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都是弟兄!

我们都是弟兄!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温总理给出了精彩的答案:回族和汉族是弟兄!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固原的各级党委、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把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作为固原社会建设的重大主题,一任接着一任,始终不渝地坚持建设和培育。

固原热词:我们都是弟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民族团结写新篇述评之一

2008年8月16日,天空湛蓝,金风送爽,正是宁夏回族自治区50大庆庆典前夕。日理万机的温家宝总理专程来到宁夏西海固地区看望慰问这里的各族干部群众。总理在固原的行程即将结束时,特意提出要去西吉看看那里的回族群众。

西吉县吉强镇万崖村,回族群众像过节一样激动地将温总理围拢起来。面对身旁的回族乡亲,温总理亲切地说:“我们都是弟兄,回族和汉族是弟兄,领导、干部和群众也是弟兄!”这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朴素亲切的话语,迅速在西海固大地不胫而走,争相传诵,一时间“我们都是弟兄”成了固原的热词。

我们都是弟兄!这既是温总理对固原回汉民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团结奋斗实践中所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精彩总结,又是固原面对未来需要继续巩固和提升这一新型民族关系的殷切寄语。

在祖国60华诞即将到来的喜庆日子,我们情不自禁地思考这样一个话题:固原甲子巨变中居核心地位、最能鼓舞人心、最能决定历史走向的巨变是什么?是经济总量增长了近40倍?是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大变脸?是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空前发展?一位亲历了固原历史巨变的支宁老教师拉着温总理的手激动地说:“总理,固原的发展变化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是的,60年间固原的巨变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但这种种的巨变还只能说是“量变”。那么,“质变”是什么呢?温总理给出了精彩的答案:回族和汉族是弟兄!这才是固原甲子巨变的核心,这也是当今固原的热词。

为什么说固原甲子巨变中居于核心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变化是民族关系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呢?因为民族关系乃是民族地区所有社会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关系。历览固原历史,什么时候这里的民族关系搞得好,那么,这个时期必然是复苏发展的。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介绍过一位在固原生活的先民倮,他牛马多得用谷物颗粒来度量,他富可敌国的全部智慧就是甘愿当戎秦的友好使者。近现代的固原由于清王朝的反动民族政策,这里曾深陷灾难的劫渊。新中国诞生以来,在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光辉政策照耀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固原的回汉各族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共同发展的历史实践中结下了亲如兄弟般的民族情谊。这种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一切发展变化的前提,是一切繁荣发展的最终追求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固原的各级党委、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把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作为固原社会建设的重大主题,一任接着一任,始终不渝地坚持建设和培育。广泛地开展民族平等团结宣传教育,模范地执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不遗余力地推动回汉各民族群众间建立亲密互助、和谐友爱的民族情谊。60年来,回汉各民族群众像爱护自己的手足、自己的眼睛那样呵护民族平等,珍爱民族团结,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利发展、和谐相处、和睦如亲,演绎了无数动人的故事,谱写了“三个离不开”和“两个共同”建设的历史新篇章。今天,固原新型民族关系就像湛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那样惠泽全市150万人民。今天,和谐和睦和顺、平等发展繁荣已经成为六盘山精神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起建设家乡的强大力量。

这弟兄般民族情谊的形成,离不开汉族干部群众兄长般的关怀呵护。冯志远是支援宁夏发展建设的典型,这样的典型在六盘大地上数以万计。几十年来,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族兄弟在西海固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献出了他们的青春年华、智慧力量,乃至宝贵的生命,源源不断地为这里的各族兄弟的发展提供“能量”。没有学问,他们诲人不倦;没有技术,他们手把手教;没有发展资金,他们无偿支援。前段时间,记者的办公室来了一位老人,他异常激动地说,今年的8月17日是陈乃瑜烈士牺牲50周年祭日,希望我们刊发烈士的事迹。陈乃瑜是为固原水利建设殉职的第一位支宁青年知识分子,他牺牲时只有24岁,还没有品尝过爱情的甜蜜,他的忠骨就埋在古雁岭下。

今天固原的民族教育已丝毫不逊于国内的任何地区,倘若要问固原教育的特色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爱!固原教育的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爱的丰碑”。这座丰碑上镌刻了国家哺育固原的史实,镌刻着无数爱心人士的殷殷深情。远的不说,记者从刚刚结束的闽宁协作帮扶会议上了解到,闽宁协作帮扶13年来,八闽儿女仅支援固原教育建设一项累计投资达到数亿元之多。这就是“临财相让”的弟兄般情谊!这种情深水长的民族情谊不仅来自外面,更多来自本区域,大量涌现在我们身边。一个回族妇女叫丁晓莲,她用数十年的时间像母亲哺育孩子那样无私支持资助百余名素昧平生的回汉族青少年求学,她的小院就叫济学苑;固原军分区有位司令员主动访贫问苦和乡村贫困回族群众攀亲戚,他用这种办法悄悄地支助着数名回族孩子上中学上大学。这样的事例太多,不惟教育,不止干部,更多的感人事迹还在群众中。

固原有众多的回汉民族共居村,这些村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团结”。几十年来,这里民族兄弟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佳话层出不穷,这不得不使我们坚信民族团结这棵大树的根须在民间,在那些公道正派的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中,在无数普通回汉民族群众朴素现实的思想感情里。固原多元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有着太多的诱人魅力:在重大的历史变故面前,回汉民族总会以“互助互保”应对剧变、降解灾祸;在和平发展时期,回汉民族、农桑商贩、各具特色、共赢发展;在现实生活里,回汉民族既个性鲜明又天然相融,像性格互补的兄弟俩。在回顾总结60年来固原民族关系所发生的巨变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指出,党的伟大民族政策和改革开放的光辉实践已经实实在在重塑了固原的地域文化精神。这种重塑的地域文化精神的内涵中包括了团结互助、和谐如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温总理所讲的兄弟手足般的民族情谊。

本文要作结了,记者将自治区人民政府赠铸给固原人民的“民族团结宝鼎”上的一段铭文摘录下来,献给读者朋友,让我们共同“维护回汉人民团结安宁,祈祝伟大祖国长治久安”——今我祖国,天翻地覆,广大人民,当家做主,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百业昌隆,环球景慕。五十六个民族,齐创强国大业;一十三亿人口,共奔小康胜境;货殖之利,不遗边隅,交通之便,达于万邦;此种局面,纵文景、开元、康乾,堪于拟耶?

(原载《固原日报》2009年9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