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性智慧,诗性精神

诗性智慧,诗性精神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前两例,这种诗性智慧,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是独有的。吴文化的“诗性智慧”正是在这里,她超越了“讽诵之声不绝”的齐鲁文化,把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吴文化的“诗性智慧”亦不同于西方的诗性智慧。
诗性智慧,诗性精神_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

一、诗性智慧,诗性精神

(一)诗性智慧

所谓“诗性智慧”,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原始思维。根据意大利学者维柯在他著名的《新科学》中的解释来看,原始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本能的、独特的,并不是如我们理性智慧下人类所想象的那样幼稚无知、野蛮愚昧,是“富有诗意的”。它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可以描述,即一个是想象性的“类概念”,一个是拟人化的“隐喻”。诗性智慧的产生显然是那个财产公有制时代的必然产物,在人类自我意识完全独立出来以前,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必然是集体表象,同时又是一种“身体语言”或“动作思维”。

吴地先人“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左传·哀公七年》,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例。“文身”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文”的本身就是一种形象思维,深邃而美妙!又如,5 000年前良渚文化中,很多玉器上有兽面,即传统所称的饕餮纹。再如,崇拜鸟,创造出鸟虫书,等等。尤其是前两例,这种诗性智慧,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是独有的。

“形象思维”,在历史的发展次第中早于“抽象思维”,并且后者还必须以前者为基础。因为原始民族作为人类的儿童,还不会抽象的思维。形象大于思维,感性大于概念。他们认识世界只凭感觉的形象思维,他们的全部文化(包括宗教、神话、语文和法政制度)都来自形象思维,都有想象虚构的性质,也就是说都是诗性的,即创造性的。

透过形象思维而观察自然必然是诗性的,因为那样的自然是观察者自身所创造的。“断发文身”就是吴文化“诗性智慧”的历史起点,正如维柯在他的人类学研究中所说:“诗性的智慧,这种异教世界的最初的智慧,一开始就不是现在学者们所用的那种理性的抽象的玄学,而是一种感觉得到的想象出的玄学,像这些原始人所用的。这些原始人没有推理的能力,却浑身是强旺的感觉力和生动的想象力。这种玄学就是他们的诗,诗就是他们生而就有的一种功能(因为他们生来就有这些感官和想象力);他们生来就对各种原因无知。无知是惊奇之母,使一切事物对于一无所知的人们都是新奇的。他们的诗起初都是神圣的。”(2)在原始初民那里,诗性的智慧是好奇心和无知的结合,是跨入诗歌门槛的重要一步。

不难看出,为什么现在很多能人在为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打工?因为恰恰是后者看到了创新的缝隙。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说,灵感轨迹是思维的代数学。“掌握知识的知识(智力和创造性)更有力量”(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由此令人们感悟出:

什么能使生活飞翔?诗歌。  

什么能使生活飞翔?想象。  

什么能使生活飞翔?灵感。  

思维的超越,才是真正的超越。

在知识和智慧之间,我们最根本的、深层次的、终极的需要是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无论在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知识只能充当通向智慧的垫脚石,而不能取代智慧成为主角。

吴文化的“诗性智慧”有别于儒家的审美理念,因为先吴地区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被称为“下下”之地,思想比较解放,最勇于接受其他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理念,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儒家实用理性,代表着生命最高理想的审美自由精神,从而迸发出最耀眼的“诗性智慧”。儒家最关心的是人在吃饱喝足以后的教化问题,如所谓的“驱之向善”,而对于生命最终“向何处去”,或者说心灵与精神的自由问题基本上没有接触到。吴文化的“诗性智慧”正是在这里,她超越了“讽诵之声不绝”的齐鲁文化,把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吴文化的“诗性智慧”亦不同于西方的诗性智慧。由于吴文化直接继承了诗性智慧的生命本体精神,因而在本质上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形态,即刘士林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诗性智慧在本质上是一种不死的智慧。”他对此曾有过精辟而详细的论述,“与古希腊的哲学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理性思维的反思方式,而是以一种诗性智慧的直觉方式把死亡融为生命的一部分。与古印度的宗教实践不同,它不是采取非理性的宗教迷狂来超越感性之躯的畏死情结,而是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以人伦义务为人生意义来贬低个体生死的重要性;与古埃及的死亡伦理学更是截然相反,它以群体的延续为第一义,从而把个人的生死消解在族类生生不息的历史绵延之中,从而使生命获得精神上的不朽。”(3)认为生是“奄然”,死是“回家”。在文化底蕴上显示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氤氲境界,以及“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的生命活动节奏;既做着追求美的梦,又紧握着思索的矛。

(二)诗性精神

在吴文化“诗性智慧”光环的照耀下产生的诗性精神——一种催生艺术创造的素质,使吴人艺术的心灵从沉睡中苏醒,让所有人充满欢笑,让忧伤变成能永久珍藏的财富。这种诗性精神启迪了吴地无数的华彩乐章、浪漫情怀,催生了吴地道不尽的激越昂扬、大师神韵。

西晋陆机(261~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开创文学新风尚的重要文学家。年少苦读,文章盖世。康末年,与弟云同至洛阳,才华倾动一时,时称“二陆”,曾官至平原内史等职。著有《陆士衡集》、《文赋》。其乐府杂曲《吴趋行》歌词,描述了吴郡历史悠久,建筑雄伟,物产丰富,风俗淳朴,人才荟萃等。

吴 趋 行

西晋·陆机

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

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

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

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蔼蔼庆云被,泠泠鲜风过。

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

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

穆穆延陵子,灼灼光诸华。

王迹隤阳九,帝功兴四遐。

大皇自富春,矫手顿世罗。

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

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

……

南朝齐梁时代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约465~532年),原籍山东莒县,世居京口(今镇江)。少时丧父,生活贫困,奋发读书,写成《文心雕龙》五十篇巨著。提出了相当系统而富于创新的意见,发展了前人的文学理论,抨击了当时片面追求形式的文风。主张文学须有社会政治内容,文质应该并重,而质尤为主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一次空前的总结,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杰出著作。

唐寅(1470~1523年),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有六如居士等别号,是“明四家”、“吴中四才子”之一。他的名字妇孺皆知,在民间广为流传。唐伯虎才气横溢,但并不风流,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言 志

明·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青山画,不使人间造孽钱!

诗中在情感内容上描绘了一个凡庸而真实的自我,表露了“以诗言志”的述怀;在语言、音调上,务近俚俗,轻便自由。

北宋著名水利学家郏亶(1038~1103年),字正夫,江苏太仓人,出生于农家,自幼酷爱读书,嘉祐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授睦州(今浙江淳安西南)团练,他没有去上任,终日跋涉于野外,从事农田水利的考察和研究,深究古人治水之迹,提出治水主张。他认为,“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过于苏州,但自唐末以来,经营至今,始终未见其利者,其失有六。今当去六失,行六得。”指出了以往治水中存在的六处失误,治水必须“辨地形高下之殊,求古人蓄泄之迹”等六得。后来又提出了“治田利害大概”七条,为宰相王安石采纳和赏识。为了更好地总结前人治水经验,他还实地考查了太湖地区260多条河流,结合自己治水的亲身体会和设想,绘制了许多水利图,提出“七里为一纵浦,十里为一横塘,又因出土以为堤岸”,“要以三年而苏之田毕治”,虽遭到当地有力之家“践蹂”,仍撰写了《吴门水利书》4卷,其治水经验和方法对历朝历代乃至今天仍有深远的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此后吴越的86年中,太湖地区只发生过4次水灾,1次旱灾,是太湖地区历史上水旱灾害最少的一个时期,故史籍中常见,吴越“岁多丰稔”、“境内丰阜”、“斗米十余钱”等一类记载。

郏亶之子郏侨,继承父业,提出:“治水之利必先江宁,治水阳江与宁林江等五堰体势故迹,决于西江。”润州治丹阳练湖决于北海,常州治宜兴涌湖、沙子淹及江阴港浦入北海,以望亭堰分属苏州,绝常州倾废之患,“如此则西北之水不入太湖为害矣”。宣和初年(1116~1119年)主持兴修太湖水利,主张开浦、置闸、筑圩三者缺一不可,认为:“治水莫急于开浦,开浦莫急于置闸,置闸莫急于近外。”“近外”,是靠近入江入海处,便于防潮、排洪、护田、浚沙、通航的筑圩工程措施。他又说圩岸要高大,非但能护田,还可以挤水外泄,“驾水归海”,并完成了《吴门水利书》的编辑工作。龚自珍的诗云:

太湖七十溇为墟,三泖圆斜各有初。

耻与蛟龙竟升斗,一编聊献郏侨书。

数学大师、科学巨匠——华罗庚(1910~1985年),江苏金坛人。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即使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当教授,他的履历上也还是初中的文凭。

华罗庚原来也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但他很有数学才能。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个中国古代有名的算题——有一样东西,不知是多少。3个3个的数,还余2;5个5个的数,还余3;7个7个的数,还余2。问这样东西是多少?——题目出来后,同学们议论开了,谁也说不出得数。老师刚要张口,华罗庚举手说:“我算出来了,是23。”他不但正确地说出了得数,而且算法也很特别,这使老师大为惊诧。

可是,这位聪明的孩子于1924年读完中学后,因为家里贫穷而失学了。他回到家里,在自家的小杂货店做生意,卖点香烟、针线之类的东西,替父亲挑起了养活全家的担子。然而,华罗庚仍然酷爱数学。不能上学,就自己想办法学。一次,他向一位老师借来了几本数学书,一看便着了魔。从此,他一边做生意、算账,一边学数学。有时看书入了神,人家买东西他也忘了招呼。傍晚,店铺关门以后,他更是一心一意地在数学王国里尽情漫游。一年到头,差不多每天都要花十几个小时钻研那些借来的数学书。有时睡到半夜想起一道数学难题的解法,他准会翻身起床,点亮小油灯,把解法记下来。

正在这时(1928年),他得了伤寒病,躺在床上半年,左脚落下了终身残疾。在贫病交加中,华罗庚仍然把全部心血用在数学研究上,接连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等好几篇重要论文,引起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的注意。1932年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了一名管理员。他一人要干几个人的事,仍继续自学课程,还自修了英文、德文,能用英文写论文。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在代数方面,他证明了历史上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他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

诗意即是心性,源于纯朴或炙热的发现。正是他们,用不朽的精神和生命之光照耀着江南大地乃至整个世界,创造了“美好的、诗一般的”梦幻世界,也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可以说,所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充满着诗性的光辉,因为他们为科学而献身,正是为了让人类诗意地栖居。正如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他们的一生就是不朽的诗篇,他们使我们感受到精神的伟大和诗一样美妙的生命。

事物的起源决定了事物的本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诗性精神的真谛站在智慧的彼岸遥遥地远望,寻觅者拂去了满头的汗水,将会看见它的微笑。

时至今日,“姑苏十二娘”(绣娘、织娘、船娘、茶娘、扇娘、蚕娘、灯娘、琴娘、花娘、歌娘、画娘、蚌娘)集中体现了吴地女性的“诗性智慧”,每一位吴娘都代表了一种吴地风情,浓缩了一万多年古吴文化精湛深厚的历史内涵(见图9-1)。

绣娘——地处太湖之滨的吴县一带是苏绣的发祥地,曾出现“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针巧”的繁荣景象,被誉为“苏绣之乡”。

苏绣与湘绣、蜀绣、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具有“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现已遍及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吴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丞相赵达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据《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佼画更胜。”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绣娘们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千千万万的绣娘,其针法技艺在母女、婆媳、姑嫂、妯娌之间相互影响,祖代相承。凭借一根细小银针的上下穿刺运动,构成各种优美图像、花纹或文字,在艺苑中吐芳挺秀,已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涌现了一大批“民间工艺美术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刺绣艺术之乡”的镇湖镇,2万多人中有8000多绣娘。该镇有中国第一代苏绣艺术大师、清末“刺绣皇后”沈寿(原名沈雪芝,被经学大师俞樾誉为“神针”。光绪三十年十月,慈禧太后七十寿辰,她绣的进献寿屏——《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被慈禧称为绝世神品),还走出了顾文霞、李娥英等第二代苏绣艺术大师。现在拥有阿英、姚惠琴、邹英姿、蔡梅英等9位高级工艺美术师、180多位相当于“副教授”、“讲师”和“助教”职称的工艺美术师,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出口外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刺绣收入已逾5亿元。

img106

图9-1 吴娘

织娘——纺织先祖黄道婆就是松江乌泥泾人,她改进植棉方法,革新捍、弹、织工具和织造错纱、配色、综线、挈花技术,使制棉工艺从辗子、弹花、纺纱、轧籽到织布,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宋、元、明、清时代,苏州就设立了应奉局、织造局、织造府等机构专管丝绸织造,有所谓“东北半城,万户机声”、“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之称。特别是吴江盛泽镇的织娘,“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织造之精,品种之多,为吴郡首屈一指。

船娘——吴地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在那水网稠密、蜿蜒曲折的河道里,到处都有船娘们的身影,她们用勤劳的双手捕获肥嫩的河鲜、菱藕、芡实、茭白等,为“万岁”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坐落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光福镇的太湖渔村,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渔港,至今还保留着近千艘原汁原味的古渔船及水上船俗文化和渔家文化。每当捕鱼时节,船娘们跟随数百艘渔船一起扬帆出港,其千舟竞发、万帆林立的气势蔚为壮观。

茶娘——茶,是江南的著名特产,如杭州的龙井、安吉的白茶、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等。碧螺春,始于唐,盛于宋,相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洞庭出名茶,形曲、色玉、香兰、味甘”。由于洞庭山地理环境独特,四季花朵不断,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碧螺春茶制作要求很高,早春时期茶芽初发,芽尖部分即“一旗一枪”不超过2厘米,茶娘们成群结队上山采摘下来,经过杀青、烘炒、揉搓等一系列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条索均匀、造型优美、卷曲似螺、茸毛遍体、色如凝脂、香气馥郁、回味甘洌。这种茶500克约有6万个“一旗一枪”,故人们又称碧螺春为茶娘们的“功夫茶”、“心血茶”。一杯清茶有山水,香气扑鼻润心田。奥运冠军陈艳青就出生在碧螺春的原产地——洞庭西山。

扇娘——杭州扇与苏州扇、岳州扇并称为我国三大名扇,其三大门类(折扇、绢宫扇、檀香扇)以雅致精巧而闻名全国,尤以苏州的檀香扇为最。檀香扇发展至今,已有300多种规格和花色品种,骨片檀香扇在上等檀香木的木片上镶嵌骨雕,将“微雕”、“浅刻”等艺术手法运用到制扇工艺上,玲珑纤巧、富贵华丽、芬芳馥郁,经过锯片、组装、锼拉、裱糊、绘画等十多道工序而成,扇娘们以“四花”(拉花、烫花、绘花、雕花)的装饰手法见长。拉花,即在扇骨上锼拉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使扇面玲珑剔透,轻盈如纱;烫花又称火笔画、烙画,是用特制的火笔在扇骨上烙出深浅浓淡的图画;雕花分浅刻、浮雕、镂雕等,在大骨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等画面;绘花,即在绢面上绘仕女、花鸟等,色彩艳而不俗,富丽大方,有的在泥金扇面上重彩绘画,更是显得华丽富贵,耀目生辉,深为中外人士所喜爱,曾多次获全国工艺美术大奖。扇娘们心灵手巧,以精湛的手艺绘就了吴文化绚丽多彩的篇章。

蚕娘——栽桑养蚕是吴地的又一盛事。“乡间无旷土,春夏之交,绿荫弥望”,“上至八十八,下至十二三”,蚕娘们扎草龙、上蚕桑,全套技术在手上。至少在4700年前,太湖流域的吴人已能养蚕取丝织衣。春秋战国有“吴地贵缟”、“争桑之战”的记载,说明吴地的蚕桑生产已十分发达并成为主要的产业。至唐、宋时代,太湖地区已是中国丝绸生产的中心和主要的丝绸贡品产地之一。蚕娘像春蚕吐丝一样默默地奉献,为发展丝绸、服装、戏衣、制扇以至国画装裱等行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原材料,促进了吴地经济的繁荣。

灯娘——吴地“赏灯”习俗古来有之。早在宋代,灯彩在吴地已成为独立的工艺行业。当时流行的花灯有“万眼罗”、“琉璃球”等,尤其是苏州吴趋坊、皋桥一带,制灯的店云集,每逢春节前夕,灯市兴旺,灯娘制作的各种花灯誉满全国。在质料上,有无骨灯、珠子灯、罗帛灯之分;在制作上,有彩灯、宫灯、桌灯、吊灯、壁灯、座灯、提灯之别;在工艺上,有纸扎、裱糊、剪纸、刻纸、绘画等多种工艺的巧妙结合。在形形色色的彩灯中,走马灯最具巧思。它的外形有如碧瓦飞甍的亭台,灯壁用双层暗花,由于蜡烛燃烧后引起空气对流,灯的内壁能自动旋转,使其灯上的人物故事走马似地循环往复展现在人们眼前,引人入胜。灯娘们的智慧之光,使吴中大地分外妖娆。

琴娘——古琴原名“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文人的必修之器。吴地是古琴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琴派、专门琴址、代表琴谱、代表人物、理论纲领的地方。2003年11月,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副主席乌当姆赛克先生将“古琴之乡”牌匾授予常熟市。常熟琴派在风格上讲究“清、微、淡、远”,弟子众多,影响广泛,目前国内很多琴派的创始人都是常熟人或是该派的弟子,它在中国古琴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苏州成立了中国首家少儿古琴社,苏州科技学院与苏州市文联还共建了吴声琴学研究所。“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官员爱川纪子在欣赏了少儿古琴社成员的演奏后,激动地说:“如此深奥的音乐出自这样一个小女孩之手,我非常吃惊。我持乐观态度,我认为把古琴艺术介绍给全世界人民是很有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琴娘们“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成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高雅艺术。

花娘——由于吴地气候温和、土地湿润,故吴人素有种花、爱花的习俗,花神庙仅苏州虎丘一地就有两座。每至2月12日花神生日这天,苏州人尤其是花农会早早赶到庙里去庆贺,供上三牲干果,焚香点地。入夜,众人手提花灯,抬了花神,在虎丘、山塘一带游行,直到尽兴而归。那“花娘”卖花的怯生生的叫卖声,犹如天外之音,花香漫进小巷,漫进深宅;再看“花娘”的鬓边、胸前、步履,犹如七仙女下凡,洒向人间总是情。现代花店的花娘,插花技术精美,一年四季各色鲜花不断。

歌娘——江南有着极其丰富、光彩照人的民歌宝藏,既有山歌、时调小曲和劳动号子等短歌,又有长篇叙事歌。山歌中又有船歌、儿歌等。夜间摇船,颇感寂寞,一曲山歌,一问一答,可以驱除睡意,带来欢乐。歌娘们没有表演,也没有功利,轻轻意意,随随便便,想唱就唱。委婉的吴侬软语,加之曼妙甜润的曲调,带来特有的清丽柔和。相传古代有个名叫子夜的歌娘唱道:

长夜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

仿佛使人感到了春夜的清爽,闻到了淡淡的花香;仿佛使人听到了姑娘那甜甜的应答声,在微风中飘荡。人们不自觉地走进歌儿营造的轻柔宁静的气氛,简直不敢大声喘气,生怕破坏了这美的意境。感情轻柔似水,令人身心为之一清。“索得姑苏钱,便买姑苏女。多少北京人,乱学姑苏语。”吴语风行天下,吴歌传唱南北。吴江芦墟、常熟白峁、张家港河阳、无锡东亭、太仓双凤等地区均是著名的吴歌之乡。常熟白茆山歌艺术团曾入北京城,二进中南海。被柳亚子称为“山歌女王”的吴江芦墟陆阿妹(1902~1986年),立地就唱、开口成歌,誉满国内外。

画娘——三国时期东吴的赵夫人善于书法绘画,成就颇高。赵夫人有“三绝”——机绝、针绝、丝绝,即织锦、刺绣和胶丝作轻幔。三国时期,出于政治军事需要,魏、蜀、吴三国都在想方设法绘制更准确、更方便的军用地图。据《拾遗记》记载,孙权在军旅之隙常常想要找到一个善画的高手,画出一幅好的地图来,丞相赵达便将自己的妹妹推荐给他并成为其夫人。赵夫人对孙权说:“丹青之色,甚易曷,欠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赵夫人在方帛上绣出了五岳列国地形图,其绘画实开后世山水画之首,在当时影响很大,成为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画家,被后人称为“画绣”的创始人(见图9-2)。

img107

图9-2 东吴赵夫人的采桑图

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之乡”的苏州吴中区胥口镇,镇上书画店林立,处处翰墨飘香,一个人口仅有二万余人的古镇竟有逾二千农民画家变身职业画家。师从张大千、享有“郁牡丹”之称的上海著名画家郁文华就是胥口人。书画鉴赏家徐纯源、著名书画家徐源绍、顾荣源传承和发扬着吴文化精神,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书画后来人。特别是2007年初,创办太湖画院的农家子弟蒯惠中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让胥口小镇诞生了一位“国字号”的画家。他们继承吴门画派的艺术传统,理事陈梅员创作的《家园》获得“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术品大赛”优秀奖。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以及一些境外的媒体竞相报道“胥口农民画”。画娘们从绘画、制画、装裱到销售形成了一条龙经营格局。郁舍等村70%的劳力从事书画生产,全镇年产书画10多万幅,这些画作销往全国各大旅游景点以及日本、东南亚、香港、台湾、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蚌娘——珍珠,又称“真珠”,太湖水域出产的珍珠又称“吴珠”,晶莹闪亮,光彩照人,自古与玛瑙、翡翠等宝石齐名,向有“黄金有价珠无价”之说。从小生长于太湖流域的蚌娘,在纵横交错的湖荡沟渠之中,精心亲蚌、育珠,培育出珠大、光滑、色泽艳的优质精品珠,畅销国内外。中国淡水珍珠之乡——苏州相城区渭塘镇的“中国珍珠宝石城”,世界各国客商云集于此,人气最旺时每天有上万人进场交易,年成交珍珠八十多万公斤,因其数量大、质量好,享有“太湖珍珠,世界第一”的美名。

可见,吴地人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人们常把这样的个性称为天才,正是这“无数的天才进行着可歌可泣的工作,他们的价值与独创有关,他们发现了别人所看不见的世界,表现了别人所无法表现的世界,由此可以看出他们表现事物的能力。他们的工作是开拓性的,启发性的。他们的工作为人类开拓了更深、更广的世界。这样,就向着美的世界起步了。”(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