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游沙湖》

《游沙湖》

时间:2022-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州②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③田得疾。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指下面的 《浣溪沙》。苏轼反用其意, 认为不用哀叹黄鸡催晓, 白日催年。苏轼因写诗罹罪, 几遭杀身之祸, 这就是有名的 “乌台诗案”。出狱后贬黜黄州。《游沙湖》 正是他开朗性格的自我画像, 洒脱胸怀的自我写照。《游沙湖》 正是一篇充满奇趣的百字短文。

游沙湖①

(选自苏轼 《东坡志林》)

注释:

简析:

苏轼因写诗罹罪, 几遭杀身之祸, 这就是有名的 “乌台诗案”。出狱后贬黜黄州。 身处逆境, 但豪放达观的天性始终不改; 陷于水火, 而积极用世的思想一直未泯。 《游沙湖》 正是他开朗性格的自我画像, 洒脱胸怀的自我写照。 轼弟苏辙说: “子瞻 (苏轼) 之文奇” (《栾城先生遗言》)。 《游沙湖》 正是一篇充满奇趣的百字短文

第一, 它有奇妙的构思。 韶光飞逝, 岁月如流, 再加含冤负屈, 贬窜荒州。 若在一般迁客骚人, 失意仕子, 定然是黯然伤神,满怀沮丧, 但苏轼却 “心如玉焚而不灰” (苏辙 《东坡先生墓志铭》)。 神医庞安常妙手回春, 一针治愈轼疾, 轼心悦神爽, 寺前西流溪水开启了他心灵的门扉, 奇思妙想奔涌而出, 织成一支嘹亮的“流水进行曲”。 古人常以流水东去喻流年似水, 青春难再, 苏轼却从溪水西流辟出 “豁然开朗” 的境界, 翻出天趣独到的新意, 从而迸发出 “青春常在” 的金色火花, 把他乐天的个性、 奋发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百字短文竟是一首青春的赞歌、 生活的恋歌、 生命的颂歌。

第二, 它有奇特的结构。 这是一篇随笔, 但作者为了宣泄自己的主观感情, 在谋篇布局上却能匠心独运, 翻空出奇。

文章不按游记常规细写游览途中的山光水色, 而是出人意表写一个奇人——神医庞安常; 画一幅奇景——寺前西流水; 发一种奇想——再回少年时。 层次非常清晰。 奇人去其病痛——心情分外爽朗——乘兴游赏寺院——看见溪水西流——想象时光倒流。 恰如妙手织锦, 丝丝入扣, 好似层层剥笋, 步步深入, 真是 “笔力曲折,无不尽意” (何薳 《春渚见闻》 引东坡语)。

此文结构上的奇特还表现在结尾上。 以诗歌结尾, 这叫 “獭尾法”。 这样结尾笼罩着强烈的抒情色彩, 好像电影的插曲, 既收画龙点睛之妙, 又有余音绕梁之感。

第三, 它有奇巧的语言。 此文语言好像脱口而出, 随手拈来,然而 “看似寻常最奇崛” (王安石 《题张司业集》), 最能平中见奇。 “余以手为口, 君以眼为耳”, 说得奇巧, 妙语如珠, 触处得趣。 苏轼心中有话藏不住, 因而常有口祸, “乌台诗案” 就因好说好写, 授人以柄, 被人罗织罪名, 因此他恨不能做一个 “以手为口” 的哑巴, “以眼为耳” 的聋子。 可见这两句打趣的俏皮话里隐藏着说不尽的牢骚和不平, 然而满腔悲愤不从正面发泄, 却以谐谑语出之, 正是这篇文字的奇处。 同时, 文章有叙有歌, 以散句写人记事, 以韵文写景抒情, 也使这篇短文韵味悠长, 妙趣横生。

载江西师大 《读写月报》 1993年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