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养气养心的人格

养气养心的人格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必须以天地为师,顺应自然之理、之势、之生息关系。引申下去,人的精神是天地和合而成的,就是人顺应着自然而生有的一种气质。“气”指生理本能,“心使气”违反“专气至柔”的自然规则,其结果可能伤身以致死亡。孟子继承老子智慧,创下“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教我们修养人格。

谷之妙用

老子用谷神代表“道”,发挥了他的无限想象力,同时也发挥了中国文字的奇妙。

《老子·六章》说: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是“道”的别称,又是人的精神巅峰。

“谷”有两个意思,一是山谷,空旷虚阔;另一是五谷,中国人的根本食粮,有自然孕育之效。

“神”有三个含义,一是神秘之状,无形无方位;二是变化,无尽的奇妙;三是阴阳运作,生生不息,无所不能。

人有精神,是大自然衍生的结果,有无穷的可能,十分尊贵。人的存在和运作是有规律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也有多重含义。一是自然其然,是所以然,不需机械性的造作。二是大自然的无限空间,博大深远。人类立足在大地之上,周围是空间和万物,是有秩序的,即有道。人必须以天地为师,顺应自然之理、之势、之生息关系。古语云:法天地万物,养浩然正气,就是顺应了。

人的精神生生不息,与天地万物同生同在。它自然高贵,具有无限的“生”的功能,生而不死。正如《老子·四十二章》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代电脑的运作,就是基于由此而生的数学二进制而创的,由德国心灵哲学和数学家莱布尼茨参照道学所创。

精神不朽

人类自古即知道生命有限,而恳求长寿或永生。老子对时间有独到的见解和把握。他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三十三章》)就是说,立足在安定居所的人,可以感觉到长久(相对暂时、暂且),即安定(stability)。第二句接受人必死的事实,但是,用“不亡”和“寿”作为“死”的注脚,解脱“死了便空无所有”的悲哀,其智慧高超。

不朽,即死而不亡,指的是人的精神或者功业长存。在民间,有子有孙亦是一种长存。一个人帮助了他人,被感恩于记忆之中,也是一种长存。这一切合起来构成人的文化,是动物所没有的。

不过,单是长存并非不朽。一个人可以造了一间屋,于他死后留下来,只是物的留存,不能说是精神的不朽。如果该屋住了十分快乐又人格高尚的一家人,有爱,又有贡献社会的服务功绩,那么,主人和屋都不朽了。

身心同养

在老子智慧中,人的精神源自天,人的身体源于地。《管子·内业》认为:“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引申下去,人的精神是天地和合而成的,就是人顺应着自然而生有的一种气质。

这种气质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像婴孩一样纯洁善良、纯正柔和,同时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老子在第五十五章里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最后两句容易使人误读,需要解释。“益生”指过分补养求取健康,“祥”指福祸,在此专指祸难。全句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逆着生命的自然发展,过分食用补养的食物,可能胆固醇血压过高而生病。“气”指生理本能,“心使气”违反“专气至柔”的自然规则,其结果可能伤身以致死亡

老子教我们修养,主张同时养神和养形,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维持自强自由的志气,方有进取而高尚的人格。

《淮南子·原道训》更为具体详尽地说:

“夫形者,生之所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处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味。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

就是说,形体是生命的依托,精气是生命活力的源泉,精神是生命灵魂的主宰。当三者和谐并作,人就健康幸福;相反,假如三者不调和互补,人体即有不适,精神亦受困扰,生命难保。

乐天知命

为了促进身心健康,老子主张我们乐天知命,做到和顺自然,淡定从容,可达精力充沛、意气风发的境界。庄子继承这一主张,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方法。他在《天道》篇里这样描述乐天知命的人,说顺应自然而生,随同万物变化而死。原文:“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客观事实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接受了这一自然规律以后,可以做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译为白话文,即是:做善事不要讲究名声,做坏事不要惹上刑罚。待人处事采取自然中道的常法,既可以保身,又可以保全天性,可以敬养父母,更可以终享天年。

我们由是可以悟见,老庄的养生宗旨在乎精神。所谓精神,包含意思颇多,最浅显而通行的是英文spirit一字的常用意思,即一种心态,特别是积极向上的心态,由知到行。庄子说:

“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简述这段话的可行部分,庄子说:明白天乐的人,不会被天所抱怨,不会被人非难,不会被外物所牵累,不会被鬼神责备。所以说,行动符合自然的规律,静止时犹如大地一样的宁寂,内心安定专一可以做任何大事。换言之,当一个人处于宁静空虚的心境之中,应对天地与万物,就是天乐,即是一种爱心,足以化育天下大众。

知足常足

做人知足守常,就可以激发生命活力,提高精神境界。

《老子·四十六章》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劝人不论生活如何坎坷,名利权位如何得失,都要以知足之心对待现实。他提醒人们,贪厌不满是一种灾祸,劝人不要时常企求得到利益和物质。相反,知足则是一种安心和快乐,知足的人会觉得自己现有的丰富,感到称心满足,心境和平而不贪求。俗语说,“人无所求品自高”,做到“不求人”“不求物”,自然十分快乐。

知足是一种健康心态。有了它,心乐的任何障碍都不存在了。心理和谐积极,人生可以快乐幸福。尤其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当他回首过去的生命历程,会发现如果有不幸和痛苦,都是来自贪求所生的精神负担,引起抱怨、责怪、紧张等心理重负。对比起来,快乐则来自积极的情感体验,包括对一切所有感恩谋报,并从善行中感到生活之高尚,人的精神即会随之昂扬而焕发生机。一个人时常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和行为,视之为自己的亲密老师,就是最有效的自我教育。

养浩然之气

孟子继承老子智慧,创下“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教我们修养人格。浩然之气是什么呢?《孟子·公孙丑上》这样解释:“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就是说,浩然之气很大很强,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它配合了义和道,具有无比的效用和力量。它的修炼过程“专气致柔”,即听任生理自然,使自己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以纯洁朴实之心务实处事,就会产生一种魅力显著的精神,对他人有积极的感染。

这种精神含着中华民族历来所崇尚的大气、和气、静气、骨气和灵气,合起来构成积极向上提升自己的动力以及由此而生的高贵人格。

《老子》一书大气磅礡,一开始便以宇宙来源和人生意义做立论基础,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引导我们依循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身与心的关系,求达天人合一及和谐生息的境界。

贯穿着《老子》全书,老子反复提倡人们共建和谐关系和境况,作为生命的最高成就。个人的身心和谐,人际间的友好和谐,人与自然的相生相成和谐,都是快乐幸福的基本要素。我们今天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希望成功,最重要的,是在人和事上都维持和谐局面。

静的精神

老子最讲究致虚守静、以静制动的“静气”。这是外国文化所欠缺的智慧。尤其在今天多变、速变和虚拟重重的境况中,“静”似乎是最宝贵又最难得的状态和精神素质。时下朋友见面的对答多数如下:

甲:How are things?(近况如何?)

乙:Crazy, always going. Busy and no time. (疯狂,只动不静。忙,没有时间。)

甲:Why don’t you slow down?(你为何不放慢一点?)

乙:Are you kidding?There is no place to stand if you try. (你在说笑吗?我如果稍慢就无立身之地了。)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表态。但是这对答却是今时的城市和乡镇生活的写真,大家都生活在“动”和“忙”的境况中,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自由,感到困扰不堪。

我有两位博士生研究富士康企业的工人自杀事件,访问了一些工人,希望查出原因。他们听多数工人说,精神困扰不是为了工钱,不是为了工作及生活条件不好,不是为了从农村的悠闲生活转到工厂的紧张生活,而是为了说不清的“不自由”,因为工作和生活都是厂方指派的,没有选择或静止的可能,由此引发一种说不清的“失望”。一个人如果生命无望,就容易选择轻生了。

现代心理学家,从皮亚杰到布鲁纳,再到多位精神治疗大师,如专医集中营生还者维克多·弗兰克(Victor Frankl),都强调静的心理功能,说明它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生活状态(life condition)。不但因为静能思动,给生命智慧和活力,而且因为静能养生养心,是一种身体和心智都必须具有的心灵调节机制。

对此,老子说得很深入。他指出静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动内静”,另一是“外静内动”,两者都由人自由把握。

冷静心智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说法,以“临危不乱”和“处变不惊”为上乘的修养功夫。当我们身处纷繁复杂及浮躁热闹的境况中,“守静”可以令我们心智冷静,观察周全,思考全面,持重立静,做一个独立自主的自然人,达到以静制动。

在另一方面,当众人都一窝蜂似的追逐某种时尚享受,好像手持数张信用卡即可共享太平一样,相信“明天会更好”,经济有无限增长的可能之时,老子劝我们开动心智,务实地思考,预测可能会于何时并以怎样的形式冲击社会的变,并设定有效的对策。《老子·二十章》说:“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用今天的话解说:当众人都觉得富有,拥有的精品太多之时,我独感到似乎匮乏。我这颗蠢人的心是多么的混沌。这种蠢人之心是冷静思维,准备迎接应变的对策,是为明天做好思想准备的功夫。

在当前的熙攘社会里,“静”还有一个新的对人的威胁,就是,因为人们自幼便被电视、手机、互联网及ipad占领感觉器官,每静下来便觉得不知如何“打发自己”,好像生命在静中便没有意义一样。

于是,“无聊”便成为当前大众的一种“可怕”或“厌恶”的境况。2010年,香港电视在录影某次会议之时,镜头锁住一个焦点,一位部长级高官及前大学校长,在会议进行中打游戏。不能忍受静的境况,不关心自己责任所在。

大学校长怕无聊,一般人又怎样呢?我近日每次乘坐地铁,都观察身边的乘客,大约超过半数都在操作电子设备,坐着的和站着的都一样。他们忙着玩游戏或收发短信,好像分秒必争的样子。当然,也有人坐着,低头打游戏,忽视车厢里的老人,自顾自地享受座位了。

另一方面,近十几年来香港及西方社会,都因为人口结构的转变,鼓励现职人员提早退休,所以不少人于50岁后即退职休闲。本来,人类从远古开始,即希望过安静休闲的生活,可是,当前的社会却静而欠安,休又嫌闲,致使各种工作机构在劝员工提早退休的同时,又为他们提供一种“退休辅导”,主要教人们怎样有意义地处理休闲生活。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颇使人惊奇的发现,即人们在退休之前,做事愈是忙碌,退休之后愈是提早死亡。毕竟,人类需要生活有意义,剥离了意义,就没有“生”的乐趣了。缺乏乐趣(即满足感)的生命,自然驰向死亡。所以,老子的“知足常乐”,亦即知足长寿。

骨气显自由

骨气是中国百姓都明白又敬重的。用现代话说,它是绝对自由的无畏表现,是对强权的直接对抗。《老子·七十二章》说: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威”指威迫,“大威”指人民的造反,即众人对强权的反威迫,“居”是生存的地方,引申为生存条件,“厌”指压迫,即人们不喜欢的刑罚,它又指讨厌。所以,“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即是如果人们不受压迫,就不会厌弃统治者的行政。这一章最重要的一段话在最后三句。

“圣人”一词早已是过去式了。今天,我们不必用它等同英文的Saint 或able man,甚或virtuous man。它应该指有能力和主理领导工作的人,例如父母、教师、各级管理人,从作坊的管理员到一国的领导人。这些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地位含有威迫,可以转为辅导。他们必须知道谦和,不求自我表现,不必自贵,而要珍惜自己的责任及人格素养,做好领导工作。

归根到底,领导者必须尊重人性中的自由和自然尊贵。

人际间的互相尊重,不但是纾解矛盾和建造和谐的基础,更是缔造合作精神的最佳手段,因为人的骨气具有正反的双重效能,正面的促进创造,负面的引生怨怒或反抗。

灵气显高贵

灵气是人类独有的最微妙的本能,一种超越自己感官作用和外界时空境界的权能。它包括少数人具有的超感官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和心灵互感(telepathy)。前者是一种超越感官和物质的知觉,简称ESP,可以是即场的知觉,亦可以是离场的知觉。例如预知一项十分特殊又与当前的人物和事象无关的重大事情的发生。后者是两个人的心灵感应,同样不与现时的情境有关。有些人是心里突然生起一种感觉,有些人在梦中知道一种事情即将在未来某时某地发生。

今天,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之中,有不少人具有这种心灵特质。例如,一个人会在忙着做饭的时刻,忽然放下工作,即时启程去十多公里以外看一位朋友或亲人,因为后者需要救助。这就是心灵互感,是无法以常识解释的特殊能力。

科学心理学面对这些心灵感知没有确切的解释,尽管做了不少研究,尤其是对梦的研究。目前比较多人相信的解释是,当一个人的心思简单澄明,而且关心的人和事不多,心灵容易生起超越作用,足以知道不在眼前的事。

老子的时代没有这些现代西方心理学名词,但是老子的心灵观念是包括这些的,而且更多。它主要建立在直觉领悟的体验上,给人的心灵无限权能。

老子的心灵不与灵魂(soul)有关。它是人生着活泼地活动的心的感知和感应,通达万方。它不是潜伏着的灵魂,于人死以后浮游于宇宙之间。

老子的心灵附着高贵的品质,所以也高超。它不为情物所累,不受时空锁固,所以我们不能用“物”来看它。

《老子·十四章》对心智权能(mind power)有十分深入的阐述。它说: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段话不直接阐明心灵的运作,而是说明心的超越权能,间接说明心灵的种种可能效用。首先,它确认看、听、触之不得的东西实质存在,没有疑问。接着,它说明,这些“东西”既然不可以用感官知得,只能说它是“惚恍”,超越道的规律,可以由心灵“见达”。在接着的两章里,老子更说明修道的方法及附于高尚人格的心灵素质。我暂时不在这里详细讨论这些智慧,只是用一个禅宗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解说“心知”或“悟”的一例,希望有助读者较厚实地明白心灵的作用。

一则禅公案说,古灵禅师有一天看见学生坐在窗前读经,窗纸上有一只蜂子反复企图破窗钻出去而不得要领。他趁机说偈曰: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他的学生听了顿悟,明白修道不靠死读经书(千年钻故纸),而应该从生活活动中去领悟宇宙人生之道。禅师更责备他不选择自由自主的方法去悟道(空门不肯出),只一味死读经书。

绵绵珍用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头看看是否比较明白“谷神不死……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深意。“谷”和“神”解释清了,是“道”,是“心”,是精神,博大精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这东西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亦非一章书或一个大学课程可以说尽其妙处。它好像绵绵不绝的存在,是有,却最终会归于虚无(广大)。这样奇妙的东西,老子劝我们要“用之不勤”。这不叫人觉得难解吗?难道好的东西不应该多用、勤用吗?这就是老子智慧的妙处了,即不论多么好而绵绵不尽的东西,亦应该善用、俭用。今天的环保人士,可以向老子取经。

与此相关,义玄禅师的一偈可以帮我们深入其意: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意思是,我们的心绪和思想平日不停地随波逐流,往往不知为何。但是,如果虚怀若谷,经常自心反照自己,抱住纯朴的心灵,即可以真照宇宙人生。无形无名的真理不易说明,每次用了都难免受到磨损,需要修整。所以,即使是绵绵若存的好东西,我们亦需爱惜,使它绵绵不绝地保住最佳状态。

道家的太极拳是练气的最好功夫,它又是聚神悟道的有效手段。打拳的招数绵绵不绝,那却不单是腿脚功夫,拳者如果稍有杂念,招数便会错乱了。这是所有练习太极拳的人都知道的。太极拳的要领在于连贯,每一招与下一招相连,用动作和气,更用心意,然后方能收到健身和养心的效果。所以,也有说太极拳是“意拳”,是用心带动手脚动作的全面运动。

生命有精神,一切内容都绵绵若存,必须顺着自然,用之不勤,方能长久而不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