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仙李白咏洛城,诗圣杜甫忧中原

诗仙李白咏洛城,诗圣杜甫忧中原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白的一生命运颇为不幸,最后孤苦伶仃死于安徽当涂的长江边上。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35岁以前读书与游历。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诗仙李白咏洛城,诗圣杜甫忧中原_名都记:洛阳

一、李白

被称为诗仙的李白(701—762),生于唐代尚属于中国的现今属于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城,成长于四川绵竹地区。他一生虽周游吴越湘鄂,但对当时最为繁华的东都洛阳依恋颇深。李白的一生命运颇为不幸,最后孤苦伶仃死于安徽当涂的长江边上。他的《春夜洛城闻笛》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格调韵律,使我们这些千年后的读者仍有触景生情心生怀念的感受。当笔者一遍遍读着他的长诗《送岑征君[3]归鸣皋山》时,不禁思绪万千。

李白邀月图(刘济荣,1985年作)

送岺征君归鸣皋山

岑公相门子[4],雅望归安石[5]

奕世[6]皆夔龙[7],中台[8]竟三拆[9]

至人达机兆[10],高揖[11]九州伯[12]

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13]卧幽邻[14]

探元[15]入窅默,观化游无垠[16]

光武[17]有天下,严陵为故人。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18]臣。

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19]邻。

蹈海[20]宁受赏,还山非问津。

西来[21]一摇扇,共拂元规尘[22]

上述所描写的这些景物,就在笔者的故乡河南嵩县。它使我油然回忆起童年时代,天天放牛割草,直起身来瞭望着十多里外高高的九皋山(即诗中描写的鸣皋山)上云雾缭绕的样子。老人们常说“九皋山戴帽,可睡个懒觉”。那山下的三清洞是我们常去祭奠烧香的道教圣地。

二、杜甫

诗圣杜甫(712—770),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后徙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其自号少陵野老,其祖父杜审言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35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10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居住于他自盖的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滞留夔州二年,出峡。漂泊于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诗圣杜甫墓地(成都)

杜甫像

杜甫一生写过大量有关洛阳古代人物和山川景观方面的诗歌,如《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身为一个做过小小官员的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生活于普通百姓之中,无时无刻不关心着贫苦人们的生活。他在洛阳西面的新安县,看到了官府抓丁打仗的悲惨景象,于是写下了《新安吏》这首诗。其诗云: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这首诗说的是乾元元年(758年)冬,安史之乱的干将安庆绪退保相州(今河南安阳),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9个节度使,率步骑20万人围攻相州。自冬至春,未能破城。乾元二年三月,史思明从魏州(今河北大名)引兵来支援安庆绪,与官军战于安阳河北。9节度使的军队大败南奔,安庆绪、史思明几乎重又占领洛阳。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这一战之后,官军散亡,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征兵。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官军急于征兵的情况,才写了这首诗。玄宗天宝二年,规定23岁为成丁,满18岁为中男。新安县的23岁以上的男子,都已被征从军,有的死亡,有的伤残,有的逃散。所以现在要征发其次的“中男”,即满18岁的青年。旅客以为这些青年还没有成长,不能担负守卫王城的任务。洛阳是东都,故称为王城。第二段也是八句,描写旅客所见到的那些应征的“中男”。肥胖的青年大概家境还不坏,他们都有母亲来送行;瘦弱的青年大多来自贫户,他们个个孤零零的,无人陪送。时候已到黄昏,河水东流而去,青山下还有送行者的哭声。旅客看到如此景象,觉得只好对那些哭泣的人安慰一番。于是他说:把你们的眼泪收起吧,不要哭坏了眼睛,徒然伤了身体。天地终是一个无情的东西啊!“天地终无情”,可能指的朝廷,可当时诗人却不便正面抱怨朝廷役使未成丁青年当兵,故以“天地”代替。

接下去十二句为一段。开头四句提一提相州之败的军事形势。官军进攻相州,本来希望一二天之内就能平定局面,没想到把敌人的力量估计得过低了,以致打了败仗,兵士一营一营地溃散了。“星散营”,这三个字应理解作“散营”再加一个副词“星”,意思就是被打得稀里哗啦。“日夕”在此句中应当讲同“旦夕”,而不必讲作“日日夜夜”。当时郭子仪统率大军二十万围攻相州,满以为旦夕之间可以攻下。所以下句说“岂意”。

再下面的八句,是给被征入伍的中男说明他们将如何去服兵役,从而予以安慰。伙食就在旧营垒附近供应,训练也在东都近郊。要他们做的工作是掘城壕,也不会深到见水。牧马也是比较轻的任务。这是说,不要他们去远征,而是就在当地保卫东都。粮食不缺,工作不繁重。接着说:况且这一场战争是名正言顺的正义战争,参加的是讨伐叛徒的王师。主将对于兵士,显然是很关心的——你们送行的家属不用哭得很伤心,仆射对兵士仁爱得像父兄一样。仆射,指郭子仪,当时的官衔是左仆射。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前半篇诗,对于选中的男丁,作者感到的是同情和怜悯。但这种怜悯的情绪,并没有发展成为反对战争的思想。因为他不能反对这场镇压叛乱的战争。于是转到下半篇,就以颂扬郭子仪、安慰送行的家属作结束。“天地终无情”说明前半篇的主题思想;“仆射如父兄”说明后半篇的主题思想。对战争本身,杜甫是反对的,但也要看战争的性质,杜甫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不正义战争的。因此,对于这场平定叛乱的战争杜甫无疑是拥护的,但看到可怜巴巴、孤立无助的穷苦人家子弟被抓去当兵,家人哭哭喊喊、难舍难分的情景,杜甫是同情的。因此,可以说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心理极端矛盾,正像他为因为无力支持自己的家室而又竭力想做好自己的公务报效帝王一样,为残酷的社会现实爱莫能助的心态是一样的。

在这里,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唐代这两位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命运虽有差异,诗风不同,但确是一对莫逆之交。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过了4年,杜甫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他听说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