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戏即将上演

好戏即将上演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2003年12月27日,人们期盼已久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的构想从此开始变为现实。南水北调是一项横跨南北的重要水利工程,所经过的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南水北调总干渠全长1267公里,其中河南境内长731公里,约占总长度的百分之六十,纵跨河南省全境。

三、好戏即将上演

让南水北上,沟通南北水路交通,一直是我们祖先的一个梦想,为此他们进行了不懈尝试。数千年来,这种尝试虽有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失败的叹息。今天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的工程的启动,重新燃起了我们这一千年梦想。

古代将南方的水引向北方并加以改造、利用的活动,已经可以看作今天意义上的“南水北调”,只是它主要是以解决运输为目的而开凿的人工运河,也就是“漕运”。“漕运”,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内河水路运送漕米的意思,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也是古代封建政权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形式。

古代中国长期建都于北方,由于都城规模庞大,汇集的人口众多,附近地区所生产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往往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因此,如何把其他地区征收的粮食、物资调运到京城,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如果采用陆路运输,山高路远,地形复杂,长途跋涉,困难重重;加之车运畜驮,每次运输数量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漕运应运而生。

漕运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单次运输数量大,线路固定,不受地形限制,供给稳定可靠。因此,历朝历代都对它非常重视,派官员专门负责管理,组成专门的漕运队伍,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管理制度。如漕运用的船,叫做漕船;漕船载运的粮、米,叫做漕粮、漕米。驾驶漕船的军队和民工,叫做漕军、漕丁和漕夫。明清时期,大运河的漕运十分发达。史载当时的通惠河光是运粮的漕船,每年就有将近两万艘,押运漕船的士兵多达12万人次;连同官府的水师船只和大量的商船,数量多达3万艘。当地老百姓戏称其为“铜帮铁底运粮河”。

而今天的南水北调,是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将南方丰沛的水资源利用运河形式引到干旱的北方,以缓解北方工、农业用水和人们生活用水的紧缺。那么,这一伟大工程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其方案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其实施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1952年10月30日,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的王化云同志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提出了关于引江济黄的设想。这个设想立即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他在听完王化云的汇报后表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从此,拉开了南水北调伟大工程的序幕。

1958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再次提到引江、引汉济黄和引黄济卫的问题,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同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贯彻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指示,会议通过了《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除了各地区进行的规划工作外,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指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即将江、淮、河、汉、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规划”。这是“南水北调”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的正式文件中。

1959年2月,中科院、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要“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的指导方针。

按照计划,水电部抽出有关专家,组成专门科研队伍,对南水北调线路的走向进行调查、选线,并对沿线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等多方面进行了长达近五十年的科学调查和论证。

197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就南水北调问题专门写信给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建议广泛征求意见,完善规划方案,把南水北调工作做得更好。同年10月,水电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南水北调规划工作的通知》。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

1979年12月,水电部正式成立了部属的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

在这一规划的论证过程中,随着我国气候变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许多地方变得更加干旱,许多河流开始断流,这一现象在黄河流域表现得极为明显。尤其是近10年来,黄河河源地区干旱日趋加重,中小型湖、塘干涸,草场大面积退化和荒漠化,多年冻土层出现萎缩。下游地区从1972年到1999年的28年中,有22年出现断流。1997年利津站竟断流226天,断流河段甚至向上延伸到开封附近。

海河流域由于河道长期干涸,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平均每年超采地下水达65亿立方米,20多年来已累计超采900多亿立方米。大量超采的直接后果,造成了地下水位大面积持续下降。如京广铁路、津浦铁路沿线城市附近地下水漏斗不断加深和扩大,现在已基本连成一片,局部地区地下水资源已接近枯竭。水资源过量开发,导致河湖干涸、河口淤积、湿地减少、土地沙化严重,以及地面沉陷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加重。

因此,从1987年开始加快了南水北调的立项工作。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南水北调”列入“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1995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全面论证。

2000年6月5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开始有序展开。2003年12月27日,人们期盼已久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的构想从此开始变为现实。

南水北调是一项横跨南北的重要水利工程,所经过的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在河南境内,中线工程总干渠南起淅川县陶岔的渠首,沿伏牛山南麓前的岗垅与平原相间地带向东北行进,在跨过白河后,穿过江淮分水岭方城县的垭口东八里沟,流入淮河流域。

此后,沿着与焦枝铁路大致平行的方向,经望花亭水库、古石滩水库、澎河水库及几个灌区进入平顶山市。在鲁山县过沙河(北汝河)、颍河进入许昌境内,然后在禹县围绕三峰山南麓和东麓、北麓前行,沿京广铁路西侧进入郑州市。

在新郑县城北,折向东北进入中牟县地界,然后西行经郑州市南郊,再转向西北,经尖岗水库、常庄水库、河王水库等跨越陇海铁路,在荥阳王村乡李村穿越黄河,进入焦作市的温县。

在温县北折向东北,越沁河,跨焦枝铁路,穿过焦作市区,沿太行山东麓进入新乡市。

然后沿京广铁路西侧进入鹤壁、安阳,出河南进入河北境内,然后继续北上,直至京津地区。

南水北调总干渠全长1267公里,其中河南境内长731公里,约占总长度的百分之六十,纵跨河南省全境。所经过的区域,自古就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其所涉及范围广,所占耕地面积特别巨大,牵涉的文物点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所经过的地区为我国西部山区向平原地区过渡地带(即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这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遗址遗存非常丰富。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南召猿人”就在汉水流域的白河上游一带繁衍生息。今天在河南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就达二十余处,以仰韶、裴李岗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更是多达千余处。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河南地区就成了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夏的首都阳城、斟鄩、帝丘、原、老丘等都在河南。商代几次迁都,也大多在河南境内,当时河南成为商的京畿地区。西周时在洛阳设立王城,在河南各地建立了管、蔡、卫、陈、宋等大批封国。春秋时,周朝政治中心从陕西迁到河南,在河南南部有强大的楚国,中部和北部有五霸之一的郑国和晋国,以及宋、卫等国。战国时,韩、楚、魏又鼎立中原。此后,历代在这里或立都或设郡建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河南地下遗址众多,古墓葬群随处可见。

为了更好地配合和支持南水北调这一伟大工程的顺利进行,河南省文物局对总干渠沿线的文物保护工作极为重视,提前两年委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织相关市、县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组成多支联合考察队,对沿线文物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和试发掘。

国家文物局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的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曾多次召开会议,对我们的调查报告进行论证和评审,最终肯定和通过了我们的保护方案,从此在河南地区拉开了热火朝天抢救和保护地下文物工作的大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