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朗月照金潭

朗月照金潭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前镇金潭,原名金滩,两条小河中都出金沙。五色祥云横石壁,三更朗月照金潭。房子由族裔照管。依金潭盆地大山水的定向,房子的方向座西南,朝东北。院门是木结构朝门,门边有楹联:“沙洲回碧水,朗月照金潭”。

汽车一进金潭盆地的边缘,我们便不约而同齐声高叫停车,大家为这个小盆地的明媚景色迷住,都走出车来,向前眺望。

这是个椭圆形的小盆地,南北宽约5公里,东西长约2公里,四周青山隐隐,树木森森,中间阡陌纵横,一马平川。

一条名金水河的小溪,伴山麓缓缓流淌,蜿蜒回旋之间,在臂弯里托起一片台状洲地。洲地两头稍高,犹如船体,故名船形上。船形上座落一丛青砖黑瓦的屋场,竹树掩映,朝门庄严。朝门背后,盆地南端边缘,有五座高山耸立,形似闸板。一条小溪活泼从门前潺潺流过,在屋侧不远处与金水河汇合,不舍昼夜,注入辰水。河水向前奔流约1里,南北两座小山突出河中,南岸山势如一只雄狮,北岸山势如一头大象,这是有名的风水宝地“狮象把水口,金板铲龙门”。

这金水绕门、狮象把守的屋场,正是湖湘巨子,晚清大思想家魏源的出生地。狮象、金板之间的这一片村庄,以魏姓村民为主,故俗称魏家塅,南段为“下魏家塅”,又名石山湾村,是清代战功卓著的武将,两江总督魏光焘的出生地;北段称“上魏家塅”,又名学堂湾村,即是近代爱国主义思想家魏源的故乡。

魏家墩曾出过文、武两大人物,至今村民引以为荣。

司马前镇金潭,原名金滩,两条小河中都出金沙。晚清到民国,河滩上时有摇动淘金船的淘金人。许多文人墨客描写过此地的旖旎风光:

酒馀潇洒依花栏,醉眼频开仔细看。五色祥云横石壁,三更朗月照金潭。形排笔架呈青障,髻旋田螺拥翠峦。尤爱文昌高建阁,千秋胜迹壮奇观。

魏源就是在这石壁、金潭、笔架山、文昌阁绮丽山水中度过童年少年时代,养成了他热爱自然深沉好思的品格,并且终生对这片土地怀着浓浓的乡情。

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金滩山水环绕,原隰广平,加以前人德泽所加,非止掇一科一邑之荣己也,将必有忠信才德奇伟之士出乎其间,以亢宗而起家。

魏源故居的始建年代,没有确凿的文献记录,系魏源祖父建下的产业。据推算,始建年代至迟在清乾隆年间。

因魏源的父亲长期在江苏任小官,魏源27岁那年(1820年),全家迁往江苏定居,其后很少居住在此。房子由族裔照管。

1951年土地改革时,房子分给十来户贫农居住,部分遭到破坏。

1983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至1994年,原住户搬迁,辟为魏源故居管理所,魏源生平事迹陈列室。

现存的魏源故居,经过1994年秋及2000年冬二次大维修;完全恢复了原貌。

这是一座两正房两厢房的木结构四合院。依金潭盆地大山水的定向,房子的方向座西南,朝东北。院门是木结构朝门,门边有楹联:“沙洲回碧水,朗月照金潭”。人字形屋顶,盖青瓦,朴素端庄,给人以肃穆之感。朝门与土石结构的围墙结合,形成完整封闭的院落。墙外,沃野田畴;墙内,屋角参差,花木扶疏,很典型的清代农村民居。朝门原有两扇门,内门额上有“内阁中书”匾额。

这座过亭式木构架朝门,面阔6米,进深5米,位于正房的左前,朝向北偏东20°。这引起我很大兴趣。为什么整体建筑的“脸面”部分,不与正房同向而偏东?

现任管理所所长,年轻姑娘小蒋说,这是造屋人从大风水理念出发特意而为的,也增加院子的深邃感和审美内涵。

从朝门进入院内,是个大院坪,阔22米,进深16米,院中岩板凉晒物什,院边花坛植树栽花。

过了院坪就是主体建筑,有两栋正房,两栋厢房。两栋正房之间,有两个过亭,与正房和厢房构成三个四合天井。

1996年11月,故居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