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道”之“老人道”

“家道”之“老人道”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道”是根据我国近代著名农民思想家、教育家王凤仪先生以及释仁焕法师的思想精华整理而成,在网络上颇有影响。“家道”的关键是“守住本分”和“扮演好不同的家庭角色”。“家庭角色不同,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家道”是根据我国近代著名农民思想家、教育家王凤仪先生以及释仁焕法师的思想精华整理而成,在网络上颇有影响。“家道”的关键是“守住本分”和“扮演好不同的家庭角色”。“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家庭角色不同,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为此,“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老人道”就是要扮演好老人的家庭角色,守住老人的本分。具体包括:

第一,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为根。“德”是担当一家的过,和平一家的过。

第二,老人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缘起一定互相看好处,还得要兜满家。

第三,“福德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第四,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第五,不要管闲事,不要过多牵挂子孙,“儿孙自有儿孙福”。

第六,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摆老资格。

第七,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

第八,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第九,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第十,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德。

第十一,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第十二,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第十三,老人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强,福报是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子孙比你强,说明你有德,否则就是无德。

第十四,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第十五,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如果老人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

第十六,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王凤仪先生的曾孙女王元五老师根据王凤仪先生的思想,专门讲过“如何做老人”的问题。“做老人的应该如何做呢?王凤仪老先生说:‘老人性如灰,家事一旁推。’我们做老人的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家事一旁推?如果我们老人管得太多,儿女对我们有意见。两个老人如果不能够安逸地享受晚年,对我们的下一代儿孙也非常不好。老人管得太多,就跟你自己的儿子发生冲突。”有一个例子:“一位老人得了肺癌,王元五老师就去问她:‘你家里有儿子吗?’老人说:‘有。’她说:‘你跟儿子一起过吗?’老人说:‘一起过。’王老师说:‘你跟儿子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老人说:‘有。’‘一件什么样的事?’老人说:‘因为孙子。’农村有这么一句俗话:‘幺儿子、头孙子,是老太太的命根子。’这个大孙子是老太太的命根子,可是他自己也有父母啊。父母要想去教育这个孩子,孩子做得不对父母要教育,甚至要动手打。可是老人心里非常不愉快,她想这是我的孙子,你不可以打。可是这个孙子的父母,就会说他是我的儿子,他不好我就要管。家庭就出现了矛盾,这个老人就因为儿子打孙子,把自己气成这个样子,她被气病住进医院,整个家庭乱了套。这就是这个老人不会做,因为孩子虽然是你孙子,但他还是你儿子的儿子,作为父亲管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呀。如果因为你觉得他是你孙子,他的父亲就不可以管;如果我们老人都是这样溺爱,一旦我们撒手而去,他的父亲怎样去教导他的儿子呢?正因为我们老人没想过,所以只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护孙子;因为你儿子的所作所为,你很生气,就产生了自己身体的疾病。王老师说:‘你现在住在医院,你还能管你儿子和你孙子的事情吗?’老人说:‘管不了。’‘你要是闭上眼睛去了呢?你的儿子如果打你的孙子你知道吗?’所以作为老人,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把我们的孩子带大了,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你的孙子是你儿子的事,他们应该教育他的孩子长大成人,为社会多做贡献。”

王元五老师说:“作为老太太,老人要想得很清楚。有一首诗是这样说的:‘老年温和性如灰,家务皆宜推;引导子女入正轨,清闲乐庭帷;养心性,讲道德,莫说是和非;无忧无虑笑嘻嘻,人称老福贵。’所以到老年的时候,要能做到性如灰。灰是什么?灰是过了火的木头;到了成灰以后,它不冰人,也不烫人,因为灰中没有火。我们老人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可能真的是很有福气。我看了那么多有福气的老人,在外面颐养天年,什么事都不管,身体很好。”还有这样一个例子:“在沈阳有一位97岁的老人,她从来不管她儿子、孙子的事,做活看书,不戴眼镜,拿起书来就能念。王老师说,这位老人,她对教育孩子非常有一套。她的儿子是个局长,现在也住在敬老院里,退休后在敬老院里伺候97岁的母亲,打饭洗脚,他做到了《弟子规》里说的‘早省晚定’。王老师问她儿子:‘你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年轻的时候工作忙,没有照顾好自己的母亲,我现在虽然也是老人了,但是我堂上有97岁的母亲。我虽然是满头白发,我每天一定要早起给母亲做早餐,晚上给母亲洗脚,她睡觉以后,我才可以睡觉,补偿我年轻没有做到的事情。’古人说:‘竭忠尽孝谓之人,万物一体谓之仁。’所以他说:‘我要补上我亏欠的这个孝道。’这位老人思维敏捷,说话有层次,非常清楚。这样的一位老人,才是一个有德行的老人,儿子媳妇的事一概不管。因为她年轻的时候,就在这个敬老院里服务,从来不拿钱,而且她把自己的财产全部拿到这个敬老院;不管是她的儿子还是孙子给她送来的所有一切供养她的东西,全部拿到这个敬老院,大家分着吃。所以她活到97岁还非常聪慧,她的儿孙们都非常好。这样的老人真正做到‘老人性如灰,家事皆宜推’,颐养天年,这样的老人是家里的老福星。王凤仪老先生说:‘老了以后是家里的福星。’她能做到这样,她的德行才能庇佑子孙。所以她的孙子也好,她的重孙子也好,都很不错。我们老年人要知道自己是老人,不该说的事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养护好自己,好让下一代有自己的能量和才干,让他们去实践,增长他们的知识、能力、才干,这样才可以算是一个明白的老人。”

王元五老师说:“讲完了老太太,还有老爷子。这个老爷子应该如何做?老爷子也得当得明白,不要一天到晚耍威风。”王元五老师说:“她的太爷有一个学生,姓朱,因为家里人都很怕他,如果他不在家,儿孙满堂嘻嘻哈哈,听到他进门,鸦雀无声,都藏了起来。他不知道为什么就去问王凤仪老师,他说‘儿孙看到我就好像跟看到瘟神一样’。王凤仪老师说:‘那你就是一个瘟神嘛,把人都吓跑了。’他说:‘那我应该怎么做呢?’王凤仪老师说:‘你要明白老爷子道,你要很和蔼,买些糖果,儿孙们都跑开的时候,你要告诉他们,爷爷现在明白了,会当老爷子了,爷爷买糖给你们吃,你们都回到爷爷身边来。’儿孙发现了爷爷的改变,自然会到他的身边,有话跟他讲,有事跟他说,他才能够颐养天年,有了自己的伦常之乐。如果我们做不到这点,别人见了我们老人就跟看到瘟神一样,儿孙不能身心舒畅地去工作和学习,对他们都有很大的影响。王元五老师说:‘老爷子有老爷子之道,要按照老爷子道去行。一个家庭如果能够按照各道而行,我们的家庭是和睦的,我们的子孙是兴旺的,孩子们的事业是发达的,家和则万事兴。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很好地明白每个人在家庭当中是哪个位置,找到自己的道,并按道而行,不可以越轨,越轨就出问题了。’”

刘有生(刘善人)也根据王凤仪先生的思想,讲过“老人道”。“儿女确实要孝顺,不过你也得会当老人。各人有各人的道,老人也有老人的道。你要不会当老人,当儿女的想尽孝都难。人到晚年,就如同到了冬季。‘冬主藏’,这是天时,老人应顺应天时。怎么个顺应法呢?就是要学会养藏。《易学》里有这么句话:‘洗心退藏于密。’年老了,我们从工作的岗位上退下来,不管工人也好、干部也好,都叫退休。退休,即‘退修’,国家给我们起了这个名,这就是我们的天命。这个天命让我们干什么呢?让我们退下来修。修什么呢?修性,修命,修不足的地方,修身上那些毛病。年轻的时候风风火火,在外面忙于事业,很多人都没有顾到自己,现在老了,该歇下来虑一虑自己,该藏起来了,该要悟道啦。”

刘有生说:“老人性如灰,能受屈,能吃亏。心怀全家好,省是又省非。年迈交冬季,家政一旁推。无事笑微微,保养性天魁。慈祥能纳福,福星照光辉。这是我们老年人应该做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推开,顺其自然。把满家人的不是都兜起来,家庭闹纠纷了,老人要说:‘小的们别争了,这都怨我啊。’老人若能这样,小辈自然就不争了。”但是,“很多老人做不到这一点,炉中灰有火,甚至还死灰复燃。尤其有些老太太,火焰埋小灰,劳劳心不舍,事事显能威。又想掌家政,又想管是非。你说说,遇到这样的老人,儿女的孝道怎么尽呢?有什么事情,老人都跟着乱掺和。叨叨叨,叨叨叨,嘴里沫子起多高!儿女不听她的吧,她是老人。听她的吧,她总拿那个老脑瓜衡量新事物,跟不上新时代。年轻人说:‘您老了,跟不上现在的形势啦,就别管了。’她不行,还非管不可。儿女不听她的,她就来火,到处狂轰滥炸,又放炮又扔炸弹的,成了‘飞机老太太’、‘大炮老太太’。为什么这样说呢?她到姑娘家里,呜嗷喊叫地造一通,人家不听她的,把她气够戗,她也把人家气够戗。在姑娘家炸冒烟了,撂下跑了。到儿子家,又喊一通又炸一通,把儿子一家整生气,又跑了。这不是‘飞机老太太’、‘大炮老太太’吗?这样的老人不对,会克儿女。儿女最怕老人克。儿女孝不孝你别管,那是他们的问题。当老人的只管尽自己的慈道,其他的一概不管”。那老人该怎么办呢?刘有生说:“家事别管,做什么就吃什么,买什么就穿什么,得空哄哄孙子。领孙子玩儿,那多好啊!往内观,观自在。专观我这老太太、老爷子会不会当。真老太太、真老爷子都不管闲事。王凤仪先生常说,他那个时代老爷子都乐意管事,老早就起来,拿个棍子在炕沿上敲,喊年轻人起来,谁不起来就骂谁。管有什么用呢?你不知止,儿女不能进,必须要止住。有山靠山,无山独立。你要总是操心费力的,当儿女的就不往前进,养成一个坏的习惯,就不会过日子了。人不能老在世上,老人走了,儿女还得活着。有这么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别给儿孙当马牛。’这句话是八仙之中的铁拐李说的。铁拐李当年儿女很多,家庭贫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怎么办呢?想办法偷点儿去吧。过去不讲挖窟窿吗,他就往大户有钱的人家去挖。窟窿挖透了,铁拐李心想:我先把葫芦伸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动静,若没动静,我再钻进去不迟。于是把一个葫芦小心翼翼地往里面伸,只听得里面“咔嚓”一声,把葫芦头给砍下来了。铁拐李吓得魂飞魄散,拽着葫芦撒腿就跑。这一气没回家,直接上山出家了。40年后他得了道,回家一看,发现家人也没饿死,儿女还都活得好好的。感慨之下,铁拐李作了一首诗:‘40年前我去偷,被人砍坏葫芦头。儿孙自有儿孙福,别给儿孙当马牛。’”

刘有生说,不要专制儿女的婚事。“很多老人都对儿女有一种要求,特别是在儿女的婚事上。有些父母不同意孩子的婚事,孩子因此得了心理病、忧郁症,甚至精神分裂症。我碰到不少这样的孩子,父母还认为是儿女不听话、儿女狠心。我说:‘你错了!你以为儿子是你的固定资产吗?不对,那是国家的财富,是人民的财富,不过暂时让你保护而已。就像钱财一样,钱财是谁的?是老天的,只是暂时存放在你那里。若会用(为众人谋福祉),永久是你的;不会用(只知个人享用),老天立马要收回去。人也是一样,你用不好,一场疾病死了,就收走啦。到时候你又哭又嚎的,搬石头砸天都够不着,所以人得想开些。’”有一个例子:“有这么一个女孩,得了精神病,一阵糊涂,一阵明白。她妈妈领着去找我,我就问她:‘你一个20岁的小姑娘怎么得这个病呢?’她说:‘我也不知道。’我说:‘你恨一个人,知道不?’她说:‘那我知道。’我说:‘你恨谁呢?’她往她妈一指:‘我就恨她。’我说:‘你怎么恨妈妈呢?’她说:‘我能不恨她吗?我处的对象让她给我整黄了。’你看看,就因为一桩婚事,把孩子整成精神病了。所以说,儿女的婚事父母别专制。父母看着不合适,可以把建议告诉孩子,但千万别强行拆散。我进一步问她:‘妈妈怎么给你弄黄的?’她说:‘我俩都约好了,我是非他不嫁,他是非我不娶,谁也不许违约,之后我就去大兴安岭了。等我到了大兴安岭,我妈就跟他说,我已经在那儿找了对象,都结婚了。他一气之下,就找了别人。等我回来,人家都结完婚了。我去问他,他却回答:你妈说你结婚了,你坑我。所以我就恨我妈了!’我说:‘你别恨你妈,你妈吃的咸盐比你吃的米还多,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见识短,你妈见识长。你妈还是为了你,别恨你妈了。’我这么一说,她愣了半天,然后开口说:‘对啊,您说得有道理,哪个妈妈不疼儿女?都想把儿女送个好地方。’我说:‘你要明白这个理,就不应再恨了。’她说:‘那我恨错了。’说完,给她妈行了个礼,说:‘妈,我错了,是我不对。’认错之后,她的病也渐渐地好了。”

刘有生还说:“有一些情况正好相反,因为儿女在婚事上不听从自己的安排,父母自己生气得病。我在黑龙江省赵光县碰到一个男的,37岁,得的是胰腺癌。我就问他:‘你跟谁生这么大气?’他说:‘跟我女儿。’我说:‘你怎么跟孩子生这么大气呢?’他说:‘姑娘找了个对象,我不同意,可姑娘硬要嫁他,跟他走了。把我气得够戗,就得了这场病。’一个月以后,这位父亲就去世了。大家看看,多么可惜啊。对于儿女的婚事,千万不要专制,更不要强行拆散,否则对父母、对子女,都没有好处。”

【注释】

[1]节选自百度文库“家道”(根据王凤仪和释仁焕的思想整理而成)。

[2]节选自王元五,《家和万事兴:幸福家庭讲座》,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

[3]节选自刘有生,《让阳光自然播洒:刘有生演讲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