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字对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

中国文字对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无中文则无此书法艺术。所以,中国文字的演变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文化的源流史。中国的语言文字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20世纪之初,中国有一些大人先生们,掀起一股彻底批判、否定中华文化的“伟大”浪潮,主张中华文化要“全盘西化”,并说彻底废除中国文字,在消灭中华文化之中,“尤为解决之根本”!还能有中国众多极富民族特点的文化艺术么?

六、中国文字对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

(一)书法艺术

由于中文是用简练的线条画,构成极其形象、生动、传神的图案画为一个个的单字,所以,每个字就是一幅很有意思的小画:山、水、林、田、路、人物、花鸟、鱼虫,应有尽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又经历了很多阶段的字体变化:甲骨文、金石文、小篆、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都各有其鲜明特点。再加上用中国的毛笔、宣纸书写,更兼以中国古典哲学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布以疏密,色见浓淡,笔用干湿,字间大小,运用笔法或飘逸洒脱,或伟岸峻拔,或稚嫩笨拙,或清新秀丽,又有不同风格的篆刻朱红大小印章作恰到好处的点缀,就形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极富文化气息的艺术品。然无中文则无此书法艺术。

(二)诗词歌赋

正因为中文每一个字都有其特定的读音,独立的字义,四声之中的每一声韵之字,都有极其丰富的事物、名称、颜色、数字、情感、行为、思想、形容等繁多的用字。如此,以字组词,或成语或典故,或动或静,或虚或实,变化万端,表达功能极强。这就客观上给诗、词、歌、赋、楹联、戏曲等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奠定了语言文字上的得天独厚条件,使之在吟、诵、歌唱中,达到了语句精练,感情充沛,合辙押韵,工整对仗,抑扬顿挫,节奏感极强,可婉转流畅,可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这就是中国的诗、词、歌、赋、戏剧、曲艺等,相继得到发展和繁荣、完善和提高,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艺术种类的根本原因。

(三)历史文化考据

中国的语言、文字,两者之间互为影响,伴随着5000多年的社会历史进步,就会自然而然地不断淘汰一些原有的语言、文字,而增加表达新生事物的文字,以与时代性事物、称谓、生产、生活、语言、风俗同步,中国的语言文字是“与时偕行”的,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它既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又不固守历史不变。它既不断接受新生、新鲜、外部事物,但又不失历史之根。所以,中国文字的演变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文化的源流史。如此,中文就有了世界其他拼音文字都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即考古。通过对中国古文字的历史研究,就可以弥补史料记载上的许多不足之处,而且反映历史事物最为忠实可靠,没有人为地篡改历史、隐瞒历史、遗忘历史的任何成分。所以,中国语言文字6000年以来的演变史,就是中国6000年历史的一部大百科全书。由此,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演变历史本身,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术性、专业性、科学性很强、意义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的语言文字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20世纪之初,中国有一些大人先生们,掀起一股彻底批判、否定中华文化的“伟大”浪潮,主张中华文化要“全盘西化”,并说彻底废除中国文字,在消灭中华文化之中,“尤为解决之根本”!此后,便为彻底废除中文走拼音化道路作积极的准备工作……这一类口号、主张,听起来倒是挺“革命”且很“彻底”的,但事实上则是一种无知、愚蠢的主张,是毁我中华、灭我民族的主张!试想,现在有许多人就不认识繁体中文,为作好历史文化传承,对一些古籍只好出版繁、简两种字体的对照读本。真正彻底废除中文之后,还能有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作品么?还能有中国众多极富民族特点的文化艺术么?还能有历史文化的传承么?失去了中华文化这个历史之根,民族精神又如何依存?一个失去了自己民族历史、文字、文化等民族特点以及民族精神的民族,又何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正确地看待民族历史,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发扬优良的民族精神,以达到中华民族实现历史性复兴方面,这些都值得我们重新思索,以有一个基本上正确的思想,这是极为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