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湖卫士的情怀

沙湖卫士的情怀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3月26日凌晨3时零8分,宁夏沙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区的报复爆炸杀人案。公司纪委书记邓存明家住宅房西侧房屋顶被炸开了一个1米见方的大洞。1987年10月,前进农场党委的一纸任命,将邓存明推上了农场派出所所长的岗位。邓存明也与盗窃分子较上了劲。案发后,当地市县公安机关抽人组成专案组,全力展开侦查。他立即召开会议,对案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果断决定立案调查。

初识邓存明是在媒体上。

2000年3月26日凌晨3时零8分,宁夏沙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区的报复爆炸杀人案。公司纪委书记邓存明家住宅房西侧房屋顶被炸开了一个1米见方的大洞。

面对屋里满地的尘土,呛人的硝烟,另两个未爆炸的炸药包;面对因受惊吓而心脏病发作的妻子,千里外八旬老父老母一天几次的殷殷叮嘱和前一天下午因赴银川上班而幸免于难的女儿的哽咽不已的劝慰;面对全公司1万多名群众的关注、领导的关怀和别有用心的人的冷嘲热讽。邓存明,这位在沙湖这片土地上站过8年讲台,干过10年公安,现已任纪委书记4年的耿直汉子,毅然走上了案发下午全厂职工大会的主席台:“想用爆炸手段阻止我干好工作,那是痴心妄想。该干什么,我还得干好什么!”

是谁,因为什么,必欲将他置于死地?

怎样的一个人,什么样的经历,铸就了他如此率真刚直的性格;怎样的精神支柱,使他在这样强烈的精神打击面前,矢志不移,不改初衷,决心在纪检监察这个岗位上继续奋斗、献身。

数月之后,当我走入他的工作、生活,看他爽快干练地处理公务,听他细道公安工作的艰辛,纪检监察工作的甘苦,访群众、领导、同事对他的评述,一种领悟豁然在胸:人活着就要有一种精神,一种工作干不好誓不罢休的精神,一种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一种自觉将自己的前途、利益融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中,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敢于“较真”、甘于奉献的精神。

凭着这种精神,邓存明同志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原则,务实求真,将自己的年华、热血无私地奉献给了沙湖这片土地,奉献给了沙湖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1979年,年已26岁的邓存明,告别家乡,北上塞外,把根扎在了当时还荒凉空旷的沙湖侧畔,到当时的前进农场中学干起了教育工作。

凭着“文革”前打下的文化底子,凭着年轻人的满腔热情,邓存明严格要求,勤奋耕耘,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先后多次受到宁夏农垦系统、区教育系统的表彰奖励。特别是在任学校政教主任后,他大胆管理,认真负责,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87年10月,前进农场(现沙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的一纸任命,将邓存明推上了农场派出所所长的岗位。

80年代末期的前进农场,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治安形势相当严峻。刑事案件每年发案百余起,治安案件几乎天天发生,严重干扰辖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意见极大。

邓存明到任后,带领全所干警,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没日没夜地坚守在岗位上,从速查处了一批刑事、治安案件,处理了一批犯罪分子。仅用3年的时间,一举扭转了前进农场的治安形势,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确保了一方的安宁。

1988年冬天,前进农场派出所不断接到群众自行车丢失的报案。派出所干警多次深入现场进行了调查,但一直未能找到线索。盗窃分子也好像故意要与干警对着干,你这边查,他那边照偷。“我就不信这个邪!”邓存明也与盗窃分子较上了劲。连续十几个晚上,冒着零下20多度严寒,蹲坑守候,硬是人赃俱获,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原来,这一时期丢失的自行车都是一个外号叫“钢板”的当地青年所为。每天凌晨3点左右,都有一趟火车经过西大滩,犯罪分子正是借着火车驶过时的“隆隆”声,入院撬门,频频得手。

熟悉这一时期邓存明工作的人,还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

1989年11月,前进农场派出所辖区发生了宁夏第一起入室抢劫案,4名蒙面歹徒趁着夜色持刀闯进前进农场某队一胡姓屠户家,抢走现金3000余元。案发后,当地市县公安机关抽人组成专案组,全力展开侦查。但因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凶残、隐蔽,破案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又是邓存明另辟蹊径,抓准农场中学学生多,活动时间、场所受限制较少这一特点,深入学校、班级,询问学生200多名,最后终于从一学生的陈述中得到线索,快速破获了这起在当地备受关注的大案。农场派出所也因此被宁夏公安厅荣记三等功。

前进农场的干部群众大都是50年代的军垦战士。几十年的共同生产、生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用一句形象的比喻就是“拽一拽左边的耳朵,右边的腮帮就会动”。打击处理一个违法犯罪分子,就会得罪十个,甚至几十个人。但如果仅仅是因为怕得罪个别人,就放弃自己的责任,这不是邓存明的性格。

从干上公安工作起,就有人不断地变换各种手段,恐吓他、威胁他,但把党和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邓存明,仍一如既往,满腔热情地奋斗在岗位上。

1997年11月,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党委任命邓存明同志为沙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纪委书记。

听到这个消息,同学、朋友、亲戚纷纷前来劝阻:“当今搞纪检工作是最得罪人的,别人都绕道走,你却要迎着上,弄不好要吃大亏。还是找组织谈一谈,换个工作吧。”

一向任劳任怨,全力支持丈夫工作的妻子也说起了埋怨的话:“你干公安工作10年,得罪了社会上多少人,现在又要去得罪干部、领导,你到底图个啥啊!”

听着妻子的抱怨,老邓也陷入了沉思:是啊,在一般人的眼中,干纪检工作就是在得罪人。但工作总得有人干,见难而退,这不是党员的表现。最后他还是挑起了这副重担。

1998年3月,他任纪委书记不久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公司加工厂原主要领导有严重的经济问题。他立即召开会议,对案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果断决定立案调查。

原加工厂领导李某得悉这一消息后,到处扬言:“纪委搞错了案,是别人在诬陷我,纪委要给我恢复名誉。”一时间,传言四起,人心惶惶。办案人员也大感为难。

“怕什么,怕得罪人,还要我们纪检干部干什么!”顶着压力,邓存明一边组织办案人员详查累积了几年的会计凭证,一边派人到银川、内蒙古等地调查取证。

李某看硬的没吓住邓存明,又玩起了软的,动员一拨拨人前来说情。对于说情者,邓存明态度温和地做起了工作:“这么大的一个案子,多少老百姓在盯着,不查个水落石出,我怎么向群众交代。”

经过艰难地取证,终于查清了李某伙同其他3名领导私分公款1.6万元、乱发补助1.4万元、挪用公款21万余元、公款私借他人6万元,共计30余万元的严重违法违纪事实,追回了全部赃款,为公司挽回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1999年,又一件棘手的案子摆在了邓存明面前。

这年6月,邓存明带领纪委、监察审计部门的人员按规定对公司下属的供销公司经理进行离任审计。

审计中,他发现该公司自1995年以来,经过多次改制,领导及会计已换了三任,库房也进行了3次移交,但每次移交都只是按账面数字移交了事。

库房中几百万元的资产有无损失?5年来几易人手的会计账目是否真实、明晰?邓存明决心搞个清清楚楚。

工作人员刚一进厂开始查账,各种嘲讽责难就纷至沓来。

“老邓啊,你真是吃饱了撑的,这都是前几任领导的事,你找那个麻烦干啥!”

“查供销公司的库房,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一听这话,邓存明更是认了真:“不管是谁手中的事,经手的都是国家的财产,老百姓的血汗,我就是要弄他个清楚,给离任者一个公正,给接任者一个明明白白的家底。”

在他的坚持下,审计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对库房及账目进行了详细地盘点审核,不辞辛苦,多次赴银川、贺兰、平罗等地,跑遍了与供销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十几个单位,一一对清了账目。

审计中,他们还发现了供销公司库房保管员伙同他人多次将库房中的农药“禾大壮”掺假销售,获利8万元的问题;原农业公司副经理、会计制作假账,虚报冒领,将价值3.9万余元化肥、农药报损,后又将其售出,获利1万余元的问题。几年来供销公司库房管理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扭转,有关违纪人员受到了处理,公司的管理从此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查处案件,需要有不畏私情,不怕得罪人的勇气,更需要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能力。

1998年7月,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多次接到举报,揭露局下属单位农垦商贸公司经理周某的经济问题。农垦局党委、纪委决定抽调邓存明同志查办此案。

接手案件后的邓存明,靠着在公安战线上的办案经验和实践,先从关键处入手,仅用一周时间,就查清了周某利用公房抵押贷款、自填发票、自签报销的事实,为彻底查清案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后,他带领办案人员,内查外调,巩固证据,查清了周某利用职权,贪污及非法所得22万余元的严重违法违纪事实,追回全部款项,周某得到了应得的党纪政纪处分。

1999年10月6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邓存明刚进家门,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

邓存明拿起电话,电话里传来了宁夏农垦局领导焦急的声音:“老邓吗?刚刚得到消息,沙湖旅游公司旅游部经理夏某等人与深圳有关人员联手,盗印、倒卖沙湖门票和船票,要赶快组织力量查处。”

案情就是命令。放下电话,邓存明顾不上吃饭,拿起衣服,摸着黑向办公室赶去。

要破案,就得分秒必争,如果拖延,犯罪分子一旦觉察,销毁证据,案件就很难查处。

从接到电话,到征求党委意见,组织人员展开初查,邓存明仅用了不到1个小时,紧接着,他就对已被召到纪委的夏某进行政策攻心。凌晨3点,夏某与沙湖门票售票员杨某、银川糖厂职工王某、深圳无业人员任某相互勾结,盗印沙湖快艇套票及大船套票7万张、私刻公章交予杨某使用、售出3万张的犯罪事实全部查清,并连夜从夏某家中查处20余万元的存折1张及部分现金,创造了一个当天立案,当天查处,当天移交司法机关的奇迹,打了一个漂亮仗,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邓存明是一个有心人。较高的政治、政策觉悟使他深知,查处案件,处理违纪人员,只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个方面,教育、保护广大党员干部,防微杜渐,使他们不犯错误、少犯错误,才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在教育上下功夫,在创新、完善制度上做文章。

1997年前后,受当时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公司成立了26个分公司,分公司拥有独立财务收支权。一时间,公司各自为政,各公司主要领导都有发票签批报销权,乱收乱支现象严重,吃吃喝喝成风,非生产性开支大增,公司一年的招待费用竟超过了百万。

对此,有人认为,放权于企业,搞单独经济核算,符合中央的有关精神。有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企业要搞活,吃点喝点虽然不合理,但也情有可原。但邓存明同志却坚持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要把经济纳入有效、有序的轨道,搞市场经济不能糟蹋老百姓的血汗。经过深思熟虑,他向公司党委提出了搞会计委派制、财务报账制的建议。

此议一出,犹如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面,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一部分基层干部认为会计委派制、财务报账制限制了他们的权力,触及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对邓存明的提议多有非议,说他这是在出风头。但邓存明却有他的主见:搞会计委派制、财务报账制的确会伤及一些人的利益,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却受到了保护,也减少了干部犯错误的机会。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率先在宁夏农垦系统实行了会计委派制、财务报账制,确保了公司经济活动沿着正确、正常的轨道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他又组织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对公司下属26个公司的招待费、租车费、办公费、差旅费、电话费等进行了全面审计,并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起草了《宁夏沙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加强招待费、交通费、差旅费、电话费及办公费的管理规定》,明确了责任,制定了奖罚措施。

事实证明,邓存明提出的会计委派制、财务报账制既有一定的超前性,也符合中央的精神。对“五费”的审计监督,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收到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1998年,全公司仅招待费一项就比1997年下降了24万元,1999年又比上年减少了2万余元。

1999年,公司改制后,一大批中青年干部被充实到了领导岗位,这些年轻人有胆识,有魄力,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法制观念、廉政观念淡薄,什么钱都敢花,什么饭都敢吃。针对这种现状,邓存明利用农闲时间,多次举办党员干部廉政学习班,开展党风、党纪及普法教育,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教育劝导年轻干部正确看待自己、别人,正确看待名、权、利,正确运用好手中的权力。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司广大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和廉政自律意识,为公司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也存在着个别违法违纪分子可以利用的漏洞。邓存明同志清醒地意识到,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监察审计工作,拓宽新的领域势在必行。几年来,他带领公司纪检、监察审计部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使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转向以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由事后审计为主逐步向事后、事中、事前相结合过渡,广泛开展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工程预决算审计、合同审计、内部控制评审调查等。纪检、监察审计已触及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

3年来,共完成审计项目21个,审计金额7千万余元,查处违纪金额139万元,查出万元以上大案3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件4人。

厂务公开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为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邓存明同志倡导创刊了两月一期的《沙湖厂务公开简报》,期印1700余份,下发基层各单位及员工代表,将公司的重大决策、工程建设、物资购销、非生产性支出、公司领导的“五项”费用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予以公开,增强了厂务公开工作的实效。宁夏农垦局纪委、局工会已发文农垦系统,肯定和推广了他们的经验与做法。

纪检、监察审计工作,重点是查案。不查案就无为、无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查案中善于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创新、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使更多的人不犯错误,少犯错误,从而使国家的财产、人民的利益少受损失。辛苦我一个,保护的则是更多的干部、群众的利益,这是邓存明同志干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在动力。

打铁还得自身硬。自身端正,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也是邓存明同志常说的一句话。

1998年年初,公司在沙湖旅游区建起了一批营业房。公司领导多次找他、劝他:“你家生活困难,给你解决两间房子,可以租出去,每年能有好几千元的收入。”邓存明同志最后还是婉言谢绝了。有人在背后说他是傻子,但他却说:“我干的就是纪检工作,怎么还能要这样的房子呢。”

在查办沙湖旅游公司经理夏某盗印沙湖门票案时,有人将电话打到了办公室,声称只要邓存明高抬贵手,就立马送来6万元现金,邓存明坚决地拒绝了。

2001年夏季的一天晚上,正代理公司镇朔湖民事诉讼案的邓存明刚一进家门,就发现一个黑色的提包放在桌子上。

原来,晚饭前家中来了一个小伙子,说是已跟邓存明说好了,先把这个提包放下,过会再来取。

打开一看,是整整2万元钱。邓存明立即判断出了来人是谁。

“某某吗?你赶快来我家把钱拿走,不然的话,我明天就将钱拿到职代会去。”放下包,邓存明立即拨通了某某的电话。

听邓存明这么一说,电话那头的人也急了,说出来的话就很难听:“你都被炸了一次,还这么不开窍,索赔是公司出钱,与你有什么相干,多给点有什么了不起!”

邓存明一听也来了火:“我是挨了炸,但也不能要你的钱。2万块钱就想买我的人格、党性,办不到!”

最终,小伙子还是老老实实把钱拿了回去。

无私才无畏。“不义之财不可贪”,干纪检工作就要耐得住清贫,这是邓存明同志坚持的信条。正是坚守着这样的信条,在工作中,邓存明同志才能不徇私情,不枉法纪,堂堂正正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坚持原则。这一点,在沙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邓存明是出了名的。

1998年初春,公司主要领导拍板决定投资30多万元,开挖一条排水沟。只有邓存明一个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有理有据地说明,开挖这条排水沟违背了自然规律。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是正确的。

大武口建材厂是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下属中型企业,现有职工、家属1700余人。多年来,由于产品结构单一、设备老化、离退休职工多、社会负担重、管理混乱等因素,工厂无法开工,工人生活困难,不断发生工人集体到自治区有关部门上访事件。迫于压力,农垦局党委决定该厂依法破产。还是邓存明,第一个站出来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客观地分析了建材厂人员、设备、产品情况,认为只要步骤稳妥,方法得当,资金到位,建材厂还有救活的可能。邓存明的建议对农垦局党委改变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00年6月,宁夏农垦局党委决定由沙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大武口建材厂,邓存明同志担任兼并小组常务副组长。在兼并审计过程中,不断有人反映该厂前任党委书记和办公室主任有经济问题。情况查实后,邓存明与其他领导商量,决定免去办公室主任张某的职务,并让前任党委书记停职检查。

张某是邓存明嫂子的妹妹,父亲又是邓存明的老上级。决定还未做出,张某的父亲就登门说起了情,邓存明的嫂子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找上了门。面对此情,邓存明始终未动摇:“你们可以说我六亲不认,但张某的问题明摆着。职工看见她还待在那个位子就冒火,不免她的职行吗?”

有许多人私下和他开玩笑:“老邓啊,你可快成了消防队员。”邓存明却说:“我是个党员,组织需要我去哪里,我就要在哪里把工作干好。”

1994年,公司职工陈武生从公司建工队手中承揽了沙湖上曲桥的建造工程。由于设计及施工等多种原因,曲桥建成不久就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公司拒付陈某30万余元工程款。为此,陈某一直吵闹不停,要求公司付清工程款,干扰了公司的办公秩序。公司党委决定让邓存明来处理此事。

邓存明接手这件事后,不厌其烦,费尽周折将设计方、发包方、施工方找到了一起,反复说服,澄清了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圆满地解决了这个困扰公司几年的难题。

1998年3月,宁夏农垦局决定让邓存明兼任局清欠办公室主任。受命后,邓存明合理安排时间,深入局属各单位调查了解债权债务情况。几年来,经他多方奔走,为农垦局清回现金实物1.4亿元。在他的督促下,局属各农场也成立了清欠机构,共清回现金及实物380万余元。

2000年6月,宁夏农垦局党委将沙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大武口建材厂的重任放在了邓存明同志的肩上。

乍一听到这件事,邓存明心里也有想法:我一直干的是纪检监察工作,现在怎么又让我去搞经济?

个别人也有怨言:“老邓这人,怎么手伸得越来越长。”

“不会,我可以学,服输撂挑子,不是我的作为。”通知刚到,6月30日他就带领兼并小组开始了工作。

进厂后,邓存明先从症结处下手,大刀阔斧地整顿领导班子,精简机关管理人员50%,将他们充实到生产一线,制定生产成本目标责任制及指标考核办法,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在充分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提请公司董事会同意,向建材厂下属碳化硅厂、机砖厂注入资金300万元,使碳化硅厂恢复了生产,机砖厂设备得到了改造,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短短四个月,兼并工作取得了成效,沉寂了几年的建材厂又重新焕发出了活力。职工拿到了工资,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有了保障。告状的人少了,集体上访的事没再发生过,生活、生产秩序井然,有力地维护了一方的稳定。

看着这一切,当初对邓存明到建材厂兼职有看法的人也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能把建材厂这样的乱摊子收拾起来,除了老邓,别人还真不行。”建材厂的职工也由衷地感叹:“这样的领导,我们佩服。”

与此同时,邓存明同志还始终把眼光盯在沙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来的发展上。2001年年初,经多方努力,他促成了公司与全国精细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江苏亚邦集团公司的合作合资事宜。目前,该项目已在石嘴山河滨工业区征地700亩,亚邦公司的8000万元资金业已到位,11月下旬即可签订正式合同。相信用不了几年,生产基地必将成为沙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3.26”爆炸案的实施者叫张旭洪。10年前,其父张明在承包前进农场小煤窑时因煤窑塌方致2名工人死亡被判刑。时任前进农场派出所所长的邓存明受场党委的委托,参与处理了此事。

1999年,张明又以沙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建露天煤矿压没了他的2000吨末煤为由,屡次到公司闹事,并砸坏场部吉普车一辆。邓存明受公司法人代表委托,处理此事。由于调查充分,证据确凿,公司胜诉。张旭洪认为这一切都是邓存明作的梗,记恨在心,暗中伺机报复,终致制造了这起报复爆炸杀人案。

“3.26”案件发生后不久,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邓存明同志的女儿邓娜。

记者:“你对针对你父亲的爆炸案有什么想法?”

邓娜:“‘3.26’爆炸案中我是幸运者。爆炸案看似偶然,实际上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从上学起我就不止一次地收到过各种各样的恐吓信。”

邓娜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不是吗?如前所述,在前后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扔砖头砸碎邓家玻璃者有之,打恐吓电话者有之,写信威胁邓存明女儿者有之,直至在邓家房顶上垒起三个炸药包,想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我们的个别党员、干部对邓存明的工作也有这样那样的误解。前两年,曾出过这样的怪事:在公司处级干部年终评议中,有人给邓存明打过零分。

提起这些,邓存明同志只是笑笑:“我干纪检工作,爱护、保护了大多数干部,维护了国家、群众的利益,有80%的党员、干部、群众理解我,支持我,我就心满意足了。有了这些,我还怕什么。”

行笔至此,我似乎突然明白了邓存明同志将林则徐的一副对联视为座右铭的原因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也许吧,160多年前的林则徐,囿于禁烟而戍边的经历,才能难以发挥,抱负难以施展,只好借字抒怀,对联中充溢着其养性修身,无可奈何的悲壮。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也造就了这样的一种人:

心中盛满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就能装得下委屈、嘲讽、误解、清贫,在贫寒面前,打击报复面前,不萎靡,不退缩,勇往直前。

心中盛满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就能自觉地抑制自己的欲望,拒绝各种诱惑,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强大,才能眼中揉不进沙子,胸中装不得龌龊,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才能真正实现党的宗旨。

邓存明就是这样的人。

(合作人苏世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