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在下”的智慧

“活在下”的智慧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物名片徐金琪,197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记者,现任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一线》栏目策划,曾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大家看法》记者组组长、黑龙江电视台法制频道记者,《今天消费报》新闻部主任兼编辑部主任。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策划徐金琪一连抛出这三个问题。照片中的徐金琪笑呵呵地举着一张白纸,白纸上印着“活在dang下”几个字,而他身后则是被网友戏称为“大裤衩”的央视大楼。

◎本报记者 张 霄 向 冬

人物名片徐金琪,197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记者,现任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一线》栏目策划,曾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大家看法》记者组组长、黑龙江电视台法制频道记者,《今天消费报》新闻部主任兼编辑部主任。目前他正忙于一个多角度沙龙,旨在用多角度思维解析社会热点和新闻事件,现已在北京、广州、珠海、南京多地展开。“我们很多时候的离开都是为了归来”,也许不久,他又会回到央视去做节目。

提起央视,许多人砸来的标签就是“为党唱歌”“政治新闻官”“节目很烂”“虚假做作”。而提到央视媒体人,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新闻理想服务于体制的一群人”“墨守成规”“党光庇护,拿着高薪,享着福利,却做的不是新闻的新闻人”……

你进过“大裤衩”(央视大楼)吗?你认识“大裤衩”里的人吗?你知道里面的人是一种什么生存状态吗?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策划徐金琪一连抛出这三个问题。在很多场合,他都会把自己那个特别的行为艺术——举着印有“活在dang下”白纸的他与央视“大裤衩”的合影——讲述给大家听,因为它很好地诠释了一个央视媒体人的新闻生活状态和其职业理念。

当然,这种诠释对徐金琪也再合适不过。

每一条片子后面都有风险

“我在那个(大裤衩)腿儿的31层,那正好是裆下,裤裆的裆。”徐金琪指着一张照片给记者看。照片中的徐金琪笑呵呵地举着一张白纸,白纸上印着“活在dang下”几个字,而他身后则是被网友戏称为“大裤衩”的央视大楼。这是他自己前些日子做的一个行为艺术。

今年44岁的徐金琪已经在央视工作有十个年头了,是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记者组长兼栏目策划人,他的作品《房产疑云》系列于2008年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法制节目长片一等奖,《三年只为一根垄》获2002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短片类二等奖,论文《集结网络力量彰显电视法治节目的震撼力》获2012年全国优秀法制论文一等奖。

就这么一个外人看来在央视已经混得颇有成就的人,他还是觉得受到很多掣肘,他认为在央视有许多事情不是你不会做,而是因为管制没办法去做,甚至已经做了而不能播。

“就比如说《房产疑云》这个片子,你觉得没有禁区吗?有,很多禁区,首先那老人的身份很特别,这个不能直接放进去,那我淡化处理。你没发现那里面有好几个社长吗?还有中新社和其他社的社长,那几个社长他们级别都很高啊……就包括那个医院的院长,那个医院,也是大医院哦!其实这里头所有的人谁都不能得罪。”徐金琪说,“那这样的话我做片子的时候就会受到很多的限制,不能尽善尽美。如果稍不注意,片子就很难播出去了。”

他曾经做过一个叫作《甲流男孩》的长片,但是后来却因为管制问题,3集全被毙掉,他甚至有过一个月被毙掉8条片子的经历。他认为,在央视这么一个全国最大的平台上要注意的东西太多了,有可能无意间就踩到了政治敏感区,有时候每一条片子背后都是存在着风险的。

活在dang下做好每一个选择

那在央视生存岂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是的是的,必须如履薄冰。”徐金琪这样回答记者,“我们在那儿可能也有很多的才华会被限制,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会怎么做。我觉得无论在哪个平台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选择去怎么做得更好。”

他认为,作为一个媒体人,尤其是央视媒体人,他是“活在dang下”的,但是“我承认首先我是活在这个裆下,活在这个政治体制里面,活在这个裆下就得受到很多限制很多管制,有很多事情我不能放开了手脚去干。但是,我同时呢,也要活在这个当下,利用央视这个全国最好最大的新闻平台,去做一些积极的对这个社会有意义有影响的事情,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能做自我阉割的事情!”

同时他也表示,活在裆下那是现实,是暂时改变不了的,它就是一个现状,虽然它需要改变,但是现状就是现状,你依然会受到很多局限。但是在这种空间、夹缝中求生存,或是说带着镣铐跳舞的过程中,怎么能做出优美的姿态,那就是活在当下。就在昨天,他还告诉笔者,在体制与江湖之间,他是一个博弈者。哪里能实现理想,哪里就是舞台。

徐金琪又举了一个《急速追捕》的例子,这个片子他原本打算做3集,但是由于后两集“太深了”,“探究了一些社会的东西”,所以最终只能播出第一集公安追捕犯人的情景。

“但是就算只播那一集,也别忘了,放上那一杯有意义的茶,放上那个夫妻相见,那个是你能选的动作。”徐金琪说,“我一定要做这个事儿,我一定要做这个事儿!我不能做自我阉割的事情!你可以阉割我,我没办法,但是我绝对不自我阉割,就是你给我这个限制的范围内,我能跳3米我就跳3米。”

江湖行走无玄妙人生就怕格局小

既然在央视这种管制严格的环境下生存如此艰难压抑,那他为什么没有跳槽呢?

“我那时候曾经有过这种跳槽的想法,是在我压力最大的时候。”2006年,徐金琪去哈尔滨做了一个压力极大的采访,回程的途中原本就恐高的他睡在火车硬卧的最高层,那样一个小空间也让体积较大的他倍感压抑,早上起床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自己竟然掉了许多头发,“我就决定不干了,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啊!”

之后徐金琪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哈尔滨,原来的同事纷纷来找他叙旧,朋友们说:“在这里你就能做到极致了,跑北京受什么苦啊!”在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听到热情的朋友说的这话,徐金琪当时觉得十分温暖,“当时就想起了一个汉奸唱的歌,那个汉奸就说:‘吃有饭,穿有衣,为何反共去投敌!’”说到这里,他情不自禁地笑出来。

“但是等到前几个小时热烈之后,大家接下来在谈到很多问题的时候,我就下决心还是要到中央电视台去。”徐金琪说,“大家谈论的话题还是过去那些话题,说的还是那点儿事儿,跳不出那个格局。如果我还是抱有新闻理想的人,那我就不应该放弃央视这样一个平台。”

他觉得,目前为止,央视还是中国媒体最大的一个平台,能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看到更广的一面,不光看到南方也看到北方,不光看到先进也看到落后,各方面都能看到,而且比之地方台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

“我为什么说‘江湖行走无玄妙,人生就怕格局小’,你格局小了就会什么都做得小家小气。所以我宁可要大家子气下的不完美,也不要小家子气的精雕细刻。”我想这也是他坚持选择最后留在央视的一个原因吧。

如果太顺人生就没什么意思了

经受了这层层束缚之后,徐金琪还保留着一份新闻理想。他说:“理想本来就是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的东西,它不一定会实现,它是一个目标,一定是最终的目标,新闻理想是一定存在的。虽然管制很严,但我从来没有觉得没有新闻理想,恰恰是这个东西激发了我对新闻理想更加热烈的追求,因为这个东西就是说你怎么去突破它。”

“我到中央电视台的时候是36岁,所以在别人眼里都是找死,但是我没有,我坚持下来了,我,还活着。”徐金琪到这儿的时候带着几分宽慰的笑意。

那他是如何在这种层层管制之下突围的呢?

“这个东西就是坚持,坚持下来就行了,而且你坚持下来才有其他的更多机会。为什么我从来都是强调乐观,为啥我比较乐观?第一个是胖人容易乐观,第二个就是你不一笑而过能咋地呢?”徐金琪说着,情不自禁地笑出来,这笑中有些许苦涩。

徐金琪认为,前段时间媒体人抑郁自杀的情况频频发生,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行业的管制和各种压抑,不知道怎么去把握这种平衡,丧失了幸福感。“所以我就觉得,大家一定要乐观地活,因为这个社会其实是不成熟的,想想你自己,你也不成熟,所以咱们既然都不成熟,那为什么要抱怨这个社会的不成熟和不完美呢?咱就陪它慢慢成长呗!就是以这个心态你才能过来,否则你会非常艰难,真的,哈哈哈哈!”他再一次笑了起来。

徐金琪认为这种坚持其实是一种磨炼,每出现一次其实就是磨炼一次,如果失败了很多次,没有能突破它,但有一次能突破它的时候,就会觉得成就感特别强。遇到这些挫折那才是你的机会,就像我们采访的时候遇到很多麻烦,但这恰恰就是机会,遇到任何挑战都是机会。“如果太顺了,这人生就没什么意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