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菜今何如

晋菜今何如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写完《徽菜之衰及其联想》,自然想到晋菜。陶醉于如此美好的文化艺术气氛里,流连忘返。拓拔魏入主北方,实行汉化,解散部落如同编户是其著者,及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更甚。如此等等,在展现中华各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方面,山西真是个有代表性的地方。晋菜向不入八大菜系,名气不如徽菜之大,但不能说山西无佳菜。按诸山西文化之高之源远流长,晋商之名满天下,山西应该有更好的菜,不知何以流传不多。山西菜如此,山西梆子何如?

写完《徽菜之衰及其联想》,自然想到晋菜。因为晋菜亦趋式微,尽管从衰落的程度看或稍好于徽菜;而昔日晋商之盛,晋剧之隆,晋地建筑之佳,曾经名震一时。如今除了晋剧尚存,其余似乎都和徽州文化一样成为过去,只留下祁县、太谷、平遥三县著名的乔家、渠家和侯家三个大院的遗址供人凭吊,如同徽州黟县、歙县的乡土文化建筑一样。其实凭吊只表示衰落,至如乔家大院之供拍《大红灯笼高高挂》,把个世有美名、作风正派的乔氏遗址,变成了电影主人公藏污纳垢之所,则是堕落了。

叔虞封唐,其子燮易号为晋。不管成王戏以桐叶封弟(叔虞),是周公还是史佚认为君无戏言,因而弄假成真,终归是唐地的主人成了叔虞。这时候还是叫做唐的,尽管唐已为周公所灭。叔虞的儿子燮改唐为晋,从此晋的名称传之后世,晋文化与中国众多的古文化争相辉映。山西太原的晋祠,是历史的佐证。祠背靠悬瓮山麓,山环水绕,古木参天,一派壮丽景象。祠内殿堂楼阁,亭台桥榭,从北魏相沿的历代建筑,加上艺术精作如塑像、雕刻、壁画等,无一不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之精美。碑文题字,从唐太宗著名的《晋祠之铭并序》,到清初山西著名学者傅山的《难老》匾,以至山西本地名人的法书,无一不显示晋文化之高尚。圣母殿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殿内有四十三尊宋朝泥塑彩绘人像,明建的水母楼有侍女八人塑像,叔虞祠亦有侍女塑像十二尊,所有这些塑像皆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美丽非常,绝非一般殿庙塑像之呆板状态所可比。

八十年代初,有山西之行,住晋祠宾馆,出后门稍行即到晋祠,数去之。陶醉于如此美好的文化艺术气氛里,流连忘返。及后,登五台,观庙宇建筑之伟,宗教文化艺术之盛,更增欣喜。及至雁北,在大同住两天,遐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融胡入汉,开一代之风;在这曾是北魏的首都,辽、金两代的陪都之地,可见中华各民族文化艺术皆有佳妙,而胡汉文化的糅合更有利于创造。拓拔魏入主北方,实行汉化,解散部落如同编户是其著者,及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更甚。鲜卑族的文化艺术创造,留存雁北,至于今天。而上下华严寺的辽塑佛像之豪放雄伟,亦令人惊叹,佛像陈列远不同于汉人庙宇之对称呆板。如此等等,在展现中华各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方面,山西真是个有代表性的地方。大轴节目是访云岗。看了这东西长约一千米的一千五百年前的石窟壮观,至矣尽矣,叹服之余,真感无词可赞。

山西之行,还重温了六十年代初在上海饱看山西梆子之乐,得赏《算军粮》、《打金枝》等戏,看到一个欢欢喜喜而不是愁眉苦脸的王宝钏,看到了真是帝王家中事,不是小家儿女情,如越剧《打金枝》所演者。中路、蒲州和上党三种山西梆子,都是地方戏曲中的瑰宝,其艺术成就远在北地诸梆子之上。谈到山西饮食,晋祠一家饭馆招牌上以晋祠大米、刀削面和小米粥招徕,此三食均绝佳。山西人谓晋祠大米超过小站,我食之,饭之润油有如早已绝种的松江薄稻,小米粥亦然。至于刀削面,山西所创,又具看家本领,自是佳食。晋菜向不入八大菜系,名气不如徽菜之大,但不能说山西无佳菜。全国各省都有美味,要在多与少,名盛与不盛耳。按诸山西文化之高之源远流长,晋商之名满天下,山西应该有更好的菜,不知何以流传不多。北京的晋阳春,应该是山西菜的代表了,老吃客当记得它的名作。山西菜脍炙人口者,举其二味。一是相传山西大学者傅山(青主)创造的“头脑”,也称为长寿汤或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主料为肥羊肉及煨面,闻太原至今有售。一为过油肉,和一般走油肉大体相同,但肉不成块,而是切成小薄片。

北京的晋阳春不知是否存在?如在,恐怕也多变种。山西菜如此,山西梆子何如?按诸全国戏曲从京戏开头的衰颓之势(靠“戏歌”救不了命的),未必能独有起色。徽商崛起,最主要的对手就是被称为西商的山陕商人,此时的山陕商人以窖票业盐见长,山西票号之兴,独占银钱业魁头。这些,今天皆成过去。那些乡土文化建筑,当年曾让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千里奔波,赞不绝口,今日所存者还有多少,此后能存者将有多少,难说了。昔延陵季子入晋,乃山西文化甚盛的时候,还不免叹说:“吾入其都,见新室恶而旧室美,新墙卑而旧墙高,吾是以知其民力之屈也。”今天呢,更不知何以说了。诚然,兴衰隆替,非依人的情绪而定,然文化的传承,则不可不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