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编辑要树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理念

新闻编辑要树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理念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站在全局战略高度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作为党的喉舌的新闻战线的一分子,把守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最后一道关口的编辑们,就应当责无旁贷地把树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为人民服务”与“构建和谐社会”虽然在文字表述上不同,却有着异口同声之功。

新闻编辑要树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站在全局战略高度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努力奋斗的目标,特别是今年的两会,更是将之作为从今开始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首要任务。因此,作为党的喉舌的新闻战线的一分子,把守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最后一道关口的编辑们,就应当责无旁贷地把树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是以民为本,关注民生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当成了自己的宗旨和存在的理由。为此,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终于实现了解救全国劳苦大众于水火,建立新中国的目标,使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当家作主的新生活。而今天的党和政府更是把构建和谐社会,以民为本,关注民生视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

“为人民服务”与“构建和谐社会”虽然在文字表述上不同,却有着异口同声之功。即出自不同时期党的领导人之口,但表达的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共同心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如果说“为人民服务”在老一代革命家执政的进程中更具有纲领性,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要求,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具体化和目标化了。

人是讲究诚信、讲究心口如一的,尤其是有着几千年以诚信为本的文明传统的中国人更是将“诚信”二字看得比生命还重。其实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政党,诚信都是至关重要、都是与其的生存乃至生命休戚相关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心口不一,那他就失去了人缘,失去了朋友。如果一个政党失去了诚信,心口不一,那么她失去的将是民心。唐代帝王李世民尚且明白民心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的道理,所以他能把国家治理得强盛无比,创造出一个永载史册的贞观盛世。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生命根基的中国共产党当然更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更要心口如一,取信于民,否则她将失去生命的源泉,立世的根本。

要取信于民,我们的党除了已有的惠民政策,还要有畅通的下传渠道,而媒体便是立体地传达贯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之一。

中国共产党人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把自己的报纸和广播称为“中华民族之喉舌”。1985年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中也对新闻工作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业呢?就它最重要的意义来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江泽民同志在会见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的同志时也指出:“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新闻工作。始终认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俗话说:口达心声。如果说表达心声是喉舌的天职,那么广泛宣传“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党的心声,便是作为党的喉舌,即传达心声之口的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新闻媒体要想传达党的心声不走样,新闻编辑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二、树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是新闻导向的需要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对新闻及其从业者的基本要求。新闻的导向是通过它所传播的内容来体现的。在新闻报道中能否坚持正确的导向,有赖于对新闻内容进行正确的组织和安排,因此,把握新闻导向的重要责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新闻的组织者——编辑的肩上。编辑的政治观念和思想感情决定着新闻导向的对与谬。因此,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光有好的惠民政策和良好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正确的编辑个性。只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导向与编辑个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时,才有可能使新闻传播的初衷得到充分的体现,也才能让受众乐于接受,收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什么是编辑个性呢?所谓编辑个性就是编辑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价值取向、文化素养、思维方式、个性特质、策划思路、编辑手段等诸元的总汇和整体表现特性。借用一句文学术语,就是独特的“这一个”。新闻界以前有这样一句话:“总编的个性决定报纸的个性。”同样编辑的个性也决定着新闻报道的个性。为什么要提倡政治家办报?能完美地完成上情下达任务的编辑个性是通过编辑手段来体现的,而编辑手段又是在编辑思想的支配下得以实施的,所以说新闻编辑要想把“服务和谐社会”这个基本功练好,能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将这个当前最重大的基本国策不变味,不走样,实实在在,点点滴滴地普及、贯彻到广大群众中去,首先要做的功课就是深入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坚定信仰,从根本上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提高,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多么大的变化,会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多么强的推动,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多么大的改观,会给我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多么大的飞跃,从心灵深处形成认同感。只有从思想上铸就了: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并进而使这种理念形成一种自然的心理效应和社会道德观——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新闻编辑们才能真正把这个理念当作自己与生俱在的社会使命,主动承担起积极传播“构建和谐社会”的光荣职责,并以此来主导调整自己的言行,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也唯其如此,“构建和谐社会”这个理念才能通过编辑手段融会到新闻报道中,然后通过媒体这根传输精神文明的血管注入到广大受众的心灵,从而收到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效果。

三、树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是新闻编辑职业的需要

新闻是新闻编辑智慧的艺术,而服务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则是编辑工作的动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编辑工作的直接效果是得到受众的广泛接受。这是编辑的职业特点决定的。编辑工作的成果是否能得到受众的认可,是检验一个新闻编辑是否称职的试金石。尽管由于国家性质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新闻编辑们要把握的导向也大相径庭,但新闻要服务受众这一编辑职业特点却是不会因之而改变的。否则不管是谁当编辑,都要做好喝西北风的准备。因此,编辑们要想使自己编辑出的新闻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就必须认真研究自己所要面对的受众,了解他们的接受心理和欣赏口味,弄清楚他们所关心的是什么,希望从新闻中得到的又是什么。尽管许多人对待新闻怀有一种猎奇心理,但不可否认,更多的人则是希望从新闻中了解到与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东西。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殊历史进程。从温饱奔小康,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宏伟目标,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希望和梦想。党的政策能在多大意义上给正在一心希望奔小康的人们以实实在在的引导和保障;政府能用什么方法来确保百姓的利益不受侵害;用什么措施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这些问题即是党和政府呕心沥血之所在,又是百姓人人都关心的切身问题。因此,新闻编辑们就要认真在这上面做足文章,把自己当作一个上情下达和反映民众心声的桥梁,运用自己较强的政策理解和政策领悟能力,认真选择编辑新闻稿件,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真谛传达给受众,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去。从编辑的职责说,由于这样的新闻反映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自然会受到受众的欢迎。从政治角度说,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能够通过自己编辑的新闻调动广大民众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新闻导向的初衷,也是新闻编辑的职责所在。

四、树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是广大受众的需要

基层百姓,特别是城市底层的市民和广大农村的农民需要了解党的方针政策,需要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但他们了解党和政府之方针政策和学习理论知识的渠道非常有限,即使有一部分人能够获得聆听政策传达的机会,他们也未必能完全听得懂,吃得透。就是有些人听懂了,但也未必完全相信这些政策能不走样地兑现到自己的生活中。更何况有这种机会的底层民众必竟有限,而更多的农民兄弟还只能从广播、电视、报纸或是互联网的新闻中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因此新闻如何解读好党在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大政方针,对于广大民众对政策的了解和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新闻编辑应自觉当好党的政策的翻译者和普及作者,用自己编辑的新闻去感染人、说服人、感动人、教育人。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4月2日播出的时代先锋人物——大连海军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方永刚教授是教政治理论的,为了能把党的大政方针普及到广大基层民众中去,让他们真正从政策中得到实惠,他打破三尺讲台的局囿,深入到基层连队、厂矿和农村去做政策解读报告一千多场。利用自己对政策较强的理解解读优势,把党的惠民政策转变为群众需要的理论知识和热衷谈论的话题。一次讲座结束后,有位农民老爷激动地拉着他的手问:“你怎么会说农村话?”方教授回答:“我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其实是,方教授每到一地,在讲课前必先和当地的各阶层人士广泛聊天,借此机会多方了解人们所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然后在讲课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解决。因此他讲的课才受到了广大百姓发自心底的欢迎,甚至到了漏听一次课都会耿耿于怀,直到想方设法补上为止的程度。想来如果我们的新闻编辑也能方教授那样,广泛地了解广大基层百姓的所急、所难、所思、所求,在新闻中用百姓的话说政策之事,帮助他们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解决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就一定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和喜爱,取得无可估量的社会效益。这是广大民众的需要,也是编辑的社会价值之所在。

五、提高业务工作水平,推动更多受众自觉自愿投入和谐社会建设

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两个十分重要的“过程”。

a.新闻编辑工作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在新闻编辑个性中,除了要有服务和谐社会这个过硬的基本功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较高的业务水平。这里所说的编辑业务水平包括编辑业务能力和对受众的熟悉了解度。编辑工作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就是将关乎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或纷纭复杂的事件通过编辑融会贯通的编辑手段,用社会大众看得懂,而且乐于接受的形式传达出来。这就要求编辑们有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本领,首先将这些纲领性文件学深吃透,然后通过编辑的个性表达方式从民众最关心的角度,用公众最熟悉的语言和大众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加以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们的媒体和每一个编辑都应该起到变电站的作用,将“构建和谐社会”这股强大的电能转变为一条条可实用于千家万户亿万百姓的电流,为广大受众送上温暖和光明。

然而,新闻编辑要想得心应手地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地努力提高编辑业务水平。使自己对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达到水到渠成的程度,让广大受众能够最大程度接受新闻所传播的理念。

b.使受众从对新闻的简单接触向复杂的心理认同转换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

不可否认,在新闻的传播活动中,任何传播者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要求(接受能力涉及编辑融会贯通的水平问题,接受要求则涉及到编辑服务受众的态度问题)。否则将是无的放矢,白费力气。这是因为任何新闻的传播活动都受着两个主体的制约,即传播者和受众。如果我们把这个活动过程看作一种产业,那么编辑便是产品的制造者,而受众才是产品的消费者。好的材料必须要配以好的品相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那么什么才是受众欢迎与喜爱的新闻品相呢?当然是极具知识性和可读性,群众喜闻乐见,并能让他们从接受中认同新闻宣传理念的新闻传播手段。而如何才能做到让受众喜欢,是每个新闻编辑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调查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要求,了解他们的接受品味也是作为新闻编辑面临的一项繁杂的必用功。

编辑们只有在充分调查了解并掌握了受众的接受水平,接受心理和接受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对症下药,使新闻在适合受众口味的基础上实现诱导教化的作用。使他们真正了解并感受到“构建和谐社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从心里对新闻的导向形成认同,从而自觉自愿地投身到这场伟大的事业中去。反之,如果编辑对自己面对的受众一无所知,那么他编辑出来的新闻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必将大打折扣。比如我们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当作是制造锅子的好钢,而编辑个性是锅子的外在品相。那么高水平的制造者会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用这块好钢制造一个美观实用的高压锅,让消费者一看到就爱不释手,买回家中又可以享受到高压锅带来的省时高效节能环保等诸多实用价值。而水平一般的制造者则可能不动脑筋地信手用这块好钢做成一个品相极一般的普通锅,放到商家的柜台里消费者便再也看不到它了,又何言它的使用价值呢?由此可见能否生产出让受众喜欢并认同的产品是检验新闻编辑是不是称职的根本所在。当然,我们所说的“适应受众口味”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新闻编辑只有在积极适应的前提下根据宣传方针,对新闻进行最佳配置和组合,把反映现实和指导现实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受众的接受兴趣,从而使受众的接受水平,接受心理和接受品味,也就是传媒界所说的“媒介素养”在媒介的精心引导和培育下得到提高和升华。这不仅是媒介和编辑的职责所在,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作能力、制作能力、思辨能力和反应能力。在当今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空间。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铺天盖地涌到了人们的面前。如果受众没有必要的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那么就很可能会被那些携带着各种“文化病菌”的污染信息所影响甚至打垮,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充分利用新闻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帮助受众尽快提高媒介素质,增强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降低有害信息的侵蚀几率,维护社会的和谐正常发展,不但势在必行,而且是当务之急的事,更是媒介和新闻编辑义不容辞的事。

总之,作为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精髓,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重任的新闻编辑,其自身的使命已经注定其存在的责任与义务。更何况编辑在通过新闻强大的传播和教育功能提高受众素质的同时,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自身的进步和提高,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做学问如此,做新闻如此,做编辑更要如此。新闻编辑只要把“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全党和全国人民心中共同的大“道”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行始终如一地贯穿到新闻宣传中去,普及到民众中去,对他们的思想和言行产生影响和促进,就一定能对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健康顺利地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闻潮》2007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