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南的局势

华南的局势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俄政府表示将始终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坚决维护中方主权完整,放弃对中国的治外法权,尤其是对东北一带中东铁路的控制权。为了使中国早日脱离众多英美石油公司的魔爪,中俄条约竟然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即苏俄愿意援助中国,使其重新获得对石油的经营权。对多方商议的结果,苏俄心满意足,当即暂停了援助中国的计划。草案签订后,中国境内怨声载道,充满了反对的声音。应托洛茨基之邀,鲍罗廷以苏俄政治大使的身份来到中国。

20年代前期,华南局势几经变化。一直以来,我对它饶有兴致,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它。由于南方诸省军官的叛乱,这里一度混乱不堪,矛盾重重。直至孙中山先生出现,这里的局势才得到控制,矛盾才得以化解。1921年4月27日,革命党人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经参议院和众议院两会议员选举,孙中山被任命为中华民国的非常大总统,这个总统拥有合法性。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宣布正式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一职。

广东新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先生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它是广东新政府与苏俄之间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外交活动。追溯历史,1919年,中国和苏俄在北京举行了双边会谈,显然这个时候双方已经有过外交活动。会谈中,苏俄政府向中国政府表明对中国治外法权的立场。苏俄政府表示将始终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坚决维护中方主权完整,放弃对中国的治外法权,尤其是对东北一带中东铁路的控制权。不过,对于中国北京政府而来说,苏俄的慷慨陈词有点儿出乎意料,北京政府心中满是疑惑。会谈中,苏俄还邀请北京政府前去莫斯科进行谈判。北京政府心中暗自嘀咕着:倘若应邀前去会谈,那么就表示中国认可新生苏维埃政权。犹豫再三之后,北京政府迟迟没给苏俄以答复。

1922年,越飞和孙中山先生在上海举行了会谈。当时,越飞是作为苏俄代表出席会议的,由莫斯科派出。会议结束之后,我在上海汇中饭店会见陈友仁,就此次会议的内容亲自采访了他。他是华人,在特立尼达出生,那时是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兼新闻发言人。从陈友仁那里我得知越飞与孙中山先生在会上发表了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将建立互利友好关系,互帮互助。为了表示支援广东政府的诚意,苏俄政府除向广东政府提供贷款外,还派遣代表到广东,充当中国顾问。作为回应,中国政府则表明将送一批留学生到莫斯科,学习布尔什维克思想,接受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教育。

当时,英美石油公司众多,包括美孚石油公司、光裕机器油行、德士古火油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和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隶属于英国。这些英美石油公司一度垄断了中国的石油。为了使中国早日脱离众多英美石油公司的魔爪,中俄条约竟然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即苏俄愿意援助中国,使其重新获得对石油的经营权。那时,中国从苏俄进口石油。为了储藏这些石油,中国人新修了许多储油库。这些储油库的规模较大,主要分布在上海和别的一些地方。起初,对于苏俄向中国出口石油的内幕,中国政府并不清楚。不过,后来的种种迹象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由于苏俄与英美在欧洲和近东的石油利益产生了冲突,当时三方正在进行协商,显然苏俄向中方出口石油可谓居心叵测,旨在向英美施加压力。后来,经过协商,苏俄与美孚石油公司形成了一致意见。对多方商议的结果,苏俄心满意足,当即暂停了援助中国的计划。事情发展到后来,苏俄终止了援助中国的计划,不但将其在亚洲的石油工人调回苏俄,而且将上海黄浦江沿岸的大型储油库拱手送给了外国石油公司。需要说明的是,上海黄浦江沿岸的这个大型储油库是中国人在苏俄的帮助下完成的。

1922年,孙中山先生和越飞的会谈,标志着中俄正式建交。1923年,北京政府完全认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中苏在北京举行双边会谈,王正廷和顾维钧代表中方出席会议,他们都是杰出的中国外交家;加拉罕代表苏方出席会议,他是亚美尼亚人。1923年,双方正式进行会谈,最后就有关条款拟定了一份草案,王正廷在草案上签字。草案签订后,中国境内怨声载道,充满了反对的声音。迫于舆论的压力,王正廷不得不毁约,更不幸的是他还被免职。1924年3月,中苏双方再次达成一致意见,并在条约上签字,顾维钧代表中方签署了条约,标志着北京政府正式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当时,顾维钧是北京政府的总理代理人。

就内容而言,苏俄与北京政府签订的条约和苏俄与广东政府签订的条约迥然不同。苏俄不得在中国境内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出现在与北京政府的签约里,而在与广东政府的条约里则传达着这样的意思:苏俄要积极在中国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使中国人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这个方针不得改变。

苏俄给广东政府派遣了许多顾问,这些顾问全是激进派。与其他顾问相比,鲍罗廷和加伦将军尤为出众。1922年,在与孙中山先生的双方会谈结束后,越飞便离开了中国,辗转莫斯科。当时,托洛茨基在全球范围内大肆鼓吹革命。在中国,众所周知的是托洛茨基是莫斯科事件的主要煽动者,莫斯科当局企图拿中国做最初的试验品,而且认为中国是可供他们试验的再肥沃不过的土壤了。当时,中国还汇集着一帮美国人和英国人,他们或宣扬左派,或积极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大大影响了中国的局势。与俄国人相比,这些英美人的影响或许更大,然而这却是人们所不知道的。

当时,俄国人和中国人通过英语进行沟通,且英语是俄中两国沟通的唯一语言。那时,仅仅鲍罗廷和加拉罕这两位俄国人懂英语,并能用英语进行沟通。值得一提的是,鲍罗廷虽然是俄国人,但终其一生,长期居住在美国,他是美国公民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鲍罗廷与一位美国人结婚,生下两个儿子。这两个孩子在芝加哥出生,长大后就读于上海的美国人学校,入学时以格罗森博格为姓氏。鲍罗廷少年时,父母便带他移居美国。在瓦尔帕莱索大学毕业后,鲍罗廷应聘到一所芝加哥的俄语语言学校,在这所学校教授俄语,一教就是几年。1917年俄国爆发了革命,鲍罗廷随即辗转回到俄国,在当地结识了托洛茨基。应托洛茨基之邀,鲍罗廷以苏俄政治大使的身份来到中国。自广州政府成立之初,鲍罗廷就开始影响中国。与其他外国人相比,鲍罗廷的影响更大。除了孙中山先生之外,他还频繁地会见其他国民党领导人,并与之面谈。此外,鲍罗廷还担任中国学生宣传运动的指导者,影响了一批批中国学生。在这些中国学生中,有的人曾经在莫斯科受到卡尔·兰德克的培训,有的人在中国聆听过教师的教导。这些教师一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曾经也在俄国接受过培训,之后便返回了中国。当时,倘若没有孙中山的领导,新的革命政府就面临着混乱不堪的局面。由此看来,孙中山不愧是新的革命政府的中流砥柱。那时,汪精卫和胡汉民是新的革命政府的唯一障碍。这两人总是大造舆论,谴责新生的政权,并伺机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不过,由于孙中山和蒋介石将军技高一筹,他们的阴谋总是没能得逞。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蒋介石是位风云人物。当时,他的活动不仅影响了未来中国的局势,还影响了未来亚洲的形势。他出生于浙江奉化的一个小村落,这个村落位于中国沿海地带,与上海西南部相隔150英里左右。上海可是繁荣的大都市。蒋介石的父亲名叫蒋肃庵,是这个村落的一个小商贩,靠卖酒维持生计。蒋介石八岁光景时,父亲与世长辞,母亲凭勤劳节俭维持着这个家。母亲费劲千辛万苦,给蒋介石凑齐了学费,将他送进了一所军校。这所军校坐落在北京附近的保定市,与他同时入学的还有一些浙江少年,人数大概是40个。蒋介石在这所军校主修陆军,由于表现出色,1907年清政府将其送往日本,在日本东京振武学堂进修。这所学校对日本学生实行优惠政策,他们因而享有很多方便。从享有的便利条件来看,与这些日本学生相比,蒋介石处于劣势。然而,蒋介石不甘人后,发奋学习。除军事学外,蒋介石的日语、日本历史和日本事务方面的成绩也很突出。那时,孙中山先生因政治事件流落到日本。蒋介石的学业成绩突出,自然意义重大。然而与他的学业成绩相比,蒋介石与孙中山先生的切磋似乎更具战略性的意义。蒋介石到东京进行军事学习时,日本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许多新思想萌发。那时蒋介石处于风华正茂的阶段,仅仅18岁,因而他不但易于借鉴日本的新思想,而且也能理解现时的中国急需革命的思想。俄国曾对日本屈服,唯日本马首是瞻。现如今,日俄及其他列强凌驾于中国之上。对此,蒋介石铭记于心。

在日本留学四年后,蒋介石返回中国。当时,恰逢1911年的辛亥革命,他于是积极参加中国革命。当时,为攻克上海,革命党人与清军在上海展开了激战,蒋介石随即拉了一批人手,支援革命党人的斗争。那时,革命党人陈其美掌控长江下游一带,他带领这批人手援助了陈其美。除陈其美外,蒋介石还用这批人手支援了孙中山。1913年,正值孙中山和袁世凯对决,蒋介石再次站在孙中山的一边,与袁世凯对抗。遗憾的是,孙中山在此对决中失败了,蒋介石也随即弃武从商,转而成为上海公共租界的一个掮客。庆幸的是,蒋介石在买卖股票中获利颇丰。那时孙中山依旧在广东领导革命战争,战争进行得甚是艰苦。当时,蒋介石将股票利润的一部分拿出来,献给孙中山正在领导的革命事业。在苏俄的帮助下,1923年,孙中山成立了黄埔军校,蒋介石应邀担任黄埔军校的校长。这时,国民革命军正处于筹备阶段,黄埔军校旨在为即将成立的国民革命军培养预备人才。

广州商会组织极力反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武装,于是发动了叛乱。蒋介石积极响应孙中山的号召,指挥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压制叛乱,一举获得了成功,他大为振奋。当时,除广州外,广东省其他地方也发生了多起军阀反对孙中山的斗争。这些斗争多半是陈炯明暗中策划的。蒋介石以广东政府军队司令的身份,积极参与这些反军阀的斗争。表面上,陈炯明是国民党员;事实上,他时时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人士作对。一次,陈炯明发起针对孙中山的叛乱,广东领导人见战局对革命党人不利,仓皇撤退到香港。蒋介石当即召集支持广东政府的福州革命军行进广州,予以抵抗。1925年1月,陈炯明率领的军阀部队惨败,部下随他一起逃到与广州相隔几英里的梧州,只守不攻。

这些战役打下来,蒋介石一举成名,成为广东政府军队中出色的领导人。值得一提的是,众人都知道蒋介石擅长用兵打仗。在之后的两年中,南方诸省军阀针对新政府的叛乱频频发生,蒋介石先后平息了部分省份的叛乱,如广东、江西、湖南南部和贵州部分地方的军阀叛乱。

孙中山毕生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奋斗,他从事革命事业长达40年之久,不愧为中国革命之父。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至死都没有看到统一而现代化的中国。孙中山的病情虽然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但仍坚持在广州做政治演讲。在这之后不久,他被人接到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由于处于肝癌晚期,治疗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离开了人世。后来,孙中山的尸体被运往碧云寺,它坐落于北京西山。之后,国民政府将首都移至南京,并在当地的紫金山专门为孙先生修建了坟墓。坟墓修好后,尸体被运往紫金山,并以国家名义在当地为孙中山举行了葬礼。在此之前,碧云寺专门有人守卫孙先生的遗体。

苏俄顾问、孙中山的直系亲属和国民党领导人,就葬礼仪式、安置孙先生遗体的棺材式样和坟墓的式样进行了讨论,三方产生了异议。苏俄的列宁墓位于红场,列宁遗体用水晶棺材保存,供人观看。因而,苏俄顾问一再表示孙中山先生遗体的保存方式应该参照列宁的。苏俄顾问还从莫斯科向北京运输了一副棺材,这副棺材由铜和水晶组成。经查验,这副棺材有一定的毛病,于是采用了一副从美国进口的铜棺材。葬礼在南京隆重举行,以中国传统的仪式为主,稍加改进。在此之前,为了迎接孙先生的灵柩,人们还专门新修了一条大道,将其命名为“中山路”。中山路很长,从长江边一直绵延至在紫金山新修的坟墓。为了给孙先生修建坟墓,可花了不少钱。孙中山是共和派的领袖,他的坟墓与中国古代的明朝帝陵毗邻,是中国建筑师精心设计的,从本质上来讲,它的设计理念与明朝帝陵完全相同。

孙中山一生不乏追随者。不过,早在1925年3月12日之前,他的追随者之间为了权力展开了剧烈的争夺。当时,孙先生还未离开人世。起初,汪精卫派和胡汉民派展开了权力之争。事情发展到后来,国民党右派与国民党左派同共产党之间展开了强烈的权力之争,三方斗争颇为繁杂,而且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其中国民党左派比较激进,他们拥护社会主义。孙中山临终前留下了一份遗嘱,遗嘱中并未明确提及中苏友好合作,但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据说,当孙先生躺在病床上行将逝世的时候,汪精卫写了这份遗嘱。不过,对这份遗嘱是否出自孙先生之手,有人表示质疑。有人认为这份遗嘱虽然是经孙中山署名,但并不排除汪精卫和鲍罗廷伪造的可能性。那时,鲍罗廷是俄国顾问。纵然存在许多诽谤声,但在国民党党员看来,与中国境内的法律相比,这份遗嘱的权威性更大。无论是举国上下的学生,还是政府各部门的同志,都要定期诵读这份遗嘱。学生通常在每天早上诵读,政府部门的人员则在每星期的例会上集体背诵。

遗嘱全文如下: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在孙中山看来,“民族主义”的实现必须借助国家和军队的力量。他认为,在世界范围内,西方之所以处于至尊地位,除去良好的政治哲学思想外,还在于其高度的物质文明。在“民权主义”中,孙中山着重强调了民主政治的主张。他指出“民生主义”旨在通过组建全国范围性的工商企业,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