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历史地理看崇明未来开发的两个问题

从历史地理看崇明未来开发的两个问题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真考察崇明岛的历史地理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对于正确定位崇明的开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从历史地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崇明的土地都是泥沙淤积而成,且成陆时间不一,从千余年至十数年不等,一般海拔都很低,经常受到海潮、大风、长江洪水的袭击。正因为如此,崇明未来的人文地理环境定位完全取决于目前的规划,因而更需要特别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才能创造出文明高雅、舒适多样的人文环境。

历史地理看崇明未来开发的两个问题

崇明的开发是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上海能否整体性建成国际一流大都会的关键。作为中国的第三大岛和最大的沙岛,崇明有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发展过程,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文因素,都与上海其他部分有所不同。认真考察崇明岛的历史地理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对于正确定位崇明的开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崇明岛的历史地理背景与未来开发

崇明位于长江出海口,全部土地来源于长江挟带和潮汐推聚的泥沙,但后者的来源也是前者。公元初,长江北岸的海口还在今江苏扬州稍东一带,正是由于泥沙的淤积作用,长江近海口的两岸不断涨出新的土地,长江的出海口随之逐渐东移,在海口附近的泥沙淤积也随之加快,陆续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沙洲。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武德年间(618—626),在今崇明岛的位置偏西处长江口形成了东、西两座沙洲,被称为东沙和西沙,它们的形状和大小现在已经无从查考。此后,沙洲几经变迁,并随着长江口的延伸而逐渐东移,面积也越来越大。10世纪初,五代吴国在西沙设立崇明镇,属海门县。北宋时,在东沙附近又形成了一个沙洲,逐渐和东沙相连,成为一个主要的沙洲。据说因为在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有姚姓和刘姓两家迁往避难,得名姚刘沙。在此前的建中靖国元年(1101),在西北方向又涨出一洲,形成了三洲鼎立的格局。由于这一带盛产鱼盐,长江两岸百姓纷纷迁入,南宋权臣韩侂胄与宠妃刘婕妤等也在岛上设立了三个庄园。开禧三年(1207),韩氏庄被废。嘉定十五年(1222)在岛上设立天赐盐场。宋元之际,这些沙洲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反而因为大批移民迁入而显得繁荣。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扬州知府薛文虎加以招抚后,向朝廷报告,要求将姚刘沙升格为崇明县,将原崇明镇改为西沙,归崇明县管辖。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崇明州,直属扬州路管辖。至正十二年(1352),州治北迁至东沙。明朝洪武(1368—1398)初,改置为崇明县,洪武八年改属苏州府。

但直到明朝期间,崇明岛还很不稳定。永乐十九年(1421),县治迁至县北的秦家村,并筑了城墙,但到正德年间(1506—1521)县城就因受到长江和海水的冲刷,不断坍塌,不得不于嘉靖八年(1529)迁至马家浜西南,修建了土城墙。20年后,海水冲毁了县城的东北角,只得迁往平洋沙,并筑了砖城,可是到万历十一年(1583),县城的东角又塌入水中,两年后又迁至长河。200多年间县城迁了5次,而前面的3个县城先后被海水所吞噬。

由于长江的冲刷作用,崇明岛的西部始终在不断坍塌,而东部一直在淤积延伸。同时,由于长江的主水道经常南北摆动,岛的南岸和北岸交替受到冲刷或淤积。18世纪中叶起,长江的主流移到崇明岛南面,岛的南岸不断被江水冲坍,而北岸和岛的两端迅速淤积扩展。解放后,由于堤防日益加强巩固,冲坍得到制止,而对新涨滩涂的围垦不断扩大,使岛的面积增加了一倍以上,至今仍有大片适合围垦的滩涂。

所以,崇明拥有丰富的土地和滩涂资源,如果对长江北道进行人工干预,如完全堵塞或人工约束,更会增加大量新地,这是上海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一个特大城市附近有如此大量的备用土地资源,在国内外也是不多的。

但从历史地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崇明的土地都是泥沙淤积而成,且成陆时间不一,从千余年至十数年不等,一般海拔都很低,经常受到海潮、大风、长江洪水的袭击。岛上的堤防和水利设施大多是近数十年间建造与加固的,经历过的自然灾害级别较低。因此岛上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进行大批量、高档次、高层次、大投资的建设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百年一遇以至千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如长江洪水、高潮位、台风、海啸、海侵、地震、海平面升高等异常灾害的影响。从崇明岛和江苏海门一带沙洲的变迁看,海平面升降的影响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应该注意研究未来海平面变化的规律,在规划时留有充足的余地。

崇明全岛下面都曾经是长江古水道,由于淤积无常,相互迭加,地下存在残留的古河道。从建筑的角度,古河道是基础的隐患,必须勘察清楚。而就地下水的合理利用而言,这些都是优质的水源。由于长江水的污染并非短期间可以得到治理,优质的地下水无疑是处于长江尾闾的崇明岛的重要资源,问题是如何做到适度和有序。

在上海的属县、区中,崇明的历史虽非最短,但由于海岛的特殊条件,历史人文地理资源比较贫乏。由于受到交通条件的制约,近代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移民主要来源于经济和文化都比较发达的今江苏南部,但以底层贫民为主。近代又以外迁为主,迁入人口有限,尤其缺乏高层次的移民,在崇明有过活动的历史名人较少。聚落虽多,但有影响的大市镇少。名胜古迹不多,以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重修于清康熙三年(1664)和雍正五年(1727)的学宫(孔庙)历史最为悠久。旧民居的建筑一般比较简陋,能作为文物或古建筑保存的村落、民居群体有限。

这些固然都是崇明开发历史人文资源的弱点,但如能扬长避短,也有有利的一面。崇明没有历史的负担和包袱,拆迁量小或代价低,发展的余地很大,完全可以实施崭新的、超前的规划。新增土地、滩涂、湿地更如一张白纸,可以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只要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崇明最适宜建设大型的人造景观、主题公园、会展中心、文化教育设施、娱乐场所,也有条件建设高档次的度假村、花园式单体住宅、乡村别墅、水上运动中心等。

正因为如此,崇明未来的人文地理环境定位完全取决于目前的规划,因而更需要特别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才能创造出文明高雅、舒适多样的人文环境。

二、崇明与启东、海门的历史渊源应该充分利用

崇明与江苏的海门和启东有极深的历史渊源。

海门也是由沙洲形成,建县于五代周显德年间(954—959),属通州管辖。由于长江和海水的冲刷,县治于元朝末年迁至礼安乡,但不久又被冲塌,只能寄治于通州城。明朝嘉靖年间曾筑城,但以后又湮没于海中。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撤销,降为海门乡,并入通州。此后,由于长江主泓南移,海门一带的沙洲迅速淤积扩大,增加到上百里,大批移民由崇明和通州迁入,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恢复的沙地已超过原来面积,于是将通州的安庆、南安等十九沙、崇明的半洋、富民等十一沙以及新涨出的南天沙设立海门厅,直属于江苏省。海门的人口虽来自通州和崇明两地,但以崇明移民为主,所以直到今天,不仅与崇明使用同样的方言,风俗习惯也基本相同。

直到18世纪中期,启东一带还只有一些形成不久的沙洲。到19世纪末期,沙洲连成一片,与崇明岛南北对峙,称为外沙,以后与陆地相连。移民陆续从崇明与海门迁入,土地迅速得到开发,于民国年间建县,因属江苏东疆,命名为启东。崇明也是启东人口的主要来源,而且迁入时间更近。

尽管由于自1958年后,崇明与海门、启东分属上海市与江苏省,海门、启东属南通地区,因而与南通的联系日益密切,与崇明相对疏远,但从历史渊源和今后的发展需要看,恢复和扩大崇明与两地的联系实属必要。

长江北道日渐淤浅,已经失去航行价值。如进行人工干预,筑堤堵塞,或保留并挖深一条航道,不仅可以形成大片新地,而且可以将崇明与两地连成一体,崇明的开发将拥有更广阔的辐射范围。

启东的吕四港不仅是渔业基地,也是天然良港,目前已为对外开放口岸,可以发展为上海的配套港口。由于与崇明距离近,自然条件优于崇明沿岸,可以作为崇明的主要出海口。

江苏的苏通长江大桥建成后,海门、启东的交通必然会进一步向南通方向倾斜,与上海的联系也会随之削弱。而如果开通了崇海、崇启桥梁或陆路通道,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两地的交通干线,而且有利于加强上海与苏北沿海地区的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