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炎黄二帝巨型雕塑以黄河岸边的黄土山峰为根基,依山为体,用花岗石雕筑而成。周婧雨大声说,“盘古去世后,其身体化为了天地山川草木,炎黄二帝雕塑的设计理念显然也体现了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的思想。”“郑老师,我看到很多书上都说炎帝是神农氏,神农氏就是炎帝,这个炎帝与我们在神农山参观的那个神农氏是一个人吗?”郑老师没有把观点强加给学生。

“我现在知道什么叫‘高山仰止’了!”

昨天拜谒了黄帝陵,又驱车几百公里回到了河南郑州。今天一早,站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的一级广场上,众人几乎以90度的仰角抬头仰视炎黄二帝的山体巨型雕塑,都被震撼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炎黄二帝巨型雕塑以黄河岸边的黄土山峰为根基,依山为体,用花岗石雕筑而成。整个塑像高106米,其中山高51米,像高55米。塑像采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中国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面部轮廓注重写实,明暗清晰,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胸部以下做虚化处理,与山体相连,山人一体,浑然天成,融黄河、黄土、炎黄文化为一体,雄浑、博大,给人以充分的想象艺术空间。

“垂死化身!”周婧雨轻声自语道。

“你说什么?”刘晨没听清楚,就追问周婧雨。

“我说这个雕塑的设计让我想起了‘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垂死化身’的那一段古文。”周婧雨大声说,“盘古去世后,其身体化为了天地山川草木,炎黄二帝雕塑的设计理念显然也体现了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的思想。”

“应该还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刘晨明白过来了。

“郑老师,我看到很多书上都说炎帝是神农氏,神农氏就是炎帝,这个炎帝与我们在神农山参观的那个神农氏是一个人吗?”赵蕾望着两尊塑像有些疑惑。

“这是一个学术界争论了很长时间的问题。”郑老师解释道,“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这一派算是主流派,很多书上都是这么介绍的;而另一派则认为尝百草的神农氏和炎黄二帝的炎帝不是一个人。”

“郑老师,您认可哪一种观点呢?”刘晨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我倒有自己的一点看法。”郑老师把挑战学术界的主流的勇气拿了出来,“《史记·五帝本纪》里提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就是说黄帝崛起的时候,恰好神农氏‘世衰’。这句话里头,这个世代的‘世’,可能就是说明神农氏本来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族,或者部落首领的世代相袭的统治。也就是说,原本是神农氏的部落统治,到了黄帝时代,由神农氏部落首领统治的局面已经开始衰落了,于是黄帝领导的部落趁势而起。”

“那就是说,尝百草的神农氏有可能是神农部族的开创者,或者是某一时期的领导者,而炎帝是神农部族最后的一位首领,由于部族衰落,就与崛起的黄帝部族融合,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炎黄二帝’。”

“我也是分析了学者们的论述后,感觉这样说起来比较顺理成章,符合逻辑,也比较好理解。当然,这不是定论,只是我的看法,同学们还可以去分析和讨论。”郑老师没有把观点强加给学生。

大家再抬头细看,西侧的炎帝是一位纯朴的长者形象,额头那两道浅浅的皱纹,蕴藏着的是作为农业之神的神农氏的勤劳质朴的气质;东侧的黄帝则盛年英武,锐气勃发,沉思中显出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具有政治家、军事家的风范。

“既然炎帝与黄帝本是两个不同的部族,那他们又是怎么走到一起了呢?”李毅诚问道。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郑老师引经据典解释,“就是说,原来是由神农氏统治各部落,后来,神农部落衰败了,其他的部落不再听从号令,而神农部落又无法征讨。”

“这时候,崛起的黄帝部落就在征战中强大了起来。”姚老师补充说明,“《史记》记载:‘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当然,代表神农氏的炎帝刚开始并没有与黄帝部落融合在一起,而是经过了多次战争之后才融合的。《史记》记载,黄帝‘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炎黄融合之后,是不是就有‘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的事情了?”刘晨还记得孙中山的题词。

“是的,《史记》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姚老师用史料证明。

“就是在这个‘涿鹿之战’中用到‘指南车’的吧!”张翔插了一句。

“是的,传说在‘涿鹿之战’中大雾弥漫,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于是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引领军队从迷雾中冲出来,打败了蚩尤。”姚老师引申开来,“打败蚩尤之后,黄帝基本上取得了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统治。以后,经过进一步的融合,逐步形成了以炎帝和黄帝部族为主的中华民族。”

“大家来看这些浮雕族群。”郑老师指引着大家观看沿着一级广场的东、西和北三面斜坡上雕刻的我国56个民族吉祥物图案和简单文字介绍的浮雕族群。

“各个民族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流动迁徙,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认为自己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姚老师的抒情性讲解增加了大家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经过黄帝时代的努力,农耕文明的基础正式奠定了,以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文明。”郑老师高屋建瓴地总结道,“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族在黄河流域数千年的相继耕耘,结束了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社会,并通过父系氏族过渡,建立了中原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雏形’,成为‘家天下’到来之前‘国家’的过渡形式。可以这样说,就中国古老文明的形成过程来看,伏羲氏是古老文明的预言者和先驱,后经神农氏的大发展,到黄帝时,文明诞生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均已具备了,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开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