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寒冬里的一股暖流

寒冬里的一股暖流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文化部门领导的心中同样涌起一股暖流:在缺少忠实观众、人口较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不利条件下,一个并非土生土长的剧种,能在一年内行程16000多公里、演出156场、创收82万多元,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啊!在各种不利条件下,宁夏京剧团历任领导班子和演职员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多方寻找出路。在自治区领导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宁夏京剧团购买了东风加长大卡车。据称这是国内最大、也是最先进的“流动舞台”。

寒冬里的一股暖流

——记宁夏京剧团改革创造的奇迹

寒凝大地,滴水成冰。

虽然已是天寒地冻,但在广场观看演出的进城务工青年们心里却洋溢着一股暖流:因为这是专门为他们举行的“心连心”慰问演出啊。一位农民工对宁夏京剧团团长阎凤亮说:“你们是省级剧团,竟这么看得起我们,在这么冷的天,穿那么薄的服装,专门为我们演出,真让我们心里暖乎乎的。”

另一股暖流,同时也在宁夏京剧团演职员的心中奔流:经过多年的沉寂、多年的苦熬、多年的求索,他们终于走出了困境。

宁夏文化部门领导的心中同样涌起一股暖流:在缺少忠实观众、人口较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不利条件下,一个并非土生土长的剧种,能在一年内行程16000多公里、演出156场、创收82万多元,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啊!

有人甚至由此产生乐观的想法:这不同寻常的演出业绩,是否昭示着宁夏京剧团改革的春天?是否预示着传统戏剧演出市场的复苏?

昔日辉煌:天下何人不识君

宁夏京剧团的前身,是我党早期组建的文艺团体,诞生于炮火连天的抗战初期,曾随贺龙元帅南征北战,在军中颇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它改编成中国京剧院四团,团内拥有多位国内著名的表演艺术家。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为支援落后地区的文化建设,该团整建制划归宁夏。全团人毫无怨言地服从安排,举家迁往人地两生的西北。

此事虽然过去了近50年,但北京和其他地区的一些老年观众一提起“北京老四团”,还是要啧啧称赞,还能唤起许多美好的记忆。

“北京老四团”到宁夏后,不仅把京剧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宁夏大地,而且远走海外,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传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全国性文艺调演中,宁夏京剧团也有不俗的表现。

“老四团”虽然变成了宁夏京剧团,但它在全国仍然是个响当当的名字。

生存危机:好汉难提当年勇

曾几何时,宁夏京剧团与全国87个京剧院团及其他剧种的院团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渐渐跌入低谷。各种新兴的艺术和娱乐形式,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也冲击了京剧演出市场。

在各种不利条件下,宁夏京剧团历任领导班子和演职员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多方寻找出路。全团上下虽然强力支撑,仍然无法扭转局面。最惨的年景,全年演出尚不足10场,就是这有限的几场演出,观众也是相当有限,有时观众甚至屈指可数。虽然演出很少,国家还得照样拨出经费来养活剧团。由于演出场次太少,许多演员业务荒疏,基本功退化,个人收入降低,全团已经多年没有拿到足额的工资了。昔日辉煌灿烂的京剧,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剧团自身也面临生存危机。

深化改革:置之死地而后生

再也不能这样不死不活了!在宁夏京剧团,人心思改。

2005年年初,宁夏京剧团决定实行全员聘用制,进行深化改革。

但是,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对这个积重难返的剧团来说,更加不易。有一天,剧团排练新剧目,通知演员9点到场,但个别人到了10点钟才姗姗而来。仅仅排练了一个小时,有人就想走了。

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市场的竞争!

剧团为此出台了分配、奖惩、考勤、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装备了指纹打卡机,下决心整肃纪律。很快,有16人被停发了工资。

改革所产生的激励、震慑、约束作用,迅速显现出来:全团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创新形式:走出剧场天地大

京剧对演出条件要求较高,对剧场依赖性较强。但是,在各种新的文化娱乐形式丰富多彩的今天,如果继续坚持在剧场演出,那么剧团、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的地方剧团就会失去观众,更难以走出困境。为此,宁夏京剧团决定:变坐等观众为送戏上门,到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去寻找知音

“内抓管理出作品,外闯市场创效益”成为全团的共识。

宁夏京剧团真正走出去了,演出的天地也宽了。在他们提供的全年演出场次统计表上,记者数了一下,在全年150多场演出中,真正在剧场演出的只有20多场,多数是露天演出。有的是在学校校园,有的是在建筑工地,有的是在乡间麦场,有的是在矿区井口,有的是在城镇广场。送戏进校园,送戏到工厂,送戏上山寨,送戏踏军营,送戏下工地……送戏,让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减少演出开支,他们有时一天要演两三场戏。最多的一天竟然演了4场!

送戏上门,方便了观众,却苦了他们自己。由于有的地方相距较远,他们常常在天没亮时就上车赶路,等演出结束,卸装、装车后回到家中,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但大家依然心情舒畅,情绪饱满迎接下一场演出,因为大家都感到有奔头了。

在他们的脚下,送戏上门的路子终于越走越宽了。

创新手段:流动舞台成气候

要送戏上门,就要有交通工具;要保证演出质量,就要有合适的舞台和设备。在自治区领导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宁夏京剧团购买了东风加长大卡车。经过精心设计、改装,大卡车仿佛变成了变形金刚。一台采用液压装置、能够自动伸展收缩的流动舞台车就这样诞生了。这个装备了先进音响设备的“流动舞台”,装卸一次只需20多分钟,经过三次伸展舞台面积可达134平方米,完全可以演出大型戏剧。据称这是国内最大、也是最先进的“流动舞台”。

有了这个“流动舞台”,宁夏京剧团如虎添翼。送戏上门也更便捷了。

但是,仅仅有流动舞台车还不行。演职员外出演戏,不得不租车前往。这无形中加大了演出成本。最近,上级又为他们“锦上添花”,出资55万元为他们购买了大轿车,这就一举解决了无法出行、无处化妆两大难题。

创新内容:“看人下菜”酿佳肴

送货上门,精神可嘉。但是,如果货不对路也是枉然。只有适销对路,才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为此,宁夏京剧团不断探索演出与市场互动机制,根据不同观众的需要排演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节目。

他们摸透了观众胃口,注意“看人下菜”、“投其所好”:对中小学生,他们重排了《石壕吏》、《卖炭翁》、《武松打虎》、《东郭先生和狼》、《金色的鱼钩》等京剧课本剧,既配合了语文教学,又普及了京剧知识;对一般观众,他们则排演综合性文艺节目。里面既有戏曲,又有歌舞、小品、曲艺、器乐演奏和其他节目,不同口味的人都能看自己想看的节目。对喜爱京剧的观众,他们又有传统、现代京剧折子戏供他们欣赏。就是对进城务工人员,他们也根据他们的欣赏习惯,有针对性地演出。为了宣传交通法律、法规、条例,他们创作、排练了大型音乐情景京剧《红绿灯·斑马线》。其新颖别致、灵活多样的表演,使观众在观看节目中受到感染、教育。就是演出京剧,他们也注意增加观赏性较强的节目,适当多演武戏,减少过长的唱段。他们甚至可以根据观众的需求,适当增加或缩减京剧节目的比重。

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无论为那类人群演出,都能受到欢迎。2005年9月24日,他们在同心县文化广场刚演出不久,就下起了大雨。舞台上的地毯都被雨水泡透了,但是,在场的几千名观众就是不走,硬是站在雨水中看完节目。

在黄羊滩农场演出时,演员在演出前听见有人感叹:“京剧有什么好看的?”但看完演出后,他们又由衷地赞叹:“京剧也很好看!”

一专多能:京剧演员都有“客串”才能

特别的观众需求,特殊的演出市场,使许多京剧名角练就了多种本领。

最近,记者有幸在广场上观看了他们的演出。只见花旦王娜既唱京剧,也唱流行歌曲,《说唱脸谱》、《老鼠大米》唱得一点也不含糊。剧团党支部书记、花脸华来则把自己打扮成小丑模样,一板一眼地表演起滑稽节目,质量一点也不低。团长阎凤亮曾经当过兵,与京剧本没有特殊的关系,但他的“报幕员”当得很称职,抽空他还演唱了《骏马奔驰保边疆》、《好汉歌》,也算接近专业水平。

剧团办公室主任邸晓光在演出现场告诉记者,团里许多人都是一专多能。由于有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大家的心气都很足。

就这样,宁夏京剧团一年的演出场次、演出收入超过此前多年的总和,这不仅在西部各省区中名列第一,就是在全国京剧界也是名列前茅。谁能说这不是令人振奋的暖流呢?

“老四团,还是好样的!”有人又树起了大拇指。

这就是宁夏京剧团在区域狭小、经济落后条件下创造的奇迹!这个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内容取得的奇迹,对那些因市场变化而停止、取消演出甚至改换门庭的剧团,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宁夏京剧团的转机,还产生了连锁反应。已经15年没有招收京剧班的宁夏艺术学校,在2003年第一次招收了50名京剧班学员。现在,部分学员还没毕业就都找到了用武之地,信心百倍地随团参加部分演出。他们看到了京剧的希望,也看到了自己的前途。

信心满怀的宁夏京剧团,在新年开始之际又拟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继续巩固本地市场,积极开辟外地市场,让魅力无穷的京剧艺术大放异彩!

短评:改革创新出活力

新年开始之际,宁夏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宁夏京剧团一年行程16000多公里,演出150多场,创收80多万元,一举摆脱“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也赔”的困境。这不仅对京剧界是个好消息,而且对整个传统戏剧界都是好消息。

一个边远省份的京剧团,是如何实现这个演出的奇迹的呢?

他们创新形式,变坐等观众为送戏上门;他们创新手段,自制了适宜送戏下乡的流动舞台车;他们创新内容,排演了适合各类观众的节目。一句话:改革创新出活力!正是这三个“创新”,让他们走出了戏剧演出的一片新天地。

宁夏京剧团的实践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只要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只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只要积极主动迎接挑战,只要放下架子送戏上门,只要演出适销对路,传统剧团同样可以在新形势下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和生存空间,同样可以红红火火,轰轰烈烈。

条件较差的宁夏京剧团可以做到的,条件较好的剧团为什么做不到呢?

事在人为。

(原载2006年1月18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被光明日报评为好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