十余名青年参加红军,后随红军奔赴抗日前线。同年,杨坪祁延福参加红军,后随红军开赴山西抗日。固北县辖区内部分青年则参加了中共固北县委领导下的固北县保安大队和各区乡组建了抗日自卫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