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守诗性的纯净与崇高

坚守诗性的纯净与崇高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美学意义上讲,诗歌的纯净与深邃,把一种文学的高贵精神溶化于人类的思想与灵魂之中,从而让诗人在完善了诗歌的孕育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品格的塑造。崔永庆同志多年潜心于诗词写作,硕果累累,他已经出版过三部诗集了,这本即将付梓的《雪泥集》是他近几年的新作。改革开放以来,彭阳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强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他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守诗歌的纯净与崇高,彰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坚守诗性的纯净与崇高

葛 林

最能体现人类智慧的文学形式是诗歌,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诗人是倍受宠爱的。从美学意义上讲,诗歌的纯净与深邃,把一种文学的高贵精神溶化于人类的思想与灵魂之中,从而让诗人在完善了诗歌的孕育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品格的塑造。在宁夏诗词学会,集聚了一大批离退休老干部会员,其中不乏一些高级干部。他们自小受传统诗词的影响,诗性的种子根植于他们的心灵。他们在位之时,手握重权,在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冲突异常激烈的当代,他们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保持了人民公仆的优良品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真善美的诗性光芒引导他们进入到一个自我完善的精神境界里去了。

崔永庆同志多年潜心于诗词写作,硕果累累,他已经出版过三部诗集了,这本即将付梓的《雪泥集》是他近几年的新作。老崔在任的时候是宁夏农业厅厅长,我常跟他开玩笑戏称他为崔太守。他这一级的官员若是在唐朝差不多就是太守了。唐朝以诗取仕,有很多政府官员都是诗人,所以唐朝的政风就好。老崔退下来以后,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聘为参事,他积极参政议政,每年都要深入基层调研,这就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接近人民群众,接近现实生活。收在这个集子里的众多作品,均是他在调研时写下的。我们在阅读这些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很强的时代气息。

老崔自小生活在乡村,多年来,无论他是当县长还是当农业厅厅长,他的工作大都和农业有关。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田园情结,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这些新田园诗写得尤为出彩:

河畔崖头碧玉妆,春风一夜竞芬芳。

心花也伴山花绽,喜待桃红杏子黄。

山乡四月正芳菲,寻逸访春慢采薇。

素面桃花相映艳,天人与共沐朝晖

白了杏花红了桃,青杨绿柳各妖娆。

新房掩映嵌镶挂,如画山乡别样娇。

——《又到彭阳》

彭阳县位于宁夏的南部山区,这里山大沟深,常年不雨,山下无水山上无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地区。老崔在任期间,作为主持农业工作的领导,曾多次到该县考察调研,目睹了这一现实,并为当地人民的贫困生活焦虑不安。改革开放以来,彭阳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强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多年以后,当诗人再一次来到彭阳时,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正是山乡四月花芳菲时,但见昔日的荒山秃岭,草木繁荣,山花灿烂。村落里,一幢一幢的新房掩映在盛开的桃花杏花之中。一时间,诗人感奋不已,诗情如潮,一连写了六首,似乎还言尤未尽,充分表达了诗人由衷的喜悦之情。

老崔的诗是有着很强的感性色彩的,也正是这种感性色彩的凸现,才使得他的诗语言更加鲜活,从而使人更容易进入诗人所营造的那一种诗意的境界里去。当我们阅读这些诗句的时候,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那一种浓郁的山花的气息,首先就让你沉醉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约有九亿之多,新时期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富民政策,在一个很大的层面上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老崔很关注新农村建设情况,诸如生态移民、封山禁牧,免除农业税的缴纳以及土地流转等等。农民生活的点滴变化都牵系着诗人的心。西吉县是宁夏南部山区最贫困的一个县,公元2008年,该县有三百多高中毕业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子弟。诗人听到这消息后,兴奋非常,喜极而歌曰:

高天厚土旱且贫,遍洒甘霖苗润欣。

若比树人如树木,满山桃李欲成林。

多年前,老崔到六盘山区视察,在一山村结识了一位农民朋友。初见之时,老乡家贫无几,只有红着脸端出一碗混浊的水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几年后,他到红寺堡移民开发区调研,又一次巧遇这位老乡,此时这位老乡已经搬迁到红寺堡开发区了,并在政府的扶持下摆脱了贫困,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诗人感奋之极,写诗赞曰:

曾有六盘一面缘,盈碗浊水赧答言。

不期此地巧相遇,把酒桑麻话盛年。

老崔不仅有田园情怀、平民情怀,而且他诗人的视野是很开阔的。他喜好行走,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国内外很多地方。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走,丰富了他的阅历,激发了他的激情,这就让他的诗在意象的开拓上,显得丰富多彩。他每走一地,是必有诗而歌的。读《雪泥集》,如登泰山极顶,放眼长望,万千世界便尽收眼底了。如《黄河金岸》《黄河楼远眺》《登贺兰山》《鸣翠湖十咏》《海南行》《延安行》《汉中行》《上峨眉山》《中东行》等,皆是他行旅游记的丰硕结果。其中《鸣翠湖十咏》当为这些游记诗的上品,《青纱漏月》在诗人的笔下是这样的:

小船飘悠苇巷深,月光似水水如银。

一轮明月水中走,丝缕穿纱照客身。

这是一幅月夜游湖的画,可谓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了,那一种意境,幽静而美妙,读来如身临其境,让人感受颇深。

老崔是一位思想性很强的诗人,这和他长期担任领导工作有关。他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或对历史人物,或对时事事件,或对现实生活,或对自然生态环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悟。他的作品覆盖面很广,这些年来但凡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诸如玉树抗震救灾、西南诸省大旱、世界金融危机以及关系人民生活利益的房屋涨价问题,在他的诗中均有体现,这就让他的作品有了一种史实的内涵了。《看不懂的房市》《土地污染》《时见耕地撂荒有感》《民工讨薪》《偷牧》等,是一组针砭时弊的诗,诗人笔锋犀利,或忧或忿,表达了诗人很高的思辨觉悟和思想立场。

老崔的诗歌创作,是有着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的。他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守诗歌的纯净与崇高,彰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雪泥集》中,有一组“双百”人物赞歌,从我党早期的领导人瞿秋白写起,用174首诗,写了马本斋、赵尚志、陈延年、雷锋、焦裕禄、任长霞等建党90年来所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灵魂。174首诗,如同174座纪念碑。在一个物欲横流、精神意向低迷的时代,为英雄树碑立传,无疑是有着强烈的警示和召唤作用的。我曾想,老崔的这174首英模赞歌,若是和画家书法家合作,一诗一书一画,另出一本书的话,那将会产生一种不同的反响的呀。

老崔的诗多受唐人的影响,多是七言,或七律或七绝,写起来得心应手,已成定式。律诗讲究平仄用韵,唐人写诗是很用工夫炼字炼句的。唐朝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很强盛的时代,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100多年里,社会安定,百姓富足,这就让那些文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诗歌的写作了,从而把诗歌的艺术推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唐人写诗,一首诗的完成,可能是数日也可能是数月,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讲的是诗的炼句,唐诗人卢延让有诗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则说的是炼字。后代人很少能有唐人那样的时间和耐心来炼字炼句的,而后人却又被唐人的律句所束缚,拘泥于唐人律法,就未免有因字害义的事情发生了,这是后人写律诗的通病。老崔写诗很勤奋,且出手很快,而他工作又繁忙,难得有时间在字句上多作推敲。这就让他的诗,也难免有这种通病了。文字是有活力的,一旦进入诗的语境,就更显露出其灵性色彩。老崔写了很多时代性很强的政治诗,但有些诗作,多了些思想概念,少了些艺术的升华,这就欠缺了诗歌应有的灵动和感染力了。

这是我阅读《雪泥集》的心得体会,说与老崔,以此共勉吧。

(葛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银川文学院院长,银川市政协常委,国家一级作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