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量才的一生

史量才的一生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量才原名家修,中年后以字行。史量才遇害的噩耗震惊中外,举世上下莫不悲痛惋惜。史量才办报,第一愿望就是考虑为社会为国家立一个较有权威的言论机关,为后人修史取材提供便利。由此将史量才的祖籍归属漂阳,让其认祖归宗,竟追溯到东汉时的江南史姓始祖。史量才与《申报》是新闻史里无法分隔、也无法逾越的重要存在!

史量才原名家修,中年后以字行。公元1880年1月2日,生于江苏省江宁县(今南京江宁区)龙都乡杨板桥村,七岁丧母,九岁后随父迁居泗泾镇,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1903年毕业后,应上海王氏育才学堂之聘,任理化教员,同时执教于兵工学堂、务本女学、南洋中学各校。1904年,创办“上海女子蚕业学校”,开我国女子职业教育之先河。1905年,偕诸同志发起江苏学务总会;1907年,在保路权运动期间,任江苏铁路公司董;1908年兼任《时报》主笔;1910年,在南京发起成立全国农务联合会,任总干事。在南京清凉山丁家桥举办规模空前的“南洋劝业博览会”期间,他集全国农学家,参与审察研究参展农产品,以推动全国农业生产。辛亥年间,他响应武汉革命军,参与江苏独立运动,1911年任上海海关清理处处长、松江盐政局局长,1912年接办《申报》,开始了他22年的报业生涯,直到1934年11月13日遇害。55年的生命不为长,可是,他这不长的一生却为社会留下了华光璀璨的历史篇章,他的英灵成了九天星空上最明亮的中国报业巨星泰斗。

他的一生是爱国救国报国的一生

不管他在早年的办学、编报、保权、成立全国农务联合会,投入推翻清王朝的政治活动,还是在他人生中后期办报纸、开银行、开工厂等实业活动,对经济文化科学、慈善等各项事业的投入、支持,都体现着一个字:爱,爱国家、爱民众,大爱无边。

史量才遇害的噩耗震惊中外,举世上下莫不悲痛惋惜。所谓“盖棺论定”,从铺天盖地、排山倒海的挽词追悼活动可以看出他不凡而光辉的一生。我们不妨摘录些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吴铁城市长在八十一公团、五千余人《各界追悼史量才先生大会》上演说:“史量才先生是社会的一个领袖……他的影响于国家,影响于社会是很大的……史先生对于上海社会的各种事业,凡是有利于国家社会的,他无不参加、提倡,他还用他的资财来参加、提倡。上海社会上许多事业,因为他的资财来参加、提倡,辅助发达不少……史先生在上海一·二八战事中领导上海地方各团体(指他被公推为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会长)……他的号召力不但及于全国,且及到海外华侨,使各方爱国同胞纷纷捐助物品,赞助战争。这个团体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有力、最有效的一个公共团体,一个能在危急存亡枪林弹雨中,尽力救国的团体,这是永可纪念的事”;

他生前老友、《申报》主笔沈信卿在这《各界追悼史量才先生大会》上演讲:“惟先生生前足为吾人效法者即精神与思想,史先生有进取精神与沉毅思想,才能造就今日之事业……中华民族多像史先生,吾国早已太平……其效力于中华民族具有极大功绩”;

《申报》二校一馆负责人李公朴在1934年12月10日《申报》附属文化团体《史量才先生追悼大会》上的讲演:“史先生的事业能永久,在中国有很好的地位,也就很够维持中国了。”

史量才办报,第一愿望就是考虑为社会为国家立一个较有权威的言论机关,为后人修史取材提供便利。1912年,他买进《申报》后,不见有一份旧申报保存,首先就征收在他接办前整整40年的全部旧《申报》,就是为了建立完整档案,而不是只为赚大钱,发大财;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他停刊价值不菲的全部娱乐广告,一日三刊滚动报道战事消息。国难当头,救国匹夫有责。他战时当选为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会长,他在该会成立大会发表演说:“但愿生不做亡国奴,死不做亡国鬼……做好毁家纾难的准备”,他做了必要时的准备。史量才志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可见,他一生为爱国救国报国做了多少大事好事善事,建立了多少不朽的功勋。

他的一生是有大公德于民的一生

上海市商会会长俞佐庭在八十一公团《各界追悼史量才先生大会》上讲演中说:“礼记祭文有这么几句话叫做‘有大功德于民则祀之,以死事勤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古人祭祀的制度,原是一种追念崇报的意思,与现在举行的追悼会意思是一样的……史量才先生真能做到以死事勤、为地方捍大患……史量才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推动的效力其价值是不能用数字来估计的。他一生的尽瘁,非但应了古人所说以死事勤的一句话,且够得上‘有大公德于民’六个字。”这儿举例说明:1921年,因送老父灵柩回乡安葬,出资为第一故乡创办“杨板桥小学”(2000年易名“量才小学”),以后,经常为家乡修桥、救灾、扶贫济困;苏北段的运河决口,救灾款紧缺,他义不容辞急救难相救,帮助解决;曾有一段佳话,说的是1932年,江苏漂阳地区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大水灾,1934年又发生旱灾,史量才当仁不让,重金救援。漂阳民众为表达感激之情,翌年,特建塔铭记《漂阳县旱灾振济纪念塔文》上记载:“旅沪闻人狄平子、史量才二善士,情关桑梓,输款尤多。”此塔现完好耸立于漂阳市漂城镇宝塔湾。由此将史量才的祖籍归属漂阳,让其认祖归宗,竟追溯到东汉时的江南史姓始祖。2002年,央视二台拍摄的专题片《天涯共此时》内有如是说法;海宁为什么时隔60年(1935年、1995年)要两次为史量才树碑建亭?就是纪念他在海宁旱灾深重时雪中送炭。

他的一生是勤恳诚笃、忠于职守的一生

1929年12月6日《上海画报》刊登的《律和票房协会十周年纪念特刊》首页右上方刊登着史量才的题词,题词左边注有几行小字:“中国报界大王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庸报主人史量才先生题字。他国报界大王不免有政治上之野心,经济上之操纵,史先生勤恳诚笃,凡事公开,完全以舆论机关公诸社会,不偏不倚,苟难能也。”可见,他家大业大,并没过养尊处优的悠闲散淡的生活,他有个“无功便是耻辱”的信念,故而,马不停蹄地为国为民工作。

讲《申报》必讲史量才,讲他殚心竭虑的经营改革和为履行报人天职、捍卫办报原则立场的无畏献身精神。史量才与《申报》是新闻史里无法分隔、也无法逾越的重要存在!史量才为国史存档,建立了报界唯一完备的报纸资料室,他在1918年,建造的申报馆大楼是世界一流的,机器设备皆世界最先进的,使《申报》迅速步入现代化、企业化大道,令世界惊叹。1921年,世界报业泰斗、英国《泰晤士报》主人北岩勋爵来馆参观,赞叹说:“百闻不如一见”“世界幸福之所赖,莫如有完全独立之报馆。如贵报敝报差足与选。”在他接办六年后,就使《申报》腾飞到与世界第一大报《泰晤士报》并驾齐驱的地位。为弥补《申报》记载之不足,为《申报》50大庆编纂了大型刊物《最近之五十年》,遍请海内外不同观点的专家学者如孙文、李大钊、马寅初、胡适等几十人,撰写50年来之世界、50年来之中国的种种变化。1932年起又创办了一系列《申报》文化教育事业:《申报月刊》、《申报年鉴》、《申报丛书》、《申报文库》、《申报地图》,“申报三校一馆”免费普及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教育,使无数失学、失业及职工、学徒有了学习机会,培养有专业知识的新闻人才,他在此前还担任多所大专院校董。

他的不断改革,使《申报社论》成为引导当时舆论的旗帜,《申报·自由谈》使鲁迅等左翼作家将杂文推向鼎盛期;在办报之外,他还念念不忘为国计民生做了许多实事。如,1921年与华侨黄亦住共同创办中南银行、开办民生纱厂。以后,他为农村复兴、道路、航空建设、招商局变革、温溪纸厂筹办及上海三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事业建设均出资出力,同样不惜代价为提升国民素质作贡献等。他曾说“《申报》一息尚存,亦将奋老马之蹄,一洗无功之耻”这些都是他诚恳笃实勤奋工作的具体行动。

他的一生是自洁、自全、刚直不阿的一生

1934年11月23日,黄炎培在“史量才先生之生平”内写道:“当袁氏盗国,以重金啖令毋反帝制,先生直却之。嗣是军阀当国者十年,贞介以自洁,婉约以自全。”

1934年11月14日《晨报·社论·悼史量才》称其“不特足为我报界中人之榜范,即全国各界各业亦应举奉为楷模”;1934年11月16日《时代日报·史量才被狙击之种种》说:史氏在沪,固因其种种地位关系,有不可思议之潜势力,但史氏从不用此作任何重要活动,亦为人所共知。

李公朴在1934年的《申报流通图书馆第二年工作报告》“纪念创办人史量才先生”一文中说:“史先生为国家为人类做事情,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补习学校等文化事业处处为我们青年利益国家前途设想……史先生绝不是想利用它在他个人方面得到什么利益,他完全是为了社会大众的福利着想”“史先生做了不少的事情,这许多事情绝不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所能做的”“……要继承史先生‘为公而不为己’的遗志”“要像史先生一样的纯洁,尽自己的力量……”“希望追悼史先生的人能继承他这种精神……根据这种标准去做,很可以养成一个高贵的人格……”他高贵人格来之于良好的家训和天性。章太炎撰写的《史君墓志铭》可见:“自尔南北交哄者十余岁,常有问遗,悉无所染,盖受之家训,亦其天性骨鲠然也……史氏之直,肇自子鱼……斯古之伟丈夫欤。”

1931年,《庸报新屋落成纪念增刊》册内,刊登着董事长史量才的贺文,文中阐述了他的新闻家私德观:“新闻家既为国医,国魂民命系焉,其私德可不重乎?新闻家私德唯何?慈廉忠实而已。”这四字就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他对老弱贫困者的救济多多,刘海粟的最高稿酬、资助陶行知十万大洋办科学下嫁等;他在最需要资金时,坚决拒绝袁世凯的重金贿赂;他拒不参加势焰熏天的大亨杜月笙的杜祠落成庆典;他拒不接受当局派员指导办报,拒绝撤换自由谈主编,他敢于和蒋委员长面对面针锋相对,那响彻历史天空的“你有枪,我有报”的对话,就可以想到平时寡言少语,很低调的史量才为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大无畏的刚直不阿人格。

他的一生是与时俱进、向往世界大同的一生

他自青年时代就紧跟时代潮流,放弃科举从西学、上新学堂,娶农村天足女为结发妻,办女子蚕校,将妻推向社会,担任蚕校校务,自食其力、自立于社会,这些都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他遇害后,从所来唁电唁函可见一斑。塔斯社:“惊悉中华民国言论界之权威者史量才先生,路遇不幸,遽而逝世,同业失此导师,殊深悲痛。”又加急电:“素仰史先生为贵国文化界先辈、舆论界权威,今遽谢世,举世同悲”;苏联驻华代办司大使“代表苏联各民族敬致吊唁之忱”——“史总理乃中国舆论界之硕彦,哲人不寿,实为人类社会大之损失,史总理向努力中苏两大民族友谊之巩固,噩耗传来,不胜哀悼。”为什么前苏联唁电三致,再三哀悼呢?联想一下就明白了。他的《申报》早年就及时报道苏联十月革命消息,宣传马列主义、社会主义。他从中得到启迪,尽管他是老板资本家,但他向往美好的大同世界。他与员工打成一片,被人称为“破阶级者”,《上海画报》上有一文:“史量才有饭大家吃”,使多少业内人艳羡不已。有他在《申报》二万号庆典上的大同诗为证:“消灭战争兮障碍空,努力生产兮重农工;地无弃兮民不穷,人无废才兮治道隆;统一文化兮声气通,精神物质兮合西东;破除国界兮天下公,息争与让兮太古风;公身公利兮乐大同,乐无极兮愿有终,申报4万号兮庆成功!”可见他与时俱进的新思想。

他的一生是修心养性、乐身怡情的一生

史量才的情操高尚,知趣美好,业余生活丰富而多姿多彩。《史量才先生之生平》内写道:“公余之暇,出入道释两家,参览典藏,习静坐,积十余年之精修,颇得静定功夫;习拳术、技击,身手矫建,几为青年所不及。”此外,他还擅长琴棋书画、舞剑骑马游泳,他常说:“国运不纲,人宜锻炼”他崇尚少说话,“实际做”,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动。他深得道释儒三家精髓要领,自诩“三尼弟子”,故将自身融通在天地大业中;他受琴棋书画的艺术陶冶,静坐、静定可谓静若处子;他矮小瘦弱,锻炼使他身强体健,动如脱兔;修心养性、乐身怡情,使他的生命因此鲜活。他的一生是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他还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原配庞明德知书达理、善良大度,甘居二线,是人见人敬的三从四德的大好人;二太太沈秋水曾为青楼一杰,琴棋书画剑昆剧样样都在行,她聪明能干,主持家政,节俭为上。他们的独子史咏赓英俊高大,在父亲严格教育下不骄不横,仁厚随和。他体魄强健,拳术、技击为人所难敌。因二太太无出,史量才金屋藏娇,得一女。这样一来,史量才妻妾儿女齐全。可谓人生得意,福禄皆至。俗话说,世上没有称心人,一旦称心又如意,老天都要妒忌,就意味着祸患已悄悄降临。

综上所述,史量才的一生,可以用“功在社会,业在国家”八个大字来概括。今天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7年10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