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该重视历史的学习和研究

应该重视历史的学习和研究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学,又称史学。历史科学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作为理论指导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因此不能正确地反映历史,使历史研究上升到科学的程度。历史科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学。它要求尊重历史实际,如实地反映人类历史运动发展的过程。历史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无所不包的。以世界通史的范围最大,可谓事无不包。秦灭六国却二世而亡,这无疑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历史,从中国文字学来说,“历”,就是“经过”。如经历、阅历等。《书·毕命》云:“既历三纪,世变风移。”这个“历”就是“经过”的意思。“史”,在远古是指史官。《说文》的解释说:“史,记事者也。从右,持中,正也。”后来,随着时代演变,记载过去事迹的书籍,也叫“史”。《孟子·离娄下》的“其文则史”,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有人说,“在我国古代,凡记事文字,都是史”。《仓颉篇》是古代字书,用于记事的,因而班固在《汉书》、杨雄在《法言》都称它为“史篇”。

“历”、“史”二字合用,只是清末的事。虽然合用,中心词还是一个“史”——用文字记述和阐释过去的事迹。这仅仅是文字学上的解释,显然是不够科学,不够全面的。科学的全面的解释,从广义上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狭义的或通常所讲,则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就明确指出:“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1]斯大林在《列宁主义问题》一文中进一步解释说:“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的发展史,是许多世纪以来依次更迭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史,是生产力和人们生产关系的历史。”因此,历史是人类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它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历史,并不等同于历史学。历史学,又称史学。它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一门学问。历史学的目的,司马迁概括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就是说,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求其变化之因果

历史学,又不等同于历史科学。我们所说的历史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历史科学跟以往的各种历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指导理论不同。历史科学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作为理论指导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以往的历史学都是唯心史观。因此不能正确地反映历史,使历史研究上升到科学的程度。

阶级属性不同。历史科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学。它要求尊重历史实际,如实地反映人类历史运动发展的过程。以往的历史学,都是掌握在剥削阶级手中,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正因为如此,以往的历史学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却不能了解以至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人民群众在历史过程中所起的决定作用,荒谬地认为是少数英雄创造了人类历史。自从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各种社会经济形态循序发展的一般过程,并有力地论证了生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后,历史学才第一次成为历史科学。

历史科学跟以往的历史学有本质的不同和明显的区别,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二者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历史科学的产生,不仅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对以往历史学批判继承的结果。所以我们不能把它们二者对立和割裂开来。为了简便起见,历史科学我们一般仍称之为“历史”。

历史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无所不包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都是历史研究的对象。人类社会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试验中积累起来的全部经验都是历史知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手稿中曾写道:“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2]

历史是广泛、无限的,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只把人类历史算作历史,也无法穷及。因而自古以来,人们就将历史分作综合的、宏观的研究或分门别类的,即分期的、分区的、分题的微观研究。一般地说,有如下几种情况:

按时间分:有通史、断代史。所谓通史,即贯通古今的历史。所谓断代史,即以朝代为断限的历史。

按内容分:有各种专史,如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文学史、哲学史、教育史、婚姻史、农民战争史、外交史等。更细的划分,如政治制度史、疆域史、党派史、寺庙宗教史,土地制度史、赋税史、建筑史、农器制造史等。

按区域分:有世界史、洲别史、国别史、地方史(省、府、县、乡、村、至族、家)。

在各类历史分科中。以世界通史的范围最大,可谓事无不包。但不管如何,它都只是人、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间的内在纵横联系、因果关系等。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就历史事实而言,它是不可假设、不可复制的。如秦始皇、隋炀帝暴政亡国,这是历史事实,无法更改,也不能更改。如果否认或者更改这一事实,那都是十分错误的,也是绝不允许的。

但是,人们之所以详尽记载历史、之所以用力研究历史,那又是因为“史也者,前车之鉴也。”我们南丰先贤、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他的《南齐书序》中说,“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就明白地告诉我们,研究学习历史,是靠它来明白治天下的道理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进书表中也说修史、治史就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可见,借古治今,古为今用,不仅是可以的,还是十分必要的,值得大力提倡的。秦始皇、隋炀帝暴政亡国,如果他们不施暴政而施仁政,强大的秦朝、隋朝也许就不会二世而亡。这就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所以,从历史评价、历史借鉴角度看,历史又是可以假设的,否则,“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学习历史,认真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从大处讲,利于治国平天下;从小处讲,不论如何,总是利于修身养性,使人聪明一点,缺点错误少犯一点的。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作家培根,在他的《论学问》一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这应该是至理名言。

纵观数千年的文明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凡有所作为者,无一不是重视历史,特别注意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

开汉代四百年基业的汉高祖刘邦、创盛唐三百年基业的唐太宗李世民(实际奠基者),还有宋太祖、明太祖,他们都特别注意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而干出一番伟业。汉高祖、唐太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秦灭六国却二世而亡,这无疑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汉高祖就处处以秦为戒,总结秦亡的教训。贾谊作《过秦论》,以为秦亡于“仁义不施”。陆贾以为天下马上得之,不可马上治之。因而会有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继之才有千古称誉的“文景之治”。唐太宗比汉高祖有过之而无不及,《贞观政要》卷一说:“昔在有隋,统一环字,甲兵强锐,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动殊俗。一旦举而弃之,尽为他人之有。”这一触目惊心的历史巨变,使唐太宗时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经常强调要总结隋亡教训,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教诫臣下“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3]我国古代所谓正史共廿四部,贞观时即修八部,可见唐太宗对历史的重视。有唐一代成为中国古代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与唐太宗等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奠定盛唐坚实的基础是决然分不开的。

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代有为帝王如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更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代史学大师。只要翻阅一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就不难发现,他们关于历史的著作是何等的丰富。如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等等,都是历史名著。列宁、斯大林,他们也都是精通历史的。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道路》、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都是不朽的历史著作。

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不懂历史,就不了解过去。不了解过去,就不能深刻地理解现在。不理解现在,就不能科学地预测未来。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同志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号召一切有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承继这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以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并斥责一些同志“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学习研究祖国的历史,可以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创业精神。

历史是真实动人的生活教科书。具有强大向心力的中华民族有着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数千年来未曾中断的文明发展史。其内容更是硕大无朋。无论是哪个方面,哪个领域,哪个时代,都可以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榜样,鞭策激励后人。

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内涵极其丰富。中国历史上的爱国者更是数不胜数。抵御外侮,做出贡献者如岳飞、文天祥者固然是;工作勤劳,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者诸葛亮、魏征者亦是。王震在《学习历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一文中说:“封建时代的官僚,总的来说是压迫人民的。但就具体人物来说,还是有勤惰、好坏、腐朽和刚直之分。有的官僚除高官厚禄外,还要刮民脂民膏,昏瞆无能,荒淫无耻。但有的人还是比较有见地、有作为的。”学习祖国历史,了解历史上爱国人物的生平事迹,无论是从哪方面说,对于陶冶人们的爱国情操,鼓舞人们去建功立业,无疑是有巨大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的。鲁迅在《随感录》中曾说:“爱国者虽偶然怀旧,却专重在现世以及将来。”[4]我们学习历史,“偶然怀旧”,其意义也即在此。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列宁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的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5]而马克思、恩格斯所以能创立历史唯物主义,除掉其他因素外,正是他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并对此做了深刻研究才得以成功的。

人世间像自然界一样,一切事物都是作为一定的具体的历史过程而存在的。探讨任何问题,如果忘记了历史的联系,忘记了把探讨对象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来考察,要得出完备严整并经得起实践反复检验的结论是不可能的。恩格斯曾多次称道,由于马克思谙熟法国的历史,因而能对于法国所发生的一切重大政治事件做出透辟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如此,我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当然也是如此。比如,学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国家,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诸关系及其原理,如果不了解历史上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不了解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主要人物和主要文化成就,我想这种理论的学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空洞说教,要想融会贯通深刻理解是根本办不到的。

历史以它丰富的内容,正确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揭示了共产主义一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科学的信念,才是坚定的信念。历史是公正无私的。它能以令人信服的历史事实、许多光彩夺目的英雄形象、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驳倒各种腐朽没落的世界观,使后人学有所依,做有所本,毫不迟疑地踏上历史的必由之路,从而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

此外,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是知识的海洋,可以说如果没有历史学,那就没有社会科学。如其中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教育学、语言文学等。因为这些学科,都只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某一方面,都只是某一特殊部门的知识。而这“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部门”,它都离不开当时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它本身的历史演变。历史是研究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就各种事物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上来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并从中找出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它与各个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割不断理还乱的相互渗透的联系。俗云,文史哲不分家,说的就是这层意思。如果我们有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可以断言,对于学习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乃至法学、科学社会主义、写作等,是一定会有积极的帮助作用的。

学习、研究历史是如此之重要,那应该怎样研究和学习历史呢?

首先,要有选择地找些书看:

学习中国古代史一般有如下几类书:

第一,当代人的著作。一是当代人通史著作。如范文渊著的《中国通史》,原名《中国通史简编》,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等。二是当代人的断代史著作。如东北师大历史系主编的《先秦史》、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三是当代人的各种专史。如付筑夫的《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各种版本的中共党史等。上述的断代史或专史,可根据个人的兴趣或专业,有选择地看。四是历史方面的杂志。主要有《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党史研究》等。工具书主要有《历史年鉴》等。当代人的四种著作,应该是我们学习中国历史的主要书籍。

第二,古人的历史著作。其中最主要的是正史。所谓正史,即历代封建王朝规定的正统的历史书籍。从体裁来说属纪传体,即以记载人物传记为基本形式的历史著作。司马迁的《史记》是这种体裁史书的开山之作,也是正史的第一部。随着时间的推移,纪传体史书的不断增加,正史有“三史”、“四史”乃至“二十四”之称,最后形成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共3245卷、241册,四千多万字(《新元史》《清史稿》未含在内)。这是中华书局的标点本。正史卷帙浩繁,广如烟海,阅难终篇。粗读一遍都要四五年。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通读它。但根据自己的专业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阅读有关部分或章节。如有兴趣,前四史倒值得认真一读。前四史写得较好,带有传记文学的色彩,既是史学著作,又是传记文学著作,双重得益。

其次,编年史类,即按时间顺序记叙史的史著。其中以《左氏春秋传》、《资治通鉴》最为出名。

第三,纪事本末体类。即以记载重大史事的发生、发展和终结为基本形式的历史著作。主要有清高士奇撰的《左传纪事本末》、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等。

纪传、编年、本末三体,各有短长。纪传体,纪以编年,传以纪事,并编年、纪事、纪言、分国、分志诸体于一书,加以表历,确为一代全史。不足的是一事散见多卷,无法照顾时间顺序。编年体,优点是史事和时间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易明史事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因果关系。不足的是某一历史人物的生平、某一历史事件的经过、某一典章制度的演变,或亘数年或数十百年,难理眉目,评其原委。本末体值得称道的是容易查清某重大历史事件的始终。“因事命篇,不为常格”,而“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章学诚《文史通义·书教》),美而不足的是事与事之间缺少联系,难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线索。

第四是政事类。即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专书。主要有十通,包括唐杜估的《通典》、宋元之际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官修的《清文献通考》等。

第五,会要类。即历代所修的各项经济、政治制度的汇编。主要有《唐会要》、《宋会要辑稿》等。

最后,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找地方史书看,尤其是抚州地方史。如果说有实用价值的话,恐怕以此为大。抚州是江西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之一。自古以来物产丰盛,文化发达,才学辈出。了解抚州地区的悠久历史,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非常必要的。陕西绥德县的一个副县长说得好:“要振兴绥德,就要了解绥德。一个县的领导,不了解自己县的过去和现状,是愚昧的表现。”(《光明日报》1985年7月2日)虽然地区职务不尽相同,道理都是相通的。

了解家乡,起码要知道家乡的行政区划沿革、人口发展变化、经济发展概况、文化成果等。因为这些历史情况的掌握,可以直接为今日家乡的四化建设起借鉴和鼓舞作用。

其次,学习和研究历史要有一定的德、才、识、学。自古以来,有成就的文学青少年多,而有成就的青年史学家却很少。这是因为史学家的要求高的缘故。唐刘知几提出史家必兼有“史才”、“史识”、“史学”。其中以“史识”最为重要。他说:“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梗楠斧斤,终不果成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王贼臣,所以知惧。……脱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自夏以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旧唐书·刘子玄传》)

清代章实斋觉得刘知几说得还不完备,认为“刘氏之所谓才学识,犹未足以尽其理也”,应该以史德来补充它。“能具史识必知史德,德者何?著书者之心术也。”(《文史通义·史德》)

刘知几、章实斋都是一代史学大师,他们说的是良史必须具备的条件,分析起来实际是学习研究的两个问题。一是能力和知识,一是立场、观点包括态度。我们谈不上治史,但借用他们的观点来说明我们学史却是完全适用的。我觉得,一、要有较强的文学语言功和分析能力。所谓文字语言功,主要是指古汉语文字的功力。不要求做到精通古汉语、字字句句过关,这是不可能的,但能够做到句读即标点,并掌握一般常用虚词和实词用法,熟练把握古汉语特殊句型却是必要的。否则,我们连县志也难看下去,更谈不上古为今用了。掌握古汉语,最好的办法是在实践中学,多看,多想,多查(字典)。读史中,求精勿快,只要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一定能事半功倍,享受其间无穷乐趣的。同时,读史时要不断地打“?”,是真是伪,是褒是贬,是直是曲,都要问一下“为什么”,养成分析的习惯。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目的。历史学,它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阶级性,不如诗歌小说传奇,可以情思奔放,以丰富的形象思维塑造不同形象的人物,设计各种离奇的情节,来表达自己的爱憎。历史要求冷静的头脑、严密的逻辑思维,对历史人物、事件、制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评价。具体说来:第一,要实事求是。如公检法部门的侦察和判案;第二,要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不能以今日的要求来衡量历史人物和事件。正如列宁所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6]第三,要作阶级分析。同一个事件或人物,不同的阶级或集团会做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比比皆是的。因而,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时,要有阶级分析的头脑。第四,读史目的要明确。借鉴历史,古为今用,这当然是对的。但其中也有一个“史德”或者说“心术”的问题。是借鉴对国对民对已有益的东西,还是借鉴钩心斗角、苟且钻营、玩弄权术的东西。这是特别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如果是后者,那就读史害国、读史害民、读史害己了。

(本文是在江西省抚州地委党校85级大专培训班的讲学稿,整理发表在《抚州党校》1987年第2期。选入本集有删节。)

【注释】

[1]《马恩选集》卷三,p.422。

[2]《马思选集》卷三,p.20。

[3]《通鉴》卷196,贞观十七年正月。

[4]《鲁迅选集》卷八。P.80,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5]《列宁选集》卷2,p.443。

[6]《列宁选集》卷二,p.5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