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品官”剃头匠

二品官”剃头匠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童年时候的头发是一个戴着旧军帽叫“二品官”的拐脚剃头匠剃的,犹如当今的承包地,长期不变地由他耕耘。村上谁也不知他的真名实姓,男女老幼都叫他“二品官”。这“二品官”的绰号是从他早年讲的故事里得来的。“二品官”的“顶上功夫”是有口皆碑的。“二品官”说起他的拐脚就会潸然泪下,那是罪恶旧社会留下的血泪见证。“二品官”如今还健在,他仍拐着脚,戴着那顶黄军帽,不过他早已戒了酒。

我童年时候的头发是一个戴着旧军帽叫“二品官”的拐脚剃头匠剃的,犹如当今的承包地,长期不变地由他耕耘。他“承包”的头不只是我和我的父兄,差不多全村男人的“首级”都归他廉价修理,包括十几个比较棘手的癞痢头。

他每天都来一次村里,瘸着一高一低的脚,挑着剃头担子,哼着“剃头来,头剃勿”如歌一般的调子,摇摇晃晃地游弋在村头巷尾。

他的剃头担子虽然油漆剥落,木脚磨损得长短不齐,像他走路的脚似的永远不能平稳,可做工还是很精致的。一头放着火炉和面盆,另一头下面是放剃头家什的箱子,上面则是当今在庙宇大门前还能看到的一根古代的旗杆,不过这仿制的旗杆只有三尺来高,旗斗里放着肥皂,旗杆上挂着一块邋里邋遢的刮刀布。

村上谁也不知他的真名实姓,男女老幼都叫他“二品官”。这“二品官”的绰号是从他早年讲的故事里得来的。某日他给族长太公剃头,边剃边讲起了“山海经”:“你知道剃头担上为啥立旗杆吗?这还得从明朝说起。朱元璋做皇帝后,把忽必烈派到各地的蒙古族官员罚为堕民,堕民及下代只许男的做剃头、抬轿、阉鸡、吹行、做小戏文(木偶戏),女的在庙里打杂、做送嫂(伴新娘)等最低级的行业。到了清朝,顺治皇帝下了一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圣旨,把明朝留头发的男子改为头的前半边剃光,后半边留发梳成辫子,不剃半边头的就杀头。可冒死留发的人仍有不少,为此,清政府又下令命剃头匠在剃头担上立起旗杆,象征剃头匠有二品官衔的特权,可杀不剃头发的人。”

“不要看我堕民的后代行业低,可我是皇帝封过的二品官呐!”从此,“二品官”的尊称由族长的口而人人皆知。

“二品官”好酒如命,脸上和脖子上布满七杈八拱的红丝,嘴上不时呵出臭兮兮的酒精味。酒酣耳热时,还会边剃头边念出几句“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或“创人间头等事业,理世上不平东西”等文从字顺的“猫经”。原来,他小时也上过私塾,颇能识文断字。他说的“剃头担上立旗杆”的故事也是有历史记载的。鲁迅先生曾撰文说:“是好人的子孙会吃苦,卖国者的子孙却未必变成堕民。”如今的石湫、四脚亭、长山岙大多都是“堕民”的后代,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勤劳朴实的劳动者。

“二品官”的“顶上功夫”是有口皆碑的。剃光头一发不留,理西发四平八整,生意再忙也是一丝不苟地作业,就算是斑斑驳驳的癞痢头,他也会修残补缺,遮丑现俊,让其变得清秀。他还有一套挖耳朵和刮痧眼的绝活,为上了年纪的人刮去耳毛,清除耳内积存的“垃圾”;为患沙眼的用刀背刮除红疹,颇能使人耳目一新。

“二品官”说起他的拐脚就会潸然泪下,那是罪恶旧社会留下的血泪见证。抗战时期,刚出师的他被召去给伪区长的父亲剃“烧酒头”(给死人剃头要先往死者头上喷一口烧酒),恰逢那死鬼生就一个凹凸不平的“八角榔头”,他如乱石堆里削茅柴,实难剃光除净,有一刀竟刮破了头皮,这就惹下了弥天大祸。伪区长见死人破了相,喝令大打出手,直至打断了一只脚,成了终身的残废。从此,愤世嫉俗的他开始喝起了酒。

“二品官”戴着的旧军帽是他引以为豪的。那是土改的时候,县长下乡检查工作,脱下军帽要他理一个大平头,理毕,县长对他的手艺大为赞赏,就把自己的军帽戴在他的头上作为奖励。后来县长当了省长,这使他的头顶大增光彩。“这可是省长送的呐!”他头不离帽,口不离帽地炫耀着。

“二品官”如今还健在,他仍拐着脚,戴着那顶黄军帽(当然是后来的仿制品),不过他早已戒了酒。年近八十的他有时牵着小孙子在文化广场休闲,有时在老年人协会为老人们免费理发,有次还发现他在学雷锋的队伍里,和年轻人一起义务理发,为民服务。他还在温暖的社会里发挥着他的余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