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已提前上演的并购路

早已提前上演的并购路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收购沃尔沃让李书福登上事业巅峰,但其实在这之前,李书福的并购之路早就开始,甚至伴随吉利成长的过程。对于这次流产的并购,李书福不愿意说太多。不过,即使当时的李书福急于成就一些国际合作,却并不盲目。在完成沃尔沃资产交割的同一天,吉利汽车宣布计划增持英国锰铜股份至51%。这次并购,被称为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前的全球化首演。李书福也很享受。

收购沃尔沃让李书福登上事业巅峰,但其实在这之前,李书福的并购之路早就开始,甚至伴随吉利成长的过程。翻阅吉利的发展史就会发现,通用用百年完成了八次并购,但对于吉利这样一个成长才十几年的企业,并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成功、不成功的算下来粗略的算一下也足有八次以上。

李书福的第一次并购目标其实是英国罗孚汽车,也就是后来被上汽南汽收购的罗孚。2002年前华晨汽车董事长仰融出走美国之前,一直在与罗孚接触,当时李书福就参与其中吉利方面关于罗孚选址就在吉利宁波工厂边上。后来仰融出走,李书福开始深层介入。

在吉利与罗孚的谈判中,李书福设计了一套巧妙地思路,不用付出太多资金,就可以完成并购。双方约定好,罗孚在英国的工厂开足马力生产2个月,达到6万辆库存,以便保留其全球经销商有车可卖。然后便将设备、生产线全部运到上海,半年内开始在中国生产,实现产能翻倍,以中国为中心销售,并出口到其他国家。现在华普的二工厂就是当时的选址地,这个工厂完全由罗孚的工程师设计。

因为工厂选址上海,双方所有条款谈好,签署了合同后,需要上海市政府的审批,也正是这个审批流程,断送了吉利的收购罗孚梦。

据当时参与谈判的一位罗孚人员透露,项目上交上海市政府后,政府要求看合同的原本,并不设防的吉利和罗孚便把合同的原本递交到上海市政府,随后便没有了下文。“后来我们才从内部听说,上汽一位高层看到了这份合同的原本,对项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示希望由其完成收购,于是开始了与罗孚的谈判。再之后就有了上汽、南汽竞购罗孚的事件。”该人士回忆,“那个时候,我们与吉利谈判的项目组已经解散,上汽、南汽与罗孚的具体的谈判过程就不太清楚了。”

对于这次流产的并购,李书福不愿意说太多。不过,即使当时的李书福急于成就一些国际合作,却并不盲目。2004年时,印度最大的集团公司塔塔曾来找吉利谈合作,但李书福却对这个财大气粗的集团说“NO”,直言印度的品牌在中国的竞争力不强。塔塔方面当时听了很不高兴,质问李书福,印度怎么了?

李书福说,“印度这个国家当然是好的,但是我们搞商业竞争,要考虑市场销路,要考虑用户是不是会选择这个品牌。”李书福建议塔塔去收购英国品牌后再跟吉利合资。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在福特决定出售捷豹、陆虎的时候,塔塔很积极,出价远远高于吉利,最终收获了捷豹、陆虎。有人戏言,也许正是当时李书福的建议,促成了塔塔后来的决定。

之后,吉利还曾经看上了奔驰旗下的时尚车型SMART,时间大概在2006年初,德国奔驰有一个华裔顾问,传递了一个信息给李书福,希望中国汽车公司能够收购奔驰smart。于是,吉利就瞄上了奔驰smart,专门派人去了奔驰总部,但最终没有谈成。对于这段经历,李书福从来没有说过,也只有其首席财务官尹大庆曾只言片语的提及,但也表示,“我们根本没有对外说过,因为,说了也没人信。”

同年,李书福再尝海外并购,目标是英国锰铜出租车制造公司。这一次,李书福很谨慎的选择成为锰铜的大股东。并在2006年10月,与锰铜成立合营公司,共享技术,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生产锰铜公司经典的出租车出口到欧洲市场并在中国销售。在完成沃尔沃资产交割的同一天,吉利汽车宣布计划增持英国锰铜股份至51%。不久后,外媒报道,中国吉利汽车决定放弃以1400万英镑(2183万美元)获得锰铜公司控股权。

在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前不久,完成了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并购,即对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的并购。

2009年1月初,DSI的一位中国股东主动来到吉利在杭州的总部,提出了一个联合收购计划。这位股东持有DSI公司18%的股份,希望吉利收购剩余部分,事成后按照4:6比例重新分配股份。此前,他找过一些地方政府寻求合作,未果。

吉利表现出浓厚兴趣,繁忙的李书福安排尹大庆专门抽出一天时间与其商谈。此时的吉利已成功自主研发出自动变速器,但仅限于匹配1.8升以下发动机,无法支撑吉利向中级轿车、SUV市场的日益转型,能够匹配2.0升以上发动机的DSI产品整好弥补这一空白。但令吉利为难的是,DSI拥有十几位股东,股权分散,方案很难实现。

转机出现在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之后,DSI准备执行破产程序,审计公司普华永道已经成为它的托管人。自2007年吉利收购英国锰铜公司股份以来,吉利已经逐步积累起国际化经验,意识到对海外交易的迅速判断和决策至关重要。

情人节那天,李书福安排赵福全带领项目办公室来自台湾和英国的两名高级经理立即启程进行实地考察。7天后,吉利大批人马飞抵墨尔本,准备参加普华永道发起的竞标。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烟雾的掩盖下,吉利迅速完成了这项交易。这件事曾轰动一时,工信部曾在4月份专门召开吉利汽车发展经验座谈会,工信部副部长苗圩亲自出席。可以说,这是“国字号”正规军都没有过的待遇。

当时,与以往领导来了先发言,发完言就走不同,这次苗圩的发言被安排在了最后环节。长达一个小时的宣传片中,很多记者对于内容并不感兴趣,开始交谈,但苗圩一直很专注。李书福手里转着酒店提供的铅笔,不时指着屏幕与苗圩低语、微笑。有人猜测,从一个艰难苦求准生证的农民,到被国家认可,李书福当时的心情肯定很复杂。

座谈会结束,苗圩走出会场时,有记者问,中国汽车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苗圩望了一眼李书福回答,要加大自主创新,加大自主品牌的建设,重视节能、环保、安全,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发展道路。

这次并购,被称为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前的全球化首演。一年后,吉利收购DSI一周年董事会在DSI工厂举行,现场值得一提。

“这是小镇十年来最热闹的一次聚会。”在墨尔本的阳光下,2010年5月9日,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奥尔伯里DSI工厂翠绿的草坪变成了集吃喝玩乐一体的嘉年华游乐场,“Welcome to geely吉利欢迎你”条幅旁边,工程师哈维正抱着3岁的小儿子排队等待领吉利车模,妻子艾丽带着大女儿在碰碰车区玩得不亦乐乎。

和哈维一家一样,包括DSI员工、家属在内的700多人很享受这样的久违热闹。

李书福也很享受。几个小时前,收购DSI一周年的董事会上,各种数据报表显示,收购一年来,DSI已经止住亏损。新的董事会成员任命,加大研发投入的决定让每一个董事都信心满满。尤其DSI即将开始的大规模中国投产和新的管理层激励计划已经让那些“外国人”对DSI的未来充满期待。

但这些早就既定好的计划并不是李书福最关注的,收购一年,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文化融合之旅。他更在意这场以“文化融合”为前提,结合中西文化特点精心策划的“吉利日”能否达到预期。

相比2006年收购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BH)23%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全资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DSI是李书福探路全球化的真正开始。与此时李书福进行的更大计划——收购全球知名豪华车沃尔沃汽车相比,这只是一次难得的试水战。

也因此,李书福收购DSI一年考,是吉利全球化的一年考,更是收购沃尔沃大考的首场预演。

作为全球第二大独立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拥有80多年的悠久历史,长期为福特、双龙等企业提供变速器配套服务,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因下游厂家破产和产能萎缩破产,2009年3月,吉利全资收购DSI,并与当年6月15日完成了资产交割。此后,吉利开始着手整合DSI并在国内开始筹建子公司合作生产DSI最新产品。

总经理迈克对于过去一年的发展感慨颇多,其间经历了4速自动变速器工程师流失的事件。“还好,我们的重点是新技术,是6速自动变速器。现在,DSI的生产已经恢复,研发中心注资扩大,而且我们还新开动了一个全新的前驱6速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年产将达到12万辆。”

当然,刚刚召开的董事会更让迈克兴奋。一方面,由于过去一年日常工作主持出色,在此次进行的一周年董事会上,迈克被任命为新的董事会成员。这样一来,DSI的董事会成员变为8人,5个来自中国,3个来自本地。而且,经过一年的运行,吉利此番正式公布了管理层激励制度,“我们干起来更带劲了。”

另一方面,董事会上,DSI未来的发展计划也让迈克觉得“DSI已经重生,并且有了美好的前景。”

实际上,迈克口中“DSI未来发展计划”是李书福为DSI发展开出的两剂药方。DSI本部负责产品研发,除了既有产品的继续生产,给福特、双龙等进行本地配套,保持原有客户需求,新产品亦建立生产线,小批量生产。上述提及的前驱6速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就是最新研发的成果。只是这个12万辆小批量的数据,对于DSI来说这已经是大数目。

在产品研发规划中,目前国际先进的7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也囊括其中。参观了DSI位于墨尔本研发中心的中国机械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曾感慨,“DSI有很强的自动变速器研发能力,一旦吉利继续增加研发投入,未来会有更好的前景。”

另一剂药方来自中国,就像吉利收购沃尔沃带来中国市场的巨大想象力一样,中国更是DSI最具想象力市场。吉利将在国内筹建三个以上的工厂,大规模生产DSI自动变速器。其中包括湘潭、重庆等。目前,吉利在湘潭的工厂已经开工,不久就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湘潭基地将达到30万台DSI自动变速箱的生产能力。其中,重庆工厂选址是根据就进原则,为福特在中国合资车型配套,不久后也会动工。

同样是DSI董事,吉利负责生产的副总裁安聪慧当时便说,2010年底,吉利远景就会最先搭载DSI新型变速器,并在国内上市。尔后包括帝豪、锰铜公司的出租车、SUV、EC8系列,将全面采用DSI新型变速器。最晚明年初就会完成吉利9款车的所有技术匹配。

张小虞认为,自动变速器一直是国内自主品牌的技术难关,能搭载先进自动变速器的车型不多,而且成本很高。通过收购DSI,全系列匹配自动变速器,成本降级,竞争力提升,不仅对吉利有利,同时未来几年年产达到200万辆的吉利本身也是DSI最大的客户,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这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但显然不如文化融合方面让李书福高兴。

站在DSI工厂的草坪上,工程师哈维想到了一年前。一年前,在这里,一百多名员工因为DSI糟糕的状况静坐抗议,今年却在这里享受圣诞节般的“吉利日”。

这正是李书福想要的答案,因为只有中西方文化上实现真正融合,企业才能有更健康的未来。在李书福看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有效的管理,还有文化上的真正融合,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融合后企业发展的活力。

从收购DSI开始,李书福就在尝试在文化上进行融合。吉利并没有派驻大量高管到DSI进行彻底化变革,而是制订大的发展计划和管理机制,让DSI自己发挥潜力。原DSI总经理迈克仍然继续主管DSI日常工作,并聘请了DSI前任总经理Dale出任董事会成员。

为了便于及时了解情况和更深层次的融合,DSI每年召开四次董事会,两次在中国,两次在澳大利亚。两次在中国进行的董事会,除了董事,吉利还尽可能的多邀请一些DSI管理层,到吉利的工厂进行参观,把吉利的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带给DSI。

DSI董事长、吉利负责研发的副总裁赵福全除了早期谈判频繁往来于中国和澳大利亚,只在这次,和上一次既定的在澳洲董事会才来DSI工厂,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助理台湾人杨志雄每月来DSI两周实地工作,向赵福全和DSI分别汇报工作。

在DSI工厂,员工经常看见的就是这位说着一口流利英语,“不务正业”总是喜欢和员工聊天的“外方”。吉利收购沃尔沃签约的报道被杨志雄第一时间放在了公司的日常看板上,这样很多员工都跟着兴奋。

这样的处理让迈克觉得自己很受尊重,为了迎接李书福的到来,他偷偷的做了一个决定,在大家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他跑遍奥尔伯里租来了三辆崭新的沃尔沃S80轿车到机场来接吉利高管。这时候他才发现,奥尔伯里的沃尔沃车并不多。也许,吉利收购了之后会更多吧。

其实,对于这次“吉利日”,包括李书福在内的高管花了很多心思。既有外国人喜欢的嘉年华式吃喝玩乐设施,也有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小孩子们跑到李书福前面开心的跟“狮子”亲密接触,而李书福自己也兴奋的抱起了孩子合影留念。

一个令李书福哭笑不得的场面是,就在DSI工厂厂长带着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李书福、张小虞们参观车间的时候,一个人突然冲进来,拉着李书福的手说,“感谢吉利收购DSI。”李书福一愣,他的脑子里其实都不怎么记得这个人了,而且这句话怎么都有点像是提前安排,给其他人看的。

其实不然,上来说话的是DSI工会主席马丁,而他的话也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这个人口不多的小城里,DSI几乎是大家能安居乐业的根本,经过几次股东变换的动荡,感受过经济危机带来的痛苦,在吉利收购之后,他们感觉到有希望了,希望李书福能像当初承诺的那样,让DSI员工快乐的生活和工作。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真感谢,另一方面也是想在人多的时候给李书福点压力,言外之意是“继续努力”。

当时,看着孩子们拿着吉利车模脱口而出“I love geely(我爱吉利)!”的时候,李书福开怀大笑。旋即便透过工厂的玻璃望向远方。3月30日吉利并购沃尔沃新闻发布会上,无数媒体追问李书福如何进行文化融合的一幕仍让人历历在目。李书福希望再过一年,沃尔沃的员工也能像DSI员工一样快乐的工作和快乐的生活。也包括他和吉利,也能快乐的工作和快乐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