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岚山诗碑寄深情

岚山诗碑寄深情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仅因为它风景优美,更主要的是它立有周恩来总理《雨中岚山》的诗碑。“雨中岚山”诗碑是他逝世后的第一块纪念碑。1979年4月16日,日本樱花盛开时节,邓颖超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日本,来到岚山为周总理诗碑剪彩。《雨中岚山》一诗表现了周恩来早期追求革命真理的精神。周恩来游岚山后的两首诗,用白话文表达了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可谓是新诗的佳作,说明他在新诗探索方面成为时代的先锋。

岚山诗碑寄深情

2001年11月到日本大阪,参加日本阪南大学《中国加入WTO与日本企业》的国际学术会议后,大学邀我们出游岚山。它也是我想去的地方。不仅因为它风景优美,更主要的是它立有周恩来总理《雨中岚山》的诗碑。

周总理是一位世纪伟人,一生为了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崇高的品德,博大的胸怀,绝世的才华让后人永远景仰。然而,他死后,骨灰撒向蓝天,融入大地,没有坟墓,没有墓碑,人们怀念他却无处凭吊。“雨中岚山”诗碑是他逝世后的第一块纪念碑

1978年,在中日两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20周年之际,京都中日友好团体为了纪念周恩来,请随邓小平来访的廖承志书录周恩来诗作《雨中岚山》,这是1919年留学日本时写的,刻在石碑上,竖立在风景秀美的岚山,从此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2001年11月25日上午十点半,我们一行来到岚山。除我之外,同行的还有贾怀勤副校长,夏占友、陈准以及内蒙大学两位教授。下车后,晴空丽日,秋高气爽,是个出游的好天气。

右手河岸,整洁的日式庭院前古松遒劲,郁郁葱葱,枫树叶在秋阳下泛出深浅不一的艳红。左手边是源自岚山深处、水面逐渐展宽的大堰川,水面阔400余米,川水清澈见底,在秋阳的照射下泛起粼粼波光。

河川对岸是500多米高的山峦,被浓郁的、墨绿色的树木覆盖,给人以深沉的凝重感;片片红云般的枫树,暗绿的松树、榉树,油绿的泰山木交融,现出层层叠叠的斑斓,如一幅耐人品味的油画,倒影在川水面上,但不时被川面上游船搅乱。黄色木质的渡月桥横跨在大堰川两岸,桥上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不断。

我们漫步走过“龟山地区岚山公园”碑石,跨上岚山的山道,步行60多米后,来到周恩来总理的诗碑处。

诗碑坐落在由石块垒起的近一米多高的长方底座上,座面由大小不等的石面砌成。诗碑是天然的一块混褐色间有石绿色的椭圆形的巨石,给人一种铁骨铮铮、朴实无华的肃穆感。诗碑周边有矮墙、草亭,碑园周围长满了枫树、苍松、樱花树和各种花草。诗碑正面镂刻着周恩来总理于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作的诗—《雨中岚山》,由廖承志书写。诗文从右至左竖写,全诗为:

雨中二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

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

潇潇雨,雾朦浓;

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

真愈觉娇妍。

诗碑背面镂刻着立碑铭文(日文):“一九七八年十月,为纪念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实现中国与京都世代友好,在这片深深结缘的土地上,立下伟大的、深孚众望的周恩来总理的诗碑。”

1979年4月16日,日本樱花盛开时节,邓颖超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日本,来到岚山为周总理诗碑剪彩。她满怀深情地说:“绚丽的樱花,在自然法则作用下,万树千花同时开放,又豪迈地无所留恋地谢去,对青年时代的周总理追求人生真理给予很大的启示。诗碑为日本古都名胜锦上添花,也把周恩来和中日两国人民永远紧紧地连在一起。”

《雨中岚山》一诗表现了周恩来早期追求革命真理的精神。在周恩来的青年时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救亡图存成为当务之急。周恩来1917年到日本留学,就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在赴日前挥笔写下这样的明志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遽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来到日本以后,各种思潮纷纭复杂,使年轻的周恩来产生了选择的困惑,有“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的感觉。然而,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周恩来感到振奋,他阅读了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神髓》,日本早期马列主义传播者河上肇撰写的《贫乏物语》和创办的《社会问题研究》杂志等,思想开始发生变化,感到“模糊中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正是这种朦胧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让他决定“返国图他兴”,于1919年4月回国参加“五四运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回到北京,为了写这篇简短的游记,进一步理解周恩来写此诗的心境,我又找出他游日时写下的其他诗作。得知他从1917年9月至1919年4月留学日本时写过四首诗。其中,与京都岚山有关的一首,题目为:“雨后岚山”,全诗为:

山中雨过云愈暗,

渐近黄昏;

万绿中拥出一丛樱,

淡红娇嫩,惹得人心醉。

自然美,不假人工;

不受人拘束。

想起那宗教,礼法,旧文艺,……

粉饰的东西,

还在那讲什么信仰,情感,美观……

的制人学说。

登高远望,

青山渺渺,

被遮掩的白云如带;

十数电光,射出那渺茫黑暗的城市。

此刻岛民心理,仿佛从情景中呼出:

元老,军阀,党阀,资本家,……

从此后“将何所恃”?

此诗与诗碑上的诗为同日所写。这首诗与诗碑诗合在一起,使我领受到时年20岁的周恩来,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远赴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伟大抱负。

这些诗作使我看到周恩来青年时代热爱文学的印记。他19岁赴日留学前写的《无题》是一首七言绝句,而1919年游岚山后的两首诗,则是白话诗。当时,国内的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如火如荼,白话文作为新的语言形式在全国成为文学革命的潮流。在小说方面有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在诗歌方面有胡适写的《尝试集》等。周恩来游岚山后的两首诗,用白话文表达了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可谓是新诗的佳作,说明他在新诗探索方面成为时代的先锋。

但是周恩来并没有像鲁迅那样走文学救国的道路,而是放弃文学,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中国或许因此少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但却多了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使他运筹帷幄的领导能力和绝世的外交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在他革命的生涯中,有时诗情似剑,用来鞭挞敌人,表达愤怒的感情。在皖南事变时,他愤怒地写下了“千古奇怨,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名句。

(2002年7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